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推荐阅读:恶恐式死亡游戏盗墓:跟小哥身后摸着麒麟说oh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时空乱域末世来的迫不及防开局领媳妇,苦日子从螃蟹龙虾开始乡村里的女人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黑龙特别行动组2小师妹重生发癫,全宗门瑟瑟发抖

    土地兼并又出现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整个人都是有些懵的。
    元末的土地兼并,让他家破人亡,而自己终于从尘埃中爬起来,建立了新王朝,可是曾经害他家破人亡的土地兼并又出现了。
    走上至高无上的皇位,他当然摆脱了土地兼并的影响,但是又有多少和他爹朱五四一样的农民,被土地兼并所害。
    不对。
    朱元璋突然反应了过来,露出惊恐的神色。
    那岂不是说,又进入了下一个轮回?
    “王朝建立,人口增加,欣欣向荣,天灾来临,土地兼并开始,抑制兼并,王朝中兴,土地兼并加重,民不聊生,各地起义,王朝灭亡,新的王朝建立,再次人口增加,欣欣向荣,天灾来临,土地兼并开始……”
    朱辰的话,宛如给了朱元璋当头一棒喝。
    其实不用朱辰说,他自己就已经找出了其中的规律。
    因为这一切,他从头到尾几乎都经历过,而且他也看了大明的历史,当时他在看大明历史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种感觉,就感觉有一双无形的手,将大明拉向灭亡的深渊。
    那种感觉他当时看不清,也道不明。
    之前在和朱辰说到天灾只是亡国的导火索的时候,他就又有那种感觉,那个他看不清的东西,似乎清晰了一些,但仍旧看不清。
    这让他相当的难受。
    到了现在这一刻,他终于看清了。
    原来在这一切的后面,竟然真的隐藏着这么一条王朝兴衰的定律。
    按照他以前的观念,王朝的兴衰被称为国运。
    国运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从有王朝开始,每一位统治者都想要窥见王朝国运,祈祷国运兴隆。
    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占卜祈祷,该亡的还是亡了。
    没想到无数帝王先贤没有看清楚的问题,在一个小小书店里,朱辰竟然给推演出来了?
    如果没有朱辰,就算给他一本《明史》,他也无能为力。
    自己能够来到这里,见到朱辰,难道真的是天意?
    朱元璋目光灼灼的看着朱辰:“朱先生,既然已经你已经推演出王朝兴亡的定律,那……那是否有破解之法呢?”
    “难。”
    朱辰的回答,让朱元璋感觉就像是,找人算命,然后算命先生算出了有凶兆,但在问解决之道时,算命先生就会往往会给出一个“难”字。
    但这恰恰说明什么?
    说明了,虽然难,但也是有解决之道的。
    想通了这一点,朱元璋诚恳的道:“还请先生赐教。”
    “赐教不敢当。”
    朱辰摆了摆手,道:“我们只是探讨而已。”
    朱元璋却是一脸认真的道:“那请先生继续探讨下去,这对我很重要,日后必有重谢。”
    “……”
    朱辰有些无语,他和老黄探讨这些,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
    但看得出来,老黄真的很重视的样子,虽然文化水平忽高忽低,但自己说的这些,他真的很用心在听。
    这年头,这么爱学习的人不多了,所以朱辰也乐意跟他探讨。
    至于重谢什么的就算了。
    上一次想买一本《明史》都囊中羞涩,后来还是拿了一幅画来换的。
    那画还挺唬人。
    大名鼎鼎的书画皇帝宋徽宗的名画《瑞鹤图》。
    但恰恰是名画,所以必然是假的。
    一看老黄就是在扮古人给游客拍照的同时,顺道卖卖赝品画,想要多赚些生活费。
    恐怕生意也不太好,否则也不会用画来换书了。
    收回思绪,朱辰道:
    “为什么说难呢?这又回到了我们一开始说的问题,导致这一切的背后,最根本原因还是制度的问题。”
    “在封建制度下,土地兼并无解。”
    朱元璋眉头皱紧,问道:“为什么?”
    朱辰回道:“封建制度下,重农抑商,这就决定了农桑为国本,而土地则成为了最重要也是近乎垄断的生产资料,从上至下,都要依靠土地生存,所以,土地成了各个阶级必争的生产资料。”
    “而封建社会上,最重要的两个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虽然人数占少数,但他们却占据了大量的生产资料,而占据大多数的农民却只能占据少量的生产资料,这就注定了地主阶级更容易去兼并土地,如果你是地主,你会放过兼并土地,扩大家业的机会吗?”
    朱元璋摇了摇头:“不会。”
    人性都是自私和贪婪的,没有人会为了其他人而白白放弃能够扩大家业的机会。
    “可是……难道就没有办法限制吗?”
