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有始有终

推荐阅读:奥特模拟:从初代开始小师妹重生发癫,全宗门瑟瑟发抖西游:从娶妻开始无敌微醺夜,她狂撩,京圈大佬红温了穿越女毁我全家,重生夺空间粮满仓僵尸:道坛先锋,简化大将初恋:心跳的独家记忆破天之体异界重生狮族之君王天下现代高材生的古代传奇

    陈恪发现了一件事,势若疯虎后的内心竟很平静,好似了却了一个重大遗憾似的。
    他率杭州府军民在战场上杀了万余贼寇,俘虏贼寇两千余人。
    在这几天的不断剿杀下,歼灭贼寇五千余人,俘虏一千余人,包括刀子本人。
    与此同时,各地百姓送来一千余颗倭寇的脑袋,剩下的数百倭寇还在被剿杀中。
    贼寇几近全军覆没。
    得到这个数据,陈恪不再等了,召开杭州府公审大会,在人山人海中,下令砍了两千余名倭寇血祭上虞死难百姓。
    当这些贼寇嚎叫着被拖上刑场时,许多人捂住耳朵闭上双眼。
    当一柄柄鬼头刀落下后,血淋淋的场面让许多人当场呕吐不止,更有许多人掩面不忍再看。
    这种反应让陈恪觉得任重道远,他还需要再杀一些倭寇让他们适应。
    他有准备,俘虏营里还有五百多名等待砍头的倭寇。
    他没想留下一个倭寇,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
    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他要树个典型做个好榜样,还说服了刘艺、常继祖和秦烈,又给曾毅、曹汲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倭寇知识讲座。
    在这堂课上他做预言,“如在我们强盛时不能彻底消灭倭寇,彻底解除他们的武装,彻底打服他们,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会面临上虞百姓所遭受的苦难,甚至犹有过之。”
    然后发出号召,“我希望用我们这一代的努力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要把问题推给下一代。”
    说完这番话他就走出这间大堂,让曾毅他们沉思。
    他知道他们会有疑问,“陈直讲为何知道这么多?”
    但他就是不说,他们也没办法,就在他们沉思中,陈恪与林韵宁陪着张出尘游览西湖,身后跟着书剑和婵儿,后面是形成扇形护卫的五十名御龙卫。
    今天天空阴暗,西湖游人较少,偶有几个游人迎面走来,见到陈恪,远远地站住脚步拱手一礼,然后匆匆离去。
    杭州人感激陈恪,是他保卫了杭州。
    但也怕他,是他下令屠杀俘虏的,一排排贼寇跪在刑场上,一柄柄鬼头刀高高举起,随着一声厉吼传来,“斩”,鬼头刀落下,一颗颗脑袋滚落地上。
    发出这声厉吼的就是陈恪,杀气冲天的吼声、冷如冰霜的长眸,给杭州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杭州府的人们崇尚文化,追求儒雅。
    他们知道陈恪,才华横溢的儒雅高人。
    但这个儒雅高人的言行却让他们大感意外,陈恪不仅下达屠杀的命令,还亲自监斩。
    见到这一幕,人们的心态深受冲击,心中的儒雅形象开始崩塌,陈恪就是一个杀星。
    但也有明白人说出一句明白话:“陈侍讲敢作敢为,将所有非议集中在他的身上。”
    这句明白话概括了陈恪这些天的所为,下令屠杀贼寇,下令严查内奸,并没收他们的所有资产充公。
    这一行动同时在杭州府、江宁府、苏州府展开,杭州府就有五个豪富被送进监狱,据传正在遭受严刑拷打。
    “这是一个杀星。”杭州府的人们认定了,见到他只是远远的躬身一礼,赶紧走人。
    这几个游人就是如此。
    见此情景张出尘叹道:“你又何必如此?”
