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周卫国带队过江
推荐阅读:我混赌场那些年!、抗战:当初赶我走,还想我救援?、瑶村情、四合院之刚穿越过来就要撵我走、斗罗:剑修无上、姻缘模拟:师姐请不要太逆天好吗、我有一剑可斩天、快穿之女配醒悟后、莲花楼之李莲花重生记、合欢宗:从曹贼开始的日常修仙、
渡江侦查的特战队准备完毕!主力是周卫国带的一百名特战大队的精英,贼九,刘三等战士,多了李四这个女的,作为医疗兵!
龙文章带着原着的十二人,独独将兽医留下了,因为有了军医,兽医年纪也大了,大家都不希望他跟着了!
这一百多人全员配备美式装备,龙文章一行人也跟着沾了光
迷龙一边换装一边道“扯他妈犊子呢?谁在说人家穷,我就把他塞驴腚里!”
不辣邓宝道“王八盖子滴,这才叫枪撒!以前用的那就是烧火棍呦!”
孟烦了道“我小太爷有一天也能用上美国货,这可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蛇屁股马大志道“是啦是啦,这么好的武器,让我们用会不会弄脏了呀,要是在给配几盒美国罐头,那就要上天了啦!”
克虏伯时小毛道“那个美国罐头我吃过,味道好的来,周团长你是个好人,给我们几个罐头哈,吃的饱了好打小鬼子的啦!”
周卫国皱着眉头看着这帮碎嘴的炮灰,心里无语至极,旁边已经装备齐全一百人站的整整齐齐,一动不动,都默默的盯着这帮耍宝的炮灰们,不时的还能听到一两声轻笑,那是实在憋不住的战士发出的声音!
龙文章被看的实在不好意思了,他大声的道“都给我闭嘴,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们,还有一点兵的样子吗?装备都仔细的用,回来是要还的!”
丧门星董刀第一个换装完成,立正站好,其他炮灰也手忙脚乱的快速的站好!
只见这一百多人清一色的美式m1装备,头盔,军靴,步枪(俗称大八粒),每人配发150发子弹,六枚高爆手榴弹,腰间还配备一把刺刀,一把m1911手枪。
除了军装,其他的可以说从头换到脚。
就这装备,完爆小鬼子,要不是尖刀旅刚领到分配的物资装备,周卫国也配不齐!
周卫国带着这装备豪横的一百多人,让他直接对南天门发动偷袭他都敢!
赵苟深知要想顺利完成此次艰巨的任务,必须得让周卫国与龙文章这两位性格迥异但能力出众的人好好磨合一番。于是,他特意叮嘱二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相互熟悉、取长补短,待到那浓雾笼罩大地之时便是他们出发之日。
龙文章心里清楚,自己能参与到这次行动中来已经得到了太多的好处,再去争夺指挥权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因此,他很识趣地以副队长自居,全心全意地配合周卫国的工作。而周卫国呢,也毫不藏私,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那些深入敌后作战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这群被视为“炮灰”的战士们。不仅如此,他还耐心细致地向大家传授各种战术手势,确保在战斗中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指令。
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肩负着诸多重要使命。寻找孟父固然是其中关键一环,但对于周卫国来说,他还有更为繁重的任务等着去完成——侦查敌军的部署情况以及与潜伏在敌后的游击队取得联系,组建敌后武装,从而为即将到来的进攻南天门做好充分的准备。
终于,在一个雾气迷蒙的清晨,整个世界仿佛都被一层轻纱所笼罩,万籁俱寂,甚至连一丝微风都不曾拂过。此时的怒江面上更是弥漫着浓稠如牛奶般的大雾,可视距离竟然不足两米!就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周卫国和龙文章带领着队伍宛如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抵达了怒江边的鬼见湾。由于此处的怒江河道出现了轻微的改道现象,使得此地成为了附近江面最为狭窄之处!
到了这里,刘三拿出了绳子,脱光了衣服,将绳子的一头交给了贼九,他拿着绳子的另一头,一头扎了下去。
刘三这大半辈子可都是以盗贼身份行走江湖,那可是一身的本领。且不说他在陆地上施展的轻功如何出神入化、登峰造极,单说他在水中的功夫,那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
这不,只见刘三像一条灵动无比的鱼儿一般,“嗖”地一下扎进水里,瞬间便如离弦之箭般向前冲去,一个猛子下去竟然足足游出了五六米远。岸上的众人甚至都来不及仔细瞧清楚他的身影,眨眼间他就已经消失在了浓浓的大雾之中,仿佛与这片江水融为一体。
这边厢,周卫国当机立断地下达命令:“兄弟们,动作快点儿!把事先准备好的竹竿和其他材料都拿出来!”听到指令后的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一个个身手敏捷,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没过多久,两个足以容纳十几个人乘坐的坚固竹筏子就在他们手中诞生啦!
