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推荐阅读:地狱十八层:这里禁止说谎、黑神话之被大圣敲死后他重生了、恶毒雌性,开局就送五个兽夫、王者之电竞大魔王、芙卡洛斯不会死,天理不容又如何、IZTY:我在梯当制作人、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震惊,十八岁突然有婚约了、穿越七零:军婚不好离、玄羽的师傅是火星人、
天气 晴天 太阳正好 心情 难得心情很愉悦
佛教大兴政局稳,
吐蕃遣使来示好。
来人尽是一僧侣,
佛堂一见天机显。
今日我趁着有些闲暇一大早就只带了高峰出宫微服私访去了。
晨曦初露,城内钟声悠扬,悠悠扬扬地从天龙寺的金顶传出,唤醒了沉睡的百姓。大街小巷,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早起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集市上,热闹非凡,摊位鳞次栉比,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物,有精美的木雕、色彩斑斓的扎染布、新鲜的蔬果,还有来自各地的香料与茶叶。商贩们热情地吆喝着,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生活的烟火气。
走出王都来到乡间,农民们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水牛拉着犁铧,翻起层层泥土。
远处的洱海,波光粼粼,渔民们撑着小船,撒下渔网,收获着满满的希望。湖畔的村庄里,白墙青瓦错落有致,孩童们在街巷中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门口,悠闲地晒着太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自从我决定用传播佛教来促进各族和谐共处后,寺庙遍布大理国的每一寸土地,香火鼎盛。善男信女们虔诚地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祈求平安幸福。
僧人们身披袈裟,在经堂里诵经祈福,声音低沉而庄重,仿佛在诉说着佛法的慈悲与智慧。佛教的教义深入人心,人们以慈悲为怀,相互关爱,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社会秩序井。
这一次的微服私访让我坚定了自己定下的治国方针,我也相信在我的治理下这样国泰民安的祥和景象会一直延续下去,大理国将会是真正的人间乐土。
而就在我回宫的路上,我遇到了吐蕃使团正在王都城外休息,看样子是准备在天黑前进城了。
我这才想起来,前几日刘文海上奏说吐蕃这次会派遣使者来我王都,只是没有说明来意。
我出于好奇便与高峰驱马入城,登上城墙,在城墙上好好的看看这吐蕃来的使团。
阳光暖暖地洒在城墙上,吐蕃使团的营地就在王都外的一片开阔草地上,白色的帐篷整齐排列,好似雪山下的羊群。
营地四周,牦牛悠闲地踱步,它们身形健硕,毛发浓密,偶尔甩动尾巴,驱赶着蚊蝇。帐篷上,彩色的经幡随风飘动,发出簌簌声响,为这片异域营帐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营地中央,有个宽敞的帐篷,里面摆放着精美的藏毯和矮桌。使团首领正坐在主位上,他身着华丽的藏袍,领口和袖口绣着繁复的花纹,腰间挂着一把镶嵌宝石的佩刀,神色沉稳。
身旁,几名吐蕃官员正围坐在一起,低声商讨着与大理国的外交事宜,他们时而皱眉,时而点头,手中的羊皮卷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藏文。
帐篷外,吐蕃武士们身姿挺拔,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四周。他们的脸上带着高原特有的黝黑,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
营地的角落,几个伙夫正忙碌着,巨大的铜锅里煮着酥油茶,热气腾腾,茶香四溢。不远处,还有几匹矫健的藏马,它们毛色光亮,马蹄刨地,发出阵阵嘶鸣,似乎随时准备踏上征程。
在营地与王都的交界处,大理国的士兵和吐蕃武士相互对视,虽语言不通,但都保持着礼貌与尊重。偶尔有大理百姓好奇地张望,孩子们眼中满是新奇,大人们则交头接耳,谈论着这些来自远方的神秘客人。
“陛下,臣以前也接触过吐蕃的使团。臣感觉这次吐蕃的使团有些不一样。您看那位坐在主位的首领,似乎很关心他身后的帐篷啊,帐篷里还有人?”高峰一边说,一边指着城外的吐蕃使团。
我看着原本还在与使团对接的人已经开始回城了,便看向高峰说道“那你去问问呗。”
高峰领命,几步便消失在我的视野中。
我也看着吐蕃使团的主帐,我也隐隐的感觉主帐里有很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似乎还能牵动我的心神。
没有多久高峰便回到了我的身侧。
“陛下,刘丞相派去接洽的官员与吐蕃使者聊的很顺利,使团明日才会进城。只是有一点很奇怪,吐蕃使者听说陛下为淑妃在宫内修建了一座佛堂,使者想在佛堂与陛下相见。”高峰说完后便默默的站在我身旁继续警戒着。
我拍了拍城墙的垛口,心想难道这个使者是曲珍的亲戚吗?
