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解决办法

推荐阅读: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化凡为仙星铁:创世女神见闻录八零大院娇娇媳,哄得京少心肝颤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哈利波特:从麻瓜表哥到概念法神温院长身娇体软,京圈太子爷对她上瘾星夜逆途轮回塔我混赌场那些年!

    原来朱棣并不是心血来潮,单纯的想来北平向朱允炆炫耀一下自己的在北平是多么得人心,也不是单纯的为了让朱允炆看到当年他为了靖难做的多番准备。
    他是想把大明的都城从金陵迁往北平。
    因为金陵城的建文旧部实在太多了,虽然这些人现在表面上都臣服于他。
    但这都建立他还没有完全篡位的情况下。
    如果他哪天真的杀了朱允炆,自己登基当了皇帝。
    这些建文旧部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即使不敢明着来反对你,但要是暗地里来刺杀你,这你受得了吗?
    每天一闭眼,就想着可能有人要冲进来砍他脑袋。
    每天一吃饭,就想着可能有人要给他的饭菜里下毒。
    有时候出去打打猎,就想着这小树林里可能会有人朝他射冷箭。
    朱棣一想到这些,他就觉得受不了。
    所以他想学习曹操当年要挟汉献帝那般,将都城从洛阳迁往许城。
    在他眼里北平,人杰地灵,距离北边的蒙古人又近。
    要是迁都北平,他可以随时带人去砍他们,还不用担心后院起火。
    而且当时机成熟以后,他可以在北平直接杀了朱允炆篡位登基,在这里他就不用担心在金陵的那些事了。
    面对朱棣突然的发问。
    朱允炆有些为难。
    同意迁都吧,那就是自寻死路。
    不同意迁都吧,朱棣又不高兴。
    当他正在思考如何回答这道送命题的时候,一直跟在他们身后的朱高煦突然开口了。
    “父王!”
    “儿臣以为不宜迁都北平。”
    朱允炆听到朱高煦开口了,心里不禁暗道:“傻弟弟,哥没有白疼你。”
    “就凭你这句话,哥以后高低不会亏待你。”
    其实在朱棣心里朱允炆的答案并不重要。
    他已经是一个傀儡了,他就是反对,有用吗?
    朱棣主要是想看看朱允炆对这件事的态度,看看他是真的彻底认输了,还是心里有其他想法。
    他问这个问题,只是想对朱允炆做个服从性测试。
    可朱高煦突然插嘴,把他的计划全打乱了。
    “汉王!”
    “这是本王在请问陛下!”
    “你插什么嘴?”
    朱棣厉声喝道。
    可朱高煦如今心里已经不认他这个爹了,只认能让他当上皇帝的皇兄了。
    他虽然不聪明,但也知道如果迁都北平,他想靠朱允炆禅位来当皇帝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所以他必须反对。
    “父王!”
    “金陵乃是太祖皇帝起兵抗元的龙兴之地,是太祖皇帝钦定的大明都城。”
    “而且太祖皇帝的孝陵也在金陵。”
    “如果迁都北平,这有违祖训。”
    “如果贸然迁都,太祖泉下有知,可能会生气的。”
    朱高煦脑子里的墨水不多,要他从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方面来反对朱棣迁都,对他来说确实超纲了。
    所以他临时想出了以太祖皇帝来压朱棣。
    朱棣听到朱高煦的话,满脸诧异地打量了一下他。
    要是其他人以太祖皇帝来反对他迁都,他可能不会感觉奇怪。
    但这话从朱高煦嘴里说出来,就不对。
    因为他知道朱高煦这小子从来不信什么牛鬼蛇神,也根本不在乎已经驾崩的太祖皇帝朱元璋。
    毕竟当年济南之战,铁铉在城门上悬挂太祖皇帝的画像,朱高煦可是一点都不在乎,说开炮就开炮。
    现在他突然搬出太祖皇帝来反对自己迁都,这就像一个常年便后不洗手的人,突然说自己有洁癖一样。
    不免让人产生怀疑。
    “四叔。”
    “迁都不是一件小事。”
    “当年太祖皇帝在世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想过迁都。”
    “曾经先后派人去考察了西安,开封还有凤阳等地。”
    “最终还是觉得不合适,所以放弃了。”
    朱允炆也看出朱棣对朱高煦的怀疑。
    他立马开口转移朱棣的注意力。
    “那陛下的意思是不同意迁都?”
    朱棣眉头一皱,冷冷的看向朱允炆。
    经过刚刚朱高煦的打岔,朱允炆心里已经准备好说辞了。
    “四叔,朕没有这个意思。”
    朱允炆微笑着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其实朕很同意四叔迁都的想法。”
    “只是迁都北平,势必会迁移大量的官员和士兵前来。”
    “可北平附近粮草并不充裕。”
    “此次我们远征漠北,就是因为粮草不济才被迫提前班师的。”
    “即使能从南方通过陆路运输而来,可一路上的耗损朝廷也撑不起呀。”
    “如果四叔能解决北平缺粮这个问题的话,朕是很同意迁都的。”
    朱允炆直接搬出了一个迁都北平最大,也是最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迁都后北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
    朱棣是聪明人,他知道民以食为天,如果不解决粮食问题,贸然迁都只有死路一条。
    朱棣听完朱允炆的话后,眼睛转了一下,陷入了思考。
    一旁的朱高煦见状,心里不禁再次暗自佩服起朱允炆来。
    “皇兄果然厉害,短短几句话,就把老头子说的无言以对了。”
    随后又在心里吐槽起朱棣来:
    “哼!”
    “老头子,有我和皇兄在,你休想篡位!”
    朱棣思索了一阵后,抬起头对朱允炆说道:“陛下,解决北平粮草短缺也不是难事。”
    “哦?”
    “四叔有什么好办法?”
    朱允炆表面很好奇,但心里却根本不信朱棣能想到什么好办法。
    毕竟时代的局限性在这里。
    现在既没有飞机铁路,也没有大棚和杂交水稻。
    他不信朱棣能凭空把粮食变出来。
    “陛下,北平原来可是前元的大都。”
    “当年大都生活的官员士兵也不少。”
    “他们怎么把粮食从南方运过来的,我们也可以照做呀。”
    朱棣想到了元朝时期蒙古人通过海运将南方粮食运往北平城的办法。
    既然蒙古人能这样做,他朱棣也可以这么做。
    此话一出,朱高煦刚刚还轻松的脸色瞬间就严肃下来了。
    他没想到朱棣这么快就想到了解决北平城缺粮食的办法。
    “四叔说的有道理。”
    “海运确实是运输粮食的好办法。”
    朱允炆笑了笑,脸上并没有任何慌张的神情。
    他早就猜到朱棣会说出这个办法。
    不过他已经想好对策了。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370/94178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