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摇到薛仁贵 李严献地豆

推荐阅读:神医下山:美女总裁要养我被宝可梦团宠的我有钞能力末世:从仙帝开始我自九天来股市亏钱小能手的日记八岁的我,制霸娱乐圈手握拼夕夕,我在长征有超市!从兽医到神医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我,纯阳之体,开局成为魔女炉鼎

    一夜的为国为民之后……
    刘玄在御书房开始领取他的战果。
    “系统,查看积分。”
    “叮,宿主目前拥有积分5521点。”
    此时刘玄可随机召唤一个S级人物,却有些陷入纠结,到底是该召唤文臣还是武将。
    思索了半天,想到如今蜀汉武将渐渐凋零,这次出征感悟尤其深,关兴竟都能成为统兵大将,唉,蜀汉全明星阵容一去不复返了。
    “系统,给我随机召唤S级武将一名。”
    “叮,开始为宿主召唤S级武将,系统成功为宿主召唤到唐初名将:薛礼。”
    刘玄一愣,然后狂喜,竟然摇到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
    他此时正头疼的着蜀国如今缺少独当一面的大将,薛仁贵不仅领兵统帅能力极强,且个人武力值也属于武将之巅。
    历史上的薛仁贵少时非常贫穷,以耕地为生,后投身军伍,一个毫无背景的农民,是硬在人才辈出的大唐靠个人勇武从小兵打到三品将军。
    不仅战功赫赫,论个人勇武,在刘玄的记忆里薛仁贵犹胜吕布,更难得的是他有着沉着冷静的头脑,为将为帅皆不在话下。
    前世的刘玄一直认为薛仁贵是一个严重被低估的武将,也是一个被武庙遗漏的名将。
    刘玄哼着小曲儿,心情大好,想着要尽快把玉米、土豆给找出来,还要早日收复长安,到时候再召唤几个猛人过来,成立蜀汉新的全明星阵容,定把那曹魏打的不要不要的。
    嗯…至于像关兴这种,只配给朕去喂马……
    刘玄躺在椅子上美滋滋的想着,黄皓又躬身走了进来:
    “陛下,尚书令李严在殿外求见。”
    刘玄一喜,对于李严什么的,他好似没听到,料想是系统把薛仁贵带来了,于是直起身子正色道:
    “宣他进来!”
    不多时,一个中年男人风尘仆仆的进入屋内,随即行礼道:
    “臣,李严,拜见陛下。”
    刘玄下意识的说道:“爱卿平身。”
    “谢陛下!”
    刘玄往前瞧了瞧,除了李严躬身立于堂内,再无他人。
    于是他有些疑惑道:“爱卿怎一个人进来?”
    李严一愣,却也不敢怠慢,赶忙回应道:
    “臣至始至终都是一个人啊,殿外未曾见到其他等候见驾的官员。”
    刘玄眉间一锁,这系统咋回事?延迟啦?
    (李严:武力71,智力81,政治89,统帅67,综合评级A级,技能:粮道,由其负责调配的军需,运转速度增加一成。)
    刘玄看到系统给出的数值,暗道这李严还真是个人才啊,难怪那一世相父北伐时,他的岗位就是后勤保障官员,也是物尽其用了,比关兴那厮强太多了。
    想到这里,刘玄对其明显更加的和颜悦色:“李严呀,今日来见朕,所为何事呀?”
    “回陛下,月前丞相令我寻找两种未见过的农作物,丞相说此物乃陛下所寻,陛下有言:此名为‘土豆’之作物,能亩产数十石,还可以一年两熟,实乃神物,故而臣这一个月令人在川蜀腹地四处找寻。”
    一听是这事,刘玄立马来了兴趣,然后言道:
    “爱卿辛苦了,可有找到?”
    李严一拱手然后说道:“回陛下,臣至今还未找寻到陛下所说之物?”
    刘玄:“?”
    没找到你来跟朕说什么?当朕闲的吗?
    朕每日为国为民,何其操劳?
    难道这偌大的蜀中,只有黄皓能理解朕吗?
    于是,刘玄的脸色便有些冷了下来。
    李严见此,赶忙又道:
    “陛下,虽那两种神物未曾遇见,但臣的人在找寻过程中发现了另一种新奇的粮食作物,虽不及陛下所说的神物,但却也能亩产七八石。”
    李严听见没找到玉米土豆也缺失了些耐心,随意出言道曰:“什么勾八东西,还亩产七八石?”
