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奉承

推荐阅读:本王的夫人天下第一主播轻点撩,神豪受不了望仙门星铁:开局三月七捡到一名司书幸福食堂亲孙女被虐三年后,全家哭着求原谅斩神:广寒宫主听令,借月华锁魔时光深处的璀璨之约丧尸末世:请叫我菌王重生2016:我是逗音大网红

    表面上看,云和县一片繁华,可实际上,这繁华的背后早已千疮百孔,内里都已经烂透了。
    “刘大人,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高耀满脸堆笑,谄媚地迎了上去,给知府刘大人作揖行礼,
    “您来怎么也不提前跟下官打个招呼,也好让下官提前做些准备,好好迎接您啊!”
    刘大人见到高耀,哈哈大笑着说道:
    “哈哈哈!要是提前通知你,我怎么能看到云和县的真实模样呢?
    万一你为了在本官面前表现,故意做戏可怎么办?”
    说着,他又指了指眼前繁华热闹的街道,
    “这样就很好嘛!刚刚本官还在跟几位大人说,让他们向你学习,学学如何发展经济,治理好一个县。”
    高耀听了,心里乐开了花,但脸上却依旧装出一副谦逊的样子,摆了摆手说:
    “哪里,哪里,这都是刘大人教导有方。
    下官不过是牢记大人的教诲,严格贯彻执行大人的所有计划罢了。
    所以说,没有大人这盏明灯照亮前路,我们又怎么能治理好一个县呢?”
    这番话,就像一阵春风,吹得刘大人心里暖洋洋的。
    这也是他为何把高耀治理的云和县当作标杆,今日特意带领各县官员来参观学习的主要原因。
    听高耀说话,刘大人总有一种如沐春风、飘飘欲仙的感觉。
    再想想其他官员,要么说话文绉绉的,让人听着费劲;
    要么心思复杂,一见面不是找他要批复拨款,就是求项目;
    还有的,要么呆板无趣,要么阿谀奉承得让人厌烦。
    哪像高耀,把云和县治理得这么出色,还从不主动邀功,关键时候还能想着自己。
    刘大人有时候甚至想,要是手下的官员都像高耀这样,自己该多省心啊,说不定很快就能得到升迁的机会了。
    越想,刘大人越觉得高耀是个人才,看着他也越发顺眼,脸上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
    “哈哈!高大人,无需太过谦虚,这都是你的功劳。
    等到年底,我定会上报朝廷,为你请功。
    你待在这个小县城,实在是屈才了,你应该到更大的地方去,施展你的才华,造福更多的百姓!”
    刘大人早就想把高耀调到自己身边当副手了,他觉得有高耀帮忙,自己距离升迁肯定会更近一步。
    想到这儿,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等回了云都府,就马上上报高耀在云和县的功绩。
    其他十三个县的官员们,看着高耀得到刘大人如此赏识,心里满是羡慕嫉妒。
    刘大人可从来没对他们说过这样的话,也没给过他们好脸色,每次见面都是一脸严肃。
    “多谢刘大人的厚爱,”高耀脸上堆满了笑,恭敬地说道,
    “不过下官觉得,这云和县挺好的,下官在这里待得也很自在。至于升迁到更大的地方,下官觉得有比我更合适、更需要的人。”
    其实,高耀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他哪里是不想升迁,他是根本舍不得离开云和县这个
    “下金蛋的母鸡”。
    在这里,他就是土皇帝,一切都由他说了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要是升迁到别的地方,先不说能不能有这么大的权力,就算想把新地方经营得像云和县这样,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
    他在云和县可是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才把这里变成自己的“提款机”,
    而且那还是趁着华夏政府刚刚成立,各种管理办法还不完善的机会。
    如今,政策、法律法规都越来越完善,各个部门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他再想浑水摸鱼,简直难如登天。
    知府刘大人满面春风,目光扫过在场的一众官员,声音洪亮且充满赞许:
    “看看!你们都要好好跟高大人学学,做好事不留名,深藏功与名,这才是我们华夏政府的好官!”
    刘大人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在他眼中,高耀堪称为官的典范。
    此言一出,其他13个县令纷纷点头附和,对高耀的奉承如潮水般涌来。
    任县令率先站起身,脸上满是钦佩之色,激动地说道:
    “高大人品德高尚,上次我等还在为城中河道堵塞之事焦头烂额,愁得茶饭不思。
    没想到高大人不动声色,短短几天就调集人力物力,将那多年的顽疾彻底解决。
    事后,他却未曾在任何人面前提过一句,默默隐去了自己的功劳。”
    李县令也不甘示弱,连忙接过话茬:
    “是啊,还有那救济灾民之事。
    灾情突发,百姓流离失所,高大人不仅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的俸禄,还亲自冒着风雨,奔赴灾区。
    他穿梭在泥泞之中,一家家走访,一户户安抚,给受灾百姓送去温暖与希望。
    如此大善之举,他却只字不提,若不是百姓传颂,我们都不知晓高大人背后付出了这么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夸赞声此起彼伏。
    这时,张县令站起身,身姿笔挺,恭敬地向高耀行了一礼,言辞恳切:
    “高大人,下官曾有幸目睹大人深夜仍在书房研读治理之道。
    那夜,月色如水,下官因急事拜访,却见大人书房灯火通明。
    推开门,只见大人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书卷之中,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
    这般勤勉敬业,实乃我等楷模,激励着我等时刻不敢懈怠。”
    高耀听着众人的夸赞,脸上挂着谦逊的笑容,微微欠身,客气地回应道:
    “诸位谬赞了,为官者本就应心怀百姓,此皆分内之事。我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实在当不起如此盛赞。”
    然而,众人哪肯罢休。
    赵县令急忙站起来,满脸诚恳:
    “高大人品德高尚,如那巍峨高山,让人敬仰,难以企及。
    上次我县受灾,物资短缺,百姓饥寒交迫。
    高大人得知后,暗中调配大量物资相助,解了我县的燃眉之急。
    还特意叮嘱我,不许透露半分,生怕被人知晓。
    此等高风亮节,实乃下官楷模,让我深感惭愧。”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7/17532/103432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