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打错算盘

推荐阅读:终末的十二神座从前有个协谷镇软萌校花太粘人,我好爱没背景就陷害我?帝族降临悔什么水浒后传:九纹龙史进之龙腾天下四合院的别样人生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帝皇侠在爱情公寓之世界大乱炖丰饶小姐的万界之旅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于谦和杨轩认识也好几十年了,他并不认为杨轩来京师这么长时间最后只杀鸡儆猴。
    一定还有其他的计划,只是杨轩不愿意说罢了!
    而于谦也没有再行追问,他知道,杨轩愿意告诉他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他的。
    给于谦按完,杨轩又待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今晚杨轩从于谦这里离开后并没有直接回住处,而是去找了管家刘伯,跟他了解了一下情况。
    直到京师的官员快要出门的时候,他才离开。
    到现在为止,京师的官员都还不知道杨轩来到京师已经快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
    转眼又过了数日,朱见深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
    尊胡太后为太皇太后,嫡母钱皇后为皇太后。
    因为朱见深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给了钱皇后,对于生母的记忆早就消失了。
    而且因为胡太皇太后的封口令,宫里没人敢随意谈论这件事。
    就连朱见深身边伺候的贞儿也没有和他说过这件事。
    所以目前为止,朱见深还不知道自己的生母就是周氏。
    或许,等他真正长大,大权在握,成为手握实权的皇帝之后,就会知道当年被隐瞒的真相。
    登基大典一结束,刚刚平静了没多长时间的朝堂就又开始泛起了波澜。
    主要就还是针对于谦。
    他们想要于谦和前面一样妥协,尝到了权力滋味的他们是不允许于谦就这样反悔的。
    同时,他们也不想放弃文官集团复兴的机会。
    按理说,于谦也是文官,和他们是一样的,不少人想要借此来说服于谦。
    可于谦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很高,和他们这些人并不是一路人。
    于谦不会和光同尘,他是不会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的,也不会结党营私。
    诚然,朝中确实有清廉的能臣,对于这些人,于谦也会根据能力进行提拔,但若是有人想要以此来攀附自己,他是不会允许的。
    他提拔下面的人,是出于公心,没有私心。
    同时,于谦也是不想在这些人的身上打上自己的标签。
    毕竟他自己也清楚,他的政敌有多少。
    尽管,于谦没有结党营私的想法,但受到他提拔的官员还是自发的聚在了他的身边。
    他们以于谦为榜样,严于律己。
    因为他们都清楚于谦是什么样的人。
    同时也清楚自己能有今天,完全是因为于谦的看重。
    这可是知遇之恩!
    若是没有于谦,他们是不可能有今天的。
    对此,于谦也没什么办法,最后只能默认了。
    毕竟到了一定位置,很多事情,并不是你不想做就不做的。
    所以于谦就成了很多怀才不遇的官员的主心骨。
    当然,他们的官职都不高,在朝堂斗争之中只能沦为炮灰,所以于谦也没想过他们能帮到自己什么、
    和于谦对上的,都是朝堂上二三品的大员。
    他们这些人,有的或许欣赏于谦的品德,或许以前和于谦的关系不错,但因为双方立场不同,最后只能成为敌人。
    因为在他们的下面,还有不少人推着他们走向于谦的对立面。
    朝堂上的斗争,并不是简单的对错,它往往是很复杂的。
    当然,除非你有能力说出“我不吃牛肉”,则可以不在乎其他的。
    但现实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没能力说出“我不吃牛肉”。
    只能在规则之内行事,在规则之内争斗。
    现如今的朝堂斗争便是如此,所有人都在规则之内行事。
    文官们想要通过规则内的手段,逼迫于谦认清现实妥协,他们了解于谦是什么样的人,知道如何才能达到目的。
    前面就是这样让于谦做出的妥协。
    但现在,于谦好像不吃这套了。
    竟然能看着国事耽搁下来。
    这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于谦难道就真的不顾国家的发展了吗?
    这可不像他啊!
    百官摸不清于谦的底,沉寂了半个月时间。
    他们用这半个月的时间好好探查了一下于谦是不是有什么隐藏的底牌。
    但很可惜,什么也没有探查出来。
    难道真的是他们猜错了?
    接着又是一番试探,于谦还是不为所动。
    有杨轩在背后帮于谦分析局势,朝臣们的想法目的于谦一清二楚。
    他就静静的看着,看谁先忍不住。
    而在一番试探过后,文官们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他们不由得开始重新思考起来。
    或许,于谦并没有什么隐藏的底牌。
    他现在是和他们比拼耐心!
    就等他们先低头。
    如此,于谦今后才好拿捏他们。
    至于影响朝政、国事,这只是暂时的。
    待朝堂稳定,掌握诸多大权之后,一切都将回到正轨。
    文官们在商议过后,觉得真相可能就是这样的。
    既然这样,那他们就更不可能让于谦如愿了。
    于是,于谦所面临的压力一下子就增加了许多。
    要知道,已经有官员去求见胡太皇太后了,请太皇太后出来主持公道。
    他们没有去求朱见深这个皇帝,首先就是朱见深年幼,属于他的权力他现在并没有掌控,其次就是因为于谦和朱见深乃多年师生,情谊深厚,没有那么容易说服。
    毕竟现在给朱见深讲经筵的人已经被于谦给换了。
    这等于帮他们给皇帝吹耳旁风的人没有了。
    所以,他们现在能找的,也就只有太皇太后了。
    但,让文官们没有想到的是,太皇太后根本就没有打算见他们。
    要知道,于谦中状元的时候,胡太皇太后早已经嫁给了朱瞻基,她非常清楚朱家这几代帝王对于谦有多么的重视。
    这满朝上下,文武百官,除了下野的镇国公之外,要挑出一个值得托孤的人,那必然是于谦。
    所以,让胡太皇太后站出来去对付于谦,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们打错算盘了。
    甚至为了不让于谦多想,胡太皇太后甚至还亲自召见了于谦,进行安抚,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太皇太后这么信任,让于谦差点就没忍住将镇国公杨轩来到京师的消息说了出来,但好在,他最后还是忍了下来。
    并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辜负太皇太后的这份信任。
    ……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4/4168/99832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