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贪官杀不绝,刀不利乎?

推荐阅读:傲世潜龙宿主的腿不是腿,塞纳河畔的春水刚修成紫霄神雷,就遇到百鬼夜行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下乡后,靠签到系统带飞姐妹谁说精神病不能破案入局之处,即为生门黑莲花穿成重生者后,彻底癫了相亲闪婚随军,真千金有亿万物资空:这是原神吗?我觉得不是

    朱元璋看到这个老和尚又说一半留一半,终于忍不住了,怒道:
    “慧安,你个老秃驴,说话遮遮掩掩干什么?有什么话就直说。”
    没想到这个老和尚眼皮也没抬一下,说了一句:
    “陛下,天下佛门是一家,阿弥陀佛。”
    朱元璋当然听懂了,这个意思不就是说自己也当过和尚,自己骂他是老秃驴,他也用自己的话回骂了自己吗?
    他当即勃然大怒,被朱标和朱雄英两人连推带拉地送了出去。
    朱雄英在门口,回身看了慧安大师一眼,再次躬身行礼。
    “晚辈谢过大师!”
    出了茶室,朱元璋仍然余怒未消。
    “这个老秃驴,竟然敢骂咱,咱看他是活得不耐烦了。”
    朱标赶紧说:
    “父皇息怒,慧安大师没有恶意,看起来跟熊英还合得来,您就别添乱了。”
    朱元璋看了看朱雄英,悻悻地一甩手,大踏步出了灵谷寺。
    朱雄英挥手,从空间里拿出装甲车,三人坐上装甲车,回到御书房。
    三人将灵位牌和玉佩翻来覆去看了几遍,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出来,只得将它们又收了起来。
    朱标疑惑地问:
    “慧安大师说的,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到底是什么?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朱雄英说:
    “他说的是送我一份机缘,应该是好事儿。”
    朱元璋冷哼一声。
    “他要敢害雄英,咱踏平灵谷寺,将他们全都灭了。”
    朱雄英说:
    “皇爷爷,父亲,我看慧安大师没有害我的意思,更没有想危害大明江山,还是对灵谷寺大加赏赐吧。”
    “现在允熥也培训了不少司机出来,我现在有十万两黄金,可以购买很多东西。”
    “我想再去一趟后世,购买学校的新式教材和相关设备,再购买一批光伏设备、挖掘机和拖拉机回来。”
    朱元璋摇摇头。
    “雄英,你马上就要大婚了,还有册封大典,哪能随便跑?”
    朱雄英笑道:
    “皇爷爷,册封大典自然有礼部负责,大婚有礼部和惠奶奶负责,哪有我多少事儿?我去几天就回来。”
    朱标疑惑地问:
    “雄英,挖掘机又是什么?”
    朱雄英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指着面前的地图说:
    “皇爷爷,父亲,去年,黄河在河南原武县决口,导致会通河泥沙淤积,导致济宁至临清之间的运河无法通航。”  “如果我们把会通河重新挖通,疏通大运河,可以用水路沟通南北,以后北伐蒙古,也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
    朱元璋一听,皱了皱眉头,说道:
    “大运河阻塞之后,工部派人专门勘察过,想要挖通,需要耗费几十万劳工,耗时几年才能完成,工程量实在太大。”
    朱标一下子就明白了,问道:
    “雄英,你刚刚说的挖掘机,听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用来挖泥沙的机器?”
    朱雄英点点头。
    “是的,一台挖掘机,可以抵上千劳工。”
    “如果我们购买一批挖掘机和拖拉机回来,再加上一万劳工,用不了几个月,就可以将会通河挖通。”
    朱元璋大喜。
    “如果真有这样厉害的挖掘机,我们还可以将隋唐大运河恢复,让大运河直接通到洛阳,这样就可以将京城和中原完全连通起来。”
    朱标一听,也来了浓厚的兴趣。
    “对对对,父皇说的对,隋唐大运河虽然废弃了很多年,但儿臣去年考察洛阳的时候,专门沿路查看过,很多河段仍然可以使用。”
    朱元璋当即决定:
    “标儿,这事儿你既然熟悉,就由你会同工部尚书秦达负责这个事儿。”
    朱雄英一听工部尚书秦达,又尴尬地说:
    “皇爷爷,秦达还活着吗?”
    两人都是一愣。
    “什么意思?他要死了吗?”
    朱雄英说:
    “洪武二十五年,工部尚书秦达自杀,史书上没有说原因,大概率是贪污受贿、或者工程质量之类的事儿。”
    朱元璋怒道:
    “前面户部尚书赵勉贪赃,被咱杀了,现在又来一个工部尚书秦达。”
    “这些贪官,怎么就杀不绝呢?是咱的刀不够利吗?”
    朱雄英不想这会儿跟他讨论贪官的事儿,说道:
    “皇爷爷,让工部侍郎严震直负责这事儿吧。”
    朱元璋知道,朱雄英推荐的人肯定不会错,至少历史已经证明了的。
    他冲门外喊道:
    “蒋瓛,去查一下工部尚书秦达,叫工部侍郎严震直到御书房来。”
    蒋瓛一听,心中咯噔一下,知道这个秦达又完了。
    上次陛下叫他去查赵勉,果然收受贿赂,被砍头抄家。
    作为锦衣卫都指挥使,监察大臣是他们的责任,连续两个尚书犯事儿,锦衣卫都是后知后觉。
    他不禁为自己的脑袋担心,赶紧答应一声,躬身离去。
    看朱元璋还在为官员贪污屡禁不止的事儿愤愤不平,朱雄英决定为明朝的这些官员谋点福利。
    “皇爷爷,在历朝历代,您对官员贪污的惩罚力度是最大的,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官员前赴后继地找死呢?”
    朱元璋一愣,随即怒道:
    “还是咱杀得不够狠,锦衣卫办事不力。”
    朱雄英摇摇头。
    “一方面是因为前期的大多数官员都是元朝过来的,他们已经贪污习惯了,一下子改不过来。”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俸禄实在是太少了。”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
    “你放屁!一个知县一年90石禄米,一万多斤粮食呢,就算他们全家撑死也吃不完啊。”
    “可是,很多老百姓一年到头,也吃不了一顿饱饭。”
    朱雄英知道,皇爷爷小时候穷怕了,亲身经历百姓生活的悲惨,看到元末官员的贪腐。
    一说起这事儿,他肯定会急眼,所以一直没提。
    但既然话说到这儿来了,他也不得不好好跟他掰扯掰扯。
    “皇爷爷,您说得不错,如果官员只是自己一家人吃饭和日常生活,那肯定是够的。”
    “问题是,官员不止是自己一家人吃饭啊,我们以县令为例。”
    “除了自己一家人开销之外,县令还有自己的幕僚和仆人,这些人朝廷是不发俸禄的。”
    “县令的这点俸禄,要养活这么多人,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而且,县令偶尔也得赏赐一下手下的人吧,同僚、同年、上司或下属生小孩结婚啥的,也需要送点礼吧,这些开支从哪儿来?”
    “还有,这些官员很多还纳一两房小妾,这点俸禄根本就不够吃的。”
    朱元璋怒道:
    “咱定的俸禄是保障官员基本生活的,可不是管他们纳妾的,谁允许他们纳几房小妾的?”
    朱雄英轻轻叹了一口气。
    在严禁纳妾的后世,绝大多数贪官被查出来的时候,都会同时查出好多个情妇,没被查出来官员何止千千万。
    在万恶的封建社会,你让官员不纳妾,这怎么可能呢?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958/96733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