再看那刘三,此时正于湍急的江水中奋力游动着呢。他时而采用狗刨式,手脚并用,溅起朵朵水花;时而又切换成自由泳姿势,双臂有力地划动着,身姿矫健而优美。真可谓是在水中如鱼得水,好不自在!
不多时,刘三就顺利抵达了对岸。他手脚麻利地将一根粗实的绳子紧紧地捆绑在岸边一棵粗壮的大树上,然后朝着对岸模仿起野鸭子的叫声来。那声音清脆响亮,穿透力极强。周卫国闻声立刻指挥手下人将绳子牢牢固定住,并将刚刚制作完成的竹筏子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接着,有人巧妙地用绳子做出一个套索,稳稳当当地套在了连接两岸、绷得笔直的绳子之上。这条绳索就如同一条空中索道一般,横亘在江面之上,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竹筏子的首尾皆紧紧地系缚着坚韧的绳索,如此一来,待到竹筏顺利抵达彼岸之后,留守在此岸的战士便能够牢牢抓住这绳索,用力拖拽,将竹筏迅速拉回;而已经成功渡过怒江的战士们同样可以握住绳索,借助其拉力,促使竹筏以更快的速度穿越江面!
仅仅过去了半个多小时,那看似单薄脆弱的竹筏子竟然在汹涌澎湃、水流湍急的怒江中往返穿梭了整整四次!每一次的来回,都承载着周卫国以及众多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终于,在这一次次紧张刺激又充满危险的摆渡过程后,所有人都安全地抵达了对岸。
上岸后的周卫国没有丝毫犹豫,他果断地打出一连串手势,向身后的战友们传达出无声的指令。战士们有条不紊的将竹筏子拆开藏好,将绳子解开,藏于水下,为这支部队留下了退路!紧接着,这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朝着和顺方向疾行而去。
周卫国身先士卒,带领着众人在那片茂密幽深的树林中飞速前进。这里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相互交织,几乎遮蔽了天空。然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片原本应该宁静祥和的树林此刻却四处散落着残缺不全的尸体。这些可怜的尸体大多是无法跨越怒江天险的远征军将士,他们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长途跋涉至此,本以为终于可以回家了,却最终被这条无情的怒江阻挡住了前行的道路,只能含恨倒下,永远长眠于此。
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这一带土生土长的普通老百姓。那些凶残成性、毫无人性可言的日本鬼子,犹如恶魔一般四处游荡,肆意抓捕无辜的百姓,强迫他们前往指定地点帮助修建地堡工事。一旦这些可怜的人们被抓走,便如同踏入了鬼门关,几乎没有人能够活着回来。
起初,鬼子们会用黑洞洞的枪口指着百姓们,逼迫他们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活。然而,更令人发指的是,这帮畜生竟然连一口饭都不肯施舍给辛苦劳作的百姓。由于战争的消耗和资源的短缺,鬼子自身的物资供应也是极为匮乏,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分给这些手无寸铁的平民。于是,在饥饿与疲惫的双重折磨下,许多百姓最终因体力不支而活生生地累死在了工地上。这样悲惨的场景随处可见,简直惨不忍睹。
即便有极少数人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和运气勉强存活下来,但等待他们的依然是死亡的命运。那个名叫竹内连山的日军头目,担心这些幸存者会泄露地堡的机密,毫不犹豫地下令将他们全部残忍杀害。
面对如此恐怖的局面,走投无路的百姓们别无选择,只得像惊弓之鸟一样四处逃窜躲避。但只要不幸被鬼子的巡逻队发现,那便是必死无疑。而这片林子之所以会出现众多死去的百姓尸体,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鬼子在中国土地上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再多的纸张,也难以记录完他们的累累罪恶!
