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Too many connections in D:\wwwroot\myyetu0.com_fjVQPL\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A link to the server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in D:\wwwroot\myyetu0.com_fjVQPL\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第125章 幽州是百姓乐土 - 汉末小人物 - 军史小说 - 阅图小说网,正版小说在线阅读

第125章 幽州是百姓乐土

推荐阅读:

    东汉蓟县位于现在北京市西南,丰台和大兴两个区交界一带。西周时是蓟国所在地,后蓟国被燕国所灭,这里又成了燕国国都。
    自战国以降,蓟县一直是幽州行政中心,可惜不是经济中心,西周开始近千年岁月里,幽州地区的经济中心始终是涿郡的范阳县。
    但蓟县依然是一座大城,单就城市规模来讲范阳还比不上蓟县,这里距离昌平很近,近到刘珪上午冒出一个念头,他的骑兵中午就能杀过来捏死袁熙。
    到了幽州才知道实际情况并不乐观,袁熙作为幽州刺史,仅名义上拥有南二郡,事实上只能控包括制蓟县在内的几座城池。
    徐辑和一辆豪华马车早早等在城门口,这一路真是累坏了,躺在在厚厚的丝绒垫子上,久违的舒适感让刘琰长长呼出一口气。
    从城门到蓟县府衙由一条直道连通,这是一条双向六车道的宽敞大路,官员车驾能够在中央四排路通过,普通人只能行走在两侧旁路上。
    马车行走在宽敞的大道上,两旁林木成排人流不断,周边店铺林立民宅连片,房屋很旧但不破败,从居民气色上能判断治理的很好。
    刘琰扯开窗帘,扫视周围脸色很不好看:“怎么没安排百姓跪迎?”
    徐辑先是一愣,随后马上躬身道歉:“人手不足,匆忙安排怕出了岔子反而不美。”
    要说缺人手的情况也有,刘琰很熟悉这个套路,上报财政一百个编制,实际上只有十个人在编,拿出其中四十个的待遇招募九十个临时工,如此一来干活的人就齐了。
    剩余五十个编制可不是拿来吃空饷,那样做格局就窄了,各种各样的关系户全安排进来,啥也都不会也没关系,反正不用你来坐班。都明白来的全是废物,平时在家该吃吃该喝喝,有检查来凑个数就成。
    刘琰这样国家花大力气,重点培养的专业型人才,几十年也出不来一个,出来一个也轮不到一般人孝敬,更不会走这条歪路。
    这就叫关系网,所以说只见衙门人满为患,就没见过哪个衙门缺人手。
    再说这基建也有问题,正规直道两旁应该移植松柏,可目视所及两边全是粗大的槐树,一看就是多少年前就存在的,怕不是移植的钱给贪墨了吧。
    还有路上的石板,坑坑洼洼到处都有碎石头,整块石板到哪里去了?怕不是你等官员回扣吃的太狠,承包商不得已缩水抽条了吧!
    这小老头儿明摆着糊弄人,刘琰脸色更难看,心里一条一条记下来,等发现更多毛病以后再和你们算账,敢从老子腰包里偷钱,定叫你等好看。
    记不住穿过了多少条十字路口,看到了府衙两边列队迎接的官员,各色绶带稀稀落落二十几个人,连街都站不满更别提什么排场了。
    刘琰坐在这里不想接见,没好气的发出一道道手令,看着侍从和官员们毫不犹豫执行,心中总算得到些许宽慰。
    白色绢布从车后直铺到衙门内,刘琰鞋也不脱了,踩在上面大声埋怨:“偌大州城,就没有丝绸?”
    蓟县城池虽大府衙却极小,规模和袁绍府邸差太远,破墙烂瓦柱子掉漆,寒酸劲和赵温家有一拼,好在还算整洁,看得出仆役很称职,刘琰心里冷哼一声,想是和老爹家一样,败絮其外金玉暗藏。
    幽州地处边塞,很多胡人物件因为简单方便,普遍被大众接受成了日常用品,就如现在,面前六个高官都坐在两边椅子上。
    别驾韩珩,都官焦触,治中霍奴,从事徐辑,广阳郡守赵渎,涿郡太守张楠,随着刘琰目光一个个扫视过去全部正襟危坐听候差遣。
    “客套话不多说了,本侯初到此处还需要各位帮衬。”
    众人躬身颔首表示赞同。
    刘琰看向门外若有所思:“这是我的城吗?”
