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刻不容缓

推荐阅读:快穿:宿主天天想罢工!逆凰,独尊天下得到空间的我在饥荒年代吃饱穿暖一剑落凡尘三国之季汉演义祁同伟开局觉醒空间异能制霸诸天灵镯仙缘帝王无名重生后,她成了摇不可攀的女人

    太和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下午四时,陈恪一行进入兴京景龙门。
    这个时间是加快行军速度的结果,他无法控制,所以进入景龙门后他就知道这是一个忙碌的点,他不能回家休息。
    这个点回来,他就要做许多事。
    第一件事是表忠心,进城就去拜见李祯和刘太后,高呼“谢主隆恩。”
    再去拜见三个老书生,以尽弟子之礼。
    他很忙,在高适手里接过一沓报纸也没时间看,赶到林府去拜见岳父岳母,和舅哥林韵泽讨论一番会试的事。
    忙完这些事,陈恪和林韵宁回到麦园,已是九时多了。
    林韵宁去洗澡,陈恪坐在床榻上展开一份报纸,两眼落在这篇游记上定住。
    这是一篇游历西方的文章,文辞优美、诗情画意,讴歌主教的仁慈、封建主的爱民、人们的田园生活。
    这篇文章重点描述了罗马教会的宗教文化,赞美之词溢于言表,非常具有煽动性。
    这篇文章对大兴人来说很新鲜,利用“三院学生报”的权威性,非常具有肯定性。
    陈恪若不是学历史的,肯定信了。
    这个作者挺倒霉的,历史研究生可不是只研究华夏史,西方各国史及其他国家的历史也是重要的考试学科。
    为通过考试他认真研究过,知道西方“黑暗中世纪”是什么样,这是西方史学家的定性,西方的上空笼罩了一千多年的黑雾,连太阳都是黑的。
    陈恪知道这团黑雾是什么,也知道时间分段,北宋仁宗时期是西方“黑暗中世纪”的中期。
    以这个时间来对应大兴王朝太和五年,可以确定西方列国处于“黑暗中世纪”的中期。
    确定这个时间期,他知道西方列国处于什么状态。
    再看看标题,“西方列国游记”六个大字映入眼帘,作者名文。
    然后再拿一份报纸仔细看看,发现这是一篇连载的文章。
    放下这张报纸下地穿鞋,走出屋去找来仆人,低声说道:“让随身密探立刻进府来见我。”
    听他吩咐仆人转身就走,那几个密探仆人都很熟悉,陈恪在家,他们就在麦园周边转悠,然后走进麦园大门登堂入室,坐在室内休息,偶尔评价一下麦园的伙食,得到蔡氏的一声怒吼就不吱声了。
    这几个密探与陈恪很熟,与麦园的全体员工也很熟。
    仆人知道密探这些天没来,陈恪去江南了,因为走的突然,他们没跟上。
    这是他们第二次失职了,第一次是陈恪去西北,因为保密原因,他们也没跟上。
    仆人对他们的查探态度心怀鄙夷,“做事太不认真。”
    他觉得出门就能看见几道熟悉的身影,陈恪回来了,他们也应该来了。
    可结果却让他意外,门外竟没看见一道熟悉的人影。
    仆人疑惑,转一圈也没发现他们,回到园里向陈恪禀告,还要补充一句,“他们太懈怠了。”
    仆人继续鄙夷他们,还想建议陈恪换一批密探。
    而陈恪却知道太后想起了这事,密探撤了。
    这个发现让他着急,他不需要时这些密探都快成他的贴身保镖了,需要时却一个都找不到。
    可他这时真需要这几个密探,他们都是殿前司的高级密探,可以随时出入宫城。
    他们出入宫城比他这个“宫城行走”方便。
    这个点宫城关闭,他没特殊情况不能去拍打宫门,再大喊一声,“让我进去。”
    他没想去找李祯,可李昭和张孜也住在宫城里。
    他很急,对仆人说道:“去街上找一个熟悉的密探,让他立刻过来。”
    仆人二话不说转身就走,找个密探挺简单,他知道他们在哪。
    仆人去街上找密探了,陈恪坐在床榻上挥笔写下“我所闻知的西方列国”。
    他在这篇文章里杜撰了一个阿拉伯商人,他在秦关城时偶遇这个商人,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阿拉伯商人对他详细介绍了西方列国的风土人情和宗教势力。
    在简要叙述西方列国的发展历程后,重点描述了西方列国城堡文化的简陋和阴暗,以及生活用具,“他们用刀子割开烤肉,用手抓着食用,不知蔬菜可以烹饪而生食之......”