    闻言,李严一愣道:“陛下此话何意?”
    “哦,朕是说,是何种新奇作物,能亩产七八石?”
    李严一拱手回答道:
    “此物名曰‘地豆’,是在成都城南百余里处,一位农户家里所得,那户人家也是偶然得到此物后便在家中种植,不曾想,其产量却极为可观。”
    刘玄摇了摇头,什么地豆,没听说过,不会把人吃死吧?
    于是刘玄便失了兴趣,懒洋洋的说道:“有如此奇物,爱卿可有实物,借朕一观?”
    “臣来时有带了一些,这便给陛下呈上。”
    李严早有准备,从袖子里掏出十余个通体黄白,椭圆形状的果实,然后双后乘上道:
    “陛下,这便是那地豆。”
    刘玄懒洋洋的扫了一眼,但是只一眼后他眼睛就挪不开了,死死的盯着那地豆数秒后,问道:
    “爱卿此物从何而来?”
    李严眉头一皱,有些不解的说道:
    “陛下,臣方才说这过地豆乃成都城南百余里处,一位农户家中所得。”
    刘玄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是朕忘了,是朕忘了!昨日操劳国事直至深夜,今日有些不在状态。”
    “陛下武德盖世,精勤于政,乃我大汉之福,但还望陛下保重龙体,不可劳累过度。”
    “一定,一定…”
    李严不知道这地豆为何物,而刘玄却一眼看穿了,这就是花生嘛!
    随即暗叹怎么把此物给忘了,却不想无心插柳柳成荫,被李严找到了。
    要说这花生的产量比之现在的主粮小米也高不了多少,但刘玄深深明白这花生的用途可不是用来直接吃的那么简单。
    花生最重要的还是用来榨油,早就有谚语道:一粒花生半粒油。
    花生仁拿来榨油,花生油的出油率可达到近百分五十,也就是一斤花生能榨出近半斤油。
    在三国这个时代,无论百姓还是士兵肚子里都是极其缺乏油水的,后世之人不能理解为什么那时候的人动不动一天就能吃几斤米。
    刘玄却明白,后世之人吃不了多少米的原因是肚子里油水太多了,平日的饮食都是有肉有油,还有一大堆五花八门的副食品,长期食用以后,人类对主食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大了。
    但如果让后世之人不沾油荤,只吃粮食,数月之后就会轻易变成一日需要两三斤粮食才能填饱肚子。
    按如今一个士兵战时需要吃掉两斤半的小米,若能使用花生榨油,在军队每餐的饭食里加入花生油,若人均每日可以补充30克的花生油进肚,持续如此,久了以后每个士兵一日至少能少食吃半斤米,甚至更多。
    这样一来,若遇战争时期对于后勤的压力是个巨大的减轻。
    许多人不明白,古时候战争缺粮,并不是说国家没有粮食了,若是所有军队皆可就地补给,那从古至今的军队都不会出现缺粮的情况。
    在古时候最难的便是远征粮草运送。
    孙子兵法里有一句话是这么写的: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总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十万人出征,要有七十万家停止农业生产,来专门运送十万大军的军需。
    当时算一户人家四口,也就是十万大军需要两百八十万人来运粮。
    有人会问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人运粮?
    因为运粮之人和牲畜在运粮途中都要吃饭。
    打个比方,一个农夫推着小车去送二百斤粮食,去的路上他吃掉了80斤,到了军队所驻扎的地方,他只能上交40斤粮,因为他回去路上还得吃80斤。
    到这里还不算完,若战事遇春耕之时,这些运送粮草的农户是从事不了耕种的,国家还需拿出粮食来补贴运粮之人这一年的吃食。
    这便是古时候的运粮成本!
    一旦远征,何其劳民,开战后若不能做到斩获战果,则极其容易动摇国之根基。
    当然上面的有些数字可能比较夸张,补给应当根据战线长短,作战地形不同,都会有着不同的成本。
    但刘玄细细算过,若是从汉中出兵关中平原,蜀军的补给成本至少要三个民夫才能养活前线一个士兵。
    但若是花生油添加在士兵以及民夫膳食之中,人体对主食的需求量减少,那么补给难度将会大大降低,可能两个民夫就可以养活前线的一个士兵。
    这对将来的北伐无疑是一大助力!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6/16501/99203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