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家庭兴衰
推荐阅读:围炉相看一笑温、娘子太努力,我摆烂怎么了?、亲,你可安好、重生宠夫,她顺便虐个渣、官场:从镇长到封疆大吏!、快穿之满级大佬在线护短、宝可梦:开局加入火箭队、佛子天、女帝师尊,我真的只是个普通人啊、军阀:红警基地,我单挑全世界、
陈裁缝到了小密家,才知道自己闯祸了,市长大人要亲自问斩。
原来,小蜜当晚约了几国公使夫人和一批贵妇,穿上新做的旗袍,在家派对。
立刻招来无数双青睐的眼神,公使夫人大加赞赏,也打开了贵妇们的思想禁锢。
市长夫人都敢带头袒胸露乳,我们有什么不敢的?都偷偷跟陈裁缝联系。
市长听到风言风语,立刻去找小密。问她派对时,穿的什么东西?
小蜜收割了一批羡慕和妒忌的眼神,颇为得意。特意穿给市长看,让他看看她美不美?
市长看的眼睛发直,跟着皱起了眉头:
“宝贝啊,你这也叫旗袍?打算穿给谁人看啊?”
小密撒娇道:
“穿给您看啊,达令,我再参加宴会,就穿这件旗袍,洋人一看就懂。”
市长抑制着怒火,翻着白眼,不解得问:
“哦?他们懂什么啊?”
小蜜撇撇嘴,回答一句:
“东方女性之美。”
市长气得浑身发抖,一拍茶几,震的茶杯哗啦哗啦发出抖音。他怒火中烧:
“美你娘个头!这东西谁做的?卫士长,将裁缝抓来,斩了!”
市长看陈裁缝被押上来,先仔细打量一番,想看看此人是何方神仙,竟然这么大胆。
然后又一拍桌子,骂道:
“这东西是你做的吗?有伤风化之事,你竟干得出来?你安得什么心?拉出去斩了!”
陈裁缝心知大事不好,马屁拍马腿了。战战兢兢站那儿,脑子里一片空白。
完了,这主不好服侍哦。名倒是出了,小命快没了。
他生就倔犟,那个年代敢私奔,没有点胆量,做不到哦。
他渐渐镇静下来,扑通一跪:
“市长大人,请容小的解释。”
市长破口大骂:“你有屁,去阴间跟阎王放吧。我看阎王都不会饶你!”
小蜜在一旁撅着嘴,拽拽市长衣袖:
“发那么大火干什么?让人家说嘛。”
市长大人紧绷的脸缓和了些,不耐烦地挥挥手:
“有屁快放!”
陈裁缝豁出去了,不说是死,说了也许能捡条命。他肃然道:
“大人,我知道前面几个同行都铩羽而归,我才敢来。”
市长仿佛打量怪物似的,又仔细瞅瞅他,好奇地问:
“噢?你知道了原因,还敢来?不要命了?”
陈裁缝侃侃而谈:
“大上海是世界之窗,大人既要保民平安,又要繁荣经济,免不了要跟洋人接触。夫人穿上这件旗袍,必将展示市长大人包容之心。”
市长没听懂,疑惑的问:
“你说这东西,有那么多讲究吗?还展示了本市长包容之心?嗯,说来听听。”
“是啊,洋人看见夫人穿这样的旗袍,立马就懂了大人有大胆改革之决心。我敢打赌,若夫人穿上这件旗袍,必定会收割一群洋粉丝,上海在大人治理下,很快会繁荣昌盛。”
市长瞅着眼前的裁缝,有些惊讶。
妈的,一件旗袍,浑身是洞,竟被他吹上了天,简直胆大妄为。要给他点厉害看看。
“你准备赌什么?”
他阴笑着问,已在考虑,对眼前的裁缝,是砍头好笑,还是腰斩更乐。
“赌命!如小人估计的对,大人放我回去。如不对,砍了小人。”
小蜜不失时机怂恿道:
“唉吆,行了吧?人家命都不要了,试试看吧。反正我喜欢。”
陈裁缝尽管在小密家慷慨激昂,心里还是虚的。回到家,惊魂未定。招呼老婆收拾东西,赶快逃命。
刚出门,介绍他的裁缝阴着脸,将十个大洋如数奉还,冷冷地问:
“大洋烫手,我还你了。看样子,你准备逃命了?你走了,我咋办?”
