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湖州

推荐阅读:穿越成60年代小族长的暴爽人生奥特:终焉的续章漫威:我有概念性技能!高武世界:开局觉醒天人合一四合院:系统逼我做男科圣手洪荒:我,东王公,要成为最强?夫君洞房花烛夜,她在乱葬岗被活埋网游:敢惹他?内裤都给你偷没了都穿书了,开点挂不是很合理吗?四合如意

    从村里带来的六个小厮三个丫鬟,秉性都还不错,陈芸娘挑了四个小厮出来,培养成点心师傅。
    另两个小厮则被吕素禾要走,又在牙行买了几个瞧着还算老实的汉子。
    吕素禾熟练掌握了蒸馏酿酒法,租了个院子,定制的工具到了就开工。
    李芙蕖的熟药铺要复杂些,周诚给她的方子有膏剂、丸剂、散剂、丹剂、酒剂和锭剂。
    她一个外行要将熟药铺开起来不容易,因此,苏樱和隋玉瞻都有份。
    不但要等隋玉瞻找到药材运回来,还得买些人跟苏樱学制药,她自己也得学。
    熟药铺一时半会儿开不起来。
    楚黛的染布庄跟吕素禾酿酒坊同一天开起来,成衣铺子还得再等一等。
    袁玉竹不着急开脂粉铺子,她打算先做出一部胭脂水粉和珍珠养颜膏。
    几人都各忙各的的,裴氏也没闲着,周诚将香皂肥皂的方子给了她。
    近来就待在院子里做香皂肥皂。
    她不打算开铺子,做好了放在袁玉竹的脂粉铺卖。
    周诚和杜武一行人三天内赶到了湖州。
    湖州只是个县城,荒凉的一匹,几十公里见不到人烟,别说两万亩土地,一百万亩也绰绰有余。
    县城很小,贫穷程度超出周诚的想象。
    先在去县衙,康县令陪同下到铁匠铺子定制农具,随后去皇帝赏赐的良田。
    良田离县城有十多里,地里杂草比人高。
    放眼望去,起码有几千棵杂树,没有树的地不到两百亩。
    杜武差点破口大骂。
    这就是良田?大老远的跑过来还得开荒。
    还不如直接在照西县开荒算了。
    狗皇帝真是......
    做了皇帝就是不一样啊,耿直的大老粗都学会算计人了。
    康县令见杜武黑着脸,缩了缩脖子。
    周诚早有心理准备。
    近几年天灾人祸,湖州一个县只有不到五千人口,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出现这样的情况属实正常。
    周诚淡定蹲下身,抓起一把黑土在手里搓了搓,比大营子沟的土地更为疏松。
    黑土地腐殖质含量高,水分保持性好,有机质丰富,种出来的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更上乘。
    禹州下辖的县并非全都是黑土地,一半以上是黄土和沙地,他去过的青州、甘州、兖州和雍州也全都是黄土地和沙地混合。
    周诚觉得自己和杜武人品大爆发,皇帝赏赐的土地居然是少见的黑土地。
    周诚压下兴奋对杜武道:“大哥,陛下对咱们不薄。”
    虽说是歪打正着,但他和杜武确确实实是赚了。
    黑土地啊,多难得。
    不但可以省下许多肥料,耕种也比硬邦邦结块的黄土地轻松得多。
    杜武:“???”
    周诚顾不上跟他解释,问康县令:“康县令,湖州闲置的土地大概有多少?”
    具体有多少康县令也说不清,只说了个大概:“一百万亩有余。”
    此刻周诚心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高效的耕地机器。
    整个大周不到三千万人口,要是将湖州闲置的土地全都耕种了,少说能养活大周十分之一的人。
    周诚心里顿时火热起来。
    手放在眉骨处搭了个帐篷向远处眺望河流,河面倒映着绚烂多姿的晚霞。
    湖州有山有水,水利资源丰富,当地主要种植稻谷。
    地里杂树太多,砍树挖树根的工程过于浩大,浪费时间。
    先将没有树的地种了,等农忙过了再慢慢砍树。
    地势平坦的地方可以种稻谷,有弧度的坡地种小麦、玉米和豆类,还能撒上油菜籽等等。
    顿顿吃动物油容易三高,还是得吃些植物油。
    且做油炸食品就少不得要菜籽油。
    对了,几年没吃过西瓜,今年得种上,夏季卖到京都肯定能挣一笔。
    猪羊和鸡鸭鹅都要养,既改善大伙儿的伙食,更能赚钱。
    这么多地,不但要种粮食蔬菜瓜果还要种棉花、种桑树养蚕。
    大周只有南方城市才种桑养蚕,湖州属于南北交界,夏天较热冬天会下雪,但没有京都冷,可以种桑树。
    周诚脑中有了个大概的计划。
    总之,他一定要将这个穷到令人无法想象的湖州改造成世外桃源。
    “康县令,能不能安排出人手来帮忙建房?当然,不是做白工,有工钱。”
    房子也是重中之重,要常住得建牢固了,除了许家有女眷外都是些男人,可以将房子盖大些。
    铺成大炕,一间屋子住五六十人。
    康县令哪敢要工钱,连忙说道:“能为国公爷办事是下官的荣幸,工钱就不必了。”
    杜武虎目一瞪:“怎么,你是想让我们压榨百姓?还是你自己掏银子。”
    康县令后背发凉,抹着额头连说不敢。
    当然是压榨百姓,他自己还穷得叮当响,哪里盖得起房子。
    不过这话他只敢憋在心里。
    杜武板着脸:“还不快去办,明日一早直接带人过来,该是多少工钱就是多少工钱。”
    “是是是,那下官就先行告退。”
    康县令本想尽尽地主之谊,看杜武这架势他哪敢,得到周诚的默许立马带着人走了。
    与周诚一同来的除了杜武、隋玉瞻,还有十名身手较好的士兵。
    七人砍树搭棚子,三人计划着将地上的草给烧了,这样可以省下不少力气,还能给地里增点儿肥。
    周诚连忙制止:“地不能烧。”
    这些士兵都是穷苦人家出生,自小就跟着长辈种地,刀耕火种是祖辈传下来的种地方式之一。
    有人见周诚说话和气不摆架子,壮着胆子说:“国公爷,在小人家乡,草烧了能肥地。”
    周诚颔首:“你说的不错,草木灰确实能肥地,直接烧地就会破坏土壤的肥力,影响收成。
    这么说吧,黑土里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
    直接用火烧就会破坏这些对庄稼有利的物质,本来能种出两百斤粮食,这一烧就会减产至少一成。
    要么就得增加更多的肥料。”
    众人似懂非懂。
    杜武扯着嗓门吼:“不管你们原来怎么种,来到这里就必须听从安国公的安排,否则,军法处置。”
    “是。”
    众人不敢有任何怀疑,周诚让怎么做就怎么做。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290/93848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