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家门福气盈盈
推荐阅读:我用阵法补天地、星辰之主、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九龙归一诀、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旧日音乐家、屠龙之前就读过龙族的路明非、史上最强炼气期、直视古神一整年、万相之王、
在弘治皇帝的胸中,宛如一场龙卷风肆虐而过,一万匹奔腾的烈马在心海中翻腾跳跃。
要知道,能荣登会试第八的宝座,绝非等闲之辈,那可是天才中的天才啊!天下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历经层层选拔,从百万秀才中脱颖而出,再经过举人、会试的磨砺,能跻身会试行列,已属读书人的翘楚。而这第八名的荣耀,更是笑傲群儒,无人能敌。
然而,一纸荒唐的谩骂,竟与这位荣耀的第八名紧紧相连。
弘治皇帝的脸色,犹如天边变幻莫测的云彩,古怪得令人捉摸不透。
王鳌轻笑一声,欲言又止:“陛下,这……”
弘治皇帝猛地吸了一口冷气,哭笑不得地道:“江臣,此次会试,竟名列第八!”
“……”
王鳌的面部表情瞬间定格,宛如被迎面泼了一盆冰水,从头顶凉到脚跟。
这是什么感觉呢?就好像被一群彪形大汉团团围住,瞬间被喂了一嘴的苦涩苍蝇。眼前似乎浮现出林蒙那得意洋洋的笑容,带着戏谑的问候:“好吃吗?”
暖阁内,寂静得能听见针落之声。
他们早已对林蒙两位弟子高中榜首见怪不怪。
然而,这个江臣,竟与“可耻”、“垃圾”、“去死”、“丢人”等词汇产生了瓜葛。
王鳌的脸色扭曲,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来。仔细回味,自己的侄子,那个仅高中五十二名的侄儿……哪里还有金榜题名的荣光?连名列第八的人都被人骂得体无完肤,那自己堂堂帝师、吏部天官,为子侄侥幸跻身二甲而沾沾自喜,岂不是成了笑柄?
林蒙那败家子,竟将名列第八的门生骂得狗血淋头,自己作为帝师,吏部天官,竟为子侄的侥幸成功而洋洋得意,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这股屈辱感如同利刃一般,割裂着王鳌的心。他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甚至……想死!
王鳌是个有尊严的人,身为堂堂吏部天官,在这种场合,他真想一死了之。
“王师傅……”弘治皇帝看出了王鳌的异样,心里有些恼火,林蒙这家伙,真是……
他本想用“得意忘形”四个字来形容林蒙,但转念一想,林蒙哪里得意忘形了?人家明明谦虚得过分,结果天下人都如丧考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于是,暖阁内依旧是一片死寂,仿佛连呼吸声都成了罪过。
尤其是王鳌,尴尬得无地自容,他羞愤欲绝,只想找个角落躲起来。他甚至……想哭!
王鳌的面庞僵如枯木,沉默了许久,才带着几分尴尬,呐呐自语:“老臣……老臣……惭愧至极!”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沉默。
在这暖阁之中,君臣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慰藉这颗受伤的心灵。然而,王鳌的失落,却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流星,照亮了在座每一个人的心。
弘治皇帝轻轻摇头,苦涩地笑了笑,挥手道:“你们都退下吧。”
弘治十二年,会试放榜,竟成了一桩史无前例的尴尬事。那些金榜题名的学子,没有一个敢欢天喜地地放炮竹庆祝,连报喜的百姓也跟着遭遇了冷遇。敲锣打鼓来到哪家府邸,大门紧闭,喜钱?抱歉,人家不要!为何?只因成绩太差,排名七十多名,简直是家门之辱,哪里有半点喜气?如今大家都在闭门思过,哪里还有心情敲锣打鼓宣扬自己的荣耀?这种自讨没趣的举动,岂不是让人笑话?所以……就此作罢。
那些报喜的百姓,一路咒骂着,再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更别提喜钱了。如今,能随份子给那些金榜题名的学子道一声“节哀”已属不易。
读书人最讲究脸面,最看重名声。如今,任何一丁点的张扬都可能引发质疑。他们依靠四书五经追求功名,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做到品行无瑕,道德至上。即便内心狂喜,即便成了贡士,有了殿试的机会,成为了未来的官老爷,此刻的高兴,也得深深埋藏在心底,夹着尾巴低调做人。
…………
王家。
右春坊右谕德王华,此刻心情如同春日暖阳,榜文已颁,儿子王守仁名列第四,虽有一丝遗憾,因他本为状元出身,现于翰林院任侍讲学士,兼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
按理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他这个状元之子,至少也该中个会元。然而,这又何妨?这已是值得庆祝的大喜之事。
今日,王华特地请假,未去詹事府当值。毕竟,在那里值班,对他而言并无多大意义。他的职责是辅佐杨廷和,教导太子殿下,但遗憾的是,太子殿下对学业并无半点心绪。
他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与杨廷和截然不同。杨廷和为太子不读四书五经而忧心忡忡,而王华的儿子王守仁,却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怪才”。
“少爷回来了,回来了!”