翌日早朝后,我应约来到了淑妃曲珍公主的佛堂。
佛堂内,檀香袅袅,一尊尊佛像庄严肃穆,慈悲的目光俯瞰着尘世。明黄色的帷幔轻轻飘动,带来丝丝若有若无的香气。
我身着龙袍,立于佛像前,神色平和,却又透着一股的威严。淑妃身着华服,安静地站在我身旁,眉眼间满是温婉。
“是大喇嘛。”曲珍公主有些兴奋的说道。
我看着门口只有一个老者慢慢的向佛堂走来,却不见那位吐蕃的使者。
那位曲珍公主称之为大喇嘛的老者身披红色袈裟,手持佛珠,缓缓走进佛堂。他面容祥和,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却也沉淀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气质。走进佛堂后,他双手合十,微微弯腰,行了一个庄重的礼。
“大喇嘛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几分敬意。虽然不知道怎么称呼对方,但是曲珍公主叫他大喇嘛,我跟着叫应该也不会错。
大喇嘛直起身,微笑着说道:“能来到这佛缘深厚之地,与陛下和娘娘相见,是贫僧的荣幸。”
曲珍公主微微欠身,轻声说道:“大喇嘛佛法高深,今日再见,真是曲珍的福气。”
大喇嘛微笑着看向曲珍回应道“公主本就是有福之人,几年不见看来公主一切顺遂啊。”
曲珍公主微微点头,表示她嫁来大理的确一切顺遂。
我微微颔首,接着说道:“我朝百姓多信奉佛教,大喇嘛此次前来,不知是为我朝佛法的弘扬给予一些指点?还是另有其事?”
大喇嘛目光平静,缓缓说道:“佛法无边,贵在人心。陛下若能以慈悲为怀,广施善政,百姓自然能在佛法的润泽下,安居乐业。贫僧愿在此期间与大理国的高僧交流佛法,共同弘扬佛法的智慧。”
我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大喇嘛所言极是。我朝也有许多珍贵的佛教典籍,希望大喇嘛能与我朝的高僧们一同研读,相互学习。”
说完后我就只有一个疑问了,吐蕃派一个高僧来难道只是为了交流佛法吗?
