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分析大势

推荐阅读:快穿:美人她只想猥琐发育快穿:这种人渣也能当气运之子吗强制宠!她一吻,太子爷就失控科研大佬在七零开挂御兽:看着图鉴养御兽快穿炮灰她不走寻常路冰山大小姐哭着说爱我只想仙界摆烂,谁知下界更刺激奥特模拟:从初代开始小师妹重生发癫,全宗门瑟瑟发抖

    秦烈制定了出海计划,而未经过刘艺和常继祖,这个问题充分暴露一个严重问题,天威军与水师之间缺乏统一的指挥体系。
    这是李祯和刘太后还未下定决心的体现。
    他俩犹豫,出海作战需要银子,可国库缺银子,这是谭远忠和尚善治的态度,陈恪的皇家银庄计划远水解不了近渴。
    李昭就是来问这个问题的:“你用张夫人垫付的银子解决了换人头的问题,这笔钱可在皇家银庄成立后还清。”
    “而对那些通倭的富商实施抄家,抄没的金银尚未得到核算,除去重建上虞的款项,给将士们的奖赏,略有盈余已是万幸,出兵琉球的钱从哪来?”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李昭问计。
    面对这个问题陈恪回道:“我将马忠留在杭州,由他配合李宪,还能得到一笔赃款。”
    “我将梁臣留给秦将军,目标直指梁家的财宝,秦将军应该明白。”
    “据我所知琉球现有三个国家,分别是山南、中山、山北,人口应有十万之众,其中就有不少福州、江浙人。”
    “他们对倭寇的仇恨不亚于我们,所以出兵琉球并不是占领其领土,而是消灭倭寇,并对琉球三国实施保护。”
    “从这个战略角度出发,出兵琉球先要获得琉球民众的支持,这一点没问题,琉球民众心向大兴王朝。”
    “所以此次出海作战,其花费不会很大,获得浪也的宝库,应该解决军费问题。”
    陈恪说完了,李昭诧异地问道:“你在条陈上说的很清楚,却未告知刘艺他们,为何?”
    陈恪回道:“一人想不如众人想。”
    他说的简单,可许多人想不到,李祯和李昭就没想到。
    好在秦烈想到了。
    当陈恪将梁臣留给他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向导,梁臣知道琉球和日本的情况。
    可一番交谈后秦烈的思路变了。
    梁臣不关注琉球、日本,他关注的是梁家人在哪?
    他想找到梁承的妻妾和其他子女,他的母亲与他们在一起。
    梁臣心里有底,陈恪安排了这事,他就在交谈中恳求秦烈,于是让秦烈的思路变了,在出海作战前应先解决梁家人的问题,这是内患。
    想起这事他就想起陈恪的态度,陈恪临走时什么也没说。
    他不相信陈恪想不到这一点,将梁臣留给他已经说明了态度,这是让他自己谋划的意思。
    明确这一点秦烈就兴奋起来,经过一番缜密的分析,将目标指向金门岛。
    然后看见马忠和李宪,又想起了金银的事。
    他不跟马忠和李宪抢,找到梁家人就能找到大多数。
    但他不会隐瞒刘艺和常继祖,说出自己的计划让他俩大感兴趣。
    他俩知道李祯的难处,也知道朝中众臣的德行,没有利益的事不会干。
    他们想出兵琉球,就一定要让朝里的那些人看到利益。
    于是这事就这么敲定了。
    可李昭不知道,低声问道:“要不要给他们下旨?”
    陈恪否定,“这种事让臣子去干,圣主明君不能下这样的旨意,保护好他们就行。”
    这话李昭爱听,于是担心起来,“刘艺和常继祖不会想到,秦烈若是没想到...”
    他不往下说,听陈恪回道:“马忠会让他想到。”
    这个结论让秦烈笑了,马忠贪财,若是为国家贪财,倒也是个人才。
    说起马忠,李昭放心了,马忠的胆不大,但为国家贪财,他敢挖地三尺。
    李昭深知马忠的为人,不再提起此事,转移了话题,“让张亢召集人马前去支援于阗王国,结果如何?”