突然间,只见周卫国猛地举起右手,打出了一个干脆利落的停止前进的手势。这一动作如同无声的命令一般,瞬间传遍了整个队伍。所有的战士们心领神会,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而又默契地蹲下身子,手中紧握着武器,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
就在这时,龙文章一路小跑来到周卫国身旁,压低声音焦急地问道:“周团长,到底发生什么情况了?怎么突然停下不走了?”周卫国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前方一小片明显经过人为开垦的地方,他面色凝重地指着那里对龙文章说:“看那处地方,有被人翻动过的痕迹,我估计这里藏有人。你带上几个机灵点的战士,悄悄地过去搜索一下,务必小心行事。”
龙文章闻言,立刻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朝着身后喊道:“不辣、蛇屁股,你们跟我来!”听到呼唤声,二人快速跑到龙文章身边。接着,五个人猫着腰,轻手轻脚地向着前方那片可疑区域摸索而去。他们的脚步放得极轻,仿佛生怕惊动了隐藏其中的敌人。
没一会儿功夫,他们便来到了一座破旧不堪的庙宇前。这座庙看上去已经荒废许久,墙壁斑驳脱落,屋顶也破损严重。然而,当龙文章等人小心翼翼地走进庙里时,却发现里面竟躲着几个面容憔悴、骨瘦如柴的百姓。这些百姓眼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身体瑟瑟发抖。
经过一番询问,众人才得知原来他们都是来自附近莲花镇的幸存者。据他们所述,最近这段时间,周边的好几个镇子都遭到了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的入侵。那些丧心病狂的鬼子不仅抢走了百姓们辛苦积攒下来的粮食和财物,还放火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房屋。更可恶的是,鬼子们抓走了镇上的男人们去修筑地堡工事,而女人们则被强行掳走,成为了鬼子们发泄兽欲的工具。
即便如此,除了和顺镇以外,其余几个镇子的民众依然抱定必死之心,坚决要抵抗到最后一刻!由于缺乏粮食供应,这些勇敢无畏的人们毅然选择在这个人烟稀少、条件恶劣的地方自行耕种。在这艰难困苦的时刻,我大华国的百姓们将五千年来传承而下的生存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凭借自身的力量与勇气,自力更生,在逆境中艰难地谋求生存之路。
这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我大华国得以延续数千年的奥秘所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孕育出了全世界最为顽强不屈的人民,他们亦是全球范围内最能吃苦耐劳的群体。
令人感动的是,当得知龙文章一行人的目的地是和顺时,这几位善良朴实的百姓毫不犹豫地告知了他前往和顺的捷径。这条小路不仅避开了凶残的鬼子巡逻队,甚至连地图上都未曾有过任何标记。为表达感激之情,周卫国慷慨地留给这几位百姓一部分珍贵的粮食和罐头后,便率领着队伍迅速踏上这条充满未知的小路,朝着和顺镇奋勇前进,决心完成此次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孟父自幼聪慧过人,不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领悟,更是广泛涉猎西方先进知识,可谓学贯中西。年轻时的他曾满怀壮志豪情,立下宏伟志向——发明永动机,渴望凭借自身卓越才华与不懈努力,成就一番伟大事业,成为受世人敬仰的文化巨匠。
然而事与愿违,现实中的孟父最终并未走上这条光辉道路。随着岁月流逝,他逐渐变成一个思想守旧、观念迂腐之人,脑子里充斥着各种不合时宜的想法。平日里,他总是喋喋不休地咒骂国家、诋毁军人,似乎对周围一切都充满不满和怨恨。如此行径使得他终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沦为众人眼中那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形象。
尽管孟父如今这般不堪,他还是给自己找了很多不能死的理由。他自觉身负多重重大使命:其一,他需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其二,他承担着文化传承之重任;其三,那些珍贵古老典籍的妥善保管工作亦落在他肩上。可惜再多的理由也骗不了人!
而他之所以一直苟且偷生至今,其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不齿的真相——他性格懦弱无比,贪生怕死。正因如此,他才会选择充当汉奸伪保长一职,以换取暂时的安稳生活。对于这个事实,孟父内心深处虽心知肚明,但却从未有勇气向他人坦诚相告。
其实像孟父这类汉奸并非个例,每一个叛国投敌者几乎都能为自己的投降行为找出看似合理的说辞。他们往往将所谓“救国救民”之类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挂在嘴边,妄图以此来掩盖其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若暂且撇开民族大义不谈,仅就个人品德而言,孟父无疑是一个极度自私自利、心胸狭窄之人。
当周卫国到达和顺之时,远远的看见一个老头,在和顺镇一处房子上刷着小鬼子标语,一笔一划的用华国字写着“大东亚共荣”。贼九向着周卫国道“团长我去将这个狗汉奸抓过来!”
