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朱主任说“瞎搞哎”

推荐阅读:道真玄边综穿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漂亮女鬼跳跳跳她越挣扎我越兴奋重回2010,躺平人生风有风的来意位面交易镜逆袭被弃人生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逆修人生灵混沌傲世行

    一
    巢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地区唯一的三甲医院,本地人称之为“四康”医院,前身是配合渡江战役时的一所战地医院,解放后为省军区第四康复医院。医院的后面是汤山余脉的一片山地,埋葬了许多战争时期的遗骸。“四康”被巢州下辖四县一区上百万人认可,是当地最好的医院。
    有“四康”当然就有“三康”,“三康”是巢州第二人民医院,其不论是占地规模还是医疗资源配置上都远逊于“四康。”
    “四康”医院后面的山坡现在建成了巢州火葬场,巢州人都会这样一段顺口溜:有病去“三康”,“三康”不收去“四康”,“四康”看不好直接拉“五康”,“五康”包治百病的火葬场。
    这是对死亡豁达的看法,也道出人们心中对“四康”医院的认可。
    志平和父亲那天去“四康”时,山坡上的门诊大楼早已挤满了人。他让父亲先排队,自己去医院门诊挂了内分泌的号,回头便去门诊室看看是谁当班,果然是他最信任的朱主任。
    志平第一次见到朱主任时,就觉得他是那么和蔼,朱主任总是认认真真地听你把话讲完,再站在患者角度说一些非常中肯的意见。
    志平听说朱主任做了好多年主治医师,近两年才评为副主任医师。然而老头好像从不计较职称,也不管别人怎么称呼他,他对每个病人都轻声慢语,病人的疼痛窘迫,好像都发生在他的身上,他也常常紧锁着眉头。
    对于患者用药,他向来只开最便宜,也有效果的。他常常对新名称的药品皱着眉头,叹气道:“只换了个包装,就这么贵了,瞎搞哎!”
    志平回到父亲排着的队伍里,很快就进了朱主任的科室。朱主任早已不记得志平了,像是学生永远记得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神态,但老师却一脸茫然。
    志平那些由衷的感慨,朱主任只是觉得很平常呢,他一点不记得眼前这个心中满怀感激的年轻人了。
    志平说到近期一直用药,然后是赤脚医生老冯的事。朱主任听了,直皱眉头小声地说瞎搞哦,就很快给志平开了一个血常规和乙肝五项的检查。
    志平抽完血,化验单还得下午才能拿到结果。父子俩便去医院中心的小公园转转,刚走到住院部,志平看到通道上一个女人举着一张遗像站在那里,一脸麻木的表情,女人前面放着个大花圈,后面有一排老老少少20多人,全部头上扎的白孝布堵住通道,没有人说话。但志平感到刺眼的难受,父亲拉着志平就往别处走去,并告诉志平这又是哪位倒霉的医生,看死了人在闹事呢。
    志平说:“医患矛盾永远不会发生在朱主任身上。”
    父亲诚恳的感慨说,“那是的,有几个能像朱主任那样的医生呢?”
