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三寸之舌

推荐阅读:奥特模拟:从初代开始小师妹重生发癫,全宗门瑟瑟发抖西游:从娶妻开始无敌微醺夜,她狂撩,京圈大佬红温了穿越女毁我全家,重生夺空间粮满仓僵尸:道坛先锋,简化大将初恋:心跳的独家记忆破天之体异界重生狮族之君王天下现代高材生的古代传奇

    今晚,梁承带着梁朱分别拜访了浪也和刀子,鼓起三寸不烂之舌,“杭州城拥有十万户以上,人口三十余万,富可敌国者可达百余家,更有美女无数......”
    梁承知道这些人的特色,跟他们说话不要提天下,金银和美女永远都是不变的主题。
    梁承说到他们心里去了,梁朱在一边补充,见他们的双眼发出兽行的光芒,知道鼓动有效。
    但浪也心有疑虑,沉吟一下说道:“杭州城高墙厚,一旦攻城不下,而救援兴军赶到,我等有被包围的危险。”
    浪也说到关键之处。
    而梁承父子心里暗骂:“既知有被包围的危险,今晚为何不行动?”
    他父子心里不满,当初商定的计划,攻陷上虞后直取杭州府。
    可在攻陷上虞后,这些倭寇和海盗却兽性大发,一门心思地去做杀人、抢劫、强奸等恶事,忘记攻取杭州府的事了。
    面对这一局面,梁承父子跳脚也没用,梁家水上陆地的兵马只有三千人,靠这些人去打杭州府,那五千厢军纵是战五渣,他们也打不下来。
    当时梁家父子挺无奈,这时就更无奈了,他们不敢得罪浪也。
    梁承还是要脸现真诚,低声说道:“请将军放心,我了解兴国的官僚体制,遇到这种情况,杭州知府会快马上报朝廷,一来一去也需四至五天的时间,这还是快的。”
    “在此期间,未得圣旨,江宁府不敢派兵支援杭州府。”
    “这是官面文章。”
    “而实质却是,兴国由文人领兵,这些文人不仅胆小如鼠,还无战阵经验,杭州赵知府就是这样的人,其厢军毫无战斗力,虽墙高城厚,也挡不住我大军的进攻。”
    “将军,我们至少还有三天的良机,请您不要犹豫。”
    听梁承所言,浪也沉吟一下说道:“小留侯是何人?”
    浪也竟知道留侯,也知道陈恪。
    自东汉册封倭国以来,日本十分关注华夏动向,不时派遣使团和留学人员前来华夏学习,于大盛王朝时达到鼎盛。
    他们将华夏的许多书籍带回去翻译,其中就包括《史记》,是日本王室、军政人员必读的书。
    浪也就看过这部书,他原是大庄园主,其土地被其他大庄园主兼并后,率领家臣、武士、仆从逃到琉球,经数年的实力积攒,部众已达一万五千余人。
    在这些人中,有其他灭亡大庄园主的家臣、武士、仆从,也有流浪的武士,还有失去土地的农民。
    这些部众的来源十分复杂,若想凝聚他们就需要外部的刺激,金银美女必不可少。
    他在思索这个问题时,梁承找上了他,于是一拍即合,大兴王朝的富庶和美女,在日本这个国度中没有不知道的。
    事实证明传说是真的,当他们攻陷上虞时,就发现这个真理。
    上虞仅是一个县城,但比他们的京都还富裕,这里的街路是用青石铺设的,这里的建有许多美轮美奂的二层小楼。
    这里的美女...想到这浪也咽下口水。
    他有顾虑,留侯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传奇人物,小留侯也不会差了。
    他那个小留侯有顾虑。
    而梁承让他放心,“兴国文人流行相互吹捧,小留侯只是文人吹捧出来的,他的诗词确实不错......”
    梁承背了那首《鹊桥仙》,梁朱讲解一番,“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其意是......”
    这首词确实写得好,经梁朱讲解,浪也及其账内的众倭寇轻轻点头,一副很文雅的样子。
    等梁朱讲解完毕,浪也问道:“这位小留侯的身边一定有个绝色美女。”
    随即拍桌下定决心,“明早出兵攻打杭州府。”
    他决定出兵,小留侯作的词证明一件事,他的身边有个绝色美女,还可能是几个。
    这种联想让人匪夷所思,不知《鹊桥仙》与绝色美女之间有何必然联系?