外头传来了一阵喧闹的声音。
王华正襟危坐在厅中,片刻之后,一个二十八岁的青年人缓步踏入厅堂,见到王华,便恭恭敬敬地跪下:“见过父亲。”
王华捋须微笑,道:“老夫已听闻喜讯,心中甚是欣慰,家门之光啊。怎的,你却无半点喜悦之色?”
王守仁沉思良久,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罕见的坦诚:“父亲,我在考场之上,目睹了无数人泪如泉涌,可我,却是心中无波,不为所动。”
王华眉头紧锁,他不解地问:“何来此等淡然?难道他们名落孙山,就不可有泪水挥洒?”
王守仁略作沉吟,语带深意:“他们因落榜而悲,我却因他们悲而羞,觉得这种以失败为耻的心态,才是真正值得羞愧的……”
这话一出,王华一时竟无言以对。毕竟,他这位状元之子,向来言行出人意料,总能在不经意间抛出惊人之语,他早已习以为常。
这句话在王华听来,就像是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那些因落榜而悲痛的人,在王守仁眼中,竟成了他眼中刺,他觉得考不上就考不上,何必哭泣,何须羞愧。
王华轻笑:“若你登科及第,自可如此高谈阔论。”
王守仁不再与父亲争辩,只是平静地继续:“今日,我遇到了一个名叫林蒙的人物。”
王华一听到“林蒙”二字,心中不由得一紧,他对儿子的性格再了解不过,能引起他兴趣的人寥寥无几,可一旦引起,那就非同小可。
王华脸色一变,严肃地追问:“如何,有何见解?”
王守仁沉思片刻,语气中带着激赏:“他站在榜下,对着自己的弟子江臣一番痛斥,那骂得可谓是痛快淋漓,简直将天下的读书人都贬得一文不值。”
“……”
王华哑口无言,这傻儿子啊。
王华正色道:“你也是一介书生。”
王守仁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儿子我,一心想挣脱书卷的束缚,走出书本的牢笼,才能领悟真正的学问……”
这番话,又是一场思想的风暴即将开场。
要知道,能荣登会试第八的宝座,绝非等闲之辈,那可是天才中的天才啊!天下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历经层层选拔,从百万秀才中脱颖而出,再经过举人、会试的磨砺,能跻身会试行列,已属读书人的翘楚。而这第八名的荣耀,更是笑傲群儒,无人能敌。
然而,一纸荒唐的谩骂,竟与这位荣耀的第八名紧紧相连。
弘治皇帝的脸色,犹如天边变幻莫测的云彩,古怪得令人捉摸不透。
王鳌轻笑一声,欲言又止:“陛下,这……”
弘治皇帝猛地吸了一口冷气,哭笑不得地道:“江臣,此次会试,竟名列第八!”
“……”
王鳌的面部表情瞬间定格,宛如被迎面泼了一盆冰水,从头顶凉到脚跟。
这是什么感觉呢?就好像被一群彪形大汉团团围住,瞬间被喂了一嘴的苦涩苍蝇。眼前似乎浮现出林蒙那得意洋洋的笑容,带着戏谑的问候:“好吃吗?”
暖阁内,寂静得能听见针落之声。
他们早已对林蒙两位弟子高中榜首见怪不怪。
然而,这个江臣,竟与“可耻”、“垃圾”、“去死”、“丢人”等词汇产生了瓜葛。
王鳌的脸色扭曲,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来。仔细回味,自己的侄子,那个仅高中五十二名的侄儿……哪里还有金榜题名的荣光?连名列第八的人都被人骂得体无完肤,那自己堂堂帝师、吏部天官,为子侄侥幸跻身二甲而沾沾自喜,岂不是成了笑柄?
林蒙那败家子,竟将名列第八的门生骂得狗血淋头,自己作为帝师,吏部天官,竟为子侄的侥幸成功而洋洋得意,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这股屈辱感如同利刃一般,割裂着王鳌的心。他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甚至……想死!