淑妃也在一旁说道:“佛堂内的法事,向来庄重,还望大喇嘛能参与其中,为我朝祈福。”
大喇嘛双手合十,说道:“这是贫僧分内之事。愿佛祖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后,我、淑妃与大喇嘛就佛法的教义、修行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佛堂内,时而传来我沉稳的声音,时而传来大喇嘛平和的讲解,淑妃则在一旁静静聆听,偶尔也会提出一些问题。整个佛堂,沉浸在一片祥和宁静的氛围中,仿佛时间都放慢了脚步。
“佛法谈完了,贫僧也要办另外一件事了。”大喇嘛说完便看向了我。
终于要聊正事了,我和你聊了大半天,终于要进入正题了。
“大喇嘛还有何事?”我微笑的回应道。
“昆仑山下,陛下也算的上是浴火重生了。公主的龙骨匕首,是否还在陛下身上啊?能否让贫僧一观啊。”大喇嘛依旧微笑着。
而我突然有了一种他似乎很了解我的感觉。
我从胸前取出放在衣服夹层中的龙骨匕首,双手递与大喇嘛“公主所赠,寡人一直贴身佩戴。所以在山南一战中,寡人才侥幸生还。”
大喇嘛接过龙骨匕首,轻轻的抚摸着匕首,突然一阵风吹灭了几盏长明灯,也关上了佛堂的大门。
不知道是不是光线变暗的原因,我看到龙骨匕首上泛起了一层金黄色的光芒。
“哈哈哈哈,好,好,好啊。”大喇嘛大笑着连说了三个好。
我看了曲珍一眼,然后两人都用疑惑的眼神看向大喇嘛。
大喇嘛会意一笑,拂袖拍散了龙骨匕首上的光芒。而那些光芒慢慢的飘向半空组成了两行梵语。
啪的一声,高峰推开了门,空中的梵语瞬间消失。高峰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臣领人来给陛下添灯油了。”
话音一落,几个侍女便鱼贯而入。把吹灭的灯又重新点了起来。
高峰退出佛堂后,大喇嘛笑着起身“陛下,一切都是天意。贫僧若是与陛下还有缘未尽,十五年后贫僧还会再来。”
说完,大喇嘛放下龙骨匕首便离开了佛堂。佛堂里只剩下我和曲珍公主两人了,从刚才大喇嘛的话里我只听出了我最少还能活十五年,但是我更好奇那两句梵文的意思。
“爱妃可知那两句梵文的意思啊?”我看向曲珍公主问道。
曲珍公主拿去龙骨匕首递还给了我“大喇嘛说十五年后还会来,那就说明还有两句要在十五年后给陛下。”
“那今天的这两句是?”我有些迫不及待了的想知道答案了。
“真龙无奈困西南,龙非龙。”曲珍替我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然后挽起了我的胳膊。
我与曲珍双双走出佛堂,我是春光满面,因为我知道我还能活十五年。至于那句:真龙无奈困西南,龙非龙。我才不去管那么多呢。
对于这些东西,我一直只相信好听的,不好听的我一概认为不准。
佛教大兴政局稳,
吐蕃遣使来示好。
来人尽是一僧侣,
佛堂一见天机显。
今日我趁着有些闲暇一大早就只带了高峰出宫微服私访去了。
晨曦初露,城内钟声悠扬,悠悠扬扬地从天龙寺的金顶传出,唤醒了沉睡的百姓。大街小巷,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早起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集市上,热闹非凡,摊位鳞次栉比,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物,有精美的木雕、色彩斑斓的扎染布、新鲜的蔬果,还有来自各地的香料与茶叶。商贩们热情地吆喝着,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生活的烟火气。
走出王都来到乡间,农民们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水牛拉着犁铧,翻起层层泥土。
远处的洱海,波光粼粼,渔民们撑着小船,撒下渔网,收获着满满的希望。湖畔的村庄里,白墙青瓦错落有致,孩童们在街巷中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门口,悠闲地晒着太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自从我决定用传播佛教来促进各族和谐共处后,寺庙遍布大理国的每一寸土地,香火鼎盛。善男信女们虔诚地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祈求平安幸福。