    李昭问的委婉,但陈恪能听出来,轻声回道:“战场瞬息万变,谁也不敢说肯定能胜,但不管胜败,对我大兴王朝都只有好处。”
    “张亢只是我朝的散职官员,以个人身份支持于阗王国,大家心里明白,却抓不着把柄。”
    “据我观察,张亢忠君爱国,不用担心有变。”
    说到这陈恪沉吟一会,断然说道:“如张亢有变,皇上给我一支兵马,我去灭了他。”
    他说了一席话为张亢作保,直到最后一句话方才想起李昭问计的目的。
    李昭就等这句话。
    明白了这点陈恪暗叹,“李祯还是有点胆小啊!”
    他不能不发出这声感叹,李祯接受他的建议,初一就放出鹞鹰奔向西北,曾乐行当晚就能接到命令,以曾乐行的脾气立刻就会行动。
    纵然种世衡需要一点交接时间,这个时间也应在阿难城与张亢说事了吧?
    李祯这时还让李昭来问他,还是心里不踏实啊!
    陈恪心里感慨,而张亢却在骂娘,“没这么干的,初三就将我赶出阿难城,还让不让人过年了?”
    听他抱怨,种世衡笑眯眯地回道:“你可以回延州府过年,我得到的命令是将你赶出阿难城,可不管你去哪过年。”
    “不回延州...”张亢断然拒绝,“我敢回延州,今天回去,陈恪明天就会派人抓我。”
    听他这么说,种世衡奇怪地问道:“直学士的速度不会这么快吧?”
    “不好说...”张亢愁眉苦脸地回道:“被他盯上,谁知下一步会面对什么?他做事向来是一二三四五、一环套一环,堵死别人的路,让人无路可走。”
    张亢发现上当了,当陈恪让他攻取黑水城时就给他下了圈套。
    这时他才明白陈恪为何对他那么好了,黑水城、阿难城的物资都给了他,就是让他去支援于阗王国的。
    他明白却没招,那些物资让他交人了,也该振臂一呼拉起一支队伍来了。
    “这才叫计谋...”张亢感叹,“坑起自己人来天罗地网,跑都跑不了。”
    然后一脸严肃地对种世衡说道:“老种,你要小心了,你的名字也在陈恪的坑人名单里,还有狄青,将你调过来就是准备坑你一把,下一个就是狄青。”
    说完这话张亢大笑,挥挥手就往门外走去,时间很紧,他得赶紧去招兵买马,争取初五出发赶赴于阗王国。
    想到去于阗王国张亢就兴奋,这是将西域纳入大兴王朝版图的举措,他就是先锋官。
    他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义勇军不是大兴王朝派遣的,这是一支由汉人、党项人、西域各族人组成的义从,他们在感情上倾向亲近中原文明的于阗王国,在行动上给与武力上的坚决支持。
    想到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张亢感叹,“高明啊!”
    而李昭也感叹一声,“高明。”
    但他还有一事不解,“为何不以同样的方法去支持女真人或蒙古人?”
    这是一个要命的看法。
    北宋王朝的那些人就是这么想的,于是帮女真打契丹,结果汴京没了,北宋变成了南宋。
    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可南宋王朝的那些人竟能做出第二次,帮蒙古人打女真,结果大宋王朝彻底没了。
    出现两次惨痛教训是因为大宋王朝的皇帝、群臣没弄明白一件事,自身不强,就一定不要与强者联盟。
    唇亡齿寒的故事讲了上千年,那些苦读四书五经的文人还是不懂这个道理。
    弱者一定要与弱者联合抗强,而强者一定不要想着搞垮弱邻。
    邻居够弱了,你还要给他换个主人就是下策。
    陈恪给李昭说明这个道理,“当律国与我国相持时,双方已是势均力敌,没有一举灭掉律国的实力前千万不要擅自动武,否则就会便宜别人。”
    “一个新兴势力的崛起对我大兴王朝绝对没有好处。”
    “而现在的局面是律国的国力已呈下降趋势,待女真人或蒙古人起来时,就会彻底摧毁契丹人的统治。”
    “那时才是我们行动的时候,将律国和新兴势力一举消灭掉,完成统一大业。”
    陈恪坦诚已经成熟的想法。
    李昭激动地问道:“需要多长时间?”
    “不好说...”陈恪淡淡地回道,然后看一眼李昭,知道他在着急什么,于是继续说道:“你想皇上成为千古一帝,我也想,那就一起努力吧。”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6/16328/98453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