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不学以后吃亏的是自己
推荐阅读:天命之寻霸记、我在末日有套房、四合院:秦淮茹,徐慧珍,于莉、我与美女搭档的阴差生活、四合院:家住许大茂隔壁,我姓曹、季杨、宝宝自带商场来穿越、快穿之金手指日常、神医下山:师姐,别乱来!、在火影世界当孤儿院院长、
刘伯辉他们也是万万没想到,这次的集训竟然这么苦。
他们是坐马车来营地的,但是在距离营地十五里的地方,将他们赶下马车,跟着跑。
杨夫子平日里虽然严厉,但对他们也算温和,但这一次,一改往日的好说话,骑着马一路跟着他们,马鞭甩的啪啪响,虽然没落在他们身上,但也够唬人的。
一边吓唬,一边画大饼:“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是朝廷未来的希望,是以后军队中的领头人,你们要拿出自己的精神面貌,让所有人看到你们掩藏不住的优秀……”
孩子们虽然之前也练长跑,但没有一次性跑那么多过,也没有这次跑的这么快,也是累的跟狗一样,刘伯辉此时不由得称赞自家母亲的英明,幸好早上去学堂的那段路没跑,积攒了不少体力。
二殿下和他的贴身侍卫就坐在最后一辆马车上,看着杨将军来来回回的巡视,不停的驱赶和洗脑。
侍卫听着听着都忍不住了:“殿下,让杨将军来做新兵训练的人真是太英明了!这份才能要不好好利用一下,那简直是我朝大军的损失。”
二殿下点头:“这次可算用到点子上了。”
所以父皇之前跟他说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如果你觉得他做的不好,那说明没有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所以为君者,一定要学会知人善用。
在大棒加大饼的共同作用下,最后刘伯辉他们还是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然后大家就傻眼了,在一大片空地上,搭起了一个个的简易帐篷,还有一些是半成品,每个周围都有五六个人在忙忙碌碌,还有一个人在边上指指点点。
原来,他们来的第一课就是学搭帐篷,也是行军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技能。
杨夫子将他们带到中间一点的空地上,很快有人用马车送过来一堆材料,杨夫子站在众人面前大声说道:“现在,四人一组,开始搭帐篷,限时一个时辰。”
他们一共是十六个人,刚好分成四组,刘伯辉和旁边的同学对视一眼,无奈地开始检查材料。
杨夫子招招手,又过来几个人:“去指导一下他们,但不许动手帮忙。”
大家手忙脚乱地摆弄着,不是杆子立不稳,就是篷布盖不上。再看其他组,虽有专人指点,但因为都是第一次,而且力气也没那么大,所以谁也比谁好不了多少,可谓状况百出。
二殿下饶有兴致地下车走近观看,同时欣赏着他们的错乱百出。
终于,在一阵的兵荒马乱之后,有一组同学率先搭好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帐篷,其他人又羡慕又嫌弃。
不过杨夫子对他们依然包容:“虽不够完美,但敢于尝试且完成了就是进步。这个帐篷的毛病在于杆子没立直,重新修整一下。”
听到这话,终于亲切的觉得杨夫子还是那个杨夫子。
刘伯辉他们吸取其他组成功的或是不成功的经验,互相配合,终于也搭成了一个勉强合格的帐篷。一个时辰后,四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
杨夫子满意地点点头:“今日搭帐篷只是开端,往后还有更多考验等着你们。这不仅是生存技能,更是培养你们相互配合的协作能力。”
顿了一下,又指着比较中心位的一个帐篷:“最近我会比较忙,派另外一个夫子来训练你们,希望你们好好配合。
但我会时不时的回来看看你们的训练情况,如果你们有什么特殊情况,可以直接来那儿找我。”
说着指了指偏中心地位的那个帐篷。
孩子们虽然还在读书,但也并不傻,能在靠中间位置搭帐篷的,那一般地位也不低的。
刘伯辉班里年纪最大的,一个叫季勇的同学问:“杨夫子,那我们以后见了您怎么称呼?”
