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坚持

推荐阅读:黑暗之声风起余杭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五十再嫁,我提离婚他疯了妖怪茶话会特工法师海贼之绝巅霸气一气吞天地天落青雨被前夫送进监狱后,我改嫁他弟

    “这如何能一样,六郎是为了前程。况且在书院,有夫子看护,出不了什么事。”
    “那五郎呢?京城千里万里远,家书难寄。三哥三嫂怎么就舍得。”
    “那也是为了前程,一路有二哥安排照料,自然能够放心。”
    “路途远,就多收拾些行李,蓉宝一个人不方便,就给她身边带两个人,路上劫匪多,那就跟着商队一块走。你觉得蓉宝不该去游学,我觉得恰恰相反。封妻荫子,出阁拜相,男儿的路就在眼前。但女子,数来数去,好似也只有生儿育女这一条路。你疼她,送她去读书,她跟嘉宝一样,念四书五经,学策论文章。她在浩瀚史书中见识过那么多惊才绝艳的佼佼之辈,怎么可能没有追逐之心?她进不去考场,文章也呈不到金殿,她学问再高,将来荣辱也都系在丈夫身上。她要比所有人都勤勉,才找到一条自己的路。所以她要去,她要把天地走遍,不能站在朝堂上丈量江山,那就用脚下的路去丈量江山。”杨氏拉着他,“立行,你跟世间男儿都不一样,你不能那么残忍,你都送她走出那一步了,你就再送她一程,好不好?不管将来如何,我要她此时没有任何遗憾。”
    赵老四一颗心软的一塌糊涂,也碎的一塌糊涂,他红着眼眶,不明白读了书,将来怎么就那么难了,不能当官,就开私塾当夫子,没有人来,那就不收束修,反正家里有钱,不需要她挣钱。
    杨氏抿着嘴,眼睫颤了两下。
    赵老四的心也跟着颤了两下,他心里难受,“读书在家读就是了,也不必要去外面。”
    杨氏嗓音温柔,说话极有力度,“人走的路多了,才能找到路。”
    赵老四沉默着没说话。
    屋内静悄悄的,隔壁屋子也静悄悄的。
    蓉宝满脸恍惚,“原来我那么可怜。”
    她以为她只是不能去考学当官,但听娘那么一说,她都成小可怜了。
    “不对啊,我只是想去游学,跟我可不可怜有什么关系。”蓉宝发现她好像听不太懂,明明字她都会写,但从娘的嘴里说出来,她就发现自己好像有点听不懂了,“嘉宝,你知道娘在说什么吗?”
    嘉宝犹豫的点点头,“娘不想你生儿育女。”
    蓉宝挠了挠头,“我不用嫁人吗?”
    “你应该要嫁人吧。”
    “那是娘不想我嫁人?”
    嘉宝迟疑道:“应该是。”
    “不嫁人就不嫁人吧。”蓉宝很快把这个问题抛到了一边,她觉得在家挺好的,想吃什么吃什么,还有零嘴钱。
    “爹不同意我们去游学怎么办?”蓉宝嘿嘿一笑,“娘同意不就行了吗?”
    嘉宝没有她那么乐观,虽然家里用钱都是娘说了算,但涉及到他们的事,娘都会跟爹好好商量。
    “我要一匹小马驹,然后戴个酒葫芦,就跟书里写的大侠一样,一路游山玩水,行侠仗义。”
    听着她的话,嘉宝突然觉得他爹的坚持挺有道理的。
    “我们年纪这么小,应该不能喝酒吧。”
    蓉宝眼珠子一转,“反正娘不知道,我们偷偷喝。”
    嘉宝蹙了蹙眉,“你喜欢喝酒?”
    蓉宝也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她又没喝过酒。
    “酒应该挺好喝的,那么多大侠都喜欢喝,先生也喜欢喝。”
    嘉宝沉默片刻,突然想到了重点,“我们是去游学,不是去行走江湖的。”
    “先生说游学是看遍千山万水,人间百态,跟世道学道理。”蓉宝满心希冀,“恰如叙先生的游记中所言,世上处处是学问,见山登山,巍巍山岳,千岩万壑?,行水涉水......”
    余幼年常盼着长大,盼着离家。
    赵老四一晚上都没怎么合眼,一闭眼就是蓉宝嘉宝去外头游学,路上被拍花子抓走卖给别人当下人,每天干一大堆的活,吃不饱穿暖,晚上躲在被窝里哭着喊爹娘,要不就是被路上的劫匪抓走了,被人又打又骂......
    杨氏给他端了碗热粥,坐到他对面,即好笑又心疼,“就不能往好的想想吗?”
    “我还没往好的想啊?外头坏人一箩筐,尤其是那些穷乡僻壤的地方,根本就不认朝廷律法。他们这么小的年纪懂什么,读过几本书就以为这世上人人都讲道理,路上碰到的都是好人,没那么简单!就不说这群屁大点的孩子了,就说先生,庄先生是个厉害的读书人,一肚子学问,道理讲的好,但世上不是人人都讲道理的。”
    杨氏做了个生气的表情,说他偏心眼,“六郎在外游学,你有这么担心?”