周卫国点了点头,他觉着对待汉奸没啥客气的,他本来就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
贼九山贼出身,对绑票很有经验,怎么让人反抗不了,还发不出声,活干的相当利索。
此刻的孟烦了内心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愈发地焦躁不安起来。他听闻抓到了一个汉奸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飞奔上前询问关于他父亲的下落。然而,当他刚刚赶到此地时,甚至还没来得及看清那个汉奸究竟长得什么模样,便突然听到一句:“了儿,你就是这么对待为父的?”
孟父本就是个贪生怕死之人,被抓捕之后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一双眼睛惊恐万分地四处乱瞟。直到他瞥见了走路稍显蹒跚且不太利落的孟烦了,那颗悬着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因为他深知,只要儿子在这里,自己多半不会性命难保。于是乎,在确定自身安全无忧之后,他那想要显摆一下的心思瞬间又涌上心头,并且迅速占据了上风。
就在这一刹那间,这句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轰然炸响,直接将他的逼格拉到了顶点。龙文章等一干人等皆瞠目结舌地望着孟烦了,一个个张大嘴巴,呆若木鸡,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了一般。他们满心期待地等待着孟烦了给出回应,以证实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是否属实。毕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拥有一个汉奸父亲,那简直堪称奇耻大辱,足以令人颜面扫地、无地自容。
尽管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希望这不过是一场误会,或者仅仅是一个恶作剧罢了,但事实终究无法改变——真的永远不可能变成假的。只见孟烦了眉头紧蹙,双眼圆睁,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从牙缝中恶狠狠地挤出一番话语来:“你竟然当了汉奸?你平日里读的那些圣贤之书难道全都喂给狗吃了不成?你曾经挂在嘴边的忠君爱国之情如今都跑到哪里去了?还有你一直引以为傲的文人风骨呢,怎么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孟烦了想到他的父母过得艰难,甚至想到了再也见不着他的父母了,毕竟是敌占区,他见过太多的悲剧!
独独没有想到他的父亲竟然做了汉奸!奇耻大辱,一时让他心如刀割,痛苦不已。
有个道德伪君子曾经说过,没有不对的父母,只有不孝顺的儿女。
孟烦了能怎么办,只能无奈接受,他将他的父亲扶了起来,拍了拍他身上的尘土。
周卫国和龙文章的炮灰弟兄们去了孟父在和顺的家,一百多特战队员在贼九和李四带领下分散隐蔽在村子里!
孟父得庭院里郁郁葱葱,花团锦簇,很是美丽,骤然见到如此美景众人心里都生出了置身仙境的感觉,一时都呆呆的看着眼前的美景,仿佛稍微一动就会破坏这里的美好。
周卫国向来以心思缜密着称,无论身处何种陌生境地,他都会凭借着军人那与生俱来的警觉和本能,对周边环境展开事无巨细的探查,力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以防遭遇不测并避免无谓的损失。而此时此刻,此地竟是一个汉奸的宅邸,这更让他不敢掉以轻心。
只见周卫国的目光犹如鹰隼一般,锐利地扫过一扇扇紧闭的房门。与此同时,他的耳朵也像天线般竖得笔直,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四周哪怕最细微的声响。就在这时,从其中一间屋子里传出了几声若有若无、极为轻微的痛呼。这声音虽然短暂且微弱,但却没能逃过周卫国那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
他心中立刻警铃大作,直觉告诉他这间屋子大有蹊跷。要知道,如今正处于战火纷飞的乱世之中,任何一点异样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与阴谋。就拿那位孟父来说吧,他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文人罢了,可却能在如此艰难的世道里活得这般滋润、精致,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不寻常之事。
龙文章他们或许是由于对孟烦了的绝对信任,从而先入为主地认为孟父不会存在什么问题。然而,周卫国可不这样想。对于汉奸这种背叛国家和民族的败类,他向来嗤之以鼻,并且绝不会轻易相信他们会安分守己。
突然只听得一声洪亮而又威严的呼喊声骤然响起:“了儿,怎地如此磨蹭,还不速速给乃父和你母亲请安?”这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彻整个庭院。
孟烦了听闻父亲的召唤,血脉压制之下连忙加快脚步,身后那一群平日里与他称兄道弟的炮灰兄弟们也跟着他一路小跑着进入到了堂屋之中。这些家伙一个个手忙脚乱、跌跌撞撞的样子,活像一群被惊扰的鸭子,场面好不滑稽。
要说这群炮灰弟兄为何如此积极地跟随着孟烦了一同前来,其实原因再简单不过——他们都巴不得看到这位平日里总是自命不凡的兄弟倒霉呢!一想到等会儿能够亲眼目睹小太爷出丑的模样,他们心里头便乐开了花。可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就是单纯地想要看个热闹罢了。此刻,这些人的脸上纷纷浮现出幸灾乐祸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接下来即将上演的精彩好戏。
龙文章带着原着的十二人,独独将兽医留下了,因为有了军医,兽医年纪也大了,大家都不希望他跟着了!