僧人们身披袈裟,在经堂里诵经祈福,声音低沉而庄重,仿佛在诉说着佛法的慈悲与智慧。佛教的教义深入人心,人们以慈悲为怀,相互关爱,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社会秩序井。
这一次的微服私访让我坚定了自己定下的治国方针,我也相信在我的治理下这样国泰民安的祥和景象会一直延续下去,大理国将会是真正的人间乐土。
而就在我回宫的路上,我遇到了吐蕃使团正在王都城外休息,看样子是准备在天黑前进城了。
我这才想起来,前几日刘文海上奏说吐蕃这次会派遣使者来我王都,只是没有说明来意。
我出于好奇便与高峰驱马入城,登上城墙,在城墙上好好的看看这吐蕃来的使团。
阳光暖暖地洒在城墙上,吐蕃使团的营地就在王都外的一片开阔草地上,白色的帐篷整齐排列,好似雪山下的羊群。
营地四周,牦牛悠闲地踱步,它们身形健硕,毛发浓密,偶尔甩动尾巴,驱赶着蚊蝇。帐篷上,彩色的经幡随风飘动,发出簌簌声响,为这片异域营帐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营地中央,有个宽敞的帐篷,里面摆放着精美的藏毯和矮桌。使团首领正坐在主位上,他身着华丽的藏袍,领口和袖口绣着繁复的花纹,腰间挂着一把镶嵌宝石的佩刀,神色沉稳。
身旁,几名吐蕃官员正围坐在一起,低声商讨着与大理国的外交事宜,他们时而皱眉,时而点头,手中的羊皮卷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藏文。
帐篷外,吐蕃武士们身姿挺拔,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四周。他们的脸上带着高原特有的黝黑,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
营地的角落,几个伙夫正忙碌着,巨大的铜锅里煮着酥油茶,热气腾腾,茶香四溢。不远处,还有几匹矫健的藏马,它们毛色光亮,马蹄刨地,发出阵阵嘶鸣,似乎随时准备踏上征程。
在营地与王都的交界处,大理国的士兵和吐蕃武士相互对视,虽语言不通,但都保持着礼貌与尊重。偶尔有大理百姓好奇地张望,孩子们眼中满是新奇,大人们则交头接耳,谈论着这些来自远方的神秘客人。
“陛下,臣以前也接触过吐蕃的使团。臣感觉这次吐蕃的使团有些不一样。您看那位坐在主位的首领,似乎很关心他身后的帐篷啊,帐篷里还有人?”高峰一边说,一边指着城外的吐蕃使团。
我看着原本还在与使团对接的人已经开始回城了,便看向高峰说道“那你去问问呗。”
高峰领命,几步便消失在我的视野中。
我也看着吐蕃使团的主帐,我也隐隐的感觉主帐里有很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似乎还能牵动我的心神。
没有多久高峰便回到了我的身侧。
“陛下,刘丞相派去接洽的官员与吐蕃使者聊的很顺利,使团明日才会进城。只是有一点很奇怪,吐蕃使者听说陛下为淑妃在宫内修建了一座佛堂,使者想在佛堂与陛下相见。”高峰说完后便默默的站在我身旁继续警戒着。
我拍了拍城墙的垛口,心想难道这个使者是曲珍的亲戚吗?
翌日早朝后,我应约来到了淑妃曲珍公主的佛堂。
佛堂内,檀香袅袅,一尊尊佛像庄严肃穆,慈悲的目光俯瞰着尘世。明黄色的帷幔轻轻飘动,带来丝丝若有若无的香气。
我身着龙袍,立于佛像前,神色平和,却又透着一股的威严。淑妃身着华服,安静地站在我身旁,眉眼间满是温婉。
“是大喇嘛。”曲珍公主有些兴奋的说道。
我看着门口只有一个老者慢慢的向佛堂走来,却不见那位吐蕃的使者。
那位曲珍公主称之为大喇嘛的老者身披红色袈裟,手持佛珠,缓缓走进佛堂。他面容祥和,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却也沉淀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气质。走进佛堂后,他双手合十,微微弯腰,行了一个庄重的礼。
“大喇嘛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几分敬意。虽然不知道怎么称呼对方,但是曲珍公主叫他大喇嘛,我跟着叫应该也不会错。
大喇嘛直起身,微笑着说道:“能来到这佛缘深厚之地,与陛下和娘娘相见,是贫僧的荣幸。”
曲珍公主微微欠身,轻声说道:“大喇嘛佛法高深,今日再见,真是曲珍的福气。”
大喇嘛微笑着看向曲珍回应道“公主本就是有福之人,几年不见看来公主一切顺遂啊。”
曲珍公主微微点头,表示她嫁来大理的确一切顺遂。
我微微颔首,接着说道:“我朝百姓多信奉佛教,大喇嘛此次前来,不知是为我朝佛法的弘扬给予一些指点?还是另有其事?”
