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失败,就死

推荐阅读:帝:山河少年行斗罗:剑修无上海贼:和康娜一起航海登堂入室:邻居有点帅让我攻略加生子?我选择摆烂器不压邪心压邪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假厨神要被拆穿?我原地化身真的旅行精灵:我的宝可梦在异界变强开着网约车唱着歌,女明星请上车

    丞相李斯诛三族,李由却暂时没有波及到。倒不是赵高忘记了李由,而是李由离咸阳太远,中原战乱,一时找不到代替这个三川郡守的人选。
    但是李斯的死,也对李由有影响。先不说痛失亲人的哀伤和仇恨,失去李斯在朝中的靠山,朝廷对三川郡的支持就减少了很多。李由死守荥阳,在吴广数十万大军围攻之下三月未被击破。但是攻城略地的功劳总是被人称颂,守城的功劳却总是被人轻视。
    尤其是,守城总要让一座城的居民生活有这样那样的不便,也因此,城中居民并不会感念李由守城之功,而是在解围之后,每每抱怨守城期间自己生活有这样那样的不便,李由在守城期间行军法,也给人留下了很坏的印象。
    朝廷又几次三番派使者调查李由在守城期间是否与吴广暗通款曲,是否有投敌之嫌。里外受气。再加上李斯一死,这城中的豪强、李由的部属,看待他的眼光也都变了。
    李由的妻子是秦始皇的女儿。始皇帝去世,一干子女被胡亥屠戮殆尽。李由的妻子因为和他一起在三川郡,算是躲过了一劫。这下老婆死去了兄弟姐妹,自己死去了父亲弟弟和满门亲属,夫妻两个相对垂泪,对身在咸阳的皇帝,对中丞相赵高,都是满腹怨恨。
    恨不得生吞了他们两个。
    但是荥阳城(河南郑州附近)是待不下去了,多少要动一动。于是李由把自己的驻地调整到东面三百里的雝丘(今河南杞县)。虽然距离荥阳不算很远,总是给咸阳方面一个态度,算是自己向东进了一步,算是自己有东进平叛的态度和勇气。
    但是雝丘和荥阳的防御能力,那能一样吗?
    荥阳毗邻黄河,背靠太行山,是中原大地上少有的有地势依凭的县城,又是郑国的重要城池,几百年经营,加上秦代精心修筑,城高河深,可以据守几个月而不破。雝丘却地处平原之中,四面尽是旷野,城墙低矮残破,几经叛军劫掠,城中物资也并不丰厚。
    李由还没来得及整肃雝丘的城防,项梁大军已经到了。六七万大军合围,项梁的军队比吴广那个草头王可正规的多,扎营、布阵、攻城,有板有眼,一个既无政治上依凭,又无防御基础的雝丘,立时也就城破,李由被俘斩首。
    项羽保持了破城屠城的优良传统,在雝丘再大肆烧杀,极大的震慑了三川郡的秦军残部,破雝丘之后,再次向东进军,试图攻破外黄县(河南商丘),结果因为知道城破就会被项羽屠城,外黄县的防守倒是拼了命,城中百姓也不像当初荥阳百姓一样,抱怨县令守城给大家生活带来麻烦,而是上下一心,准备与城同存亡。
    人啊,只有真实的死亡才能让他们团结起来,而若不是人人面临死亡的威胁,事后这些百姓总会翻脸抱怨当初带领大家抗击敌人是毫无必要。说早早投降,大家也可以早享安乐,这种事儿,几千年也不会改变。
    近十万大军在雝丘、外黄、定陶之间左冲右突,却并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根据地,这种在平原上流浪的情况和陈胜吴广大军面临的情况很像,外黄定陶久攻不下,士气也有所回落。项梁自忖以自己草头王身份统御大军,未免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于是使人遍寻故楚国王族后代,找到了一个沦落为放羊娃的楚王后人叫做熊心的,家道衰落,身边也没有什么势力,这种小角色正符合项梁的要求。
    姓熊,是楚王后裔,这就有了名分。身边没人、沦落到放羊为生,这就没有了依凭,这样的最适合做傀儡,于是项梁就带领一众手下,推举这个放羊娃做了楚王,称号就叫楚怀王,再次竖起了大楚的旗号。
    有了王有了旗号,就方便手下的人员占据位置好做事情,于是带着两万人来投奔的陈婴就被封为“上柱国”,而挑头造反的项梁自号为武信君。成为楚王之下爵位最高的人。
    有了姓熊的人做了楚王,在楚地自然名正言顺,于是楚地的豪杰之士纷纷来归附,巢湖的名士范增、故楚国做过令尹(相当于秦国丞相)的宋义等人纷纷归附。不过这些归附之人,有的是奔项梁而来的,有的是奔熊心这杆王旗而来的。
    击杀李由之后,项梁在河南山东一带的战事并不顺利,始终没有拿下一个有价值的城池,又无法取得更大的胜利,只能在定陶、外黄一带摇摆不定。宋义就以曾经做过令尹的身份,假假的劝说项梁:
    “小有胜仗,如果将领骄傲、士兵怠惰,那接下来必定会失败。现在士兵已有些怠惰了,而秦兵却在一天天地增多,我替您担心啊!”这事儿项梁早就知道,宋义却给不出解决的办法。从军事角度看,解决士兵怠惰,需要一场更大的、决定性的胜利。而宋义也拿不出恰当的方向,所以对宋义这种片儿汤话,项梁也只能充耳不闻。继续突进定陶。想赶在秦军增援之前,拿下定陶,定陶富庶,城池坚固,有了定陶,楚军在山东一带才有靠谱的地盘。
    宋义这种只会耍嘴皮子的人,最好派去发挥长处,而不是在自己军中乱说泄气的话,所以项梁就下了一道命令,派宋义出使齐国商议协同作战的事宜。正好齐国也派使者高陵君显来和项梁联络。俩人途中相遇,宋义便说:“我判断武信君项羽最近会遭受一场大败,所以高陵君您最好不要急着和他见面。慢点到还能免遭一死,去早了就难免遭受祸殃。”
    这两个货就在中途停下,观望项梁的情况。
    这个时候章邯大军南下,在定陶城下大败楚军,项梁战死。这支从会稽郡吴中起家的军队,一时之间失去了最重要的首脑。
    这个时候“做出准确预言”的宋义,带着路上遇到的高陵君显去见楚怀王熊心。高陵君显得了机会就在怀王面前盛赞这位有先见之明的宋义,说:“宋义早就预见到武信君项梁必败,果然说准了。这大军还没开战,宋义就能预见到了败亡,你说宋义他得多么精通兵法?”
    得了齐国使者这样的夸赞,楚怀王也想看看宋义的成色,就召见宋义聊天。
    不愧是做过令尹的人,讲起天下大势楚国历史那是头头是道,句句都说到熊心的心坎上。
    眼下武信君项梁死了,熊心上面也没有强势的将领压制,这傀儡也可以不用做了,啥事儿都能自作主张,所以直接拍板,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领兵去援救赵国。各路部队的将领也都归宋义统领。还给宋义专门造了一个称号,叫“卿子冠军”,这意思是所有军队中的将领,就以宋义为最大。
    这是个称号泛滥的时代,泥脚杆举个旗帜就可以自称是王,宫廷里的侍从官就可以封为中丞相,一个没带过一天兵的人也可以称作是卿子冠军。这些空前绝后的称号,都在秦二世元年二年这段时间出现,也是秦末时代的一大奇观。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476/94655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