这一百多人全员配备美式装备,龙文章一行人也跟着沾了光
迷龙一边换装一边道“扯他妈犊子呢?谁在说人家穷,我就把他塞驴腚里!”
不辣邓宝道“王八盖子滴,这才叫枪撒!以前用的那就是烧火棍呦!”
孟烦了道“我小太爷有一天也能用上美国货,这可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蛇屁股马大志道“是啦是啦,这么好的武器,让我们用会不会弄脏了呀,要是在给配几盒美国罐头,那就要上天了啦!”
克虏伯时小毛道“那个美国罐头我吃过,味道好的来,周团长你是个好人,给我们几个罐头哈,吃的饱了好打小鬼子的啦!”
周卫国皱着眉头看着这帮碎嘴的炮灰,心里无语至极,旁边已经装备齐全一百人站的整整齐齐,一动不动,都默默的盯着这帮耍宝的炮灰们,不时的还能听到一两声轻笑,那是实在憋不住的战士发出的声音!
龙文章被看的实在不好意思了,他大声的道“都给我闭嘴,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们,还有一点兵的样子吗?装备都仔细的用,回来是要还的!”
丧门星董刀第一个换装完成,立正站好,其他炮灰也手忙脚乱的快速的站好!
只见这一百多人清一色的美式m1装备,头盔,军靴,步枪(俗称大八粒),每人配发150发子弹,六枚高爆手榴弹,腰间还配备一把刺刀,一把m1911手枪。
除了军装,其他的可以说从头换到脚。
就这装备,完爆小鬼子,要不是尖刀旅刚领到分配的物资装备,周卫国也配不齐!
周卫国带着这装备豪横的一百多人,让他直接对南天门发动偷袭他都敢!
赵苟深知要想顺利完成此次艰巨的任务,必须得让周卫国与龙文章这两位性格迥异但能力出众的人好好磨合一番。于是,他特意叮嘱二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相互熟悉、取长补短,待到那浓雾笼罩大地之时便是他们出发之日。
龙文章心里清楚,自己能参与到这次行动中来已经得到了太多的好处,再去争夺指挥权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因此,他很识趣地以副队长自居,全心全意地配合周卫国的工作。而周卫国呢,也毫不藏私,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那些深入敌后作战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这群被视为“炮灰”的战士们。不仅如此,他还耐心细致地向大家传授各种战术手势,确保在战斗中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指令。
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肩负着诸多重要使命。寻找孟父固然是其中关键一环,但对于周卫国来说,他还有更为繁重的任务等着去完成——侦查敌军的部署情况以及与潜伏在敌后的游击队取得联系,组建敌后武装,从而为即将到来的进攻南天门做好充分的准备。
终于,在一个雾气迷蒙的清晨,整个世界仿佛都被一层轻纱所笼罩,万籁俱寂,甚至连一丝微风都不曾拂过。此时的怒江面上更是弥漫着浓稠如牛奶般的大雾,可视距离竟然不足两米!就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周卫国和龙文章带领着队伍宛如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抵达了怒江边的鬼见湾。由于此处的怒江河道出现了轻微的改道现象,使得此地成为了附近江面最为狭窄之处!
到了这里,刘三拿出了绳子,脱光了衣服,将绳子的一头交给了贼九,他拿着绳子的另一头,一头扎了下去。
刘三这大半辈子可都是以盗贼身份行走江湖,那可是一身的本领。且不说他在陆地上施展的轻功如何出神入化、登峰造极,单说他在水中的功夫,那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
这不,只见刘三像一条灵动无比的鱼儿一般,“嗖”地一下扎进水里,瞬间便如离弦之箭般向前冲去,一个猛子下去竟然足足游出了五六米远。岸上的众人甚至都来不及仔细瞧清楚他的身影,眨眼间他就已经消失在了浓浓的大雾之中,仿佛与这片江水融为一体。
这边厢,周卫国当机立断地下达命令:“兄弟们,动作快点儿!把事先准备好的竹竿和其他材料都拿出来!”听到指令后的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一个个身手敏捷,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没过多久,两个足以容纳十几个人乘坐的坚固竹筏子就在他们手中诞生啦!
