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派遣监军

推荐阅读:本王的夫人天下第一主播轻点撩,神豪受不了望仙门星铁:开局三月七捡到一名司书幸福食堂亲孙女被虐三年后,全家哭着求原谅斩神:广寒宫主听令,借月华锁魔时光深处的璀璨之约丧尸末世:请叫我菌王重生2016:我是逗音大网红

    二月下旬,吴国建立之后的第一场科举考试,于应天府正式开启。
    郭洺对其他人不够放心,思来想去,还是将主持科考之事,交给了李善长和刘伯温,分别任命二人为正、副总裁官,负责监考、阅卷诸事。
    考虑到如今北方还没有统一,前来参加本次考试的大多都是南方人,郭洺暂时没有实行南北分榜制,所有考生皆同榜录取。
    由于早在开科之前,郭洺就派人到江浙、江西、福建、两广地区,大量宣传,声称只要来参与考试,就有机会做官。
    因此到了开科当日,会试场馆内外,简直是人山人海,前来参与科举考试的读书人,竟有三千五百人之多。
    郭洺闻讯,心下大喜,立刻换上便装,亲自来到现场视察。
    作为亲信的吴弛,一向和他形影不离,自然一同前往。此外还有朱亮祖、毛骧等人,也随侍左右。
    “上位,来了这么多人,难道全都要授与他们官职吗?”
    “这些家伙,不过是读过几年书,认识几个字罢了。哪像咱们军中那些将士,得到疆场上用命去换,才有富贵可拿。”
    到了会试场馆,发现数以千计的读书人,在中城兵马司士兵的协调下,正排成一条条长龙,鱼贯而入。
    毛骧、朱亮祖两人,忍不住开口向郭洺嘟囔道。
    郭洺摇头道:“你们不懂。”
    “这些人来得越多越好,来得越多,就代表天下的读书人,心里已经认可了孤的吴国,不再承认蒙元朝廷。所以今天这些前来应试的士子儒生,有一个算一个,该给官职的,孤一个都不会少。”
    “这是孤第一次开科取士,得卖天下读书人一个人情,等到将来南北一统,全国政局彻底稳定以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好事了。”
    吴弛听罢,连忙拱手道:“上位格局弘大,我等真是自愧不如啊。”
    “我等自愧不如。”
    朱亮祖、毛骧愣了愣,赶忙也跟着一起附和。
    郭洺笑着摆了摆手:“好了,别老是拍孤的马屁。”
    …
    吴国的第一次开科取士,持续了半个多月,一直进行到当年的三月上旬。
    会试结束后,前来参与科考的三千五百多人中,有一千人顺利登第,并在之后的殿试中获得进士出身,受到郭洺赐宴款待。
    赐宴完毕,郭洺也不耽搁时间,立刻指示内阁和吏部,将这一千人分配到六部各司见习。
    等到见习期满后,留一部分表现优秀的在京任职,其他的则派往直隶地区——即应天府、太平路、镇江路、宁国路、常州路、苏州路任职。
    以上是对上榜进士的安排。
    至于那两千五百多名没有上榜的读书人,郭洺也没有让他们白跑一趟,全部授与他们同进士出身,将他们分配到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同样出任地方官吏。
    …
    “上位,近来通政司收到很多表奏,是各地都司的总兵、指挥使发来的。”
    这日午后,郭洺处理完政务,难得清闲,心中兴致大发,于是命孙曦给自己弹琴奏乐,又让徐云卿表演歌舞。
    正看得津津有味,吴弛忽然来到寝殿内,凑到他耳畔低声禀报。
    “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他们给孤上表做什么?”
    郭洺听得一头雾水,挥了挥手,示意两个妻妾,以及其他婢女退下。
    吴弛压低声音道:“是关于派遣监军御史的事……”
    原来数日之前,刘伯温在征得郭洺同意后,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从李善长掌管的吏部要来一份名单,打算从新科进士中挑选三百多人,划分到都察院充当监军御史。
    而后再把监军御史下派到各地都司,让他们进入地方军队系统,替朝廷监督各地将领,紧抓兵权。
    结果此事引起了多方不满。
    首先是各地实权将领,眼看朝廷打算派御史到自己军中出任监军,担心自己以后行事会处处受到掣肘,再也无法像从前一样,在军中一言九鼎、我行我素了,于是纷纷上书表示反对。
    其次,以胡惟庸为首的一众官员,也就此事上书,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们认为,就算朝廷一定要往地方派遣监军,那也应该是从兵部派遣,至于都察院的御史,只能监督地方行政,无权过问军事。
    不过众人并不敢直接反对郭洺,于是纷纷上表,把矛头指向了刘伯温。
    “此事是孤拿定的主意,关刘基什么事!他们分明就是冲着孤来的!”
    得知了事情原委,郭洺顿时大怒。
    派遣监军监督各地将领这件事,对郭洺来说,肯定是势在必行的,不管怎么样都得推行下去——不然底下那么多将领手握重兵,还不受监视,自己这个做君王的,岂不是每天都要寝食难安。
    “吴弛,让通政司传孤的旨意,着翰林院拟旨,加刘基兵部尚书衔,掌兵部事。以后各地监军送来的奏报,一律先让刘卿家经手,再送到中宫给孤过目。”
    “遵命。”
    综合多方考虑,郭洺决定顶住压力,还是将派遣监军的任务,交给刘伯温来负责——没办法,自己麾下的将领大多来自淮西,李善长也是淮西人,设置监军之事,肯定不能交给李善长。
    让胡惟庸来负责也不行,胡惟庸不但是李善长的同乡,还是李善长的心腹。
    除了李善长和胡惟庸之外,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刘伯温了。
    刘伯温是浙江青田人,在自己的军队中没有任何人脉。让他来掌管监军,完全不用担心对方会和底下的将领有什么利益勾结。
    顿了顿,郭洺继续吩咐吴弛:
    “正好孤最近准备扩充拱卫司,在各地州郡,设置二十四卫镇守指挥使。这次都有哪些将领上表反对设置监军,你给孤全都记下来,到时候安排人去找他们约谈,务必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能再有下次!”
    对于此次上表反对自己设置监军的将领,郭洺虽然心里不太高兴,但想到众人毕竟都是自己的老兄弟,这些年都替自己立下过汗马功劳,他并不想和大伙直接翻脸。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派拱卫司的亲信,前往这帮将领所在的驻地,一一进行训斥。
    届时倘若他们还是执迷不悟,非要和自己对着干,那自己也只能上手段了。
    “末将遵命。”
    听到郭洺要给自己派如此得罪人的任务,吴弛咽了口唾沫,心中颇为苦涩。
    但他也不敢拒绝。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这就是自己对郭洺的价值。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7/17642/103884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