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太上皇李渊和李世民和好

推荐阅读:云尊侠影从火影开始一个又一个世界死亡课程表我在冰原种西瓜极品丹师:丹田破裂又何妨?红袖山河志重生之豪门家主手撕渣男桃花不断黑西游:师父别开枪公主太子打赌,谁输谁要囚下苦穿越之我乃先天白莲

    李文浩轻轻地拍着李渊的后背,柔声地安慰道:
    “皇爷爷,您看呐,我那父皇可是开创了大唐的盛世!如此丰功伟绩,您应当为此感到由衷的欣喜和骄傲呀!”
    只见李渊眼眶泛红,泪水在眼中打转,但他还是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微微颔首应道:“嗯,孙儿所言极是。
    明日乃是我大唐之大喜日子,身为太上皇的朕,确实不该这般哭哭啼啼的,哈哈哈哈……”
    话虽如此,可又有谁能真切体会到此刻李渊内心翻涌的复杂情感呢?
    遥想当年,在那大唐尚未建立之时,李渊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仍历历在目。
    尤其是在决定起兵反隋之际,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以及各方强敌环伺,李渊不得不做出一个令其倍感屈辱的抉择——向突厥俯首称臣。
    话说这一切还得追溯至晋阳起兵之事。
    彼时,正值隋末乱世,天下纷争四起,民不聊生。
    李渊于晋阳毅然举起反抗隋朝暴政的大旗。
    然而,初时的他实力相对较弱,难以与强大的突厥势力相抗衡。
    突厥人的铁骑纵横驰骋,如同一股无法阻挡的洪流,给李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为了确保自己的后方安稳无虞,能够赢得宝贵的时间来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自身势力。
    李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忍痛决定采取权宜之计,暂且向突厥人低头示弱,并奉上数量惊人的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以求得突厥方面的支持与援助。
    尽管此举仅仅只是李渊的一种缓兵策略,并非真心实意地完全屈从于突厥。
    但这个无奈之举却犹如一根刺一般深深地扎在了他的心间,成为了他一生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楚记忆。
    “太上皇,您可曾亲眼瞧见?此乃朕亲手缔造的大唐盛世啊!这便是朕所开创的贞观之治!”
    端坐在那金光璀璨、雕龙画凤的龙椅之上,李世民豪情满怀地放声大笑。
    他的笑声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回荡着,仿佛要将这份喜悦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此时此刻,李渊已然完全释怀了对于李世民昔日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嫌隙与心结。
    在他的眼中,眼前这位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皇帝,正是自己最为杰出的儿子!
    “甚好啊,甚好啊!遥想当年,为了咱这大唐江山社稷能够得以稳固,我不得不忍气吞声,屈辱万分地向着突厥的始必可汗俯首称臣,并奉上丰厚的贡品。
    然而时至今日,我大唐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再也无需对任何他国卑躬屈膝啦!哈哈哈哈……”
    李渊激动得满脸通红,双手微微颤抖着。
    他那颗历经沧桑的心犹如卸下了千斤重担一般轻松畅快,就好似一块压抑在心头数十载的巨石骤然间被挪走了似的。
    闻听李渊这番感慨之言,李世民亦是心潮澎湃,当即转头对着身旁侍立的太监高声下令道:
    “你,速去传旨,命那颉利可汗前来此地献舞一曲,也好为太上皇增添几分乐趣!”
    没过多久,颉利可汗就在侍卫们的押送下缓缓地走进了宏伟壮丽的太极宫。
    当他刚刚踏入宫殿大门时,猛然间与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李世民那犹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相遇。
    刹那间,颉利可汗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梁骨直窜上来,瞬间将他整个人笼罩其中,使得他原本还算镇定的面色一下子变得惨白如纸。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发出一声轻蔑的轻笑,脸上流露出毫不掩饰的鄙夷之色,然后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下达命令道:“太上皇今日心情愉悦,朕特命你来为太上皇献上一段舞蹈以增添欢乐气氛!”
    听到这话,颉利可汗心中虽然充满了屈辱,但却丝毫不敢有任何忤逆之意。
    他默默地低下头去,表示接受旨意。
    然而,李世民似乎并不满足于此,只见他轻轻挥了挥手,指向下方站立着的 29 位外国使节,接着说道:“仅有一人独舞怎能够尽兴?你们也一同随着这悠扬的乐声翩翩起舞吧!”
    面对如此强势的皇帝,那些使节们又岂敢违抗圣意?
    他们一个个诚惶诚恐地点头称是,随即纷纷站起身来,迈着略显僵硬的步伐走到大殿中央,与颉利可汗一道开始跳起了舞。
    自从被唐军俘虏以来,颉利可汗早已在这段漫长而痛苦的囚禁生活中消磨掉了所有的反抗意志。
    此时此刻,即便有人递给他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刀,并让李世民毫无防备地站在他的面前,恐怕颉利可汗也会因为恐惧而瑟瑟发抖,根本提不起一丝一毫动手的勇气。
    此时此刻,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李世民身着华丽的龙袍,正稳稳地端坐在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
    他那威严的目光扫视着台下的众人。
    就在这时,原本安静的李渊竟出人意料地主动迈步朝着李世民走了过去。
    这一举动不仅令在场的大臣们惊讶不已,就连李世民本人也不禁感到十分诧异。
    只见他先是微微一愣,随后便缓缓地站起身来,但还未等他完全站直身子,李渊已经快步上前,亲切地牵住了他的手。
    李渊紧紧握着李世民的手,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就这般牵着他一步一步地向着正在欢快舞蹈的人群走去。
    看着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李渊的情绪愈发高涨起来,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道:
    “好啊!好啊!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未见过来自北方胡族和南方越族的人们能够如此和谐融洽地在一起翩翩起舞!
    今日这一幕,当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实在是大开眼界!如此景象,不正昭示着天下一家亲吗?”
    李渊深深地沉浸在眼前这幅繁荣昌盛、其乐融融的画面之中,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与此同时,他也对李世民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深感钦佩与折服。
    曾经那场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所带来的阴霾,在此刻已然烟消云散。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李渊终于从心底里完完全全地认可了自己这个英勇无畏、智谋过人的二郎。
    而李世民,则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向李渊证明了,只有他才是那个有能力引领大唐王朝登上巅峰、创造千秋伟业的不二人选。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6/16845/100642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