陈裁缝想想也是,叹口气说:
“没想到事情会糟糕到这一步。你说咋办呢?我总不能全家等死吧?要不,你也走吧?”
“妈的,老子倒血霉了。好吧,给我一天时间,我考虑考虑。”
介绍人无奈的摇摇头。
“你还考虑个屁啊?七考虑,八考虑,再走来不及了。”
陈裁缝急得直跳。
老婆劝道:
“天色已晚,没班车了,就等一夜吧。要真出事,命中一劫,跑也跑不掉。”
全家人一夜未睡,天刚蒙蒙亮,陈裁缝急不可耐去了介绍人家问情况。
介绍人全家也一夜没睡,大包小箱已整理好了。二人约定早班车去乡下,隐名埋姓。
陈裁缝心定了,离早班车还有一个时辰,泡壶茶,在家坐等。
忽然一队士兵包围了裁缝店,卫士长敲门。
陈裁缝让老婆带一对儿女跳窗,先回贫民区躲躲。
儿女在窗下等候母亲,母亲让他们先走。她跟丈夫言明:要死,夫妻俩死一块。
陈裁缝既感动,又无奈,大义凛然去开门。
卫士长进门,验明正身。抓走了他,没抓老婆。
他见市长阴着脸坐那儿,神情肃穆。心里哀鸣:命中一劫,逃不过这一劫了。
市长怒目圆睁,拍一下桌子。旋即哈哈大笑:
“哈哈哈,你狗日的有点本事。从今往后,夫人衣服就你做了。”
小蜜高兴的告诉他,昨晚参加宴会。穿他做的旗袍,她成了皇后。
洋人和达官贵人惊叹,都赞市长大人开放,从夫人这件旗袍,他们懂了市长之苦心。
她最后提醒陈裁缝一句:陈师傅出名了,今年的货,三十晚上都做不完了。
市长大人命人带上一百个大洋,开车送他回去。然后就是开新闻发布会。
吾等任职以来,殚精竭虑,开放市场,繁荣经济,造福渔民。
今有市民陈裁缝,在吾等号召下,思想开放,大胆探索,用语创新。
一件旗袍领导时代新潮流。吾等应以他为榜样,大力表彰。云云。
陈裁缝身上裹着大红花,懵懵懂懂回家。途中掏出奖章,去了当铺。问这东西值几个钱?
当铺老板左瞅又看,随即摇头说:
“这是政府奖章,铜质的,不值钱。不过,等上百年,作为古董,价值连城哦。”
陈裁缝听罢又问:
“等上五十年,是否值半个城?我想提前买给你,只要临街一座二层楼,可否?”
当铺老板一愣,估计眼前之人脑子有问题,不耐烦地摆摆手:
“你没听懂啊?这东西现在屁钱不值。等你孙子结婚,也许能值一栋小二楼,走吧。”
陈裁缝路上掰着指头算,儿子才七岁,十年以后才十七岁,孙子结婚起码又是十七年。
卧槽,哪个等得起啊?奖章在手里翻来覆去,最后叹口气,扔了。
回家一看,老婆正瘫地下哀嚎。见他安然无恙回家,喜出望外。
“你没死啊?”她问。
陈裁缝摆出一副王者归来模样,回答还带有恼怒:
“你巴望我死啊?告诉你,又拿了奖章和赏金。我真出名了,哈哈哈!”