    赵老四的气焰一下子就灭了不少,他吭吭哧哧好半天,“六郎,六郎那会儿年纪大……”
    “大多少?”杨氏指责他,“你就是偏心眼。”
    赵老四不敢吭声,还说什么游学不游学的啊,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心长在哪边。
    杨氏微微叹气,“兄弟姊妹不合,多因长辈有失公允。我问你,六郎能去游学,嘉宝蓉宝不能去,这般公允吗?六郎此时年纪小,尚不会多想,他日年纪大了,回想起来该是何种心凉?”
    赵老四小声辩解,“我没想这么多。”
    “你就是想了的太多了。莫非因着山上有虎,人人都不上山了?你十多岁进城挣钱,六郎十岁上跟着先生外出游学,五郎一人孤身进京,你们个个都是这样走来的,为何偏要嘉宝蓉宝躲在你的伞下呢?你是真心为他们好,可他们真的会快乐吗?”
    杨氏就此打住了话匣子,没有再继续往下说,有些事旁人说的越多,越容易陷入迷障中。
    赵老四不是不清楚这个道理,只是一时接受不了,多给他点时间,慢慢的就想通了。
    虽然还没得到一个准确去定南城的时间,但蓉宝嘉宝现在已经提前准备了起来,每天起的比鸡还早,裹着厚衣裳,坐在书房摇头晃脑的读书。
    赵老四也不嫌弃冻屁股,坐在门槛上挡路,他怅然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杨氏坐在镜台前侧了侧身,“你快些把家里的事安排好。”
    “不急不急。”赵老四爱磨蹭的老毛病又上来了。
    杨氏就他这个不好的习性说过不下百次,但赵老四一向是嘴上应付的好,转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说的多了,她也懒的再说。
    “我听大哥说爹这几天心里不痛快。”杨氏问,“出了什么事?”
    “还能为了什么,三郎的亲事。”
    杨氏把头上的珠钗卸了下来,散了发髻,重新梳了一个随云髻。
    “我听桃子说丁家那头拒了亲,但那是八月的事了,如今都快十月了。”
    “我那二侄子前几天提着东西屁颠屁颠的又去了。”赵老四饶有兴致,“月娘,你猜是能成还是不能成?”
    杨叔仔细的想了想,“应当不能。”
    “我觉得能成。”赵老四拍着屁股起身,拖了条凳子坐到杨氏身边,“我跟你说啊,那丁家姑娘可真不得了。二郎费劲心思的帮弟弟把人娶进门,将来要是算计到他头上,他就知道厉害了。”
    “聪明人入观也知道拜财神爷。”
    “月娘,你是不知道,那丁家姑娘着实厉害,二郎以前都小看了,这不,现在就吃了个大亏。”
    杨氏拿着银簪在头上比划。
    赵老四伸手在妆匣里扒拉了一下,选了根累丝双鸾衔寿果金步摇,“戴这个。”
    杨氏把银簪搁回去,接了金步摇戴在头上,好看是挺好看的,就是太显眼了点,在村里,稍微打扮一下都能招来闲话。
    她抬眼看去。
    赵老四连连肯定,“好看好看。”
    他不太懂这么些东西,但觉得首饰越亮越重就越好看,沉甸甸,金光闪闪的,多好看啊。
    至于耳饰,坠着珍珠玉石的好看些。
    赵老四捧着几个匣子扒拉了会儿,发现好像有样首饰不见了,他往媳妇头上看了看,问道:“月娘,你不是还有个跟小鸟一样的簪吗?会点头的那个。”
    “给晴丫头了。”
    赵老四只随口一问,事实上这么多首饰,他也只记的那个会点头的小鸟,算不上多贵重,就是工艺细致了点,用了细银丝绑了颗珠子,随着人走动珠子微微发颤。
    杨氏侧头,“你方才是不是有话忘了说了?”
    “什么话?”赵老四看着她的眼睛,灵光一闪道:“丁家那个小丫头啊,说来可就话长了……”
    其实不只蓉宝话多,赵老四的话也挺多的。吴氏以前没少感叹,说老大老二这辈子的话都被老四说了。
    只是现在年纪大了,加上家里有个更会叭叭的蓉宝,所以显的赵老四还算正常,但仔细一想,能跟蓉宝扯闲天的能是一般人吗?
    至少嘉宝说不了几句话就得乖乖闭嘴,实在说不过。也就去南阳府读书的赵六郎能跟着胡搅蛮缠几句了。
    杨氏听了好半晌,觉得按照说书先生的节奏来说,这一时半会儿还没完,于是不礼貌的出言打断,“捡重要的话说。”
    赵老四委委屈屈的“哦”了一声。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6/16115/97449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