再看那刘三,此时正于湍急的江水中奋力游动着呢。他时而采用狗刨式,手脚并用,溅起朵朵水花;时而又切换成自由泳姿势,双臂有力地划动着,身姿矫健而优美。真可谓是在水中如鱼得水,好不自在!
不多时,刘三就顺利抵达了对岸。他手脚麻利地将一根粗实的绳子紧紧地捆绑在岸边一棵粗壮的大树上,然后朝着对岸模仿起野鸭子的叫声来。那声音清脆响亮,穿透力极强。周卫国闻声立刻指挥手下人将绳子牢牢固定住,并将刚刚制作完成的竹筏子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接着,有人巧妙地用绳子做出一个套索,稳稳当当地套在了连接两岸、绷得笔直的绳子之上。这条绳索就如同一条空中索道一般,横亘在江面之上,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竹筏子的首尾皆紧紧地系缚着坚韧的绳索,如此一来,待到竹筏顺利抵达彼岸之后,留守在此岸的战士便能够牢牢抓住这绳索,用力拖拽,将竹筏迅速拉回;而已经成功渡过怒江的战士们同样可以握住绳索,借助其拉力,促使竹筏以更快的速度穿越江面!
仅仅过去了半个多小时,那看似单薄脆弱的竹筏子竟然在汹涌澎湃、水流湍急的怒江中往返穿梭了整整四次!每一次的来回,都承载着周卫国以及众多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终于,在这一次次紧张刺激又充满危险的摆渡过程后,所有人都安全地抵达了对岸。
上岸后的周卫国没有丝毫犹豫,他果断地打出一连串手势,向身后的战友们传达出无声的指令。战士们有条不紊的将竹筏子拆开藏好,将绳子解开,藏于水下,为这支部队留下了退路!紧接着,这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朝着和顺方向疾行而去。
周卫国身先士卒,带领着众人在那片茂密幽深的树林中飞速前进。这里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相互交织,几乎遮蔽了天空。然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片原本应该宁静祥和的树林此刻却四处散落着残缺不全的尸体。这些可怜的尸体大多是无法跨越怒江天险的远征军将士,他们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长途跋涉至此,本以为终于可以回家了,却最终被这条无情的怒江阻挡住了前行的道路,只能含恨倒下,永远长眠于此。
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这一带土生土长的普通老百姓。那些凶残成性、毫无人性可言的日本鬼子,犹如恶魔一般四处游荡,肆意抓捕无辜的百姓,强迫他们前往指定地点帮助修建地堡工事。一旦这些可怜的人们被抓走,便如同踏入了鬼门关,几乎没有人能够活着回来。
起初,鬼子们会用黑洞洞的枪口指着百姓们,逼迫他们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活。然而,更令人发指的是,这帮畜生竟然连一口饭都不肯施舍给辛苦劳作的百姓。由于战争的消耗和资源的短缺,鬼子自身的物资供应也是极为匮乏,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分给这些手无寸铁的平民。于是,在饥饿与疲惫的双重折磨下,许多百姓最终因体力不支而活生生地累死在了工地上。这样悲惨的场景随处可见,简直惨不忍睹。
即便有极少数人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和运气勉强存活下来,但等待他们的依然是死亡的命运。那个名叫竹内连山的日军头目,担心这些幸存者会泄露地堡的机密,毫不犹豫地下令将他们全部残忍杀害。
面对如此恐怖的局面,走投无路的百姓们别无选择,只得像惊弓之鸟一样四处逃窜躲避。但只要不幸被鬼子的巡逻队发现,那便是必死无疑。而这片林子之所以会出现众多死去的百姓尸体,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鬼子在中国土地上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再多的纸张,也难以记录完他们的累累罪恶!