杨夫子道:“可以叫我杨将军,这位是宋将军,也是咱们新兵营的总指挥。”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坐在马车里看着他们狼狈的跑步,又在旁边看他们手忙脚乱搭帐篷的人,竟然是这里最大的官。
刘伯辉心里有了隐隐一个知识点:原来官做的越大越闲。
杨夫子嘱咐完就急急忙忙走了。
过了一会儿,过来一个看起来十分干练的年轻男子,他让所有人叫出来以后,开始自我介绍:“现在开始,你们的日常训练由我来负责,你们可以叫我周千户。”
大家俱是一脸崇拜看着他,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千户?
周千户又给他们介绍了下整个新兵营的功能分布,以及一些比较严重的不能做的事情。
最后,留下一句:“明天开始,每天听到第一次号角立马起床,第二次号角响起,马上到对面的空地上集合。
如果第三次号角还没有到达,不好意思,按营规处置。”
刘伯辉举手,周千户示意他说。
刘伯辉问道:“两次号角之间间隔多长时间?营规是什么?”
有时候有些错误是不是可以犯,是要根据惩罚措施来判断的,如果后果是自己所不能承担的,那必须好好遵守。
周千户回答:“两个号角之间间隔各是一刻钟,所以大家要控制洗漱速度,营规我一会儿会发给你们,大家先仔细研究一下,有不懂的可以问,这个后面还会统一讲解。”
“好了,现在开始自由活动,一会儿各自去消化一下,明天早上,我在号角声中等你们。
果然,在周千户走了没多久,就有人前来发放物资。
不过只有被子,没有枕头,甚至走之前还丢了本营规给他们,同时留下了笔墨纸砚和一句话:“如果一本不够你们看的话,可以多抄几本。”
刘伯辉拿着营规,心中暗暗叫苦,这密密麻麻的条款得看到什么时候,不喜欢学文,转到了学武,结果还这么苦逼的要背东西,抄营规。
再不愿意,他也深知这些内容必须尽快熟悉,尤其是那些不能做,或者有惩罚的事情,不然以后吃亏的是自己。
他们是坐马车来营地的,但是在距离营地十五里的地方,将他们赶下马车,跟着跑。
杨夫子平日里虽然严厉,但对他们也算温和,但这一次,一改往日的好说话,骑着马一路跟着他们,马鞭甩的啪啪响,虽然没落在他们身上,但也够唬人的。
一边吓唬,一边画大饼:“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是朝廷未来的希望,是以后军队中的领头人,你们要拿出自己的精神面貌,让所有人看到你们掩藏不住的优秀……”
孩子们虽然之前也练长跑,但没有一次性跑那么多过,也没有这次跑的这么快,也是累的跟狗一样,刘伯辉此时不由得称赞自家母亲的英明,幸好早上去学堂的那段路没跑,积攒了不少体力。
二殿下和他的贴身侍卫就坐在最后一辆马车上,看着杨将军来来回回的巡视,不停的驱赶和洗脑。
侍卫听着听着都忍不住了:“殿下,让杨将军来做新兵训练的人真是太英明了!这份才能要不好好利用一下,那简直是我朝大军的损失。”
二殿下点头:“这次可算用到点子上了。”
所以父皇之前跟他说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如果你觉得他做的不好,那说明没有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所以为君者,一定要学会知人善用。
在大棒加大饼的共同作用下,最后刘伯辉他们还是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然后大家就傻眼了,在一大片空地上,搭起了一个个的简易帐篷,还有一些是半成品,每个周围都有五六个人在忙忙碌碌,还有一个人在边上指指点点。
原来,他们来的第一课就是学搭帐篷,也是行军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技能。
杨夫子将他们带到中间一点的空地上,很快有人用马车送过来一堆材料,杨夫子站在众人面前大声说道:“现在,四人一组,开始搭帐篷,限时一个时辰。”
