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图小说网,正版小说在线阅读 > > 沐家家主 > 第18章 机会得自己争取

第18章 机会得自己争取

推荐阅读:爱你十年不珍惜,我出国你哭什么?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我的百变附体女友红楼梦日记十全少尊都市暧昧我的侍女是绝色天骄震惊!团宠神豪宿主是什么邪操作师姐重生断情?被疯批师弟盯上了姐姐别乱来,我真不是傻子了

    之前别说毛笔字,字都很少写了,都是电脑手机打字。
    沈槐:说到之前,好想念自己亲人!
    哎~好久没想念自己的亲人了~
    刚开始练比他们好,是因为毕竟是个大人的灵魂,有学习的机会更加认真,所以进步比孩子快很正常。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不如两个孩子也正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亘古不变的道理。
    一直愉快地练到钱夫人来喊晚膳,三个人才意犹未尽的搁了笔。
    沈槐是觉得来之不易的机会,得多练!
    两个孩子是当陪练和指导老师没当够。
    第二日是新娘子三朝回门,高郎中还没开口,已经被钱大夫着急的拉走了。
    钱老夫人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地拉着五丫一起送去学堂了。
    学堂里钱家两个孩子,开始学四书了,刚刚开始学论语。
    四书五经在现代,沈槐只在上学时的课本里背诵了名言名句。
    古代这就像语数英一样是主科,所以沈槐觉得听一次赚一次。
    最好找书回去看看,在这边安身立命的主要文化思想不能轻慢~
    于是竖起耳朵,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听讲。
    下午继续练字。
    又过了好几日,沈槐的字进步不大,两个孩子的字倒是又进步了不少。
    之前两个孩子的字,练到了一小段的瓶颈期,总看不到进步都有些懈怠。
    最近受小五丫的影响,特别认真!
    比平时每天多练两张大字,潜移默化中,就突破了那个小瓶颈。
    一家人看着两个孩子的进步,都暗自高兴坏了,
    都达成了默契:
    高郎中一准备提回去,就有人立马出面打个话岔。
    留了十来天后,新娘子都学会默契配合了。
    沈槐:果然还是在孩子们身上下功夫,更能得到家长肯定啊~
    不管了,抓紧时间学习这个时代的文化~
    到冬月下旬了,高郎中坚决的把要回去的话说了出来!
    理由就是:“钱老哥!主要是小五丫跟着出来时间太长,孩子家里人会担心。
    本来五丫家里人,只以为连来去,顶多出来个十来天的~”
    沈槐:他们担心个毛线~
    一番话说得言辞恳切,钱大夫一听哈哈一笑:
    “老弟这还用你说~
    我早就着人带信给孩子爹娘了,说孩子小年夜之前回去,放心吧!
    果然是好兄弟,我们想到一处了~
    你在我这儿就当自己家,回去跟隔壁老和尚干瞪眼呀!
    刚好在我这儿多挣些银钱,回去过个肥年岂不好?
    放心!大哥绝对不会留你在这儿过年,今年我家添新媳妇过年忙~
    明年过年来可以,嘿嘿!”
    高郎中实在人,被钱大夫一番话都绕晕了。
    沈槐内心是无所谓在哪儿的:
    反正在哪儿都没有归属感!
    在这边更开心~
    每天早上有牛奶喝,上厕所有厕纸,还能学到知识,蹭一天赚一天~
    当沈槐听见多挣些银钱的时候,眼睛一亮!
    沈槐:啊呀!最近学四书练字昏了头,忘记赚钱这个大事了!
    在吃完饭大家散步消食闲话结束后,沈槐跟钱芍说了下想法。
    钱芍就跟她一起去了钱大夫和老夫人处,老夫妻还奇怪,孩子这么晚来干嘛?
    沈槐大大方方的行了一礼,说道:
    “钱爷爷钱奶奶,我家的光景你们也知道,我想挣些钱!
    我看近日都是您和师傅,或者钱二叔中午值诊。
    想明日起散学后,午饭时间我去药堂值诊。
    您放心,日常病症我都可以。
    这个您可以跟我师傅确认,我在村里已经挂诊一年多了。
    遇到拿不定主意的,我会立马喊你们。
    我收的诊金,可以跟药堂别的大夫一样提成,您意下如何?”
    “你这个小娃娃~
    爷爷听你师父说了,你早已独自看诊抓药的事情了。
    只是,你现在正在长身体,午饭可耽误不得~
    至于银钱,你不用操心。。。”
    “钱爷爷,谢谢您的好意。”沈槐作了一揖,打断他的话,
    “我也明白您的意思,但是无功不受禄!
    我虽年纪小,也要靠自己在这世间安身立命。
    前几日刚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虽不是君子,但也想以君子之心、君子之行径为人处事!
    眼前我虽困难些,但我会好好努力自强不息~
