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探亲(一)
推荐阅读:宿主的腿不是腿,塞纳河畔的春水、刚修成紫霄神雷,就遇到百鬼夜行、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下乡后,靠签到系统带飞姐妹、谁说精神病不能破案、入局之处,即为生门、黑莲花穿成重生者后,彻底癫了、相亲闪婚随军,真千金有亿万物资、空:这是原神吗?我觉得不是、我生于深秋、
1943年7月,杨志、杨北魂和景嘉谟分受27集团军和20军总部举荐,调成都黄埔军校第十期高教班受训。杨志本不想参加此所谓“深造”,以避免身上蒋系烙印过深,但因彼时,国民政府铨叙部规定,凡无中央允许的学历(陆军大学,中央军校及各分校,步、骑、炮、工、通、交辎等军事专科学校,保定军校,东北讲武堂,云南讲武堂,各外国的军事学校等),一律不能任官受职,更不能充任校级以上军官。杨志身授铨叙中校军衔,虽有黄浦生之名却无正规学习之名实。因此,杨帅为避人口舌,也为杨志未来之仕途计,严令其必须参加深造。杨汉烈(字北魂)也属同类情况。
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之后,蒋校长鉴于日寇之侵凌日甚,先事之备,图之宜急,手令本校教育长张治中筹设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简称“高教班”),任命徐培根为主任,分期召集国军各部队现职上中级优秀将校,集中训练,定期为6个月。教育主旨,在划一各部队之教育,充实并增进各将校对于最新战术之运用,以为整理国党军队、应变御侮之用。
蒋另一层目的是,根据中央军校军官研究班(后叙列为军校高教班第一期)的教育经验,用“拉过来”的办法和较少的时间、经费,吸收杂牌军队中的中层骨干,以期达到控制、同化杂牌军的目的。所以高教班中除大部学员具有中央允许学历外,还有一部分无学历的学员。
就在杨志将出发前,歪老壳找到他,说:“杨娃儿,你要回成都,我想一同回去。”
“歪叔是想到成都去耍下呀,当然没得问题,你同我们一起去就是啰。”杨志爽快的答道。
歪老壳迟疑了一下,继续说:“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回家啰。”
杨志说:“哦,想回家去看下,可以,我批准喽。一个月时间够不?”
“不是,我回去就不回来啰。”歪老壳略显犹豫的说道。
杨志这才反应过来,歪老壳是想退伍了。想想也是,歪老壳自少年从军,在军中生死拼杀半辈子,一身伤病,且年过四十,早已不继为续,能保全而退已是大幸。想到这儿,杨志有些伤感,自己参军至今,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生活上,歪老壳一直像父辈一样照顾自己,如今要离开了,内心有些失落,但又想到战场上生死未卜,他能全身而退、荣归故里,也是幸事。于是,杨志关切的说道:“歪叔,这些年你一直照顾我,如今要离开喽,说心里话,我还真舍不得。不过这样也好,你老打了半辈仗,能全身而退是好事,回家后和家人团聚,安享晚年,其乐融融嘛。”
歪老壳也有些伤感的说道:“杨娃儿,你是好样的、有出息。从淞沪以来,要不是你关照,我这把老骨头早就不知道丢哪里去喽。我也想陪你再一起走下去,看着你不停的升官,看你找婆娘生娃儿,可我却是身体不行啰。这些天老是迷迷糊糊,总是想打瞌睡,这要是在战场上就麻烦啰。所以还是回家养老算了。”
“好,回家好,我今天就去军部给你办手续。对了,你盘缠够不,回去以后,可是有一大家子要生活的。”杨志又关切的问道。
“够喽、够喽,这些年军饷月月有发,我还得了不少赏钱,回去后可以买不少田咧。”歪老壳开心的说道。
杨志有些心酸:“你的军饷月月都寄回家,有好多钱留下。我拿些给你,回去以后到县城里买个店、做点生意,乡下的生活还是辛苦,你身体不好就不要去种田喽。”说完,不顾歪老壳拉扯,转身进屋拿了十根大黄鱼和三百块大洋,塞到歪老壳手里,说:“你征战半辈子,后半生不能再受苦啰。这些你先拿着,不够再写信给我。”