大喇嘛目光平静,缓缓说道:“佛法无边,贵在人心。陛下若能以慈悲为怀,广施善政,百姓自然能在佛法的润泽下,安居乐业。贫僧愿在此期间与大理国的高僧交流佛法,共同弘扬佛法的智慧。”
我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大喇嘛所言极是。我朝也有许多珍贵的佛教典籍,希望大喇嘛能与我朝的高僧们一同研读,相互学习。”
说完后我就只有一个疑问了,吐蕃派一个高僧来难道只是为了交流佛法吗?
淑妃也在一旁说道:“佛堂内的法事,向来庄重,还望大喇嘛能参与其中,为我朝祈福。”
大喇嘛双手合十,说道:“这是贫僧分内之事。愿佛祖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后,我、淑妃与大喇嘛就佛法的教义、修行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佛堂内,时而传来我沉稳的声音,时而传来大喇嘛平和的讲解,淑妃则在一旁静静聆听,偶尔也会提出一些问题。整个佛堂,沉浸在一片祥和宁静的氛围中,仿佛时间都放慢了脚步。
“佛法谈完了,贫僧也要办另外一件事了。”大喇嘛说完便看向了我。
终于要聊正事了,我和你聊了大半天,终于要进入正题了。
“大喇嘛还有何事?”我微笑的回应道。
“昆仑山下,陛下也算的上是浴火重生了。公主的龙骨匕首,是否还在陛下身上啊?能否让贫僧一观啊。”大喇嘛依旧微笑着。
而我突然有了一种他似乎很了解我的感觉。
我从胸前取出放在衣服夹层中的龙骨匕首,双手递与大喇嘛“公主所赠,寡人一直贴身佩戴。所以在山南一战中,寡人才侥幸生还。”
大喇嘛接过龙骨匕首,轻轻的抚摸着匕首,突然一阵风吹灭了几盏长明灯,也关上了佛堂的大门。
不知道是不是光线变暗的原因,我看到龙骨匕首上泛起了一层金黄色的光芒。
“哈哈哈哈,好,好,好啊。”大喇嘛大笑着连说了三个好。
我看了曲珍一眼,然后两人都用疑惑的眼神看向大喇嘛。
大喇嘛会意一笑,拂袖拍散了龙骨匕首上的光芒。而那些光芒慢慢的飘向半空组成了两行梵语。
啪的一声,高峰推开了门,空中的梵语瞬间消失。高峰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臣领人来给陛下添灯油了。”
话音一落,几个侍女便鱼贯而入。把吹灭的灯又重新点了起来。
高峰退出佛堂后,大喇嘛笑着起身“陛下,一切都是天意。贫僧若是与陛下还有缘未尽,十五年后贫僧还会再来。”
说完,大喇嘛放下龙骨匕首便离开了佛堂。佛堂里只剩下我和曲珍公主两人了,从刚才大喇嘛的话里我只听出了我最少还能活十五年,但是我更好奇那两句梵文的意思。
“爱妃可知那两句梵文的意思啊?”我看向曲珍公主问道。
曲珍公主拿去龙骨匕首递还给了我“大喇嘛说十五年后还会来,那就说明还有两句要在十五年后给陛下。”
“那今天的这两句是?”我有些迫不及待了的想知道答案了。
“真龙无奈困西南,龙非龙。”曲珍替我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然后挽起了我的胳膊。
我与曲珍双双走出佛堂,我是春光满面,因为我知道我还能活十五年。至于那句:真龙无奈困西南,龙非龙。我才不去管那么多呢。
对于这些东西,我一直只相信好听的,不好听的我一概认为不准。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7/17012/101321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