    所以对于您和钱奶奶的好意,我只能不识好歹了,希望您能谅解!”
    说完又作了一揖下去。
    “好孩子,这是干什么!”钱老夫人边说边扶起沈槐。
    “这孩子,你既如此说了,那就明日起去吧。
    最近临近腊月了,坐诊大夫确实要忙家里事。
    老二又新婚燕尔,都是我和你师傅,两把老骨头去午值的。
    你能帮忙最好了,我们年纪大了,中午最好休息一下~
    我和你师傅两个人去,都是轮流休息一会儿,你去帮了我们大忙了~
    就跟你说的,我们堂堂济世堂也不能厚此薄彼。
    坐诊大夫每月是一吊钱,另外诊金抓药都有进项。
    在商言商,你这我每日给你十文,诊金三成归你、抓药提成一成,与坐诊大夫一致待遇。
    你若同意,明日便开始上值,时间巳时三刻至未时一刻。”
    沈槐心知这是宽待自己,自是无不答应。
    钱芍听罢:“我要带上钱尧去送饭,然后在那帮忙抓药!”
    老两口听了更是喜闻乐见,立刻满口答应了。
    第二日,沈槐便按时去上值了。
    进入腊月,某天下午,高郎中突然想看看小小徒弟的绩效。
    于是得了个闲,就跟钱大夫说了。
    钱大夫也好奇,就把药方记录册拿过来,一看两个人都一愣。
    只见,有些药方才几文钱,有些药方几两银子,还有些药方十几两,甚至还有几十两的!
    看方子,症都是对症的,两个人百思不解,决定亲口问一下孩子。
    晚间消食后,钱老夫人身边的兰嬷嬷,喊沈槐去一趟。
    钱尧刚好也在,三个人在互相背书的,就都跟着去了。
    到了钱大夫院子里,看见还有高郎中在。
    钱老夫人起身过来,拍拍几个孩子身上的雪花,轻声细语道:
    “孩子,你师傅和钱爷爷要问你,关于抓药的事情。
    你要不要单独跟他们解释?”
    沈槐一听,一思量就知道了何事,坦然一笑道:
    “无妨的,钱奶奶,你们都可以知道。”
    说完抬脚就进去了。
    “五丫!你自己先看看,然后说说,咋回事?”
    高郎中拿着记录册,不苟言笑地问道。
    “嘿嘿~不用看,我写的方子我知道滴~
    几文、几十文钱的,是看病的穷苦人家;
    几百文、一吊钱左右的,是穷苦人家病比较严重的,或者正常百姓家;
    几两银子的,是正常百姓家病严重些的;
    十几两银子的,是富贵人家;
    几十两银子的,是富贵人家病严重些的。”
    “这什么谬论?”高郎中听罢有些生气了,
    “穷苦人家,我赞同!
    但你这个不是在放牧村,开得也过于低了。
    别的,应该一视同仁!
    你小小年纪,怎么能有这种歪心思?”
    “高伯伯,不是我生了歪心思,是那些看病的人,本来的心思!
    我开的药,基本上一次六副,第一批的基本已经吃完了。
    您不要着急,腊月半之后您再看。
    到时我解释给您听,如果还觉得我歪心思,您再骂我不迟。
    您看看,我的药方都是对症的。”
    众人听了便不再说什么,让早些回去安寝。
    转眼到了腊月十五。
    当天药堂下值时,沈槐练完字,带着两跟屁虫过去了。
    等坐诊大夫了回家后,沈槐自己找到册子,拿给了高郎中和钱大夫。
    两人发现:
    除了普通老百姓的,穷苦百姓和富人来看病的都增加了。
    两个老人百思不得其解!
    沈槐解释道:
    “普通老百姓只要看好病,拿药都差不多价钱,所以谁看都一样~
    穷苦人嘛,整个磐龙郡不会有第二个人这么开,包括高伯伯。
    高伯伯只有在放牧村会这么开。
    富人的嘛!别人不清楚,反正我是这么开的。”
    高郎中默不作声,倒是钱大夫开口道:
    “为何呀?孩子。”
    “对穷苦百姓,我这么开是因为我是小孩子。
    只坐诊几天中午时间,不会影响正常市场。
    高伯伯开方子,可能会尽量用便宜点的,但是不敢太明显。
    因为进入了磐龙郡的地界,就不能不守这一行在这个地界的底线。
    所以只有我开,别人不会来找医馆麻烦。
    至于富人嘛,他们基本上满脸写着:
    ‘可不要拿廉价货来糊弄我,医不好或者被廉价药吃坏了,有你好看!’
    所以,我都尽量给他们用好的药材。
    然后千叮咛万嘱咐熬药的注意点,再顺道帮他们规整下饮食。
    并告知他们:不配合,就会浪费这些名贵药材,配合了,他们自己就会感受到效果。
    结果,他们觉得我用心为他们。
    病治好了,吃了这些好药心里又安心,便又来找我了,还介绍别的富人来找我。”
    两个老人听完,久久不能回神,看着一脸天真的孩子,不知道说些什么!
    二老:怎么说呢,这事儿又不好又好,倒是不好评价了~
    就在小大夫的名气渐渐散开的时候,这一日,中午时分还排队的药堂。
    来了一对中年夫妻,那家汉子来了就嚎开了。。。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032/92834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