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救城之谏

推荐阅读:我没名字吗?只知道喊我战略级!夜君太子末日降临:我却在玩塔防卷王的修炼手册别装了!第一和倒一的人设都崩了盗墓:失落上古文明之归藏古国大明:嘉靖是我哥七零:最硬糙汉被媳妇撩红了眼身在捉妖司,老婆居然是绝世大妖重生80,从在大兴安岭打猎开始

    寒风如刀,割过李昂坚毅的面庞,他心急如焚,一路快马加鞭朝着京城狂奔。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肆意弥漫,恰似他此刻纷乱如麻的思绪。刚一进城,街边的喧嚣与繁华都成了模糊的背景,他便马不停蹄地朝着皇宫疾驰而去,全然不顾一路的风尘仆仆与鞍马劳顿。汗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衫,与一路上的尘土顽固地混合,让他整个人显得狼狈不堪。可他的眼神却无比坚定,那熠熠生辉的目光仿佛在诉说,皇宫便是拯救太原城的唯一希望所在。
    京城的街道车水马龙,可李昂却无心欣赏。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晃动,行人熙熙攘攘,或悠闲漫步,或匆忙赶路。但在李昂眼中,这一切都只是虚幻的影子。他的脑海中只有太原城那岌岌可危的景象,百姓们惶恐的面容,以及那如乌云般压境的大金十万铁骑。
    皇宫巍峨耸立,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透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宫墙高耸入云,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皇家的威严与不可侵犯。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飞檐斗拱上的瑞兽栩栩如生,仿佛在俯瞰着世间的一切。当李昂赶到宫门前,抬手便要往里闯。然而,两队侍卫如铜墙铁壁般迅速合围,长枪交错,寒光闪烁,将他的去路严严实实地挡住。
    “大胆!这是皇宫重地,岂是你能随意闯入的?速速退下!”为首的侍卫长横眉怒目,声音如洪钟般震响,在空旷的宫门前回荡。那声音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震得李昂的耳膜微微发疼。
    李昂心急如焚,额头青筋暴起,大声说道:“我乃武林盟主李昂,有紧急军情求见陛下,关乎太原城生死存亡,耽误不得!恳请各位通融通融,让我面圣!”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嘶哑,那是一路奔波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为太原城百姓担忧的急切。此刻,他的心跳如雷,每一次跳动都像是在催促他尽快见到陛下,仿佛晚一秒,太原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侍卫长神色冷峻,不为所动,冷哼一声道:“不管你是何人,没有陛下旨意,谁也不能进宫。这是规矩,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耐烦,对于这种试图强行闯入皇宫的人,他见得多了,自然不会轻易通融。
    李昂眉头紧锁,心急如焚,在宫门外不断踱步。他的脚步急促而慌乱,地上的尘土被他的脚步带起,又缓缓落下。他试图寻找解决办法,每一次思考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一丝光明。他再次上前,言辞恳切地说道:“诸位兄弟,如今大金十万铁骑已兵临太原城下,太原城危在旦夕,中原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我带来的情报,或许是挽救这场危机的关键,恳请你们帮我通报一声!”他的眼神中满是期待,希望这些侍卫能够理解他的苦衷,然而侍卫们却依旧面无表情,长枪依旧稳稳地交叉在身前,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是在煎熬。李昂在宫门外与侍卫们僵持不下,心中的焦虑愈发浓重。他望着皇宫那紧闭的大门,心中涌起一股绝望,但很快又被他强行压下,他告诉自己,一定要找到办法。阳光渐渐西斜,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仿佛是他此刻孤独而无助的心境写照。
    就在李昂感到绝望之时,他突然灵机一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张明瑞。张明瑞是他曾经的师门好友,如今经营着京城最大的张家镖局,在京城人脉极广,或许他有办法能帮自己进宫。这个念头就像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瞬间点燃了李昂心中的希望之火。
    李昂来不及多想,立刻转身朝着张家镖局的方向奔去。一路上,他脚下生风,身形如电,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街边的小贩们停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地看着这个匆匆而过的身影,窃窃私语着猜测他如此匆忙的缘由。店铺里传出的阵阵叫卖声,此刻在李昂耳中也变得模糊不清。