老婆惊喜的问:
“哦?奖章值不值钱啊?快给我看看是什么东西。”
“奖章嘛,要等我俩打了百年才值钱。被我扔了。”
陈裁缝估计解释的深奥,老婆不懂。只好用她听得懂的语言,通俗一点了。
之后几年,陈裁缝一家生意兴隆,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
陈玉芬17岁那年,父亲在闹市区买下临街二层楼。楼上住家,楼下营业。
原来的“陈氏裁缝铺”牌子扔了,新店冠名“上海市陈氏旗袍有限公司”,转吃旗袍。
未曾想,开业没几天,麻烦事来了。
这一年,市长因贪污被革职,小密也受牵连,双双进了监狱。
外人一直以为,陈裁缝靠市长这棵大树发的财。保护伞没了,都蠢蠢欲动。
当地一帮派老大,早看上了年华正茂的陈玉芬,意欲纳她为妾。
只是顾忌市长大人是他家的保护伞,不敢动。现在大树倒了,派人上门提亲。
陈董事长自然不允,老大想着法子坑害陈家,天天派人上门闹事。
一段时间过去,看没进展。老大让手下烧公司一间仓库,教训一下未来的老丈人。
手下超额完成任务,不仅烧了公司仓库,还烧了临街二楼。
陈玉芬父母为救火,倒在烟火中。被救出,已双双停止了呼吸。
陈玉芬因去布庄进货,弟弟在学校住舍,免遭火灾,各捡一命。
姐弟俩躲到贫民窟,开始还能依靠退货款生活。久而久之,缺粮断顿。
弟弟辍学,暗自去码头打工。陈玉芬则靠缝缝补补,以及做些手工活养家。
她19岁那年,被原来找事的帮派老大发现,跟着麻烦不断。
救她的男人,第二天上午,带着大包小包又来看她。
她为感谢好心人,请他留下吃餐饭。
那男人打量她家,皱起眉头摇摇头说:
“姑娘,你长得也不赖,可曾许配人家?”
看她弟弟无精打采的回来,问了他情况,坚持要请她姐弟俩去餐馆开洋荤。
散席,男人掏出十个大洋交给陈玉芬。她不肯收,弟弟一把夺下走了。
男人送她回家,路上透露了他的情况。说他叫梁东林,因忙于生意,至今未婚。
看样子,帮派老大不会善罢甘休,不如跟他去南京。如她愿意,可结秦晋之好。
她弟弟也不需要再做苦力了,请她三思。如同意,打个电话,他派助手来迎娶。
陈玉芬接过电话号码,回家后跟弟弟商量。弟弟一个劲点头,说这样最好。
姐夫做生意,有钱。去了南京,姐姐可以避开帮派老大,他也可以继续完成学业。
陈玉芬考虑了几天,最后去电话亭,打了影响自己一生的电话。
原来,小蜜当晚约了几国公使夫人和一批贵妇,穿上新做的旗袍,在家派对。
立刻招来无数双青睐的眼神,公使夫人大加赞赏,也打开了贵妇们的思想禁锢。
市长夫人都敢带头袒胸露乳,我们有什么不敢的?都偷偷跟陈裁缝联系。
市长听到风言风语,立刻去找小密。问她派对时,穿的什么东西?
小蜜收割了一批羡慕和妒忌的眼神,颇为得意。特意穿给市长看,让他看看她美不美?
市长看的眼睛发直,跟着皱起了眉头:
“宝贝啊,你这也叫旗袍?打算穿给谁人看啊?”
小密撒娇道:
“穿给您看啊,达令,我再参加宴会,就穿这件旗袍,洋人一看就懂。”
市长抑制着怒火,翻着白眼,不解得问:
“哦?他们懂什么啊?”
小蜜撇撇嘴,回答一句:
“东方女性之美。”
市长气得浑身发抖,一拍茶几,震的茶杯哗啦哗啦发出抖音。他怒火中烧:
“美你娘个头!这东西谁做的?卫士长,将裁缝抓来,斩了!”
市长看陈裁缝被押上来,先仔细打量一番,想看看此人是何方神仙,竟然这么大胆。
然后又一拍桌子,骂道:
“这东西是你做的吗?有伤风化之事,你竟干得出来?你安得什么心?拉出去斩了!”
陈裁缝心知大事不好,马屁拍马腿了。战战兢兢站那儿,脑子里一片空白。
完了,这主不好服侍哦。名倒是出了,小命快没了。
他生就倔犟,那个年代敢私奔,没有点胆量,做不到哦。
他渐渐镇静下来,扑通一跪:
“市长大人,请容小的解释。”
市长破口大骂:“你有屁,去阴间跟阎王放吧。我看阎王都不会饶你!”
