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小金要搞房地产

推荐阅读:围炉相看一笑温娘子太努力,我摆烂怎么了?亲,你可安好重生宠夫,她顺便虐个渣官场:从镇长到封疆大吏!快穿之满级大佬在线护短宝可梦:开局加入火箭队佛子天女帝师尊,我真的只是个普通人啊军阀:红警基地,我单挑全世界

    没有举行所谓的公审大会,大部分信息是金廉诚从老乔和出狱的狱友口中探知的。
    “那家伙嘴硬,据说上了手段,他顶住了。再问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就提前宣判了。”金廉诚冷笑道,“还以为他会接着做墙头草,多供出一些人,妄图减罪呢。”
    “他的罪孽太深重,想要戴罪立功,得多大功劳才能换回来?”小项撇撇嘴。
    父亲提供的证据十分充分,可以直接给顾建明定罪,金熠更关心钢铁厂两个外国专家死亡背后的原因,“那件事查清楚了吗?”
    金廉诚摇了摇头,“相关的涉案人已经抓起来了,他们还在受审,我们只能从结果来推论,专家死了,顾建明能有什么好处?
    我想主要还是跟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当年他搞潜伏,参加了地下抗日组织,组织里大部分人都在运动中被波及,顾建明要是不想办法自救,等待他的命运也不会比我好多少。
    专家死后不久,他就自主研究出炼钢锅炉的改进方法,立了大功,历史问题也既往不咎,技术方法是从哪来的,已经不言自明。”
    哎,外国专家招谁惹谁了。
    一大两小唏嘘了一会儿,这事就在金家彻底翻篇了。
    顾建明还是早死早好,他活着就是污染空气的存在。
    沪市这边因为顾建明引起的动荡渐渐平息了,在老乔的带领下,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金廉诚这边也从痛失家产的煎熬中走出来,带着放假在家的儿子着手重振家业。
    小项和小金住在小洋楼的二层,最好的南向卧室当然是女生的,小金住在北面背阴的卧室。
    有小裁缝给布置的舒舒服服的房间和床铺,金熠所求又不多,不住在一个房间也没什么,能每天醒来见着人就行。
    临睡前,项海澜问金熠,“你不心疼丢了的青铜器和唐宋字画吗?听你爸说,有两幅字画送到博物馆都能当镇馆之宝了。”
    金熠送她一个霸气回答,“你丢了,我才会心疼。”
    小金插队时吃的苦没有白吃,他还丢了一棵大人参呢,在他看来,挣钱的过程比钱本身更有价值和意义。
    他性格独,不像父亲那么有家族荣誉感,丢了就丢了,人在家就在,有小裁缝的家才是他的家。
    “哎哟,你跟谁学的这么会说话了?”小项被金小狗板着脸说出来的甜言蜜语取悦到了,笑得甜蜜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你这样满嘴油腔滑调的人在一起呆久了,我自然能沾上二两油。”
    项海澜:“……有种你别关门,看我不打死你!”
    楼下的金廉诚听到头顶地板的响动,勾了勾唇,在想自己还要不要碍眼地继续跟两个孩子住下去,想走又有点舍不得这份温暖。
    不管了,他老了,一个人住太可怜,就赖在这里不走了。
    至于金家父子重振家业的方向,没有选择金家原来的船运业务,远洋船运基本都被公家垄断了,金家被没收的轮船不可能还回来,重新购入货轮是一笔天价开支,不走远洋走长江线路,赚头不大,金廉诚果断放弃。
    其他的实业,金廉诚兴趣不大,最后还是金熠提议,他们从建筑业起步。
    搞房地产这事项海澜可没支一点招,是金熠发自心底想干的。
    他这种边界感强,又有洁癖的人对私人空间的渴求比任何人都高,对沪市少得可怜的人均居住面积格外感同身受,平时没少考察,他给父亲的提议不是口头说说,而是做了一份详实的调查报告。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在项海澜的时空,住房私有化改革,也就是商品房的出现是在九十年代末,这个时空虽然改革的时间提前了一些,但想要大刀阔斧建设商品房不可能现在就实现。
    金家父子曲线救国,他们从帮助公家建房入手,先积攒经验,再实现理想。
    寒假有的忙,白天那两人几乎不见人影,只在晚饭时三人才能凑在一起,聊聊一天的收获。
    项海澜不参与房地产建设,她的牛仔布料经戚爷爷的亲自把关,出货速度越来越快,颜色也多了几种,蓝色光谱系列,从浅蓝到深蓝都有涉及。
    有了布料,就要把他们加工成衣服,赶在春节前进入市场。
    听说政府准备在十六铺附近搞一个露天服装市场,动作很快,再过一个月就能开业,小项准备用牛仔裤投喂市场。
    因为忙又不能回家了。
    金熠看她想家,又默默出手了,托人买了火车票给项家人送过去,邀请项大诚等人来沪市过年。反正现在猫冬,他们又没别的活,种水稻是来年三四月份的事。
    火车票退了还要扣钱,项大诚在家里骂人,“臭小子,过年就过年呗,你给买的日期是想我们提前一个月去过年,谁家过年过这么久?”
    小金能憋,没告诉小项自己的安排,想要给她制造一个大惊喜。
    小项还真顾不上这个,有一件要紧事,牛仔布有了,牛仔裤得有人做。
    她看好了一个街道生产组,接大服装厂订单做儿童服装的,有二十来台缝纫机,人都是熟手,给做好了样衣,就能原样扒下来。
    组长是个精明的阿姨,项海澜跟她交流遇到个麻烦,这位阿姨不会说普通话,一开始以为是装的,听了一会儿,她还真不会。
    这位阿姨是舟山群岛人,来沪这么多年口音还没改过来,她那一口像日语的方言,差点把小项绕晕。
    不行得找个翻译,其他人她信不过,肥水不流外人田,寝室四个上海姐姐们放假可以给她们个机会挣外快。
    周兰回南方看孩子了,贾巧珍暑假生了个胖小子,这会儿才六个月,空不出手。
    项海澜把主意打到王芳和刘冠华两人身上,他们虽然结婚了,但都没怀孕,假期肯定有时间。
    先去找的王芳,小项事故体又附身了。
    王芳家位置很好,住在外滩附近,她还没走到地儿,就见一栋旧式高大建筑前围满了人,看大家指点的方向,是大楼的楼顶站了一个人要跳楼自杀。
    项海澜仔细一看,自杀的不就是她的好室友王芳姐姐吗?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207/93494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