歪老壳还想推辞,杨志硬气说:“我孝敬你是应当的,你要是还拿我当亲人,就不要再推辞喽。对了,这把枪你也拿去,一是记念,二是防身。”说着,杨志将身上的德制驳壳枪取了下来递给他。这枪还是当年在淞沪顿悟寺战场上向团长给杨志的。歪老壳毕竟是战场上多次经历生死的硬汉子,就不再婆婆妈妈啦。
下午杨志到军部给歪老壳办退伍手续,杨汉玉军长知道歪老壳是从广安出来的20军老人,本来前两次整军就该清退了,因为杨志的关系,一直留在特战营,便毫不犹豫的批了两百大洋的安置费。
第二天,杨帅在审批军费支出时,才知道歪老壳要退伍回家,便招来杨汉玉和杨志,对两人好一通责骂:“老歪从广安出来,跟了我二十多年喽,打生打死的,如今要回家啰,你们两个哈儿都不跟我说一下。杨志是不晓得,你个大军长还不晓得,从广安出来的老人还剩下几个呦。还两百大洋,如今市面上是啥子行情,你们不晓得。杨志你去,找老歪来,我要见一下。”杨志连忙逃走找歪老壳,留下杨汉玉一个人继续挨骂。
要说杨帅对老部下真是有情有义,叫来歪老壳后,特意安排了酒宴,两人好好回忆了一番往事。临别时大帅又赠送了五百大洋,还说歪老壳回家后若是遇到难处,可以找老家的杨府帮忙,不行的话就直接写信告诉他,把歪老壳感动得热泪盈眶。事后大帅得知杨志送了老歪十根大黄鱼,才说了一句“娃儿还算有孝心”。
成都黄浦高教班第九期于1943年3月毕业。蒋派本校教育处长陈素农兼任班主任召集第十期,受训期经由军训部呈军委会核准为半年,8月1日开课。
高教班学员入学资格、考试办法等完全按照陆大模式办理。所有受训人员必须根据军训部规定的报到时间,携带保送单位的正式公文及本人的履历表三份,直接向班本部教育组办理报到手续后,即自行在校外等候高教班的统一公告。
1943年7月21日,第十期所有报到的学员,都到成都本校东门外去看第一榜:“下列各员所缴证件经审查合格,希于7月23日上午8时向本班教育组领取体格检查表后,进行身体检查为要。”第二榜是在身体检查后仍在原处公布结果,除患特殊传染病、畸形、伤残者不能接受教育外,一般都准许参加学、术科的考试。术科是考班制式教练,学科是考基本战术、兵器、筑城、交通、通信、政治等课程。考试时间为两天。考场内排列单独桌椅,各桌间隔50公分,试卷密封编号,答卷人不签名。试场纪律规定:不准挟带翻阅,不准偷看别人答卷,不准交头接耳……监考官颇多,来回巡视,考场气氛肃静森严。7月28日第三榜仍在校东门原处公布。凡录取的学员,则按榜上编排的组别(连队),于7月29日到各组报到。在报到时,除了按照组内规定填写名册外,并须向组内军需室预交三个月到一年的伙食费,不足部分由校方补助。
7月初,杨志便和杨汉烈、景嘉谟、歪老壳带着马大虎、关小平、卢班等几个护卫赶往了成都。
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之后,蒋校长鉴于日寇之侵凌日甚,先事之备,图之宜急,手令本校教育长张治中筹设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简称“高教班”),任命徐培根为主任,分期召集国军各部队现职上中级优秀将校,集中训练,定期为6个月。教育主旨,在划一各部队之教育,充实并增进各将校对于最新战术之运用,以为整理国党军队、应变御侮之用。
蒋另一层目的是,根据中央军校军官研究班(后叙列为军校高教班第一期)的教育经验,用“拉过来”的办法和较少的时间、经费,吸收杂牌军队中的中层骨干,以期达到控制、同化杂牌军的目的。所以高教班中除大部学员具有中央允许学历外,还有一部分无学历的学员。
就在杨志将出发前,歪老壳找到他,说:“杨娃儿,你要回成都,我想一同回去。”
“歪叔是想到成都去耍下呀,当然没得问题,你同我们一起去就是啰。”杨志爽快的答道。
歪老壳迟疑了一下,继续说:“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回家啰。”
杨志说:“哦,想回家去看下,可以,我批准喽。一个月时间够不?”
