第37章 大势
推荐阅读:反派就很无敌、混沌天帝诀、武道丹帝、问鼎仙途、至尊战王、吞噬古帝、呢喃诗章、我有一身被动技、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七月末,郭子仪、李光弼率领朔方五万兵马,来到灵武朝觐肃宗。
肃宗于灵武城西城楼引百官相迎,望着朔方劲卒,肃宗大悦。
敕封郭子仪为武部尚书,同中书平章事,灵武长史兼朔方节度使。
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北都留守兼河东节度使,成为使相。
郭子仪向杨错引见了此次随行的大将,如仆固怀恩、浑释之、高睿等将领。
当然还有一位很特殊的将领,杨错没有立刻见到。
等到诸将散去,杨错出中军营帐,却见不远处有女将一袭红衣,牵着马朝着杨错缓缓走来。
女将走近,笑道:“杨将军还记得我吗?”
杨错略有印象,却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女将有些不高兴,娇嗔道:“将军真是贵人多忘事,连我都记不得了。”接着轻拍身后的良驹,笑道:“它,你难道也不记得?”
杨错看着紫叱拨,想起那场比箭,喜道:“原来是仆固绰大小姐,我竟然一时没认出来,失敬失敬。”
仆固绰笑道:“你真是看重马匹,比人还重要。居然不记得我,却记得我的坐骑。”
杨错道:“我当年看到你的时候,你还是个小丫头。如今长相出挑,像美人一般的模样,水灵灵的,自然认不住来。”
仆固绰先是一怔,继而笑道:“不过你的贫嘴烂舌,有所长进。只可惜本将军不受用,你还是去哄自家的小媳妇。”
杨错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牵着马在军营外漫步而行,仆固绰向杨错说起分别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是如何杀敌。
杨错听着新奇,不由得赞不绝口。
这让仆固绰得意至极。
随着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到来,杨错在朔方的任务也算完成了,当即向肃宗辞行,率所部兵马回归岐州大营。
肃宗应允了。
就在出发前两天,肃宗决定设立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这个职务肯定是要交给亲王担任。但是交给谁,肃宗却很犹豫。
肃宗属意的人选是李倓,原因有二,其一前段时间北行的过程中,李倓血战保护肃宗有大功,同时表现出大将之才。其二,李倓是第三子,派他统领兵权最合适不过。肃宗不希望李俶这个未来的太子,执掌兵权。
肃宗入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正缝制战袍的张良娣。
张良娣表示反对,认为李倓性情耿直,不适合担任元帅。肃宗又问李泌,李泌也表示反对。
但肃宗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次日杨错入禁内辞行,肃宗决定问他的意思。
君臣父子,关系是十分微妙。正所谓先君臣,后父子。
肃宗之所以不肯听爱妃张良娣(肃宗继位后,册封淑妃,以后书中都叫张淑妃),还有李泌的话,就是考虑到君臣。
肃宗的父亲,玄宗李隆基,就是掌握兵权后,发动政变诛杀太平公主,逼迫父亲睿宗逊位。
这个顺序是史书掩饰,实际上是李隆基先逼迫睿宗逊位,再发动的政变诛杀太平公主。
肃宗当然不希望李俶,这个未来的皇太子再掌握兵权。万一他学玄宗怎么办。
为了以防万一,肃宗宁愿搁置杨错一段时间不用,也要收回禁军的兵权。就因为杨错的妻子和政公主是李俶的同母妹妹,肃宗不能冒这个险。
肃宗和杨错的对话,也就是在这种大前提下展开了。
肃宗屏退左右,殿内只剩下他和杨错。肃宗问道:“贤婿,我有一件大事压在心里,不知道该向谁说。贤婿是我的女婿,如同我儿女一般。有些话,我也只能对你说。”
杨错心道:“皇帝说的事绝对不一般。”于是道:“臣安静听着,请陛下直言无妨。”
肃宗道:“我膝下诸子,独长子李俶和三子李倓最是优秀,我也最喜欢。但是现在,我却不得不面临一件事情,那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人选。我属意李倓,但淑妃和先生都属意李俶,不知道贤婿以为选谁合适。”
杨错心里一个咯噔,心说原来是这个烫手山芋,我该选谁好呢?
肃宗看杨错不答,诚恳的说道:“贤婿尽管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会有外人知道。”
杨错继续沉思不答,但神情有些古怪。
肃宗看了,催促道:“贤婿但说无妨,我保证不会说出去。”
杨错本来想举太宗的例子,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苦思举什么例子比较合适。最后想不出来,只好道:“臣想问陛下一句话,陛下难道不打算立广平王为太子吗?”