小蜜在一旁撅着嘴,拽拽市长衣袖:
“发那么大火干什么?让人家说嘛。”
市长大人紧绷的脸缓和了些,不耐烦地挥挥手:
“有屁快放!”
陈裁缝豁出去了,不说是死,说了也许能捡条命。他肃然道:
“大人,我知道前面几个同行都铩羽而归,我才敢来。”
市长仿佛打量怪物似的,又仔细瞅瞅他,好奇地问:
“噢?你知道了原因,还敢来?不要命了?”
陈裁缝侃侃而谈:
“大上海是世界之窗,大人既要保民平安,又要繁荣经济,免不了要跟洋人接触。夫人穿上这件旗袍,必将展示市长大人包容之心。”
市长没听懂,疑惑的问:
“你说这东西,有那么多讲究吗?还展示了本市长包容之心?嗯,说来听听。”
“是啊,洋人看见夫人穿这样的旗袍,立马就懂了大人有大胆改革之决心。我敢打赌,若夫人穿上这件旗袍,必定会收割一群洋粉丝,上海在大人治理下,很快会繁荣昌盛。”
市长瞅着眼前的裁缝,有些惊讶。
妈的,一件旗袍,浑身是洞,竟被他吹上了天,简直胆大妄为。要给他点厉害看看。
“你准备赌什么?”
他阴笑着问,已在考虑,对眼前的裁缝,是砍头好笑,还是腰斩更乐。
“赌命!如小人估计的对,大人放我回去。如不对,砍了小人。”
小蜜不失时机怂恿道:
“唉吆,行了吧?人家命都不要了,试试看吧。反正我喜欢。”
陈裁缝尽管在小密家慷慨激昂,心里还是虚的。回到家,惊魂未定。招呼老婆收拾东西,赶快逃命。
刚出门,介绍他的裁缝阴着脸,将十个大洋如数奉还,冷冷地问:
“大洋烫手,我还你了。看样子,你准备逃命了?你走了,我咋办?”
陈裁缝想想也是,叹口气说:
“没想到事情会糟糕到这一步。你说咋办呢?我总不能全家等死吧?要不,你也走吧?”
“妈的,老子倒血霉了。好吧,给我一天时间,我考虑考虑。”
介绍人无奈的摇摇头。
“你还考虑个屁啊?七考虑,八考虑,再走来不及了。”
陈裁缝急得直跳。
老婆劝道:
“天色已晚,没班车了,就等一夜吧。要真出事,命中一劫,跑也跑不掉。”
全家人一夜未睡,天刚蒙蒙亮,陈裁缝急不可耐去了介绍人家问情况。
介绍人全家也一夜没睡,大包小箱已整理好了。二人约定早班车去乡下,隐名埋姓。
陈裁缝心定了,离早班车还有一个时辰,泡壶茶,在家坐等。
忽然一队士兵包围了裁缝店,卫士长敲门。
陈裁缝让老婆带一对儿女跳窗,先回贫民区躲躲。
儿女在窗下等候母亲,母亲让他们先走。她跟丈夫言明:要死,夫妻俩死一块。
陈裁缝既感动,又无奈,大义凛然去开门。
卫士长进门,验明正身。抓走了他,没抓老婆。
他见市长阴着脸坐那儿,神情肃穆。心里哀鸣:命中一劫,逃不过这一劫了。
市长怒目圆睁,拍一下桌子。旋即哈哈大笑:
“哈哈哈,你狗日的有点本事。从今往后,夫人衣服就你做了。”
小蜜高兴的告诉他,昨晚参加宴会。穿他做的旗袍,她成了皇后。
洋人和达官贵人惊叹,都赞市长大人开放,从夫人这件旗袍,他们懂了市长之苦心。
她最后提醒陈裁缝一句:陈师傅出名了,今年的货,三十晚上都做不完了。
市长大人命人带上一百个大洋,开车送他回去。然后就是开新闻发布会。
吾等任职以来,殚精竭虑,开放市场,繁荣经济,造福渔民。
今有市民陈裁缝,在吾等号召下,思想开放,大胆探索,用语创新。
一件旗袍领导时代新潮流。吾等应以他为榜样,大力表彰。云云。
陈裁缝身上裹着大红花,懵懵懂懂回家。途中掏出奖章,去了当铺。问这东西值几个钱?