“不是,我回去就不回来啰。”歪老壳略显犹豫的说道。
杨志这才反应过来,歪老壳是想退伍了。想想也是,歪老壳自少年从军,在军中生死拼杀半辈子,一身伤病,且年过四十,早已不继为续,能保全而退已是大幸。想到这儿,杨志有些伤感,自己参军至今,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生活上,歪老壳一直像父辈一样照顾自己,如今要离开了,内心有些失落,但又想到战场上生死未卜,他能全身而退、荣归故里,也是幸事。于是,杨志关切的说道:“歪叔,这些年你一直照顾我,如今要离开喽,说心里话,我还真舍不得。不过这样也好,你老打了半辈仗,能全身而退是好事,回家后和家人团聚,安享晚年,其乐融融嘛。”
歪老壳也有些伤感的说道:“杨娃儿,你是好样的、有出息。从淞沪以来,要不是你关照,我这把老骨头早就不知道丢哪里去喽。我也想陪你再一起走下去,看着你不停的升官,看你找婆娘生娃儿,可我却是身体不行啰。这些天老是迷迷糊糊,总是想打瞌睡,这要是在战场上就麻烦啰。所以还是回家养老算了。”
“好,回家好,我今天就去军部给你办手续。对了,你盘缠够不,回去以后,可是有一大家子要生活的。”杨志又关切的问道。
“够喽、够喽,这些年军饷月月有发,我还得了不少赏钱,回去后可以买不少田咧。”歪老壳开心的说道。
杨志有些心酸:“你的军饷月月都寄回家,有好多钱留下。我拿些给你,回去以后到县城里买个店、做点生意,乡下的生活还是辛苦,你身体不好就不要去种田喽。”说完,不顾歪老壳拉扯,转身进屋拿了十根大黄鱼和三百块大洋,塞到歪老壳手里,说:“你征战半辈子,后半生不能再受苦啰。这些你先拿着,不够再写信给我。”
歪老壳还想推辞,杨志硬气说:“我孝敬你是应当的,你要是还拿我当亲人,就不要再推辞喽。对了,这把枪你也拿去,一是记念,二是防身。”说着,杨志将身上的德制驳壳枪取了下来递给他。这枪还是当年在淞沪顿悟寺战场上向团长给杨志的。歪老壳毕竟是战场上多次经历生死的硬汉子,就不再婆婆妈妈啦。
下午杨志到军部给歪老壳办退伍手续,杨汉玉军长知道歪老壳是从广安出来的20军老人,本来前两次整军就该清退了,因为杨志的关系,一直留在特战营,便毫不犹豫的批了两百大洋的安置费。
第二天,杨帅在审批军费支出时,才知道歪老壳要退伍回家,便招来杨汉玉和杨志,对两人好一通责骂:“老歪从广安出来,跟了我二十多年喽,打生打死的,如今要回家啰,你们两个哈儿都不跟我说一下。杨志是不晓得,你个大军长还不晓得,从广安出来的老人还剩下几个呦。还两百大洋,如今市面上是啥子行情,你们不晓得。杨志你去,找老歪来,我要见一下。”杨志连忙逃走找歪老壳,留下杨汉玉一个人继续挨骂。
要说杨帅对老部下真是有情有义,叫来歪老壳后,特意安排了酒宴,两人好好回忆了一番往事。临别时大帅又赠送了五百大洋,还说歪老壳回家后若是遇到难处,可以找老家的杨府帮忙,不行的话就直接写信告诉他,把歪老壳感动得热泪盈眶。事后大帅得知杨志送了老歪十根大黄鱼,才说了一句“娃儿还算有孝心”。
成都黄浦高教班第九期于1943年3月毕业。蒋派本校教育处长陈素农兼任班主任召集第十期,受训期经由军训部呈军委会核准为半年,8月1日开课。
高教班学员入学资格、考试办法等完全按照陆大模式办理。所有受训人员必须根据军训部规定的报到时间,携带保送单位的正式公文及本人的履历表三份,直接向班本部教育组办理报到手续后,即自行在校外等候高教班的统一公告。
1943年7月21日,第十期所有报到的学员,都到成都本校东门外去看第一榜:“下列各员所缴证件经审查合格,希于7月23日上午8时向本班教育组领取体格检查表后,进行身体检查为要。”第二榜是在身体检查后仍在原处公布结果,除患特殊传染病、畸形、伤残者不能接受教育外,一般都准许参加学、术科的考试。术科是考班制式教练,学科是考基本战术、兵器、筑城、交通、通信、政治等课程。考试时间为两天。考场内排列单独桌椅,各桌间隔50公分,试卷密封编号,答卷人不签名。试场纪律规定:不准挟带翻阅,不准偷看别人答卷,不准交头接耳……监考官颇多,来回巡视,考场气氛肃静森严。7月28日第三榜仍在校东门原处公布。凡录取的学员,则按榜上编排的组别(连队),于7月29日到各组报到。在报到时,除了按照组内规定填写名册外,并须向组内军需室预交三个月到一年的伙食费,不足部分由校方补助。
7月初,杨志便和杨汉烈、景嘉谟、歪老壳带着马大虎、关小平、卢班等几个护卫赶往了成都。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959/96738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