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

推荐阅读:绝色世子妃民间精选惊悚鬼故事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女帝:别闹,朕怀孕了!神医下山:美女总裁要养我被宝可梦团宠的我有钞能力末世:从仙帝开始我自九天来股市亏钱小能手的日记八岁的我,制霸娱乐圈

    随着蜀国生力军加入,夏侯尚眼见今日事已不可为,且魏军确实已精疲力竭,士卒皆士气低落。
    无奈的他只能鸣金收兵,明日再战。
    而当魏军鸣金以后,穿着一身黑色龙袍的刘玄在李元芳的拥护下来到了潼关城墙之上。
    夏侯尚看着城头上飘扬起的帝旗,再眯眼一看城楼,皱眉自语道:蜀国小皇帝?
    城头上的刘玄也同样注意到了居于城下的夏候尚,但是他不做理会。
    自顾自的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之水,有感吟诵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城头上的刘玄,在吟诵完诗句后,依旧静静地凝视着黄河,仿佛沉浸在那历史的兴衰与山河的壮丽之中。
    经过一月的关中征战,只有此诗最能表达刘玄此刻的心境。
    身旁的李元芳则一脸肃穆,警惕地注视着城下魏军的动静。
    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潼关城墙上,伴随着城下横尸遍野,更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悲壮而又肃穆的色彩。
    城下的夏侯尚听闻此诗,微微一怔。
    心中不禁对这位蜀国小皇帝多了几分好奇与揣测。
    他抬头再次望向城头的刘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既有对敌方君主的警惕,又有对其如此年轻便拥有此才情的一丝意外。
    想不到蜀国自刘备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有为君主。
    再联想到那从未闻名的朱姓小将年纪轻轻守城之能便不输于曹仁。
    难道真是天意不绝炎汉乎?
    夏侯尚在心中暗自思索一番后,对着城头大声喊道:
    “蜀国皇帝,今日之战虽暂止,然明日吾等必将再兴兵戈,这潼关,我大魏势在必得!”
    城头上的刘玄闻言,目光从黄河之水缓缓转向夏侯尚,神色从容淡定,高声回应道:
    “夏侯将军,你我皆知,战争带来的唯有生灵涂炭,朕观这山河大地,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百姓的苦难与希望,朕今日秉承先帝遗愿,还于旧都长安,重振汉室雄风,为天下百姓谋福祉,将军已知不可为,又何必在此苦苦相争,徒增伤亡呢?不如领兵退去,或者率军来降,让这天下少一些战火纷争,岂不美哉?”
    (夏侯尚:武力81,智力80,政治72,统帅83,综合评级A级,技能:奇袭:在其统帅士兵人数低于五千时,军队行动力增加两成。)
    看到这属性面板,刘玄暗自点头,想不到夏侯尚和魏延一样拥有奇袭之技。
    但却比魏延的效果差一些,魏延那奇袭是可增加行动力三成的。
    不过,也算一员良将了。
    不知那张合属性咋样,薛仁贵能不能将其生擒归来。
    刘玄心中暗自嘀咕着。
    夏候尚不知道刘玄在想着什么,依旧站于城下回应道:
    “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我大魏乃是顺天应人,天下之合当归于我大魏,蜀国皇帝就不必在这里蛊惑人心了。”
    刘玄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睿智说道:
    “夏侯将军,何为顺天应人?难道抢夺帝位,盗取江山,横征暴敛便是顺天应人?朕今日所行之事,皆是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汉室传承数百年,恩泽四海,如今朕欲复兴汉室,亦是顺应民心之举。”
    夏侯尚冷哼一声道:
    “你言辞虽美,但如今局势,魏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岂是你蜀国可轻易抗衡?你口口声声为百姓,却不顾实力悬殊,挑起战争,这岂不是让更多百姓受苦?”
    刘玄呵呵一笑道:
    “哦?朕还真不知魏国有多强,是那一个月不到便丢了关中陇右两地的魏国?那能有多强?”
