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阳谋

推荐阅读:剑修不懂情,疯批太子深宠到她懂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小叔,你媳妇儿又在仗势欺人了奇源纪御兽塔商海前行谁公认的历史第一大前锋?不死誓约:军团长快穿之九叔,哪里跑!穿越长相思之逆行

    农荆若有所思,开始陈述心中的计划。
    “众同僚,敢问此土豆价值几何?”
    百官被如此一问也是摸不着头脑。
    “农师是问这土豆价值单个卖多少吗?”
    农荆摇了摇头。
    “整个土豆,包括种植技术,知识。”
    “农师,这可是无价的。”
    “没事,你们定个数。”
    房玄龄低头深思。
    “若是农师拿来比做银钱,那可是万万两也。”
    “各位同僚,认可房兄之言吗?”
    “吾等认可。”
    “学院这次推出的项目是一季一熟的土豆,学院需要进行五年的种植粮种,我们这里负责出种子,种植人员,你们只需要出钱购买土豆粮种即可。”
    “如何购买法?”
    “按照市价,目前粮食为一斗四钱,土豆我们定价为一斗二钱,若大人买一万斗,那就是二万钱,五年后,若是交不上一万斗的土豆给你,学院赔偿三万钱。”
    百官一听就有人问。
    “农师,若是本官要一万万斗,农师可如何交付?五年后你也赔付不了啊。”
    “这位大人问的好,这亩地总共五千株,每株十枚土豆,第二年就是五万株,五年后就是五千万株,按每株一斤二两算,就是六千万斤,也就是三百七万十八斗,总共七百五十六万钱,也就是七十五万两而已。”
    农荆指着远处那块地。
    “总共两亩,也就是一百五十万两,若是学院出售,也只是出售一百五十万两的份额而已,陛下,您怎么看?”
    李世民摇了摇头。
    “太少,按照大唐百姓人口,若是三百七十八万斗没人每户分到一斗都不够,到时候这土豆种就会被哄抬起来,每斗土豆卖一两银钱作为种粮,那岂不是违背朕种土豆的本意,不行,五年太少,得六年。”
    扯着为百姓摇旗呐喊的正义旗号,百官也听出李世民的意思,他们心里会不知道吗?这份土豆的种粮,就算四千万斗,作为种子粮依旧可以卖十钱以上,这个买卖,怎么做都不亏。
    “陛下圣明!”
    农荆这时故作烦恼。
    “陛下,这样不行啊,若是这六年风调雨顺还好,但凡闹一次灾,臣赔不起啊。”
    “朕赔,朕还有香水和酒业的产业,拿这两个产业的产权做抵押,无需从国库里出资。”
    百官眉毛一挑,这买卖怎么看都不亏呀。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老夫一切都听从陛下的,那就六年粮种,总计一千五百万两。”
    农荆故作烦恼问。
    “陛下,既然决定了,这个如何交易?”
    李世民看向百官。
    “众爱卿觉得如何该交易呢?”
    百官闻言开始低头思索,一声阴恻恻地声音从李世民身后发出。
    “皇家钱庄。”
    “咦,谁!是谁在说话?”
    李世民这时候点了点头。
    “刚刚朕听到有人说皇家钱庄。”
    田桑子站出来。
    “成立皇家钱庄,将此次交易的银钱存入钱庄,建设钱庄仓库,让百官和天下商人看到库存内的真金白银,可以让天下商人来此存钱,钱庄遍布各地,商人只需拿钱票即可,钱票可以在钱庄兑换银钱,普通百姓继续用铜钱交易。”
    李世民点了点头赞许。
    “很不错,期间要规避什么风险。”
    “陛下要规避的风险,第一假票兑换,这是很严重的问题,陛下可以使用特制的皇家水印银票,做出防伪标识,需要颁布相关法令,打击造假行为,第二,培训假票识别人员,创建监察机制,以防内部协同外部蚕食钱庄,第三,创建大唐报社发行报纸,报纸可以将朝廷的政令推行到天下每一个角落。”
    前面两条大家还觉得没什么问题,当第三条出来的时候,很多文官眉头就开始紧皱,这报纸给他们有点不好的感受,但又不知道是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
    李世民看向百官。
    “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美丽的不切实际,仿佛这一切的美好都是为了他们,不论是卖粮种,皇家钱庄,唯独这报社得好好问一问。
    “田墨大人,这报社是何物?可以作甚?”
    “报社是一种传播信息的部门,报社只是朝廷的钟声,只负责传达,没有任何实权,若是各位大人感兴趣,也可以自行登报,不过需要自行花些银钱。”
    百官更疑惑了。
    “什么?我们自己的话也能颁布给天下?”
    “是的,可以,不过那就是另一个板块的报纸。”
    “田大人,请细细道来。”
    田桑子指着土豆地。
    “朝廷要贩卖土豆,可以通过报纸述说土豆的功效,产量,价格以及如何种植,在哪可以买到,,或者,朝堂大人提出哪些建议,是为了百姓,这些也可以让全天下百姓知晓,谁提出了好的国策,为了什么,要做什么,什么时候执行等等,这信息都是在大唐国政板块上刊登。”
    众人闻言内心一颤,这报社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就美名,也可以让自己身败名裂,它像是一面镜子照着各位,也照着皇帝。
    田桑子伸出第二根手指,开始扯正义的大旗。
    “社会见闻的模版,如朝廷的法令下放之后,地方的报社就会报道是否落实到位,是否优惠于民,是否有鱼肉百姓的行为。”
    长孙无忌此时询问。
    “田墨大人,若是百姓都可以随意议论朝政,这会对皇家权威带来极大的威胁,田大人,若是有心之人借此煽动百姓议论陛下,该如何是好?”
    “此事自然有处理办法,报社必须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避免报社在新闻报道中带有个人偏见以及收到利益集团的影响,报社不能偏袒某一方,所以关于此类报道要交给监察院的人调查审核。”
    几个为首的文官心中一凛,下饵料了那么久,原来是在这等我们上钩呢。
    最后这一句才是真正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监察院,只要抓住他们下属一个人的把柄,就可以威胁到他们整个利益集团。
    例如,杜如晦的属下犯了错,报道有两种实话。
    某某县丞,原是杜如晦门客某某,在职期间,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等等,先已查实,将以死罪论处。
    另一个报道也是实话,某某县丞,隐瞒上司,贪赃枉法,愧对圣恩,现已查实,将以死罪论处。
    同样是两段实话,造成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
    百官看向李世民,发现李世民微笑看着他们。
    “众爱卿,意下如何呢?”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509/94781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