肃宗道:“当然要立李俶为太子。”
杨错道:“陛下既然要立广平王为太子。臣就说一说太子的职责,太子出则统军,入则监国。陛下正值盛年,不需要太子监国。现在天下兵马大元帅就是统军,怎么能假手他人。”
肃宗沉默不语。
杨错继续道:“还有一句话,请陛下赦臣无罪,臣才敢说。”
肃宗抬手道:“尽管讲来,朕赦你无罪。”
杨错道:“我朝太宗、玄宗的旧事,陛下应该知道。玄宗长兄为何推辞太子之位,想必陛下心中有数。”
肃宗听罢身体一颤,寒意陡生。
杨错忙跪拜,恳求肃宗恕罪。
肃宗道:“贤婿之言,是忠臣说的话,我都记下了。此去回纥路途遥远,贤婿需要快去快回,不要令朕悬心。”
杨错跪谢陛下天恩,见肃宗没有别的话吩咐,于是缓步退出大殿。
次日平明,杨错率领所部兵马离开了朔方。
一行人刚离开不久,肃宗下诏敕封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李泌为大元帅府长史。
玄宗有些恼怒,但是没有当场发作,只推说身体不舒服,不便立即作出决定。
使者不敢抗命,只得退到馆驿歇息,等候玄宗的处置。
韦见素是自始至终扈从玄宗到蜀郡的宰相,也是唯一的大臣。当他看到玄宗因肃宗的事情,闷闷不乐。便进宫觐见玄宗。
玄宗听说韦见素来了,在后花园召见他。
韦见素道:“陛下似乎有些闷闷不乐,莫非是因为太子擅自登位的事情?”
玄宗愤怒道:“竖子趁我在蜀郡的时候,竟然自立,枉费我的信任。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该废了他。”
韦见素不搭腔。
玄宗自知言语有失,咳簌一声缓解尴尬。随口问道:“韦卿以为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韦见素道:“臣不说过去,只说未来。恕臣直言,若陛下想颐养天年,还是应该尽早传位比较好。不然君臣父子兵戎相见,祸福难料。”
这样赤裸裸的话,只有韦见素能说。也只有韦见素说了,玄宗才能听得进去。
玄宗叹息良久,最后决定逊位。
次日,玄宗将国宝玉玺、冕服玉册等,交给韦见素、崔涣和房琯。由他们送到灵武城,并且叮嘱他们好生辅佐新帝。
玄宗派给肃宗的三个人,我这里细说一下。
韦见素在书的前面就提过此人,是杨国忠的走狗,唯唯诺诺一辈子。肃宗不喜欢他,等韦见素到了彭原后,被肃宗免相。
崔涣,无足轻重,不提也罢。
单说这个房琯。此人是河南郡人,唐朝宰相房融之子。因父亲的缘故,早年在弘文馆读书。此人以复兴天下为己任,可以说是胸怀大志的人。肃宗也因为房琯的盛名,倾心相交拜为宰相。
房琯,这位志大才疏的宰相。将给大唐王朝一剂毒针,迫使唐王朝不得不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当然这是后话。
至载元年八月初,洛阳,议事殿。
安禄山迈着沉稳有力的步子从后堂步入殿内,来在厅中主位坐下。
早已在厅中等候的一众武将文臣连忙站起身形,向安禄山屈身行礼。
“臣等叩见陛下。”
“众卿免礼,都坐下吧!”安禄山将右手轻轻一摆,昂声说道。
前不久崔乾佑在女儿安思霖的协助下在潼关大败唐军,让安禄山显加意气风发。
待到众人坐定后,安禄山首先发问:“严庄,近日河北动向如何?”
左侧文官列第五位的一名五十多岁,相貌平平无奇,惟独一双细眼中不时闪过一丝精光的儒士站起身形,向安禄山行了一礼,语气平和但清晰地回道:“回陛下,郭子仪和李光弼走后,史思明大举用兵,连连攻克九门、常山等郡,杀戮百姓士兵官吏无数。”
安禄山语带豪情地说道:“如此甚好,河北平定,我便没有什么顾虑啦。就算李光弼来救,又能怎样!”
“阿史那承庆在叶县打败鲁炅的山南兵马,迫使鲁炅退保南阳郡。但因为颍川郡的牵制,以及鲁炅虽然败退,但是扼守要道,使阿史那承庆没有机会扩大战果。只有东面,令狐潮所率领的兵马,却是遭逢惨败。”
“江南乃唐军赋税重地,必须拿下。督促令狐潮,命他无论如何要拿下睢阳。”
“是。”严庄话锋一转,“相较于这些地方,有一个人的动向更值得陛下关注。”
“谁?”
