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应天府乱了

推荐阅读:傲世潜龙宿主的腿不是腿,塞纳河畔的春水刚修成紫霄神雷,就遇到百鬼夜行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下乡后,靠签到系统带飞姐妹谁说精神病不能破案入局之处,即为生门黑莲花穿成重生者后,彻底癫了相亲闪婚随军,真千金有亿万物资空:这是原神吗?我觉得不是

    就在朱雄英征伐西域的过程中,土地公有的试点也在应天府展开。
    应天府的大街小巷,报童拿着最新一期报纸,在高声叫卖:
    “卖报卖报!皇太孙带兵收复哈密,西域即将回归大明!”
    “卖报卖报!小道消息,朝廷即将在应天府试点土地公有,所有土地将收归朝廷所有,让所有百姓都能分到土地。”
    “卖报卖报!秦王朱樉被贬为庶民,沦为乞丐,蒙古王妃不离不弃,主动与秦王一同乞讨。”
    每一条内容,都足以震惊所有人。
    一时间,所有报纸一下子就被抢购一空。
    本来,皇太孙这个大明最顶流的明星收复哈密,应该成为最主要的新闻。
    最尊贵的秦王沦为乞丐,王妃还主动同甘共苦,也最具有八卦性。
    却没有想到,所有人关注的焦点,都在那条小道消息上。
    因为大家都知道,在大明,小道消息往往就是最准确而又劲爆的内幕消息。
    “什么?所有土地都无偿收归朝廷?”
    “老子祖祖辈辈留下的家产,一下子说没就没了?”
    “朝廷这是抢劫!是强盗!老子坚决反对!”
    “太好了!太好了!我们这些贫民也可以分到土地了!”
    “以后我们不用给地主交繁重的租税了,只需要交三成的粮食就可以了。”
    “我们从此就可以吃饱饭了,陛下万岁!”
    那些官员公侯二代全都义愤填膺,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全都兴高采烈。
    很快,应天府好多个地方,无数百姓高喊着“陛下万岁!土地公有!”的口号,在各个衙门口聚集起来。
    五城兵马司就是负责京城治安的,看到这些刁民竟然组织起来,在衙门口聚集,立即拿着大刀和棍棒赶过来。
    中城兵马司指挥使赵思礼接到消息,顿时大惊失色。
    天子脚下,发生刁民聚集府衙的事情,这要是不赶快弹压下去,他这个兵马指挥使小则丢官入狱,大则砍头抄家。
    赵思礼立即带着中城兵马司的衙役赶到现场,正要指挥衙役拿着棍棒揍这些刁民。
    却突然发现,在队伍的中间,有不少锦衣卫也在里面,也高喊着口号。
    他顿时有些懵逼。
    他心中快速思索一个问题:这些锦衣卫到底是哪一边的?
    到底是他们最先得到消息,所以混在人群中,为的是尽快平定事态?
    还是这些刁民本来就是他们暗中组织的?
    一个衙役班头看到指挥使迟迟没有下令,而百姓却越聚越多,焦急地说:
    “大人,快下命令吧,将这些刁民赶走。”
    赵思礼瞪了他一眼,怒道:
    “把刚刚的报纸拿过来我看看。”
    班头有些莫名其妙,都火烧眉毛了,大人还有闲心看报纸?
    他看到大人发怒了,也不敢说,赶紧将报纸递了过去。
    赵思礼快速浏览报纸,很快,他就惊讶地发现,报纸上土地公有的内容,写的非常详尽,很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够随便能够写出来的。
    这个报纸是皇太孙总编,江都郡主主编,必然是皇太孙的意思。
    这么大的事儿,皇太孙不可能不跟陛下和太子沟通,何况现在皇太孙不在。
    很显然,这个内容是陛下或者太子的意思。
    之所以还没有官方信息,上面只说是小道消息,也是想看看各方的反应。
    想到这里,他完全明白了,当即命令:
    “立即通知所有人,只要这些百姓不进入各个衙门里面,绝对不能动手。”
    “所有人都在各个衙门门口守着,也不能让其他人伤害这些百姓。”
    周围的衙役听到大人的这条命令,全都呆住了。
    大人莫不是发高烧说胡话吧?
    刁民都聚集到衙门口了,要不赶快驱散他们,不但指挥使大人要完蛋,恐怕他们也要跟着遭殃。
    “大人……”
    赵思礼瞪了所有人一眼,怒道:
    “谁敢轻举妄动,别怪本官不讲情面。”
    众人都知道,这个赵大人虽然平常对他们还算和蔼可亲,但当年也是沙场拼杀的将领,狠辣起来也是六亲不认的。
    众人赶紧一边传令,一边拿着武器,守卫在衙门口。
    与此同时,东南西北各个片区的兵马指挥使,也都发现了锦衣卫的身影,也都下达了相似的指令。
    能在应天府当官的,尤其是应天府知府和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那都是人精。
    因为不是人精的,早就因为各种原因,被赶下台了。
    应天府住着的,很多人不是高官就是显贵,就算一个普通百姓,可能都有能力直达天听。
    土地公有,其实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江南官绅和淮西勋贵。
    江南官绅的土地,都是世代累积了几百年的。
    而那些淮西勋贵,开国之后,朱元璋赏赐了大量田产,他们这些年还通过各种手段,将无数田产弄到了自己名下。
    但奇怪的是,所有淮西勋贵却都没有任何动作,绝大多数人甚至闭门谢客。
    原来,就在几天前,太子朱标将几个国公找到东宫,详细跟他们讲了土地公有的事儿。
    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魏国公徐允恭、曹国公李景隆、凉国公蓝玉等人一听,顿时大吃一惊,个个脸色不太好看。
    但当着太子的面,他们也不敢发怒,只能据理力争。
    朱标软硬兼施,最后承诺,允许他们开展海外贸易。
    众人一听,这才转怒为喜。
    他们知道,既然陛下、太子和皇太孙都决定的事儿,根本无法对抗,只是心里很有些不舒服。
    他们更知道,海外贸易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利润。
    而且,这事儿一般人也干不了。
    凉国公蓝玉和开国公常氏被留了下来,朱标亲自交代,让他们带兵负责这次应天府土地分配的事儿。
    大部分土地分给百姓耕种,少部分土地建设几个大农场,由户部直接管辖。
    这些淮西勋贵得到了海外贸易的承诺,也都转告了其他那些勋贵。
    对于朝廷而言,现在要解决的是土地公有的事儿,一劳永逸地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让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至于海外贸易,是由皇家直接负责,开放给一部分有实力的人,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所有百姓和淮西勋贵都全力支持这个事儿,阻力就会小太多。
    如果文臣武将全都反对这事儿,强行推广,必然会产生太大的动荡。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958/96735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