    面对朱元璋的疑问,朱辰摇了摇头。
    “事实上,历史上并不是没有人提出过相关的办法,北魏至唐朝前期,为抑制土地兼并实行过均田制,但效果不佳,后来到宋朝有王安石变法,再到明朝张居正草拟的一条鞭法,清朝康熙年间的摊丁入亩制度,等等这些都是限制土地兼并的政令,但只是取到了缓解的效果,并没有让这个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封建王朝到了后期,都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激化到无法调和的地步,只能推倒重建。”
    朱元璋沉默了。
    沉默了片刻之后,朱元璋眼中闪过一抹凝重,缓缓道:“既然地主,那朝廷可不可以把地主通通打倒,将他们的田地分给百姓呢?”
    朱辰再次微笑的摇摇头。
    这个老黄倒是经常脑洞大开。
    斗地主。
    这确实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但是他还是没有考虑到王朝所处的环境。
    “这在封建制度下,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朱元璋追问。
    朱辰回道:“因为封建朝廷或者说封建皇帝,他们自己就是最大的地主,他们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你让他们自己把自己打倒吗?”
    朱元璋目瞪口呆。
    朱辰继续道:“还是以朱元璋为例,还未走上帝业之路的他,他就是标准的农民阶级,但是走上帝位之后的他,还是农民吗?当然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已经成了最大的地主。”
    “作为最大地主的朱元璋,将土地分封给他下面的将相王侯,而这些将相王侯的下面又分成大大小小的家族,这些人就组成了大大小小的地主,你说,朝廷会打地主吗?”
    面对朱辰连续的反问,朱元璋哑然。
    朱辰道:“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那就是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这话落下,朱元璋如遭雷击。
    他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话,但是他大概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或者说他有自己的理解。
    他还是少年时,蒙元天子是真龙,终有一天,他把蒙元推翻了,也就是屠了真龙,这个时候,他成了真龙。
    但对于年少的他而言,他却成为了当初自己最讨厌的恶龙。
    如果是其他人在他面前说这样的话,他一定会当场将他一刀爆头。
    但是现在,他却能够听得进朱辰的话,并为之深思。
    当然。
    他也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是恶龙是真龙,这得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看,年少时,皇帝对他而言是恶龙,成为皇帝后,皇帝对他而言自然是真龙。
    不过现在他不想去分辩这些,他更在意的是他的大明。
    平复了一下心绪,朱元璋又问道:“既然封建制度存在如此大的缺陷,那咱们能不能去改变这个制度呢?”
    “也不可能。”朱辰摇头。
    “为什么?”
    朱元璋又是愕然,既然已经知道制度有问题,连改都改不了吗?
    只听朱辰道:“所谓的制度,用另外一个专业的术语来说,是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的是生产关系,而决定生产关系的是生产力。”
    “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那个时候的生产力水平就决定了地主和农民的生产关系,而这个生产关系就又决定了封建制度,所以在当时那个生产力下,是不可能……”
    “等等等等。”朱元璋突然叫停了朱辰。
    朱辰的这段话直接把朱元璋给干懵了。
    “生什么产力?产什么关系?不是……朱先生,你把咱搞得好乱啊,能不能说慢点?”
    朱辰看了一眼满头包的老黄,又看了一眼外面已经暗下来的天色。
    对于老黄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他倒是不意外,因为这个老黄的知识结构太奇葩了,他已经习惯了。
    只不过这天已经暗了。
    这要是展开来说,又不知道说到什么时候去。
    但是看老黄那求知若渴的目光,朱辰又有些于心不忍,那目光让他想起了一张有名的老照片,那是一位山区少女拿着铅笔,用求知若渴的眼神望着镜头的照片。
    现在的老黄就是差不多。
    朱辰突然想起了什么,站起身来,去到书架那边找了一下,一会拿了一本书回来,递给朱元璋:
    “你要真想学习,可以自己先看一下这本书。”
    朱元璋接过,只见书本的封面写着:马哲的基本原理。
    “这……”
    朱辰道:“如果你真的想知道封建社会究竟是怎么回事,它又会有什么样的演变和发展,你可以回去好好看看这本书。”
    朱元璋认真的点了点头,随后郑重其事的收好朱辰拿给他的书本。
    收好书本后,朱元璋又是拿出了两幅画作。
    “朱先生,咱不能白拿你的书,这两幅画你且收着,就当是换你的书。”
    在朱元璋的眼里,朱辰的这些书可是珍贵无比,比起这些只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书画值钱多了。
    而在朱辰的眼里,这老黄果然是顺带卖赝品书画,不然哪来那么多名家名画?
    这必然是赝品。
    不过朱辰也不介意,他知道如果把书白送给老黄,老黄反而会心里不舒服,毕竟自己开的是书店,不是公益图书馆。
    老黄拿赝品书画来跟他交换,双方心里都舒服。
    别看老黄的书画是赝品,但质感可是相当的好,而且还进行了做旧处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真的。
    相比于市场上的粗制滥造,老黄给他的这些画作绝对算得上是高质量的高仿。
    所以这几幅画作的观赏性还是非常高的,挂起来当装饰绝对够用。
    不过这一次,老黄却一下子拿出了两幅。
    朱辰有些不解道:“可是,你才拿我一本书,却给我两幅画?”
    朱元璋呵呵一笑,道:“不瞒朱先生,咱还想要那张地图,行吗?”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6/16893/100827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