肃宗于灵武城西城楼引百官相迎,望着朔方劲卒,肃宗大悦。
敕封郭子仪为武部尚书,同中书平章事,灵武长史兼朔方节度使。
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北都留守兼河东节度使,成为使相。
郭子仪向杨错引见了此次随行的大将,如仆固怀恩、浑释之、高睿等将领。
当然还有一位很特殊的将领,杨错没有立刻见到。
等到诸将散去,杨错出中军营帐,却见不远处有女将一袭红衣,牵着马朝着杨错缓缓走来。
女将走近,笑道:“杨将军还记得我吗?”
杨错略有印象,却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女将有些不高兴,娇嗔道:“将军真是贵人多忘事,连我都记不得了。”接着轻拍身后的良驹,笑道:“它,你难道也不记得?”
杨错看着紫叱拨,想起那场比箭,喜道:“原来是仆固绰大小姐,我竟然一时没认出来,失敬失敬。”
仆固绰笑道:“你真是看重马匹,比人还重要。居然不记得我,却记得我的坐骑。”
杨错道:“我当年看到你的时候,你还是个小丫头。如今长相出挑,像美人一般的模样,水灵灵的,自然认不住来。”
仆固绰先是一怔,继而笑道:“不过你的贫嘴烂舌,有所长进。只可惜本将军不受用,你还是去哄自家的小媳妇。”
杨错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牵着马在军营外漫步而行,仆固绰向杨错说起分别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是如何杀敌。
杨错听着新奇,不由得赞不绝口。
这让仆固绰得意至极。
随着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到来,杨错在朔方的任务也算完成了,当即向肃宗辞行,率所部兵马回归岐州大营。
肃宗应允了。
就在出发前两天,肃宗决定设立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这个职务肯定是要交给亲王担任。但是交给谁,肃宗却很犹豫。
肃宗属意的人选是李倓,原因有二,其一前段时间北行的过程中,李倓血战保护肃宗有大功,同时表现出大将之才。其二,李倓是第三子,派他统领兵权最合适不过。肃宗不希望李俶这个未来的太子,执掌兵权。
肃宗入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正缝制战袍的张良娣。
张良娣表示反对,认为李倓性情耿直,不适合担任元帅。肃宗又问李泌,李泌也表示反对。
但肃宗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次日杨错入禁内辞行,肃宗决定问他的意思。
君臣父子,关系是十分微妙。正所谓先君臣,后父子。
肃宗之所以不肯听爱妃张良娣(肃宗继位后,册封淑妃,以后书中都叫张淑妃),还有李泌的话,就是考虑到君臣。
肃宗的父亲,玄宗李隆基,就是掌握兵权后,发动政变诛杀太平公主,逼迫父亲睿宗逊位。
这个顺序是史书掩饰,实际上是李隆基先逼迫睿宗逊位,再发动的政变诛杀太平公主。
肃宗当然不希望李俶,这个未来的皇太子再掌握兵权。万一他学玄宗怎么办。
为了以防万一,肃宗宁愿搁置杨错一段时间不用,也要收回禁军的兵权。就因为杨错的妻子和政公主是李俶的同母妹妹,肃宗不能冒这个险。
肃宗和杨错的对话,也就是在这种大前提下展开了。
肃宗屏退左右,殿内只剩下他和杨错。肃宗问道:“贤婿,我有一件大事压在心里,不知道该向谁说。贤婿是我的女婿,如同我儿女一般。有些话,我也只能对你说。”
杨错心道:“皇帝说的事绝对不一般。”于是道:“臣安静听着,请陛下直言无妨。”
肃宗道:“我膝下诸子,独长子李俶和三子李倓最是优秀,我也最喜欢。但是现在,我却不得不面临一件事情,那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人选。我属意李倓,但淑妃和先生都属意李俶,不知道贤婿以为选谁合适。”
杨错心里一个咯噔,心说原来是这个烫手山芋,我该选谁好呢?
肃宗看杨错不答,诚恳的说道:“贤婿尽管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会有外人知道。”
杨错继续沉思不答,但神情有些古怪。
肃宗看了,催促道:“贤婿但说无妨,我保证不会说出去。”
杨错本来想举太宗的例子,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苦思举什么例子比较合适。最后想不出来,只好道:“臣想问陛下一句话,陛下难道不打算立广平王为太子吗?”