    “哈哈哈哈哈哈哈……”
    听到刘玄的调笑之语,汉军将士皆一同大笑。
    夏候尚闻言气急败坏道:
    “你!”
    “此次我魏国丢关中全然是因为此前小瞧了你蜀国,把兵力全部用来对付东吴,关中之地未有重兵把守,才让你偷袭而入。”
    “蜀国皇帝听着,即便我夏侯尚攻不下潼关,然我大魏朝堂有的是能人,他日天师兵临潼关,定要尔等蜀兵灰飞烟灭!”
    刘玄闻言,一脸的不屑,然后对着城墙上的众将士说道:
    “将士们,告诉他,若胆敢来犯,将会如何?”
    瞬间,城墙上上万将士一同齐声高喊: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潼关将士之士气已然到达了一个巅峰值。
    ……
    另一边,诸葛亮带着四万大军终于走出了陇山道。
    一路上诸葛亮行军小心翼翼,生怕东边潼关有失,不断的派出探马探查关中情况。
    这一日,终于有一名探马回来,跟诸葛亮说道:
    “丞相,潼关固若金汤,未曾有失,陛下眉县之战后已亲率八千人马奔赴东边,巩固潼关,赵云将军让我来告诉你,自可大胆进军至眉县,与他一同剿灭曹真。”
    诸葛亮听完探马所言之后,不由老泪纵横,拱手对天言道:
    “先帝啊,老臣无识人之明,差点误了陛下大事,老臣有愧啊,所幸陛下英慧神武,短短数月便带领大汉平定雍凉,先帝啊,大汉复兴有望了,你在天之灵可以安心了……”
    许久之后,诸葛亮终于平复了心情,在诸将面前又恢复了往昔那儒智的模样,然后下达指令道:
    “全军听令,目标眉县,加速行军!务必要在三日内抵达!”
    ……
    三日后,诸葛亮率兵终于抵达眉县。
    “子龙啊,跟我说说如今的情况。”
    两军合为一军后,诸葛亮贵为丞相兼平北大都督,在帐内居于首位出言询问。
    赵云将最近的一些事纷纷说与诸葛亮听,包括册封薛仁贵之事。
    诸葛亮喜上眉梢,一拍帅案而道:
    “好啊,陛下不仅英勇如光武,且识人之术颇有高祖之姿,真是天佑我大汉。”
    赵云点点头道:
    “如今这关中地区只剩下眉县曹真这里还有两万余人在负隅顽抗,我率领骑兵无法攻城,只能牵制,今丞相率兵已至,我军便可以发动总攻,一举歼灭曹真了。”
    诸葛亮一脸轻松的说道:
    “子龙说得在理,今日让大军先休整一番,你且带我去仔细看看那眉县的城防。”
    ……
    眉县城内,曹真眉头紧锁,一脸愁容的对着王朗说道:
    “今我观城外诸葛亮率兵已至,看来陇右那边是凶多吉少了。”
    王朗笑呵呵的说道:
    “都督莫慌,昨日我们不是终于收到了关外来信,张合夏侯尚二位将军此时正领十万大军猛攻潼关,二位将军皆乃当世名将,料想那潼关也支撑不了多久,你我仅需守好这眉县,等待援兵即可。”
    曹真闷声道: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诸葛亮大军前来,明日必定攻城,世人皆说诸葛多智,又有猛将赵云在此,此间士气低落,能守几日,我心里真的没有底。”
    王朗轻轻的摆了摆手,然后道:
    “呵呵,都督莫慌,诸葛亮一介书生尔,明日诸葛亮来攻城之时,老夫只须一席话,管叫那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即便不退,老夫一席话也能极大的提升我军士气。”
    曹真有些无奈道:
    “诸葛亮何等样人,靠阵前数语,岂能退敌?”
    “哈哈哈,都督若是不信,明日可在一旁观战,到时便可自见分晓。”
    听到这话,曹真皱眉细细的打量了王朗一番,脸上怀疑之色满满。
    ……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6/16501/99204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