王鳌是个有尊严的人,身为堂堂吏部天官,在这种场合,他真想一死了之。
“王师傅……”弘治皇帝看出了王鳌的异样,心里有些恼火,林蒙这家伙,真是……
他本想用“得意忘形”四个字来形容林蒙,但转念一想,林蒙哪里得意忘形了?人家明明谦虚得过分,结果天下人都如丧考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于是,暖阁内依旧是一片死寂,仿佛连呼吸声都成了罪过。
尤其是王鳌,尴尬得无地自容,他羞愤欲绝,只想找个角落躲起来。他甚至……想哭!
王鳌的面庞僵如枯木,沉默了许久,才带着几分尴尬,呐呐自语:“老臣……老臣……惭愧至极!”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沉默。
在这暖阁之中,君臣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慰藉这颗受伤的心灵。然而,王鳌的失落,却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流星,照亮了在座每一个人的心。
弘治皇帝轻轻摇头,苦涩地笑了笑,挥手道:“你们都退下吧。”
弘治十二年,会试放榜,竟成了一桩史无前例的尴尬事。那些金榜题名的学子,没有一个敢欢天喜地地放炮竹庆祝,连报喜的百姓也跟着遭遇了冷遇。敲锣打鼓来到哪家府邸,大门紧闭,喜钱?抱歉,人家不要!为何?只因成绩太差,排名七十多名,简直是家门之辱,哪里有半点喜气?如今大家都在闭门思过,哪里还有心情敲锣打鼓宣扬自己的荣耀?这种自讨没趣的举动,岂不是让人笑话?所以……就此作罢。
那些报喜的百姓,一路咒骂着,再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更别提喜钱了。如今,能随份子给那些金榜题名的学子道一声“节哀”已属不易。
读书人最讲究脸面,最看重名声。如今,任何一丁点的张扬都可能引发质疑。他们依靠四书五经追求功名,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做到品行无瑕,道德至上。即便内心狂喜,即便成了贡士,有了殿试的机会,成为了未来的官老爷,此刻的高兴,也得深深埋藏在心底,夹着尾巴低调做人。
…………
王家。
右春坊右谕德王华,此刻心情如同春日暖阳,榜文已颁,儿子王守仁名列第四,虽有一丝遗憾,因他本为状元出身,现于翰林院任侍讲学士,兼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
按理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他这个状元之子,至少也该中个会元。然而,这又何妨?这已是值得庆祝的大喜之事。
今日,王华特地请假,未去詹事府当值。毕竟,在那里值班,对他而言并无多大意义。他的职责是辅佐杨廷和,教导太子殿下,但遗憾的是,太子殿下对学业并无半点心绪。
他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与杨廷和截然不同。杨廷和为太子不读四书五经而忧心忡忡,而王华的儿子王守仁,却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怪才”。
“少爷回来了,回来了!”
外头传来了一阵喧闹的声音。
王华正襟危坐在厅中,片刻之后,一个二十八岁的青年人缓步踏入厅堂,见到王华,便恭恭敬敬地跪下:“见过父亲。”
王华捋须微笑,道:“老夫已听闻喜讯,心中甚是欣慰,家门之光啊。怎的,你却无半点喜悦之色?”
王守仁沉思良久,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罕见的坦诚:“父亲,我在考场之上,目睹了无数人泪如泉涌,可我,却是心中无波,不为所动。”
王华眉头紧锁,他不解地问:“何来此等淡然?难道他们名落孙山,就不可有泪水挥洒?”
王守仁略作沉吟,语带深意:“他们因落榜而悲,我却因他们悲而羞,觉得这种以失败为耻的心态,才是真正值得羞愧的……”
这话一出,王华一时竟无言以对。毕竟,他这位状元之子,向来言行出人意料,总能在不经意间抛出惊人之语,他早已习以为常。
这句话在王华听来,就像是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那些因落榜而悲痛的人,在王守仁眼中,竟成了他眼中刺,他觉得考不上就考不上,何必哭泣,何须羞愧。
王华轻笑:“若你登科及第,自可如此高谈阔论。”
王守仁不再与父亲争辩,只是平静地继续:“今日,我遇到了一个名叫林蒙的人物。”
王华一听到“林蒙”二字,心中不由得一紧,他对儿子的性格再了解不过,能引起他兴趣的人寥寥无几,可一旦引起,那就非同小可。
王华脸色一变,严肃地追问:“如何,有何见解?”
王守仁沉思片刻,语气中带着激赏:“他站在榜下,对着自己的弟子江臣一番痛斥,那骂得可谓是痛快淋漓,简直将天下的读书人都贬得一文不值。”
“……”
王华哑口无言,这傻儿子啊。
王华正色道:“你也是一介书生。”
王守仁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儿子我,一心想挣脱书卷的束缚,走出书本的牢笼,才能领悟真正的学问……”
这番话,又是一场思想的风暴即将开场。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4/4905/40347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