突然间,只见周卫国猛地举起右手,打出了一个干脆利落的停止前进的手势。这一动作如同无声的命令一般,瞬间传遍了整个队伍。所有的战士们心领神会,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而又默契地蹲下身子,手中紧握着武器,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
就在这时,龙文章一路小跑来到周卫国身旁,压低声音焦急地问道:“周团长,到底发生什么情况了?怎么突然停下不走了?”周卫国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前方一小片明显经过人为开垦的地方,他面色凝重地指着那里对龙文章说:“看那处地方,有被人翻动过的痕迹,我估计这里藏有人。你带上几个机灵点的战士,悄悄地过去搜索一下,务必小心行事。”
龙文章闻言,立刻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朝着身后喊道:“不辣、蛇屁股,你们跟我来!”听到呼唤声,二人快速跑到龙文章身边。接着,五个人猫着腰,轻手轻脚地向着前方那片可疑区域摸索而去。他们的脚步放得极轻,仿佛生怕惊动了隐藏其中的敌人。
没一会儿功夫,他们便来到了一座破旧不堪的庙宇前。这座庙看上去已经荒废许久,墙壁斑驳脱落,屋顶也破损严重。然而,当龙文章等人小心翼翼地走进庙里时,却发现里面竟躲着几个面容憔悴、骨瘦如柴的百姓。这些百姓眼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身体瑟瑟发抖。
经过一番询问,众人才得知原来他们都是来自附近莲花镇的幸存者。据他们所述,最近这段时间,周边的好几个镇子都遭到了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的入侵。那些丧心病狂的鬼子不仅抢走了百姓们辛苦积攒下来的粮食和财物,还放火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房屋。更可恶的是,鬼子们抓走了镇上的男人们去修筑地堡工事,而女人们则被强行掳走,成为了鬼子们发泄兽欲的工具。
即便如此,除了和顺镇以外,其余几个镇子的民众依然抱定必死之心,坚决要抵抗到最后一刻!由于缺乏粮食供应,这些勇敢无畏的人们毅然选择在这个人烟稀少、条件恶劣的地方自行耕种。在这艰难困苦的时刻,我大华国的百姓们将五千年来传承而下的生存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凭借自身的力量与勇气,自力更生,在逆境中艰难地谋求生存之路。
这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我大华国得以延续数千年的奥秘所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孕育出了全世界最为顽强不屈的人民,他们亦是全球范围内最能吃苦耐劳的群体。
令人感动的是,当得知龙文章一行人的目的地是和顺时,这几位善良朴实的百姓毫不犹豫地告知了他前往和顺的捷径。这条小路不仅避开了凶残的鬼子巡逻队,甚至连地图上都未曾有过任何标记。为表达感激之情,周卫国慷慨地留给这几位百姓一部分珍贵的粮食和罐头后,便率领着队伍迅速踏上这条充满未知的小路,朝着和顺镇奋勇前进,决心完成此次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孟父自幼聪慧过人,不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领悟,更是广泛涉猎西方先进知识,可谓学贯中西。年轻时的他曾满怀壮志豪情,立下宏伟志向——发明永动机,渴望凭借自身卓越才华与不懈努力,成就一番伟大事业,成为受世人敬仰的文化巨匠。
然而事与愿违,现实中的孟父最终并未走上这条光辉道路。随着岁月流逝,他逐渐变成一个思想守旧、观念迂腐之人,脑子里充斥着各种不合时宜的想法。平日里,他总是喋喋不休地咒骂国家、诋毁军人,似乎对周围一切都充满不满和怨恨。如此行径使得他终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沦为众人眼中那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形象。
尽管孟父如今这般不堪,他还是给自己找了很多不能死的理由。他自觉身负多重重大使命:其一,他需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其二,他承担着文化传承之重任;其三,那些珍贵古老典籍的妥善保管工作亦落在他肩上。可惜再多的理由也骗不了人!
而他之所以一直苟且偷生至今,其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不齿的真相——他性格懦弱无比,贪生怕死。正因如此,他才会选择充当汉奸伪保长一职,以换取暂时的安稳生活。对于这个事实,孟父内心深处虽心知肚明,但却从未有勇气向他人坦诚相告。
其实像孟父这类汉奸并非个例,每一个叛国投敌者几乎都能为自己的投降行为找出看似合理的说辞。他们往往将所谓“救国救民”之类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挂在嘴边,妄图以此来掩盖其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若暂且撇开民族大义不谈,仅就个人品德而言,孟父无疑是一个极度自私自利、心胸狭窄之人。
当周卫国到达和顺之时,远远的看见一个老头,在和顺镇一处房子上刷着小鬼子标语,一笔一划的用华国字写着“大东亚共荣”。贼九向着周卫国道“团长我去将这个狗汉奸抓过来!”
周卫国点了点头,他觉着对待汉奸没啥客气的,他本来就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
贼九山贼出身,对绑票很有经验,怎么让人反抗不了,还发不出声,活干的相当利索。
此刻的孟烦了内心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愈发地焦躁不安起来。他听闻抓到了一个汉奸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飞奔上前询问关于他父亲的下落。然而,当他刚刚赶到此地时,甚至还没来得及看清那个汉奸究竟长得什么模样,便突然听到一句:“了儿,你就是这么对待为父的?”