肃宗道:“当然要立李俶为太子。”
杨错道:“陛下既然要立广平王为太子。臣就说一说太子的职责,太子出则统军,入则监国。陛下正值盛年,不需要太子监国。现在天下兵马大元帅就是统军,怎么能假手他人。”
肃宗沉默不语。
杨错继续道:“还有一句话,请陛下赦臣无罪,臣才敢说。”
肃宗抬手道:“尽管讲来,朕赦你无罪。”
杨错道:“我朝太宗、玄宗的旧事,陛下应该知道。玄宗长兄为何推辞太子之位,想必陛下心中有数。”
肃宗听罢身体一颤,寒意陡生。
杨错忙跪拜,恳求肃宗恕罪。
肃宗道:“贤婿之言,是忠臣说的话,我都记下了。此去回纥路途遥远,贤婿需要快去快回,不要令朕悬心。”
杨错跪谢陛下天恩,见肃宗没有别的话吩咐,于是缓步退出大殿。
次日平明,杨错率领所部兵马离开了朔方。
一行人刚离开不久,肃宗下诏敕封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李泌为大元帅府长史。
玄宗有些恼怒,但是没有当场发作,只推说身体不舒服,不便立即作出决定。
使者不敢抗命,只得退到馆驿歇息,等候玄宗的处置。
韦见素是自始至终扈从玄宗到蜀郡的宰相,也是唯一的大臣。当他看到玄宗因肃宗的事情,闷闷不乐。便进宫觐见玄宗。
玄宗听说韦见素来了,在后花园召见他。
韦见素道:“陛下似乎有些闷闷不乐,莫非是因为太子擅自登位的事情?”
玄宗愤怒道:“竖子趁我在蜀郡的时候,竟然自立,枉费我的信任。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该废了他。”
韦见素不搭腔。
玄宗自知言语有失,咳簌一声缓解尴尬。随口问道:“韦卿以为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韦见素道:“臣不说过去,只说未来。恕臣直言,若陛下想颐养天年,还是应该尽早传位比较好。不然君臣父子兵戎相见,祸福难料。”
这样赤裸裸的话,只有韦见素能说。也只有韦见素说了,玄宗才能听得进去。
玄宗叹息良久,最后决定逊位。
次日,玄宗将国宝玉玺、冕服玉册等,交给韦见素、崔涣和房琯。由他们送到灵武城,并且叮嘱他们好生辅佐新帝。
玄宗派给肃宗的三个人,我这里细说一下。
韦见素在书的前面就提过此人,是杨国忠的走狗,唯唯诺诺一辈子。肃宗不喜欢他,等韦见素到了彭原后,被肃宗免相。
崔涣,无足轻重,不提也罢。
单说这个房琯。此人是河南郡人,唐朝宰相房融之子。因父亲的缘故,早年在弘文馆读书。此人以复兴天下为己任,可以说是胸怀大志的人。肃宗也因为房琯的盛名,倾心相交拜为宰相。
房琯,这位志大才疏的宰相。将给大唐王朝一剂毒针,迫使唐王朝不得不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当然这是后话。
至载元年八月初,洛阳,议事殿。
安禄山迈着沉稳有力的步子从后堂步入殿内,来在厅中主位坐下。
早已在厅中等候的一众武将文臣连忙站起身形,向安禄山屈身行礼。
“臣等叩见陛下。”
“众卿免礼,都坐下吧!”安禄山将右手轻轻一摆,昂声说道。
前不久崔乾佑在女儿安思霖的协助下在潼关大败唐军,让安禄山显加意气风发。
待到众人坐定后,安禄山首先发问:“严庄,近日河北动向如何?”
左侧文官列第五位的一名五十多岁,相貌平平无奇,惟独一双细眼中不时闪过一丝精光的儒士站起身形,向安禄山行了一礼,语气平和但清晰地回道:“回陛下,郭子仪和李光弼走后,史思明大举用兵,连连攻克九门、常山等郡,杀戮百姓士兵官吏无数。”
安禄山语带豪情地说道:“如此甚好,河北平定,我便没有什么顾虑啦。就算李光弼来救,又能怎样!”
“阿史那承庆在叶县打败鲁炅的山南兵马,迫使鲁炅退保南阳郡。但因为颍川郡的牵制,以及鲁炅虽然败退,但是扼守要道,使阿史那承庆没有机会扩大战果。只有东面,令狐潮所率领的兵马,却是遭逢惨败。”
“江南乃唐军赋税重地,必须拿下。督促令狐潮,命他无论如何要拿下睢阳。”
“是。”严庄话锋一转,“相较于这些地方,有一个人的动向更值得陛下关注。”
“谁?”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5/5992/43169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