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打通南部通道

推荐阅读:围炉相看一笑温娘子太努力,我摆烂怎么了?亲,你可安好重生宠夫,她顺便虐个渣官场:从镇长到封疆大吏!快穿之满级大佬在线护短宝可梦:开局加入火箭队佛子天女帝师尊,我真的只是个普通人啊军阀:红警基地,我单挑全世界

    沈云彤这边要继续生产驱虫药,保证下次能够有一万粒给路易斯。
    另外继续结合中医药研发新的药物,尤其是治疗流感的药物,以后会在欧洲很有市场。
    青霉素这次在伤员身上试用还是取得了一些效果,要想办法提高提纯水平,在古代,这是宝贝。
    医药这一块,沈云彤只要发现了有天赋的,就只管弄来跟在身边学习,培养一个是一个。
    沈云峰自己统筹基地的建设,张大金和田虎协助,张大金负责日程建设,田虎则负责安保。
    现在有了一百多海贼补充力工,安保队伍可以适当扩大一些,在土匪中和赤腰瑶寨中吸收一些人。
    沈云峰还带着沈涛涛负责南边悬崖那里通道打通的工作,无论能不能通过江平江运输大宗物资,但这个逃生通道必须要打通。
    学堂毕业的一些孩儿要抓紧带起来,尤其是研发那一块儿,他们岁数大一些,在学堂学习时间短,那就在实践中继续学起来,手把手教。
    这几年毕业的孩子将是未来的研发人员和教员,是未来发展的根基。
    科技向来是要有大批研发人员,无数次的无用功的积累才会达到质变。
    “丰南号”必须有明确的导向,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银两,这些孩子待遇要好,工资要高,要以他们的例子教育其他孩子好好学习数理化。
    让十家瑶寨出面去各个瑶寨甚至去山的北面去收购茶叶,这些茶叶可以卖给路易斯,种茶叶这个事就不要浪费“丰南号”的人力了。
    沈云峰一股脑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也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老管说出来他最近研究的东西,让大家都很振奋,他在山上发现了杜仲树,他记得以前曾经推广过种植杜仲树,杜仲不但可以入药,还可以提取杜仲胶,就是类似于橡胶的胶质。
    他也是发现了这种树才想起来这事,后来他就刻意去找,原来这杜仲都在山腰偏下,零零散散的,没有成林,估计适合山腰以下的气候。
    他试了试,确实可以弄出胶来,但是要达到用的程度,还要慢慢想办法试验。
    这个消息让沈云峰特别兴奋,橡胶是重要的物资。
    他从路易斯那里打听来的消息,这时候,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橡胶普遍利用的例子,东南亚这一带他也没听说过有人种植可以提取胶质的树木。
    这时候如果能弄出类似于橡胶的东西,那是太好了,很多物品就可以制造了。
    跟着,老管给他一棍子,杜仲树长得慢,七八年以后才勉强能用,二十年才能成大树。
    沈云峰兴奋的眼神一耷拉,难怪后世都用橡胶树,而不是杜仲树,这玩意肯定经济价值不如橡胶树。
    那不管,他让老管慢慢弄,哪怕折腾出两条自行车车胎,tm的也能堂而皇之的搞个自行车骑一骑。
    要是搞个二三十辆出来,就可以搞一支机动小分队了,就像铁道游击队的那样,一边骑车一边拿着盒子炮啪啪啪的打小鬼子。
    沈松说这边也有点进展,可以用松树树脂给铁弄一个涂层,多少可以起到一些防水防腐蚀作用,就是要给铁件打磨好,涂上去严丝合缝才管用。
    现在弄不到锌,不然还可以试试电镀防锈。
    “唉!咱们八个人中咋就没一个学地质找矿的!老天爷你搞团队穿越,也要搭配好啊。”沈云峰叹了口气。
    沈云彤瞄了他一眼说:“得了吧,学地质的最差的估计都是一本院校,大部分都是211、985的,怎么会跟我们窝在一起。”
    沈云峰眼睛一翻,说:“就你一个本科生,咋滴,还看不起我们大专生,田虎,好好管教管教她。”
    顿时,这会瞬间开不下去了,自动结束了。
