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太子英明

推荐阅读:精灵与某最强最强赛亚人传说进球至上娱乐为王之全球第一女导演极境传说黑悟空我在异界当大圣从上山到上朝日与月之渊古今交织:冷艳女主的豪门军婚厉鬼求饶!对不起,贫道只灭不渡

    请来烤火?
    死刑犯很懵,见钱唐将黑乎乎的东西放进火里,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好像是石炭吧?
    这是要闷死他吗?
    这是刑部新发明的刑法?
    死刑犯瞬间又慌了,砍头不过头点地,这被活活闷死那得多难受啊?
    “大人,不要,不要……”
    “闭嘴!”
    钱唐喝停他,目不转睛的盯着火盆,火盆里发生的一切似乎完全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只见火盆里的黑球很容易就被引燃了。
    引燃之后,很快就烧旺起来。
    最关键的是,火盆里并没有出现意料之中的滚滚黑烟,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袅袅青烟。
    “这……”
    死刑犯惊呆了,忍不住问道:“大人,这是何物?”
    然而,他却没有等来回应。
    死刑犯不由得扭头看向钱唐时,才发现他口中的大人已经石化了。
    钱唐愣愣的看着火盆中燃烧的蜂窝煤,整个人宛若泥塑木雕一般。
    好像……
    好像真的可以!
    皇上没有骗他,这个东西好像真的可以取暖!
    石炭经过处理竟然真的可以用。
    皇上究竟从哪里得来的方法?
    不过对于这些,钱唐已经不想去关心了。
    感受着火盆散发出来的阵阵温暖,钱唐心中忍不住一阵激动。
    石炭从宋代开始就已经被广泛开采了,不过因为燃烧会产生浓烟等原因,并不能用于日常的生活当中,而是被广泛用于炼铁。
    大明每年炼铁都要耗费大量的石炭。
    如果这石炭真的可以处理之后用于取暖,那么大明整个取暖方式恐怕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百姓们也许真的能在凛冬用上廉价的取暖材料。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钱唐还是对左右道:“让他一个人呆在这里吧,我们先撤到外面去等着就行了。”
    “是。”
    钱唐和左右都撤出了刑房外,独留死刑犯在刑房内。
    刑房是有窗子通风的,因为刑房里也是要烧火的,除了照明外,审犯人的时候有时会用到铁烙。
    死刑犯倒也不慌。
    反正他也是要被砍头的,只要不是那种被闷死那种折磨致死的难受,他都能够接受,所以才不害怕这石炭烧起来是否有毒。
    更何况,现在身旁这石炭烧起来暖烘烘的,比之冰冷的牢房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舒坦。
    没多久,便是一阵困意袭来,死刑犯直接倒头在火盆旁睡着了……
    ……
    第二天一早。
    天刚蒙蒙亮,钱唐便来到了,他昨夜一晚上都没有睡好,心心念念的都是石炭这件事,他知道这么一块小小的东西,对大明究竟有多重要。
    还没打开刑房得门,便能听到死刑犯如雷的鼾声。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钱唐布满血丝的眼里还是忍不住闪过一抹激动。
    打开门之后,钱唐第一时间来到火盆前。
    只见火盆里的几块蜂窝煤已经燃尽,形状并没有散,而是由黑色转成了土灰色,钱唐用手摸了摸,上面竟然还有余温。
    也就是说,仅仅是这几块蜂窝煤竟然烧了将近一个晚上?
    而死刑犯则是在火盆旁呼呼大睡,钱唐他们来了都没有醒。
    “快醒醒!”
    左右叫醒死刑犯,死刑犯睡眼惺忪,嘟囔道:“别,别急呀,大人,让我再烤会……”
    然而,钱唐却没有理他的意思,直接快步往皇宫而去……
    ……
    钱唐来到宫门前的时候,正是准备开早朝的时候,大臣们正在议论纷纷。
    “听说太子殿下赈灾回来了。”
    “这么快?”
    “是啊,怎么会这么快,那赈钱款缺口那么大,这么快就完成赈灾了?”
    “也有可能没有完成……”
    这时,入宫的钟声响起,早朝很快开始。
    早朝第一件事,果然就是太子汇报赈灾的情况。
    “禀皇上,两个月前,河北一带遭遇严重寒灾,数十万灾民受灾,儿臣奉旨前往办赈。”
    “由于赈灾钱款不足,儿臣抵达灾区后,第一时间对当地的地主乡绅进行劝捐,以共度时艰,地主乡绅们深明大义,更感皇上天恩,纷纷慷慨解囊,一共捐得银子五十三万两,粮食八十七万石,加上朝廷的赈灾粮五十万石,本次赈灾粮款可说相当充易裕。”
    “有了充足的赈灾粮款后,儿臣即刻命当地的大小官员展开赈灾工作,凡是受在这灾之地,无论乡镇,户籍,男女老少,一律按赈灾的标准进行钱粮的发放,对灾区流民进行妥善安置,日散归乡者多达十万人,尚未来得及归乡的,仍按赈灾的标准进行钱粮发放,另灾区的米价也已恢复正常水平。”
    “儿臣总算不负皇上所托,现灾区民情安贴,本次天灾算是安然度过。”
    话音落下,举殿寂然。
    唯有皇位上的朱元璋,嘴角的笑意怎么压都压不住。
    “看看,看看咱标儿,出事的时候,你们一个个就会提问题,咱标儿一出马就把你们踢来踢去的那些问题全都解决了!”
    这话说得满朝文武都有些无地自容。
    与此同时,他们也很疑惑,太子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说当地的地主乡绅深明大义,因为感念皇上的天恩,就慷慨解囊,捐了那么多的钱粮,这种场面话可能百姓们会信,他们怎么可能会信?
    在场的官员中,有不少是亲自赈过灾的,他们知道,别说从那些地主乡绅的手中拿一个子了,他们不从中作梗,发国难财就不错了。
    所以历史上才有那么多赈灾的手段对付他们。
    最常用的自然就是勒石记功。
    可是现在,地主乡绅们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太子究竟是用了什么法子?
    他们一时之间也想不明白,诸多的疑问也都汇成了四个字:
    “太子英明!”
    满朝文武大臣纷纷拜呼……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6/16893/100827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