    他知道,这个时期西方列国还没出现用餐的叉子,他们的汤匙是木制的。
    他还知道,西方列国之人不洗澡,随地大小便。
    他知道很多事,包括教宗、教堂的许多事,写这篇文章不用仔细斟酌,摘录西方中世纪历史的一些内容就行。
    就在他奋笔疾书中,仆人带着一个熟悉的贴身密探走进屋来。
    陈恪见面就问,“为何不来查探?”
    许庭深回道:“太后下旨撤销了查探,我们也不想查探侯爷了,没事干就没立功的机会。”
    许庭深对他意见大了,跟踪查探几个月,陈恪也没想将他换掉。
    这是陈恪的失误,在他表达蔑视态度时,陈恪曾下定决心换掉他,但事后一忙就给忘了。
    许庭深确有蔑视他的正当理由,这时还要表达出来,陈恪很穷,怀里只有五两银子,在王谅那只藏了一点私房钱。
    许庭深有水平,竟能查出他的私房钱,还知道他的怀里揣了两张银票。
    这份情报立刻让陈恪警惕地看看仆人。
    而仆人立刻掏着耳朵往外走去,用动作表示他的耳朵突然失聪了,刚才的话没听见。
    见他这个动作陈恪放心了,转回目光却见许庭深一脸的希望,他知道陈恪找他一定有事。
    见他这副神态,陈恪低声说道:“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盯紧这个名文,定能钓上一条大鱼。”
    说着话他将这份报纸递给许庭深,指指那篇文章。
    许庭深接过报纸仔细看看,低声问道:“什么问题?”
    “问题大了...”陈恪低声回道:“这篇文章与事实不符,将乌鸦当凤凰,竭尽全力美化西方列国,特别是罗马教会,他想干什么?”
    听他解释,许庭深眨眨眼,看看报纸再看看他,低声问道:“你连这事都知道?”
    “知道。”
    陈恪的肯定让许庭深再眨眨眼,低声问道:“你有不知道的事吗?”
    “有。”陈恪肯定,“我不知道你怀里揣了多少银子。”
    他是真不知道,语气十分诚恳。
    于是许庭深舒口气,然后低声问道:“这条鱼有多大?”
    陈恪笑道:“查探到位,可能钓上一条百余斤的大鱼。”
    听到这个重量,许庭深的眼睛亮了,他不屑于陈恪的贫穷,却绝对尊重陈恪的智谋,低声请教:“怎么做最好?”
    “别贪心...”陈恪指点,“告诉张孜是我让你查的,此事重大,报李昭大人安排。”
    他没说具体怎么做,这番话是许庭深需要的,陈恪的意思是由他负责。
    于是许庭深开心地走了,他则继续奋笔疾书,一气呵成这篇文章,放下笔转脸看向门口,见林韵宁裹着白色棉披风走进来,见他看来,俏脸红红的对他低声说道:“你去洗澡,我给你暖被窝。”
    这话让他心里一荡,随即深深地吸口气,低声说道:“娘子,嫁给我你辛苦了,我刚写了一篇文章,即刻前去文华刻印场,明早必须见报。”
    他必须亲自去,明早的《三院学生报》正在印刷中,他不亲自去,改变不了已经排好的版面。
    这是今年的最后一刊,初八才能重新刊印报纸,这期间的影响力够大,所以必须撤下名文的文章,换上自己的。
    他知道意识形态的斗争刻不容缓,解释一句下地穿鞋,听林韵宁说道:“等我一会,我和你一起去。”
    林韵宁不问他干什么,陈恪要去文华刻印场,她就和他一起去。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6/16328/98452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