    沈云峰问问大家对自己的布置有没有意见,大家都说没意见,你是老大你说了算,然后就做了猢狲散。
    这会开完了,沈云峰这晚睡的特别香,梦到自己在江平江里一边漂流一边喝着可乐。
    第二天一早,沈云峰带着沈涛涛就去了赤腰瑶寨,这算是沈总第一次亲临赤腰瑶寨。
    黄兴发一看大驾光临,昨晚吃的人家送来的海鲜味道还在嘴里,这不得陪着。
    走在寨子里,瑶人们都争先观看,有些去做过力工的瑶人自然见过沈云峰,路边上就行礼了。
    沈云峰也点头致意,心里感觉也是挺好的,有点后世领导下基层的感觉啊。
    从赤腰瑶寨步行到悬崖处足足有好几里地,要步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这时候沈云峰就深深怀念自己的车,要是有路多好,直接从物流园开来,多省事。
    赤腰瑶寨到悬崖边的地势还是比较平坦的,开路的话其实工作量要比物流园到柏家村的小的多,以后也不是不能考虑。
    这一大片地以后估计都要开垦成田地,基地那边是要作为工业用地了。
    想到这里,沈云峰也就和黄兴发边走边比划,让他们开垦田地的时候要把路的位置留下来,因为以后要是从这里出去大宗货物,还是得有路的。
    随着这两年的融合,赤腰瑶寨和“丰南号”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黄巧巧的事情后,大家其实都揣着明白当糊涂。
    越来越多的瑶人在“丰南号”拿工资,上次还有几个跟着“丰南号”去万尾岛打仗。
    学堂里毕业的瑶人孩儿也有的在柏家村后面的研发基地上班,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已经理不清了。
    山上已经形成了羡慕链,一般的柏家子弟羡慕嫁到物流园的柏洁,瑶人羡慕柏家村和“丰南号”的关系,土匪们也羡慕柏家村和“丰南号”的关系。
    海贼们则羡慕土匪们,海贼的家小则羡慕那些安南女,万尾岛的孩儿们除了被劳改的海贼,他们都羡慕。
    十家瑶寨的瑶人则羡慕赤腰瑶寨的瑶人。
    反正,就是谁靠的“丰南号”最近,谁就更受人羡慕。
    所以,沈云峰对习惯上已经将这片土地视为瑶寨土地的地方指手画脚的行为,黄兴发和陪同的其他一位长老丝毫没有觉得不妥,而是有一种庆幸,沈总终于看上我们这里了。
    黄兴发自从上次同意派阿贵们去万尾岛,又听说居然还夺取那么多船,他心里已经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了。
    反正跟着后面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狗日的柏有志难怪要报名去万尾岛,知道肯定赢,汉人奸猾,去表现了,还天天吃海鲜。
    这海鲜味道真的不错,嫩,比野河里的鱼刺少,下次还得搞点吃吃。
    看看后面的人没跟上来,黄兴发压低声音说:“沈总,听说沈松沈先生想讨老婆,瑶寨还有几个漂亮的沙腰妹,年纪正好。”
    沈云峰一听笑了,心里想,劳资幸亏没揽这活。也小声说:“不是瑶汉不通婚吗。”
    黄兴发眨眨眼睛说:“逐出瑶寨嘛,有何不可。”
    “你听黄巧巧说的吧。”沈云峰小声笑着说。
    “是的是的。”黄兴发憨厚的笑了,这个不承认不行啊。
    沈云峰小声说:“这事你别找我,你就找黄巧巧,让她去做我堂妹的工作,这事情她全权负责,沈松肯定听她的。”
    沈云峰非常无耻的把这事推给了自己堂妹。
    黄兴发点点头,心里开始计划了,心想既然你不管这事,真要是沈松看上了,你就不能反对,等回去就想办法叫黄巧巧邀请沈云彤到寨子里转转。
    一路走一路聊,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了悬崖边。
    沈云峰一看,卧槽,天天在家想,不如现场看一看,这条件也太好了吧,山崖是石头的底子,够坚硬。
    偏偏靠山崖不远的地方,好几棵大树,看树的直径,估计至少一两百年,好几根粗大的枝干伸出悬崖之外,天生的悬挂点啊。
    如果再用几根钢管伸出去搭个支架,再用钢索斜拉固定,妥妥的支撑个两三吨没问题啊。