当铺老板左瞅又看,随即摇头说:
“这是政府奖章,铜质的,不值钱。不过,等上百年,作为古董,价值连城哦。”
陈裁缝听罢又问:
“等上五十年,是否值半个城?我想提前买给你,只要临街一座二层楼,可否?”
当铺老板一愣,估计眼前之人脑子有问题,不耐烦地摆摆手:
“你没听懂啊?这东西现在屁钱不值。等你孙子结婚,也许能值一栋小二楼,走吧。”
陈裁缝路上掰着指头算,儿子才七岁,十年以后才十七岁,孙子结婚起码又是十七年。
卧槽,哪个等得起啊?奖章在手里翻来覆去,最后叹口气,扔了。
回家一看,老婆正瘫地下哀嚎。见他安然无恙回家,喜出望外。
“你没死啊?”她问。
陈裁缝摆出一副王者归来模样,回答还带有恼怒:
“你巴望我死啊?告诉你,又拿了奖章和赏金。我真出名了,哈哈哈!”
老婆惊喜的问:
“哦?奖章值不值钱啊?快给我看看是什么东西。”
“奖章嘛,要等我俩打了百年才值钱。被我扔了。”
陈裁缝估计解释的深奥,老婆不懂。只好用她听得懂的语言,通俗一点了。
之后几年,陈裁缝一家生意兴隆,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
陈玉芬17岁那年,父亲在闹市区买下临街二层楼。楼上住家,楼下营业。
原来的“陈氏裁缝铺”牌子扔了,新店冠名“上海市陈氏旗袍有限公司”,转吃旗袍。
未曾想,开业没几天,麻烦事来了。
这一年,市长因贪污被革职,小密也受牵连,双双进了监狱。
外人一直以为,陈裁缝靠市长这棵大树发的财。保护伞没了,都蠢蠢欲动。
当地一帮派老大,早看上了年华正茂的陈玉芬,意欲纳她为妾。
只是顾忌市长大人是他家的保护伞,不敢动。现在大树倒了,派人上门提亲。
陈董事长自然不允,老大想着法子坑害陈家,天天派人上门闹事。
一段时间过去,看没进展。老大让手下烧公司一间仓库,教训一下未来的老丈人。
手下超额完成任务,不仅烧了公司仓库,还烧了临街二楼。
陈玉芬父母为救火,倒在烟火中。被救出,已双双停止了呼吸。
陈玉芬因去布庄进货,弟弟在学校住舍,免遭火灾,各捡一命。
姐弟俩躲到贫民窟,开始还能依靠退货款生活。久而久之,缺粮断顿。
弟弟辍学,暗自去码头打工。陈玉芬则靠缝缝补补,以及做些手工活养家。
她19岁那年,被原来找事的帮派老大发现,跟着麻烦不断。
救她的男人,第二天上午,带着大包小包又来看她。
她为感谢好心人,请他留下吃餐饭。
那男人打量她家,皱起眉头摇摇头说:
“姑娘,你长得也不赖,可曾许配人家?”
看她弟弟无精打采的回来,问了他情况,坚持要请她姐弟俩去餐馆开洋荤。
散席,男人掏出十个大洋交给陈玉芬。她不肯收,弟弟一把夺下走了。
男人送她回家,路上透露了他的情况。说他叫梁东林,因忙于生意,至今未婚。
看样子,帮派老大不会善罢甘休,不如跟他去南京。如她愿意,可结秦晋之好。
她弟弟也不需要再做苦力了,请她三思。如同意,打个电话,他派助手来迎娶。
陈玉芬接过电话号码,回家后跟弟弟商量。弟弟一个劲点头,说这样最好。
姐夫做生意,有钱。去了南京,姐姐可以避开帮派老大,他也可以继续完成学业。
陈玉芬考虑了几天,最后去电话亭,打了影响自己一生的电话。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240/93606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