    “包括幽南二郡。”徐辑朗声回答,其余几人则面带犹豫。
    刘琰手点桌面慢慢开口:“刘夫人是先夫家姐,阴家保媒过聘,昨日见过家兄,南二郡既是聘礼也是嫁妆。”
    其余几人不再犹豫,立刻起身作揖:“全凭将军做主。”
    刘琰嗯了声继续开口:“在坐都是自己人我有话直说,阎柔骑兵在哪里?”
    几人面面相觑,还是都官焦触苦着脸出声:“不知道。”
    “五阮关守将是谁?”刘琰没有意外继续询问。
    五阮关扼守在涿郡西侧,是上谷和代郡两个方向进入涿郡的必经之路,刘琰判断阎柔应该隐蔽在涞水北岸某个地方,距离五阮关一定不远,到了约定时间快速突袭五阮关,而后骑兵一天内就能到杀新城县,彻底切断幽南二郡与冀州的联系。
    涿郡太守张楠犹豫半响:“主公与郡内大族协议自治,五阮关守将是谁州里并不知晓。”
    韩珩发觉刘琰面色不善赶紧补充:“赋税一分不少,大事都由州里做主。”
    这事真不能怪韩珩他们,本地大族能允许你来,你就应该知趣让渡利益,地方军阀就是实力大些的豪族而已,中央都知道皇权不下县,乱世中除了相互妥协也没有其他选择。
    遗憾的是袁熙初始实力太弱,想在幽州站住脚必须先经过这个阶段,等到自己壮大后再一点点收拢权力。
    刘琰摇头无奈苦笑:“还能有什么大事,罢了,赋税还余多少?”
    治中霍奴立刻递上账册,首先能够确定这本是真账。
    司徒幕府等于是全国的财政部,审计部,统计部,监察部,组织部合一的机构,黄阁在其中扮演最后审核的角色。
    和地方上的工作相比,那里的数据量简直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刘琰再怎样偷奸耍滑,也避免不了长时间浸润其中。
    杨修是这个时代顶级的精英人才,既认真又负责,事无巨细教不明白不算完,和这种人一起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相当于刚入学就有个博士后高材生一对一辅导。
    这还不算完,司徒幕府也有假账,那规模称得上是全国性的,刘琰作为少数几个赵温信的过的人不做也得做。
    这等于要求限时完成巨量的清北题海,还必须满分不能出错,顺利通过地狱般的难度考验,再看几个县的账目简直小菜一碟。
    刘琰越看越震惊,幽州赋税收支一清二楚,这些人没吃空饷,没贪污腐败,迎接自己的真是州里全部的官员。
    州里穷的都快尿血了,徐辑还是拿出最后几匹绢布充门面,钱全花在老百姓身上了,建学校盖医舍,修道路建粮仓,裁撤官员降低福利,有余粮就赈济流民,还年年都免人丁税。
    要命的是韩珩不招新兵扩张军力,不摊派徭役修缮城墙,省下钱筑堤坝开新渠,刘琰暗骂一声他妈的狗东西,这些事是乱世该干的吗!你这是拿我的钱,给别人做嫁衣啊。
    刘琰脸色黑的跟锅底一样,咬着牙对韩珩开口:“以修缮道路的名义摊派秋税。”
    张楠有些不明所以:“可是,从来没加过税,再说道路很好不用修缮。”
    刘琰眉毛一挑:“门口那路能说好吗?颠的本侯在车里都蹦起来了!”
    “官道老百姓又不常走,就是个门面于民生无益,破败些无妨。”
    张楠还没反应过来仍旧争辩,可把刘琰气的够呛,一拍桌面站起来,到底还是强压下火气缓缓坐下,用尽量平和的语气解释。
    “足下认识不够全面,面子工程的重要性在于,能树立政府的威严,增强百姓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这可是攸关执政信用的大事情。”
    “路要年年修缮,民生工程重要的在于要使百姓看得见,不然,都以为你等在吃闲饭,在懒政,怠政!”
    “坏路要修,好路要挖开重修,今后施工标准应适当降低,一用就是十几二十年不坏,那还要当官的干什么?”
    刘琰摆摆手做了最后总结:“多的就不说了,今后要加强学习,对了,交通要冲设立关所收费,建设国家也得靠大家助力,百姓也得有所支持。”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了,焦触小声发了句牢骚:“行商本就有课重税,还加关所收费,物价会转嫁到百姓身上!”
    刘琰瞪了他一眼:“你没听明白怎么着?不光行商,过路就要收费!”
