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高顺的巧妙安排!

推荐阅读:混沌乐子龙的诸天之旅鬼灭之刃:变成鬼的我成了柱凡人仙途:咸鱼翻身从破渔网开始绝色生骄特工17,给糖就不捣乱!疯了吧,这就是一般家庭首富爸妈被抢,萌崽迷疯大佬全家沈小姐吃完就跑,短命小叔气活了屠狗之辈雄兵连同人之修真文明

    顾衍占领闻喜县之后,就派出精锐斥候,这些斥候身背轻巧的行囊,腰间挂着锋利的短刀,骑着快马,一路疾驰。
    他们沿着蜿蜒的小道,巧妙地绕道躲开白波军的眼线,一直抵达永安县,见到了高顺。
    高顺这才知道,顾衍追击匈奴,居然绕了好大一圈,一路追到了河东郡。
    他心中不禁对顾衍的智谋和胆略感到钦佩。
    高顺站在营帐内,手中拿着刚刚送达的军报,眼神中透露出沉思。
    高顺一边派人通知在上党郡焦急万分的吕布,赵云等人,一边准备配合顾衍的策略,给白波军施加压力。
    他的营帐外,士兵们正忙碌地准备着出征的装备,马蹄声和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高顺身着铠甲,英姿飒爽地走出营帐,大声说道:“兄弟们,出发!”
    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拔,不再小心翼翼地试探,直接朝着杨县而来。
    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
    然而,出乎高顺意料之外的是,杨县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只有数百守城的白波军士兵,看到大军到来,直接开城门投降。
    高顺骑马进入县城,眉头紧皱,心中充满了疑惑。
    高顺大军非常轻易地夺取了杨县县城,然而,杨县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街道上一片荒芜,房屋破败不堪,百姓们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原本繁华的集市如今冷冷清清,垃圾和杂物随处可见。
    周围的村镇被劫掠一空,无数的人成为流民。
    高顺骑着马缓缓前行,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愤怒。
    他看到一个老人躺在路边,奄奄一息,连忙下马询问。
    “老人家,这是怎么回事?”高顺声音温和地问道。
    老人费力地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地说:“白波贼,他们把能抢的都抢了,粮食,财物,什么都没留下。”
    高顺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高顺占领杨县之后,进一步压缩了白波军的生存空间,但是,杨县被白波军劫掠一空,他不得不从并州调集粮食,救助被白波军洗劫过的灾民。
    在县衙内,高顺召集了将领们商议对策。
    “我们必须尽快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不能让他们再受苦。”高顺说道。
    “可是从并州调粮,路途遥远,恐怕需要不少时间。”一名将领担忧地说道。
    高顺沉思片刻,说道:“先从军中拿出一部分粮食应急,同时加快调粮的速度。”
    此时,杨县的百姓们都在期盼着高顺的军队能给他们带来希望。
    一个孩子拉着母亲的手,问道:“阿母,我们有饭吃了吗?”
    母亲眼中含着泪,轻轻地点了点头:“会有的,一定会有的。”
    高顺亲自带领士兵们分发粮食,百姓们排着长队,眼中充满了感激。
    “谢谢将军,谢谢将军!”百姓们的声音此起彼伏。
    高顺看着这些百姓,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白波军付出代价。
    杨县乃是徐晃的家乡,于公于私,高顺都不能视而不见。
    他知道,徐晃如果知道家乡遭此劫难,必定会痛心疾首。
    高顺一边发粮救灾,一边安排恢复生产。
    首先种植了各种杂粮,主要是豆子类的,这些豆子生长周期短,一旦成熟,可以缓解粮食的饥荒。
    “一定要还杨县一个太平。”高顺自言自语道。
    在高顺的努力下,杨县的情况逐渐稳定下来。
    原本荒芜的街道开始有了些许生气,百姓们的脸上也不再是绝望和恐惧,而是多了一丝对未来的期待。
    高顺站在城楼上,望着逐渐恢复秩序的县城,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但是,高顺很快就从杨县的情况,了解到整个汾水流域各个县城的遭遇。
    那些惨状让他的心情再次沉重起来,他深知白波军的肆虐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多么沉重的灾难。
    高顺心中一动,他知道顾衍对人口的渴求,单纯救治这些流民,不太符合他们的利益。
    他站在县衙的书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对策。
    他干脆放出消息,各县的流民到达杨县,就不用饿死。
    这个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白波谷以北的平阳、襄陵、高粱亭、冀城等地。
    一时之间,这些地方的百姓,纷纷拖家带口,往杨县而来。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身上背着仅有的一点家当。
    孩子们被父母牵着,疲惫地走着,眼中却闪烁着对生存的渴望。
    道路上尘土飞扬,人群中不时传来咳嗽声和哭声。
    他们被白波军劫掠一空,如果不想饿死,就只能听信传言,前往杨县就食。
    一位老者拄着拐杖,艰难地走着,对身边的儿子说:“儿啊,希望这次能有活路。”
    儿子搀扶着父亲,坚定地说:“爹,一定能活下去的。”
    这些流民到达杨县之后,果然这里有很多的施粥点。
    施粥点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焦急地等待着。
    然而,粥水稀薄,只能勉强保证不被饿死,想要饱腹,却非常的困难。
    一个孩子喝了一口粥,抬头对母亲说:“娘,我还是饿。”
    母亲无奈地摸着孩子的头:“忍忍吧,孩子。”
    很快就有人指点他们,继续往北走,永安县还有施粥的点,由于距离的原因,永安县从并州得到了大量的粮食,粥水非常粘稠,甚至可以吃饱。
    无数的流民听信了这个消息,继续北上。
    他们的脚步更加匆忙,心中充满了对温饱的渴望。
    果然,当他们到达永安县,喝到不再稀薄如水的稠粥时,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神情。
    一位妇女眼中含着泪:“终于能吃饱一点了。”
    但是,据说进入并州,前往界休,甚至可以吃到蒸饼,无数饿怕了的流民,更加心动了。
    他们再次踏上旅程,朝着界休前进。
    在通往界休的道路上,人群如潮水般涌动。
    太阳高悬,烤得大地发烫,人们汗流浃背,但却没有停下脚步。
    一个年轻人对同伴说:“听说界休有可能吃饱,咱们加把劲。”
    同伴喘着粗气:“好,一定要走到。”
    界休城外,流民们聚集在一起,眼中满是期待。
    当他们终于拿到蒸饼时,许多人激动得落泪。
    在高顺一步步的引导之下,这些流民在并州扎根,进入各个屯田点,开始新的生活。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6/16941/101025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