他们一共是十六个人,刚好分成四组,刘伯辉和旁边的同学对视一眼,无奈地开始检查材料。
杨夫子招招手,又过来几个人:“去指导一下他们,但不许动手帮忙。”
大家手忙脚乱地摆弄着,不是杆子立不稳,就是篷布盖不上。再看其他组,虽有专人指点,但因为都是第一次,而且力气也没那么大,所以谁也比谁好不了多少,可谓状况百出。
二殿下饶有兴致地下车走近观看,同时欣赏着他们的错乱百出。
终于,在一阵的兵荒马乱之后,有一组同学率先搭好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帐篷,其他人又羡慕又嫌弃。
不过杨夫子对他们依然包容:“虽不够完美,但敢于尝试且完成了就是进步。这个帐篷的毛病在于杆子没立直,重新修整一下。”
听到这话,终于亲切的觉得杨夫子还是那个杨夫子。
刘伯辉他们吸取其他组成功的或是不成功的经验,互相配合,终于也搭成了一个勉强合格的帐篷。一个时辰后,四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
杨夫子满意地点点头:“今日搭帐篷只是开端,往后还有更多考验等着你们。这不仅是生存技能,更是培养你们相互配合的协作能力。”
顿了一下,又指着比较中心位的一个帐篷:“最近我会比较忙,派另外一个夫子来训练你们,希望你们好好配合。
但我会时不时的回来看看你们的训练情况,如果你们有什么特殊情况,可以直接来那儿找我。”
说着指了指偏中心地位的那个帐篷。
孩子们虽然还在读书,但也并不傻,能在靠中间位置搭帐篷的,那一般地位也不低的。
刘伯辉班里年纪最大的,一个叫季勇的同学问:“杨夫子,那我们以后见了您怎么称呼?”
杨夫子道:“可以叫我杨将军,这位是宋将军,也是咱们新兵营的总指挥。”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坐在马车里看着他们狼狈的跑步,又在旁边看他们手忙脚乱搭帐篷的人,竟然是这里最大的官。
刘伯辉心里有了隐隐一个知识点:原来官做的越大越闲。
杨夫子嘱咐完就急急忙忙走了。
过了一会儿,过来一个看起来十分干练的年轻男子,他让所有人叫出来以后,开始自我介绍:“现在开始,你们的日常训练由我来负责,你们可以叫我周千户。”
大家俱是一脸崇拜看着他,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千户?
周千户又给他们介绍了下整个新兵营的功能分布,以及一些比较严重的不能做的事情。
最后,留下一句:“明天开始,每天听到第一次号角立马起床,第二次号角响起,马上到对面的空地上集合。
如果第三次号角还没有到达,不好意思,按营规处置。”
刘伯辉举手,周千户示意他说。
刘伯辉问道:“两次号角之间间隔多长时间?营规是什么?”
有时候有些错误是不是可以犯,是要根据惩罚措施来判断的,如果后果是自己所不能承担的,那必须好好遵守。
周千户回答:“两个号角之间间隔各是一刻钟,所以大家要控制洗漱速度,营规我一会儿会发给你们,大家先仔细研究一下,有不懂的可以问,这个后面还会统一讲解。”
“好了,现在开始自由活动,一会儿各自去消化一下,明天早上,我在号角声中等你们。
果然,在周千户走了没多久,就有人前来发放物资。
不过只有被子,没有枕头,甚至走之前还丢了本营规给他们,同时留下了笔墨纸砚和一句话:“如果一本不够你们看的话,可以多抄几本。”
刘伯辉拿着营规,心中暗暗叫苦,这密密麻麻的条款得看到什么时候,不喜欢学文,转到了学武,结果还这么苦逼的要背东西,抄营规。
再不愿意,他也深知这些内容必须尽快熟悉,尤其是那些不能做,或者有惩罚的事情,不然以后吃亏的是自己。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7/17109/101701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