    几个人闻言脸色全变了,张楠以为听错了刚要起身开口,刘琰冷笑几声:“恢复人丁税,安排下去清缴百姓过去所欠。”
    这回不光张楠要起身,焦触、霍奴、赵渎全坐不住了,刘琰火气彻底压不住,也不想压必须发泄:“秋税翻倍!”
    这话说完眼看场面就要失控,徐辑大吼一声:“遵命!”
    喊完大家都冷静了,要说没情绪是假话,有情绪又能怎样,除非弄死刘琰不然只能听命。
    撒完气刘琰环顾一圈,免不得语重心长:“要维持安定少不得官员,官员要供养,政府要开支,哪一样不要钱?”
    “你们也是眼界不够,官员数量要增加,大胆去做不要怕犯错误,节流不如开源,有开支才有增收,我们的群体扩大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百姓。”
    话赶到这里干脆说透,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天然对立,因此老百姓需要分化和瓦解,拿出些利益出来,不用很多一丁点就足够了。
    比如工作岗位外包,收入再微末也是稳定的公家饭,老百姓会为此争抢的挤破头,这就是给予下层希望,再渺茫也是改变阶层的希望。
    有了希望就会忘记暂时的困苦,就比如苛捐杂税,别一次性征收完,分成若干部分慢慢收,言语缓和一些,工作方法温柔一些,和温水煮青蛙一样的道理。
    老百姓的忍耐力极强,只要还没死,只要还有活着的希望,他们就不会反抗,前提是你手里的大棒要时不时砸一下,要他们心怀畏惧,知道谁是真正的主人。
    这可不是坏事,你越是跋扈威风,老百姓越羡慕你,更卖命的赚钱培养儿孙,争取让下一代进入公家,也能扬眉吐气欺负别人。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让阶层矛盾转移到底层内部,让他们疯狂的内卷,没有精力琢磨别的事情,更没有勇气给你捣乱。
    这个时代没有外部干扰,只要注意方式方法保持温和,就不用担心百姓醒悟过来,即便有外部干扰也不怕,修长城将自己围起来就完美解决。
    不要惧怕压榨百姓,没有压榨社会不会稳定,稳定就为了继续压榨,只要还有压榨内卷就不会停止,底层内卷持续下去,社会便会持续稳定。
    也别提什么黄巾,顶层不是神也是人,一代传一代时间久了肯定出一些弱智,要是我老爹赵温早生十几二十年,能早点当上宰执根本不会出这种事。
    在坐几个人都张口结舌全听傻了。
    刘琰得意一笑,你们这些乡下土包子什么都不懂,就算说给你们听估计也记不住。
    随着目光渐远,老爹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阴阳家,百年之后还能混个军事家,百姓敬仰爱戴的当今司徒公——赵温赵子柔。
    这可是老爹为上位者几十年的心得,不顾辛劳日夜不息,面提耳授尊尊教诲,亲儿子都不教,单单只传授给咱的人生精华。
    感叹人分长短,智分高下不由得蹙眉叹息:“除了粮草都给昌平送去,再留一些钱。告诉我哥算欠着,秋收连本带利一起还。”
    霍奴喘了几口粗气,咬牙点头答应:“我亲自去办。”
    “这样不是长久之计。”韩珩小心翼翼开口。
    “所以我留下粮草。”刘琰接过徐辑递上茶水润润嗓子:“州里究竟有多少军士?”
    所有人都看向都官,焦触抿嘴颇为无奈:“坦白说,各处总共步兵四千。”
    “四千?”刘琰没想到堂堂幽州刺史麾下只有四千步兵,跟账面上记录的一样,这帮人是一点私心都没有,就这点儿人还分散在几座城里。
    “本州从不曾参与战事,再说,兵士多也无用。”徐辑不是替谁开脱事实就是如此。
    袁熙住在邺城很少来州里,本就是主动自我阉割没必要增加实力,再说兵养多了也没用,刘珪一样说捏死就捏死,还不如省下钱专注民生。
    刘琰点头道理一想就明白:“披甲几何?”
    下面一阵冷场,刘琰叹口气心里恨死袁绍了,这几个人都是袁绍指定的,合着大汉那么多人你不挑,仅有的几个傻子全给你派到幽州来了。
    张南拱手样子有些胆怯:“公孙瓒覆灭后有些精悍军卒投效,都是关靖弓弩手。”
    “多少?”刘琰立刻来了精神,听到说不到五百立刻萎了下去。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7/17613/103783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