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百官拔土豆

推荐阅读:剑修不懂情,疯批太子深宠到她懂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小叔,你媳妇儿又在仗势欺人了奇源纪御兽塔商海前行谁公认的历史第一大前锋?不死誓约:军团长快穿之九叔,哪里跑!穿越长相思之逆行

    新帝登基的第一天就给大臣们一记重锤,每人都有,穿上农装,披上草帽,如田间老叟一般下地干活。
    第二日朝会不开,每个能上朝的官员全在农荆指定的田间候着,看着各式各样的新鲜蔬菜,果实,庄稼,百官都觉得新奇的很。
    狭窄村道,庄子农舍几许,全是农家人,田间干活,毛笔记录,看一看就知晓这些人不是普通农夫。
    手持放大镜,背托琉璃杯,将完整株苗轻轻抱起,巨大的玻璃罩房,里面的生鲜蔬菜看的让人心旷神怡。
    李世民知晓农荆有一处实验田,可是不知道规模如此之大,户部的戴胄此刻也不吱声了,开始的时候还吵吵闹闹,说种地何须花费如此多的银钱,此番相见,却如鲠在喉。
    李世民见此神迹于是惊奇。
    “农师,如今九月,为何还有春季之蔬?”
    农荆一副师者样子,对着众人开始普及知识。
    “陛下,各位同僚,此乃四季法,原理是按照植物的气温生长特性,模拟天地之间的气温,适度,土地的盐碱度,来进行培育,现在规模太小,无法供应大唐百姓的生鲜蔬菜供应。”
    百官闻言也是频频点头,嘴中总是念叨,天地之道。
    百官拱手施学生礼感谢农荆的传授之礼,乡野田间,最不起眼的一块地,枝叶枯黄,如沙漠海洋,枝叶交错让人不知如何下手。
    “此地便是土豆种植田地。”
    官员们蠢蠢欲动,心中悸动欲望汇集在眼中看向农荆,百官之首长孙无忌拱手施礼。
    “农师,敢问如何正确采摘?”
    农荆微微一笑踏入田间,一把抓住一株土豆,气沉丹田,气走脉络,用力一拔,把一众人吓的心惊肉跳。
    连根带泥扯出一株土豆。
    “你们当官这么多年,会用称吗?”
    张亮立即站出来。
    “农师,俺会。”
    上下打量张亮,将土豆抛给他。
    “秤一秤。”
    泥土飞溅,张亮双手接住土豆,程咬金眼睛鼓起欲要抢夺。
    “张亮,给俺老程一个。”
    仿佛是心尖宝贝,张亮顾不得泥土沾身抱在怀中,口中啐语。
    “滚滚滚,天杀的程老鬼,这是农师给俺的,你不许抢。”
    “这浑斯忒小气,你们瞧瞧,望一眼都不得。”
    气氛活跃,百官被俩人逗得笑出声,李世民边笑边拍着张亮的肩膀。
    “爱卿莫急,这土豆甚多,不急这一时。”
    张亮笑的憨厚,他是苦日子过来的,小心翼翼拨弄着根须,将土豆一颗一颗拨弄下来,眼中仿佛渗透了泪水,他低头开始用自己衣袍擦拭土豆,情不自禁在土豆上亲了一口。
    “好宝贝,让俺秤秤你多重。”
    众人看来有些滑稽,但他们不会嘲笑张亮的行为,百官中有一部分都是跟他这般过来的。
    土豆上秤,一头勾在根上,开始拨弄秤砣一斤二两。
    “陛下,农师,此株是一斤二两。”
    李世民转头看向农荆。
    “农师,这一亩可种多少株?”
    农荆双手背在身后。
    “此号试验田,肥力为中等,适用是中原土地,一亩可种四千株至五千株,该土豆在中原土地是一年一熟。”
    张亮跪在地上拿起土豆拼了命亲。
    “哇!宝贝,好宝贝,神器,神器。”
    文官纷纷皱眉,武官欢呼,大伙都身体止不住的颤抖,亩产五十石不在话下。
    李世民虽然早已知晓,但真正看到此物的时候,心中还是发怵,自己儿子给他的东西太强大了,他甚至害怕自己把握不住。
    李世民用平静语调。
    “农师,刚闻其言,这土豆还会有其他很多种种植方式?”
    农荆背着手,像老师一般,捡起地上的长条指着远处的一个小房。
    “植物其实和百姓一样,他们吃饱了,有良好的地方住,自然会孕育出更多粮食,你看那个被起来的房子,我们一直模仿的是南方的气温,和丰富的肥力,那里的土豆可以一年两熟。”
    众人望去,长孙无忌看着白色的橡胶膜罩住包房疑惑,心里惊涛骇浪,亩产五十石已经够可怕了,没想到还有更可怕的,一年两熟。
    “农师,那如玉脂般的外层是何物?”
    “那是特制的,主要是为了隔热,防止温棚里的热量流失,我们会使用仪器调制好植物最喜欢的温度。”
    “可否量产?”
    农荆摇了摇头。
    “目前还不行。”
    “为何?”
    “我们没钱了,这一季两熟还在研究是否可行尚未可知,其一年两熟也只能屈尊在这小小棚里。”
    这句话有两种意思,一种是他们可以量产,但需要钱,第二种就是,要多少钱。
    “农师,此物需要很多钱吗?”
    “那保温棚我花了很多年时间才筹够了材料。”
    长孙无忌沉默,他瞥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则是微笑看着他。
    一语双关,绕了很久,陛下这是开始下饵了吗?可是这东西看起来不像是作假啊。
    李世民轻轻扫了这群人一眼,每个人都低头开始盘算自己的小九九,他想起自己儿子跟他说的那句话,想要赚钱,赚百姓的乃是下下之策,那赚谁的呢?很简单,谁有钱赚谁的。
    那谁有钱呢?当然是世家大族咯,可是要如何拿世家的钱呢?那就是很大的饼,这个饼还要看得到摸得着,这不,让他们好好摸一摸。
    农荆点了点头看向百官。
    “各位同僚,既然已然知晓我农科院的能力,那大家挖一挖吧,看谁手气好。”
    百官之中只有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三人不去挖土豆,他们围着农荆开始聊家常,去的时候李承乾曾经告诫于他,要小心李世民麾下三个智囊团的问话,不怕他们问专业性的问题,特别要注意他们跟你聊平常的事物。
    杜如晦先声开了话匣子。
    “农师是何方人士呀?”
    农荆一挑眉,来了,低头故作思考,言语含糊回答。
    “这问题倒是问住老夫了,老夫从懂事以来就与师父生活,年纪尚小没有记忆,师父说是在青州捡到我的,但不记得是哪个县了,师父去的早,仙逝的时候也不曾提起我的身世。”
    “哎,真是天不佑圣贤呀。”
    农荆故作悲伤。
    “唉,谁说不是呢,师尊走后几天村里染了温病,师兄们都感染恶疾走了,只留下老夫一人。”
    “农师节哀,如今您将衣钵传的如此之大,他泉下有知也会欣慰了。”
    农荆闻言也是笑了笑。
    “已然过去了,人不能活在从前,要向往未来,三位同僚,不亲自去拔一拔土豆?”
    三人相视,第一次问话就知道套不出有用的信息,不如遂了心愿。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509/94781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