孟父本就是个贪生怕死之人,被抓捕之后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一双眼睛惊恐万分地四处乱瞟。直到他瞥见了走路稍显蹒跚且不太利落的孟烦了,那颗悬着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因为他深知,只要儿子在这里,自己多半不会性命难保。于是乎,在确定自身安全无忧之后,他那想要显摆一下的心思瞬间又涌上心头,并且迅速占据了上风。
就在这一刹那间,这句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轰然炸响,直接将他的逼格拉到了顶点。龙文章等一干人等皆瞠目结舌地望着孟烦了,一个个张大嘴巴,呆若木鸡,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了一般。他们满心期待地等待着孟烦了给出回应,以证实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是否属实。毕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拥有一个汉奸父亲,那简直堪称奇耻大辱,足以令人颜面扫地、无地自容。
尽管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希望这不过是一场误会,或者仅仅是一个恶作剧罢了,但事实终究无法改变——真的永远不可能变成假的。只见孟烦了眉头紧蹙,双眼圆睁,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从牙缝中恶狠狠地挤出一番话语来:“你竟然当了汉奸?你平日里读的那些圣贤之书难道全都喂给狗吃了不成?你曾经挂在嘴边的忠君爱国之情如今都跑到哪里去了?还有你一直引以为傲的文人风骨呢,怎么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孟烦了想到他的父母过得艰难,甚至想到了再也见不着他的父母了,毕竟是敌占区,他见过太多的悲剧!
独独没有想到他的父亲竟然做了汉奸!奇耻大辱,一时让他心如刀割,痛苦不已。
有个道德伪君子曾经说过,没有不对的父母,只有不孝顺的儿女。
孟烦了能怎么办,只能无奈接受,他将他的父亲扶了起来,拍了拍他身上的尘土。
周卫国和龙文章的炮灰弟兄们去了孟父在和顺的家,一百多特战队员在贼九和李四带领下分散隐蔽在村子里!
孟父得庭院里郁郁葱葱,花团锦簇,很是美丽,骤然见到如此美景众人心里都生出了置身仙境的感觉,一时都呆呆的看着眼前的美景,仿佛稍微一动就会破坏这里的美好。
周卫国向来以心思缜密着称,无论身处何种陌生境地,他都会凭借着军人那与生俱来的警觉和本能,对周边环境展开事无巨细的探查,力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以防遭遇不测并避免无谓的损失。而此时此刻,此地竟是一个汉奸的宅邸,这更让他不敢掉以轻心。
只见周卫国的目光犹如鹰隼一般,锐利地扫过一扇扇紧闭的房门。与此同时,他的耳朵也像天线般竖得笔直,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四周哪怕最细微的声响。就在这时,从其中一间屋子里传出了几声若有若无、极为轻微的痛呼。这声音虽然短暂且微弱,但却没能逃过周卫国那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
他心中立刻警铃大作,直觉告诉他这间屋子大有蹊跷。要知道,如今正处于战火纷飞的乱世之中,任何一点异样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与阴谋。就拿那位孟父来说吧,他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文人罢了,可却能在如此艰难的世道里活得这般滋润、精致,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不寻常之事。
龙文章他们或许是由于对孟烦了的绝对信任,从而先入为主地认为孟父不会存在什么问题。然而,周卫国可不这样想。对于汉奸这种背叛国家和民族的败类,他向来嗤之以鼻,并且绝不会轻易相信他们会安分守己。
突然只听得一声洪亮而又威严的呼喊声骤然响起:“了儿,怎地如此磨蹭,还不速速给乃父和你母亲请安?”这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彻整个庭院。
孟烦了听闻父亲的召唤,血脉压制之下连忙加快脚步,身后那一群平日里与他称兄道弟的炮灰兄弟们也跟着他一路小跑着进入到了堂屋之中。这些家伙一个个手忙脚乱、跌跌撞撞的样子,活像一群被惊扰的鸭子,场面好不滑稽。
要说这群炮灰弟兄为何如此积极地跟随着孟烦了一同前来,其实原因再简单不过——他们都巴不得看到这位平日里总是自命不凡的兄弟倒霉呢!一想到等会儿能够亲眼目睹小太爷出丑的模样,他们心里头便乐开了花。可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就是单纯地想要看个热闹罢了。此刻,这些人的脸上纷纷浮现出幸灾乐祸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接下来即将上演的精彩好戏。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314/93955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