    陈恪淡然回道:“没有自污避祸的意思,只想从我开始,树立有仇必报的思想,培养主动出击的意识,不要等到受到伤害再去报仇。”
    “这个世界很大,很多族群畏威而不感恩,以德服人只适用于内部,而不适用那些白眼狼,这一点,我们中的许多人没看到也没想到。”
    “我既看到又想到了,就要做出一个榜样,让有志者不再畏首畏尾,敢作敢为。”
    陈恪暗指秦烈,他给秦烈做个榜样,秦烈就可放手干了。
    浪也这次出动一万两千倭寇,留在琉球的还有三千倭寇。
    他想渡海作战,但不会在这时,充分准备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渡海作战的目的就是大量消灭倭寇。
    他相信,留在琉球的倭寇不会撤退,还会从日本本土找来更多的倭寇。
    他的目标是再消灭两万倭寇,让他们闻风丧胆。
    历史告诉他,那个世界的唐军以少胜多,在白江口海战中消灭一万五千倭寇,使倭寇安静了五百多年。
    待它再次侵略朝鲜,明军再次以少胜多,消灭倭寇十万余人,让其安静了三百多年,直到倭寇全面入侵。
    他了解倭寇的本性,就要制定一个长期作战计划,以正规军为主,以游击军为辅,还要打出一个经济效益。
    他也了解大兴王朝的这些官僚,只花钱没收益的事不会坚持多久。
    所以他也要成立一支海盗军,武松和刘化蛟就是两个合适人选。
    这是两个狠角色,是儒雅文化的社会风尚束缚了他俩。
    他俩不适合留在这个社会里,他就放他俩出去。
    再给他们一个名分就行,为国而战的正义旗号会让他俩毫无心理负担。
    这个计划已经秘密执行了,但他不想对张出尘说这些。
    张出尘带来了银票,让他的人头换银子的命令有效执行下去。
    又将江宁府货行的全部粮食充作军粮,极大缓解了天威军的后勤压力,这份情谊他感激,于是转移话题:“还有三个月,姐姐的守孝期就要过去,可有什么打算?”
    他将话题转移到张出尘身上,表达关心之意。
    张出尘淡淡地回道:“姐想好了,有你这个弟弟...”说到这转眼看看林韵宁,继续说道:“和韵宁妹妹做靠山,我也不想再嫁了。”
    听这话林韵宁转脸看看张出尘。
    而陈恪低声说道:“邵雍人品高洁,姐姐不考虑一下吗?如姐姐有意,小弟愿做这个媒人。”
    他看好邵雍。
    张出尘却淡淡地回道:“邵兄确如你所言,但姐姐只能与他为友。”
    听她表明态度,陈恪不知再说什么好,正踌躇中,却见王小乙纵马而来,高声喊道:“军师,回府接旨。”
    陈恪被封侯了,圣旨、懿旨累述他的功劳,最后责备一句,“因公可封国公,但杀俘有过,降两级,封开国兴侯,任观文殿直学士。”
    两道旨意让他成为三品勋贵,直学士的品级与之相等,他能挣两份工资了。
    可他却没想起这事,接过圣旨、懿旨,转头询问马忠:“审讯结果如何?”
    马忠坦诚,“他们供出了白浪军的老巢,以及琉球的风土人情,但不知浪也的宝藏在哪?”
    “我想再加把劲,连审三天三夜也要撬开他们的嘴。”
    他想争取时间,而陈恪却不给他这个时间,断然说道:“我把梁臣交给秦将军,你可让他配合。”
    说到这想起一件事,嘱咐道:“想办法找到梁臣之母。我答应他了。”
    梁臣就是被王小乙俘虏的那个青年,得知梁承、梁朱被诛后向陈恪投降。
    这是一个人才,不仅了解琉球的风土人情,还去过日本,能说一口日语。
    陈恪不会杀这样的人才,还给他十个名额,挑选十名作恶不重的梁家军人员归他指挥,并嘱咐马忠寻找他的母亲。
    这是他唯一赦免的一批人。
    如今他要走了,临走还要做件事,下达命令,“将所有倭寇押送刑场,斩。”
    听这道命令,王小乙绝不犹豫,立刻带人传令去了。
    而刘艺和常继祖张张嘴,然后轻叹一声。
    秦烈却“嘿”一声,冲陈恪挑挑大拇指。
    只有马忠说道:“你因杀俘而未能封为国公,如今封侯,怎可再次杀俘?”
    陈恪淡然回道:“做人做事应有始有终,焉能虎头蛇尾。”
    他是这样的人,既然做了,就不能留下一个烂摊子,临走之前必须收拾干净。
    见他这个态度,马忠也只能叹口气,这位新任勋贵太犟了,他这头牛拉不回来。
    而赵知府和吴守备却面露感激之色,陈恪够意思,没给他俩留下一个烂尾工程,是个好人。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6/16328/98452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