    不多时,李昂便来到了张家镖局。此时的镖局人来人往,十分热闹。镖师们忙着装卸货物,吆喝声此起彼伏。镖局的院子里堆满了各种货物,有的用麻袋装着,有的用木箱装着,镖师们扛着货物穿梭其中,一片忙碌的景象。李昂一眼便看到了正在指挥镖师们装卸货物的张明瑞。
    “明瑞!”李昂大声呼喊,声音在嘈杂的镖局中显得格外突兀。
    张明瑞听到声音,转过头来,看到李昂,先是一愣,随即满脸惊喜:“李昂!你怎么来了?”他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迎了上来。
    李昂顾不上寒暄,急忙说道:“明瑞,我有急事相求。如今大金十万铁骑兵临太原城下,我要进宫面圣,向陛下禀报军情,可宫门外的侍卫死活不让我进去。你在京城人脉广,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他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张明瑞的胳膊,神色焦急。此刻,他的手心已满是汗水,那是紧张与期待交织的汗水。
    张明瑞神色一凛,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迅速环顾四周,见周围人多眼杂,便拉着李昂的胳膊,说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跟我来。”
    张明瑞将李昂带进镖局一处隐秘的房间,关上房门,屋内光线昏暗,气氛凝重。房间里摆放着几张陈旧的桌椅,角落里还堆放着一些杂物。张明瑞拉过一把椅子,示意李昂坐下,说道:“李昂,你先别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跟我说说。”
    李昂坐下后,深吸一口气,将金国大军压境,太原城岌岌可危,自己联合武林各派与太原守军部署防御,以及朝廷按兵不动等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明瑞。他说得很详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希望张明瑞能够明白事情的紧迫性。他的声音有些颤抖,那是因为情绪的激动,也是因为对太原城命运的担忧。
    张明瑞听完,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件事确实棘手,皇宫守卫森严,没有旨意想进去难如登天。不过我与宫中的内务总管田公公有些交情,或许他能帮上忙,但这事儿风险极大,稍有不慎,我们都得掉脑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毕竟这是违反宫规的大事。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那是他内心不安的表现。
    李昂眼神坚定,说道:“明瑞,我明白其中风险,但太原城危在旦夕,中原百姓生死攸关,哪怕只有一线生机,我也必须试一试。只要能见到陛下,说服朝廷出兵支援,一切都值得。”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为了天下苍生不惜一切的决心。此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拯救太原城,拯救中原百姓。
    张明瑞看着李昂坚定的眼神,心中动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既然你心意已决,我就帮你这一回。我这就去找田公公,你在这儿等我消息。”
    说完,张明瑞便匆匆离去。李昂在镖局里焦急地等待着,心中默默祈祷着事情能够顺利解决。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时而停下,望向窗外,希望能看到张明瑞回来的身影。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让他感到无比煎熬,他不知道张明瑞能否说服田公公,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顺利进宫见到陛下。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房间里的光线也越来越暗,仿佛在预示着事情的艰难。
    过了许久,张明瑞终于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位神色精明的老太监,正是田公公。田公公一进门,便神色不悦地说道:“张镖头,你这可太让咱家为难了,擅自带人入宫,那可是掉脑袋的大罪!”他的声音尖锐,带着几分恼怒。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张明瑞,仿佛在质问他为何要提出这样的要求。
    张明瑞连忙赔笑道:“田公公,您先消消气。实在是这事儿十万火急,如今大金十万铁骑都快打到太原城下了,太原要是失守,中原大地可就生灵涂炭了。李盟主他身为武林盟主,带来的情报对陛下决策至关重要。”他一边说着,一边给田公公让座,又吩咐下人端上茶水。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那是讨好的笑容,也是无奈的笑容。
