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引起共鸣

推荐阅读:傲世潜龙宿主的腿不是腿,塞纳河畔的春水刚修成紫霄神雷,就遇到百鬼夜行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下乡后,靠签到系统带飞姐妹谁说精神病不能破案入局之处,即为生门黑莲花穿成重生者后,彻底癫了相亲闪婚随军,真千金有亿万物资空:这是原神吗?我觉得不是

    接着,更多的商人上台分享经验。
    有做布匹的,有开酒楼的,有经营药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
    徐平安在一旁静静听着,不时点头。
    这时,一个西域商人用生涩的汉语说:“我们那边,很多人不懂中国的商业规矩,常常吃亏。希望徐大人能编一本书,教我们这些外地人。”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共鸣。
    “对啊!”有人说,“干脆编一本《商道大全》,把各地的商业规矩都写进去。”
    徐平安眼前一亮:“好主意!这样不但能帮助外地商人,也能促进各地商业交流。”
    当即,他宣布要编写《商道大全》,请各地商人提供资料。
    这个提议得到热烈响应。
    大家纷纷表示要参与其中,把自己的经验贡献出来。
    “不过,”
    徐平安说,“这件事不能急。我们要组织专门的队伍,到各地实地考察,把最真实的情况记录下来。”
    于是,他派出多个考察队,分赴各地。
    同时,他还在京城设立了商道研究院,专门研究各地的商业规则和习惯。
    这天,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所有人兴奋不已。
    原来考察队在西域发现,那里的商人有一种特殊的记账方法,非常实用。
    “这个办法很好!”
    徐平安看完报告说,“我们可以把它改良一下,变成一种通用的记账法。”
    就这样,《商道大全》的编写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各地商人也开始自发组织学习小组,交流经验。
    这天,李老先生兴冲冲地来访:“徐大人,你知道现在外面都怎么说吗?”
    “都说这是‘万商来朝’的盛况!”
    李老先生笑道,“自古以来,还没有过这么多商人聚在一起交流的情况。”
    徐平安也笑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都意识到了商道的重要性。”
    “不止如此,”
    李老先生说,“这还说明你的主张是对的。只有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商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正说着,赵钱孙又来报告:“少主,外面又来了一批商人,这次是从海外来的!”
    “海外?”
    徐平安惊讶地说,“他们怎么知道的?”
    原来是之前来的西域商人把消息带了回去,引起了海外商人的兴趣。
    “好啊!”
    徐平安说,“正好让他们也参与进来。这样可以把《商道大全》做得更完整。”
    就这样,商道大会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更重要的是,各地商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
    就在这时,一个特殊的访客来了。
    “少主,”
    赵钱孙报告说,“外面有个身穿粗布衣服的老者求见,说是有重要的事情。”
    老者进来后,对徐平安深深一揖:“老朽姓张,是个走街串巷的小贩。”
    “张老请坐。”
    徐平安说,“有什么事就直说。”
    “是这样的,”
    老者说,“我听说徐大人在编《商道大全》,所以特意来说一件事。”
    “什么事?”
    “这些年,我虽然只是个小贩,但也遇到过不少事。特别是那些坑蒙拐骗的手段,我都记在心里。”
    徐平安眼睛一亮:“您是想……”
    “对!”
    老者说,“我想把这些都告诉您,让更多人知道这些骗术,免得上当。”
    徐平安大喜:“太好了!张老肯定见多识广,这些经验太宝贵了。”
    于是,他立即叫来记录员,把张老的经历详细记录下来。
    这一记录就是三天。
    张老不但讲述了各种骗术,还说明了如何识破这些把戏。
    “张老,”记完后徐平安感激地说,“您这是在做好事啊!”
    老者摆摆手:“我就是不想看到更多人受骗。徐大人能把这些写进书里,让大家都明白,我就知足了。”
    送走张老后,徐平安若有所思:“赵钱孙,你说我们是不是也该多去体察民间疾苦?”
    “少主的意思是?”
    “我们编这本书,不能光顾着大商人。那些小商贩、走街串巷的人,他们的经验可能更实在。”
    于是,徐平安带着人,开始走访街头巷尾的小商贩。
    这天,他们在一个面摊遇到个有趣的小贩。
    这人做生意特别实在,分量足,味道好,价格公道,所以生意特别好。
    “老板,”
    徐平安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这么做的?”
    “这有什么好想的。”
    老板憨厚地说,“做人要厚道嘛。我就想着,要是我是客人,我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别人。”
    他立即让人把这段话记录下来,放在《商道大全》的开篇。
    就这样,《商道大全》越改越好,内容越来越丰富。
    一年后,这部巨着终于完成。
    徐平安决定在正式发行前,先印一批送给各地的商业学堂试用。
    很快,各地的反馈都来了。
    “太好了!”
    杭州商会说,“这书写得太实用了,我们的学生都爱不释手。”
    “确实不错。”
    苏州那边报告说,“特别是那些案例,让人印象深刻。”
    最让徐平安高兴的是,连那些小商贩都说看得懂,用得上。
    这天,李老先生来访,看到《商道大全》成书,感慨道:“徐大人,你这是立了大功啊!”
    “这部书不但教人做生意,更教人做人。”
    李老先生说,“这才是真正的经世之作!”
    徐平安笑道:“过奖了。我只是把大家的智慧汇集起来罢了。”
    “不,”李老先生正色道,“你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以后,商业不再是单纯的逐利,而是一门学问,一种修养!”
    徐平安点头:“是啊,这正是我想要达到的效果。”
    就在这时,赵钱孙匆匆跑来:“少主,各地都在催着要书呢!”
    “少主,西域来的商队到了!”
    天还未亮,赵钱孙就急匆匆地来报。
    徐平安放下手中的笔:“有多少人?”
    “足有三百余人,带了上千匹骆驼。”
    赵钱孙说,“队长说是专门来拜访您的。”
    徐平安立即起身:“走,去看看。”
    城外,一支庞大的商队正在扎营。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6/16003/96926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