    但浪也的联想却非常符合倭人的思路,他们都是这么想的,还露出一脸的淫笑。
    见到这副笑脸梁朱疑惑,待与梁承一起走出营帐,梁朱低声问道:“他们为何露出那种笑容?”
    梁朱与倭人接触不多。
    而梁承接触多了,自然了解一些,轻叹一声说道:“倭人淫贱,什么美好的东西在他们心里都会变成淫贱之物,你按这个思路去揣摩他们,肯定没错。”
    梁承倒是一语说破倭寇的面目,语气中充满不屑。
    他不看好这支倭寇,却需要他们帮助自己达到目的,倭寇出兵一万两千人,是主力。
    对白浪军也是同样的道理,刀子是白浪军的总首领,梁承和梁朱必须讨好刀子,白浪军拥有六千之众。
    梁承用同样的说辞说服刀子及各股海盗,这些海盗有倭人、朝鲜人,还有吕宋人、交趾人。
    但其主力却是华夏人,刀子就是华夏人,对梁承的说辞表示怀疑,“陈恪被称为小留侯,岂是文人吹捧的结果?”
    刀子没什么文化,却知道留候。
    在华夏人的认知里,建立周朝八百年的尚父姜子牙、开汉三杰中的留侯张良、蜀汉丞相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
    他们的故事口口相传,成为老人给孩子讲故事的主要人物形象,让没文化的刀子也知道留侯。
    于是他怀疑,文人相轻,没有哪个文人会称呼另一个文人“小留侯”,这不是吹捧,而是谄媚了。
    对大兴王朝的文人之风,刀子还是知道一些的,他们喜欢说这人不好、那人不好,这个官员不好、那个官员不好,却不会夸赞一个人为“小留侯”。
    他们也会谄媚,比如说皇上是紫微星下凡,丞相是辅佐紫微星的文曲星,但不会给他戴上“小留侯”的帽子,这么说就把自己贬低了。
    他们既要又要,但绝对不会贬低自己。
    这是大兴文人的通病,没几百年的治疗不会治好。
    刀子就这么认为。
    而梁承却要说服他,“陈恪是李祯的侍讲,是李祯称他小留侯的,目的就是要震慑那些老臣,这是小皇帝与老臣之间斗法的结果,当不得真。”
    “据我所知,兴京城里的那些朝臣和文人就不认可这个称呼,李祯非要这么说,他们也不能别着,权当哄小皇帝开心罢了。”
    他解释,而刀子半信半疑,盯着梁承的双眼,好一会转向梁朱,然后收回目光沉吟一下,缓缓问道:“浪也作为前锋?”
    “不错。”梁承回得痛快。
    而刀子继续问道:“给他什么好处?”
    梁承继续回答:“攻陷杭州后,东城区和西城区给他,南城区给大将军,我只要北城区。”
    梁承的分配好似很公平,北城区是杭州的贫民区。
    而刀子却不信他的公平,冷冷问道:“北城区里有什么?”
    梁承坦然回道:“三方中我方的势力最弱,北城区如有什么,在大将军和浪也知道后,我能保住吗?”
    “大将军,兴国抓我长子抄我家,我的目的只有报仇,再无其他想法。”
    “此战之后我们就要退回到海上去,下步不论是登陆福州还是山东,大将军都需要我。”
    梁承的说辞不错,他有利用价值。
    刀子想想说道:“你家不谋反,大兴王朝也不会抓你长子抄你家。”
    这句话就有讥讽之意了。
    可又随后说道:“我相信梁东主,就这么干吧。”
    他又将话拉回来,体现自己的高深莫测。
    但梁承接受他的高深莫测,一脸笑容地走出白浪军的营寨,随即敛去笑容,转对梁朱说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你还需磨炼一番。”
    他对梁朱不满,梁朱的脸上不该露出愤怒的表情。
    梁朱的城府还是不够深,在这方面不及粱凛的深沉。
    想到长子,梁承不禁轻叹一声,回到自家营帐看见这个青年,冷冷问道:“还是没有消息传出来。”
    青年躬身回道:“禀家主,杭州城内灯火通明,军兵、民壮将城内封得密不透风,连只麻雀都飞不进去。”
    青年所言,说明杭州城内的现状,里应外合是不可能了。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6/16328/98452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