    志平感慨,有些医生都是把病人当客户,不可能每个人都对自己病情了解,更加不懂病理药理,但医生看完检查报告总是拿起笔,看也不看病人一眼,哗哗哗的画上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那些看不懂的字,仿佛是皇上的圣旨,有着莫大的权威。
    有些医生不跟病人商量如何用药,更不跟病人商量治疗方案,反而觉得病人对病情知道的越少越好,懂得病理越少越好,开的药像是不花钱似的。志平也遇到过这样的医生,他觉得这样的医生更像是菜市场的屠夫,手拿屠刀,浑身滚圆,咔嚓咔嚓砍几刀,把肉往菜篮子里一扔,让你不要多问,带回去就是了。
    如果是这样的医生不发生医闹才怪呢?志平很感慨。父亲告诉志平:“你刚才看到的举着遗像的女子和20几个老老少少都不是患者家属,他们是一帮专门帮患者讨要公平的人,他们很专业,能说也能哭。当然医院赔的钱他们也要分一笔。”
    志平惊讶的张大嘴巴,想着刚刚看到的那个面无表情的女子和20来个一言不发的人群,难怪他们不带一点情绪,原来是专业医闹。然而也只有他们才能冷静到不谈过程不谈对错,只谈钱多钱少。只有他们才可以圆满的完成任务,而不像真正的死者家属会情绪失控到乱打乱砸一通,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了。
    志平想到其中双方的关系是多么荒唐的雇佣关系啊,不是真正的医患双方却又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志平感叹,医院真是个荒谬现象层出不穷的奇怪地方。
    二
    等到下午单子出来后,朱主任看到谷丙转氨酶太高了,超过限制的好几倍。朱主任又看到其他指标都很正常,就很困惑,又详细盘问志平这些时间都用了哪些药物和饮食。志平老老实实的说吃了一些中草药,可朱主任说单纯的中草药不至于让转氨酶升的这么高,再想想还吃什么呢?
    志平才猛然想到他吃了好久的二甲双胍了,特别是这次停针后,他想当然的以为胰岛在恢复,为了提高自身分泌的那些那点可怜的胰岛素能发挥最大效用就加倍服用了。二甲双胍最后那几天都是远远超量的,于是小声地说吃了很多二甲双胍,朱主任一听就立马明白了志平自以为是的心思。摇摇头叹息的说:“瞎搞哎,会出人命的,药不能随便吃,以后还是来正规医院看医生。”
    志平心里后悔极了,心里想自己一直天真的认为胰腺功能在恢复,也就加倍的吃二甲双胍。练气功后,吃大祭草后,他每次都以为胰腺睡了一觉醒过来了,看来回家后那些双胍药都该扔掉了,心里彻底断掉根治糖尿病的想法。
    朱主任看到空腹血糖是8.4,也是很高了,但他安慰志平说,餐后血糖一般控制在10以内就很好,空腹到七也能接受,但要控制平稳,不能上上下下的波动就很不容易了。
    志平觉得朱主任说的每一句话都有道理,也就认真地听话。
    在诊断医治糖尿病的过程中,不过就是让志平安心接受注射胰岛素这个事实罢了。
    一路的挣扎和摆脱不了的事实,让他内心隐隐的不屈服,但现在志平在朱主任的安慰下,他又坦然了。志平自觉地认为:既然无法改变事实,但可以改变自己,接受事实,一日三餐的注射犹如穿衣戴帽一样的必须和寻常。
    志平在回到公司时,他的岗位又一次被调整,这次市里大伯跟他说,高总要慎重的把他放在一个相对轻松的岗位,这样也可以让他临时有事离岗几天。
    志平深有感触,坦然接受领导对他的关心,对他身患糖尿病现实的格外照顾。
    总部的财务工作是复杂的,那他只有下派到分公司了。他在地产公司做的还算顺手,只是地产公司的行情今年又萧条了,志平倒有点担心行情萧条而调离地产公司呢?
    两天后,让志平意外的惊喜是还在地产公司,但是去了下属的菱镁瓦厂。
    志平把书籍,衣服收拾好,准备去湖畔的瓦厂了。这两年,志平已经不记得搬了多少次家了。过一段时间,就把行李一收,财务一交,拎着一堆书和一个行李箱,就是全部的家当,人生处处像是羁旅天涯。
    志平又想到游牧民族的特点是逐草而居,不断迁徙,我们都有一种豪爽的侠客之气。他们认为珍贵的不是日常家居的物件,而是相处一段时间后平平常常的感情。由此,他们疏财仗义。比如九江的小陈阿姨,去了芜湖的杨君。
    志平无限的佩服那些人四海为家的勇气和能力,还有他们不为物质羁绊的洒脱。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7/17198/102086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