    田公公眉头紧皱,连连摆手:“不行不行,这规矩是老祖宗定下来的,咱家可不敢坏了规矩,担不起这个责任。”他接过茶水,却没有喝,只是放在一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似乎在权衡着利弊。
    张明瑞见状,继续苦劝:“田公公,您就看在咱们张家镖局以往和您的交情上,帮这一次。这么多年,咱们张家对您可是敬重有加,有什么好东西都先想着您。李盟主绝对不是那种会惹事的人,他进去就是为了向陛下禀报军情,完事儿就出来,绝不会给您添麻烦。”他的言辞恳切,几乎是在哀求。他的声音有些颤抖,那是因为紧张,也是因为对事情的期待。
    李昂见状,赶忙上前一步,言辞恳切:“田公公,您的担忧我完全理解。我向您保证,进宫之后我定会小心翼翼,绝不大声喧哗、四处乱闯。就算不幸被人发现,我也定不会说出您的名字,所有责任我一人承担。”他单膝跪地,表达自己的诚意。此刻,他的心跳再次加速,他期待着田公公的答复,那是太原城的希望所在。
    田公公犹豫了许久,最终长叹一口气:“罢了罢了,看在和张家以往的交情上,就帮你这一次。不过得等到深夜,巡查侍卫换岗间隙,我再带你进去。”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那是被说服后的无奈与疲惫。
    夜幕深沉,万籁俱寂。田公公带着身着小太监服饰的李昂,悄悄从皇宫一处偏僻的角门进入。月光洒在石板路上,拉出两人长长的影子。田公公走在前面,脚步轻盈而谨慎,李昂则紧紧跟在后面,大气都不敢出。每走一步,他都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点声响。皇宫内的夜晚静谧而神秘,偶尔传来几声夜鸟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氛。
    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尽量避开巡逻的侍卫。田公公一边走,一边低声对李昂说:“陛下这几日都在养心殿安睡,咱们就去那儿。记住,千万别出声,一切听我指挥。”李昂轻轻点头,用眼神示意自己明白。此刻,他的神经紧绷到了极点,仿佛一根随时都会断裂的弦。
    就在快要到达养心殿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是一队巡查侍卫。田公公脸色微变,迅速将李昂拉到一旁的阴影处,示意他屏住呼吸。李昂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不自觉地握住了剑柄,他紧张地看着前方,大气都不敢出。阴影中,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响亮。
    侍卫们逐渐靠近,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李昂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田公公低声说道:“别慌,听我指挥。”李昂微微点头,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的手心已满是汗水,紧紧握住剑柄的手也变得有些湿滑。
    待侍卫们走近,田公公突然走出阴影,咳嗽一声,说道:“哟,这不是刘统领吗?这么晚还在当值呐。”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笑意,试图营造出轻松的氛围。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那是伪装出来的笑容,也是为了应对危机的笑容。
    为首的刘统领停下脚步,拱手道:“田公公,这么晚了您这是?”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打量着田公公和他身后的李昂。他的目光在李昂身上停留了片刻,那是警惕的目光。
    田公公笑着说:“这不,新来了个小太监,我带他熟悉下夜里宫中的规矩,免得以后犯错。”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悄悄塞到刘统领手中。他的动作迅速而隐蔽,生怕被其他人发现。
    刘统领掂量了一下银子,脸色缓和了许多,笑着说:“田公公费心了,您忙,我们继续巡查。”说完,便带着侍卫们离开了。李昂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庆幸,同时也对田公公的机智和果断佩服不已。
    待侍卫们走远,田公公和李昂才松了一口气,继续朝着养心殿走去。一路上,李昂心中暗自庆幸,同时也对田公公的机智和果断佩服不已。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激,感激田公公的帮助,也感激命运的眷顾。
    终于来到了养心殿外,田公公指了指殿门,对李昂轻声说:“进去吧,我在这儿给你把风,速去速回。”李昂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然后趁着夜色,轻手轻脚地进入了养心殿。
