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有眼不识

推荐阅读:剑修不懂情,疯批太子深宠到她懂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小叔,你媳妇儿又在仗势欺人了奇源纪御兽塔商海前行谁公认的历史第一大前锋?不死誓约:军团长快穿之九叔,哪里跑!穿越长相思之逆行

    这个开头,自然是阿娘的口吻,那么这个歪歪扭扭的字迹,莫非就是阿娘的字迹?自己不曾教过阿娘写字,她是什么时候学会写字的?
    “张诚吾儿,我很好,杏儿也很好,杏儿有孕了,但是身体还很好。家中一切都好。勿念。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勿念。母字。”
    阿娘的信没有什么文采,就只是这么简单的保平安的话。但是张诚从这简单的文字中看到多少牵挂不舍。张诚捧着这张纸,满脸的泪水。
    离家千里,一份来自母亲的家书,彻底打碎了张诚日常装出来的淡然。生平第一次收到
    母亲的来信,张诚内心汹涌澎湃,无限的思念。
    在灯下无声的哭了许久,张诚才擦干了脸,把这封信好好的收藏起来。然后从信封里抽出另外一张纸,这次是赵杏儿那隽秀的字迹了。
    “我教了母亲识字写字,母亲学的很认真,现在母亲大略能读下《千字文》了,写字也在练习中,母亲要我跟你说,不要笑她写的字丑。
    张村一切正常,木作坊那面很安静。车辆厂这面最近同学们参与改进技术,主要是利用炼铁炉的热气让木材快速烘干,以及提出一些快速切割材料的方法,你看到会吃惊的。蜜蜂的产量都很好。很顺利。我哥哥最近在写一个叫做《从零起步养蜜蜂》的小书,名字有趣吧?
    其它各项生意都很稳定。收入正常。放心,我替你看着呢。
    另外记账的办法,我研究明白了。我准备增开一门课程,教授居家、小生意和工坊的仓储管理和账目管理的方法,就是你说的进销存那些,你觉得可好?
    我身子还好,肚子并没有变得很大,行动还都正常呢。我好担心生小孩会影响我的课业,估计到时候会有几天时间不能去上课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在咸阳还好吗?不许和女人们往来。你多久能回家一次呢?想你。”
    赵杏儿的信并不很长,这封信是私信,和赵杏儿的课业是分开的,课业混杂在同学的作业集中。私信只有这么薄薄的一张。
    纸短情长,文字中能触摸到赵杏儿的娇憨和情绪。张诚也是深深的沉浸在相思之中。
    张诚和赵杏儿的爱情,其实是非常简单的过程,两个人是幼年玩伴,又在学校有那么长时间相处。虽然两人有师生的名分,但是一来年龄相仿,二来大秦也没有那么严格的师生身份的隔阂,天地君亲师这样的说法还没有出现,即使有师徒的名分,在中国历史很长时间,师生相恋乃至结为伴侣,也都没有什么非议。
    两个人最初只是彼此好感,然后在工地上相处日久,就形成了生活上的互相吸引,张诚做了简单的表达,赵杏儿慨然应诺,后来的事情就都是按照大秦的风俗来的。
    并没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对张诚来说,如果要在大秦成家娶妻,那总要找到一个和自己多少有点共同语言的,赵杏儿是这一班同学中最出色的一位,自己所说所想,赵杏儿能懂。人长得好看,性格也好。这就成了。对赵杏儿来说,张诚是自己所见范围最博学、最有才华的一个,在同龄人中,赵杏儿对张诚的倾慕是不同的。这也就成了。
    两个人的恋爱算不上什么浪漫,更谈不上什么刻骨铭心。但是成亲以后,随着共同的生活,两人之间却增添了很多甜蜜。或者这叫做先结婚后恋爱吧?
    -----------------
    许记商行,老掌柜将那本《三视图制图规范》递给许记的大匠:“看看。这是我从张诚那里拿回来的,他说这是个好东西,你看看这东西可有用处?”
    大匠翻开这小册子,从头读到尾。合上后再想了想,这才笃定的说:“大掌柜,这东西无用。”
    “哦?无用?怎么说?”
    “这不过是把样品工件制作成图纸的方法,但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对工匠要求很高,工匠至少要识字和懂得计算,我们的工匠做不到这个。样品和图纸并无区别,我觉得还是使用样品更好一些。”
    大工匠没说的是,如果一切都制成图纸,那么很多匠人不传之秘就不再是秘密了,这个事情想起来就觉得恐惧。
    “据说寺工内部对这个方法很推崇,内部正在推行这个方法。”
    大匠翻了翻小册子,撇了撇嘴:“这个小册子的印刷之法,是小张府佐所创吧?这个三视图的方法,大概也是小张府佐提出来的,他当然会这么说,甚至不排除让我们外面的人先用起来,然后再推广到寺工内部的意思。这方法果真要是在寺工内部大行其道,小张府佐的职位还不得提个好几级?这个方法就叫……墙外开花墙内香,小张府佐会不会利用我们呢?”
    老掌柜沉下脸来。“这种话怎么能说出来?你下去吧。”大匠躬身离开,老掌柜把小册子合上,随手放到身后的一个木架上,叹口气“竟然是个无用之物。”
    眼力、见识、心胸,在这个时候决定了每个人的取舍选择,这份在寺工被当做是利器的三视图制图规范,在许氏商行被当做是无用之物,放在木架上落灰。
    很多年以后,老掌柜对自己当初的判断叹息不已。
    -----------------
    张诚并不知道许掌柜对三视图的看法和处置。三视图这项技术当然是个好技术,张诚只是尽力将它散发出去,就如同公孙尼子印行《荀子》散布天下一样。一项技术散布的越广,它的价值才可能越大,也越有可能长久存在。
    张诚开始给赵杏儿写回信。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476/94654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