    而且有着树干和树冠的遮蔽,远处也不容易看见这里有啥机械。
    发明设备不是机械专业大专生的强项,但设备安装是啊。
    沈云峰看了看,觉得可以弄个滑轮组,两定两动,下面挂个坚固的框子,用作上下的容器。
    这边绳索从定滑轮穿过在悬崖上固定一个绞盘,绞盘再利用杠杆原理,两三个人就可以操作了。
    如果怕容器框荡漾,可以做几个固定杆,将盛了重物的容器框慢慢用绳索和固定杆一起慢慢放出去,等容器框稳住了,再收回固定杆。
    绳索可以就随着容器框上下,下面的人也可以先抓住绳索引导容器框降落到适合的地点,甚至可以像龙门吊一样直接上船。
    二、三十多米高,从下面爬上来很难,但传递声音还可以听见的,上下配合没问题。
    沈涛涛看了也是一样,表示毫无压力,后面就是制作了,用现代钢制作的话,应该可以承受几吨的重量,绞盘用钢钎打到岩石里固定,受力也没问题。
    两个人的看法都比较接近,沈涛涛就现场画了一个草图,把绞盘的位置确定。
    然后让一个胆大的瑶人爬到树干上拉着线绳量了一下尺寸,都标记在草图上,回去就可以制造这些设备了。
    此时的广州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因在湖南提督任上离广东路程近,先行赶到广州主持大局的是参赞杨芳。
    杨芳在给道光上报奏折,完全不提战败的事实,也没提跟英国人谈判的事,仅仅是委婉的提到英国人希望恢复通商来试探道光的态度。
    英国人让行商帮忙提出请求恢复正常贸易,只要恢复正常贸易后绝不带违禁品,如果查出携带违禁品,就同意清朝没收他们的商船。
    他还委婉的说出广州守备不足,防守有些困难,能不能将计就计,恢复通商,让英军放松警惕,剿办起来更有把握。
    道光回复是想办法拖住英军,不能让他们跑了。
    3月31号,杨芳又和广东巡抚怡良上报第五道奏折,称自从英军要求恢复通商后就再没有发起任何的攻击。
    杨芳很聪明,想通过驯服英国的姿态引诱道光通商。
    对奏折里反复提到要通商,道光勃然大怒,回复是坚决不准通商,如果恢复通商朕又何必调兵遣将。
    一怒之下,道光将杨芳革职留任,以观后效。
    在广州通商好几天之后,杨芳与怡良怕事败露,连续两份奏折提出恢复通商惹得道光大怒,被革职留任。
    相比于琦善和林则徐,杨芳的处罚已经很轻了,是因为道光的处罚不公平吗?而是从始到终都没有让道光知道广州内河失败的事实,也没让道光知道广州已经恢复通商。
    正月十九日(1841年2月10日)道光帝又派刑部尚书祁贡前赴广东办理粮台事务。
    当他动身赴粤尚未抵达广州即又接到补授他接替琦善为两广总督的命令。他于三月二十三日(1841年4月14日)抵达广州两广总督任上。
    4月14号,被道光帝任命为“靖逆将军”的御前大臣奕山终于到了广州上任。
    了解情况后,奕山也默认参赞杨芳之前的所有措施。查理.义律给杨芳发出照会,询问之前的停战协定是否有效。
    奕山很是矛盾,毕竟从北京出发时道光帝的命令是坚决剿灭英夷。
    各地抽调一万七千人大军陆续抵达广州,再加上广州驻防八千人,总兵力达到两万五千人。
    但奕山还是听从杨芳所谓“不可浪战”之策,“诸事不问,先买洋货”。
    此时广东军民要求抗战,奕山则“每言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 ,向道光帝奏称广东“患不在外而在内”,提出“防民甚于防寇”的方针 ,拒绝采用林则徐提出的发动军民御敌、剿敌的战守方案。
    广州官场大佬们来了又去,轮流的粉墨登场,但英军的舰队依然在虎门之外据守。
    大佬们的心思只在如何应付道光帝的旨意上,然后就是以战备的名义筹款,至于筹款有多少用到战备上,那都是一本糊涂账。
    像防城县这样偏僻地方,只有筹款的时候,才想起还在名单上。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225/93555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