    殿内烛光摇曳,皇帝正坐在案前,眉头紧皱地看着奏章。李昂快步上前,跪地行礼后,起身急切地说:“陛下,如今大金十万铁骑已兵临太原城下,形势万分危急,为何朝廷至今未有行动?”他的声音虽然压低了,但在寂静的养心殿内依旧显得格外清晰。此刻,他的心跳再次加速,他期待着皇帝的回应,那是太原城的希望所在。
    皇帝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抬眼瞧见身着小太监服饰的李昂,瞬间警惕起来,喝道:“你是何人?为何不受传召就贸然进来?”皇帝一边说着,一边迅速抽出挂在一旁的佩剑,剑尖直指李昂,眼神中满是戒备,又仔细打量着李昂,质问道:“朕瞧你眼生得很,快报上名来!”皇帝的声音威严而愤怒,在养心殿内回荡。
    李昂赶忙单膝跪地,朗声道:“陛下息怒!臣乃武林盟主李昂,实因太原城危在旦夕,等不及正常传召程序,才出此下策。太原守将王将军告知,战前守军多次被调,如今兵力严重不足,臣怀疑朝中恐有奸臣与金国勾结。”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丝毫没有因为皇帝的威严而退缩。此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说服皇帝出兵支援太原城。
    皇帝眉头紧皱,剑虽未放下,但神色稍缓,语气中仍带着怀疑:“武林盟主?你说朝中奸臣勾结外敌,可有证据?这等大事,可不能信口雌黄。”他的眼神紧紧盯着李昂,试图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丝破绽。皇帝的目光犀利如鹰,仿佛要穿透李昂的内心。
    李昂诚恳地说:“陛下,臣暂时虽无确凿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此事绝非空穴来风。战前守军异常调动,致使太原兵力空虚,大金又恰在此时进攻,时间太过蹊跷。臣一路赶来,听闻不少百姓传言,都说有不明身份之人在边境频繁活动,与金国往来密切。”他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皇帝的表情,希望能得到他的认同。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皇帝能够相信他的话。
    皇帝听后,缓缓放下剑,坐回椅子上,神色无奈,长叹一声:“李盟主,你有所不知,朝中大臣意见不一,有人主张求和,有人主张抵抗,朕也难以抉择。贸然出兵,若战败则后果不堪设想;若求和,又恐失了民心,遭千古骂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作为一国之君,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皇帝的脸上写满了忧虑,那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李昂向前一步,言辞激昂:“陛下,求和实非良策。今日求和,明日金国便会索要更多,中原百姓将永无宁日。太原乃中原门户,一旦失守,金兵长驱直入,大宋江山危如累卵。我等武林中人虽力量微薄,但已与太原守军紧密合作,严阵以待。只要朝廷派遣援军,军民一心,定能击退金兵。”他的声音慷慨激昂,充满了感染力。他的双手紧握,仿佛在向皇帝展示他的决心。
    皇帝沉思良久,目光紧紧盯着李昂,问道:“你凭什么让朕相信,你们武林与太原守军能守得住太原?”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疑,毕竟战争不是儿戏,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皇帝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审视着李昂的自信与决心。
    李昂挺直腰杆,自信满满:“陛下,武林各派虽分散各地,但在国家大义面前,众志成城。少林武僧、武当弟子、峨眉女侠等皆已响应号召,奔赴太原。他们武艺高强,心怀家国,定能与守军并肩作战。而且,我们已在太原城加固城防,储备粮草,布置陷阱,只等金兵到来。”他详细地向皇帝阐述了他们的防御计划,希望能让皇帝放心。他的声音坚定而自信,仿佛在向皇帝描绘一幅胜利的画卷。
    皇帝微微点头,神色逐渐缓和,眼中多了几分信任:“李盟主,朕信你这一回。朕决定明日朝会便向大臣们说明支援太原的意愿,即刻筹备援军,同时派人彻查奸臣之事。”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希望,那是对胜利的希望,也是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李昂心中大喜,跪地叩谢:“陛下圣明!有朝廷支援,太原无忧,中原无忧!”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李昂深知,接下来的每一刻都至关重要,这场关乎中原命运的战争,不仅需要武林的力量,更需要朝廷的全力支持和内部的清明。他带着满心的期待和责任,离开了养心殿,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7/17020/101363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