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图小说网,正版小说在线阅读 > > 沐家家主 > 第4章 穷则思变 好难!

第4章 穷则思变 好难!

推荐阅读:超神:天天给恶魔女王添堵神雕:开局独孤九剑,陆地剑仙武道追踪寻真记恐怖故事小说合集少年快马扬帆,毕业直接入职保安九等公民明日方舟:迷途的旅人重生为博士绝美软O被弃,军校众神争她成瘾愚弟奥丁我的斩杀者

    沈槐一筹莫展:
    怎么才能改善条件呢?
    脑子时时被这个问题困扰着。
    沈槐没事时自我分析了一下:
    首先,自己没什么擅长的!
    之前看过书里类似情况,好像穿越者基本都变得容色倾国倾城,身份还是个大小姐。
    一般这类穿越的原主,基本都差不多情况。
    明明是小姐,就是不知道使用权力,从小到大都是受苦的命~
    穿越者来后,立马开始使用权力了,嘎嘎一通绝杀拨乱反正。
    哦~而且,必定有个品行十佳,又富贵的男主~
    不光比现代的男人还开明,必须就跟被下了蛊一样,死了都要爱穿越后的女主。
    而且穿越者懂化学、懂物理、懂美食~
    商业方面也是奇才,说不定,还有系统或金手指。
    顶不济,都能看到原主的记忆,加一个预知原主一生剧情,通晓身边人物好,坏避免踩坑,最后完美的大结局等等。。。
    哎!沈槐呢?
    跟这个人人活着都费力的村子一样,屁都没有!
    有贱命一条!
    来了这么久,沈槐终于失望的确定,自己没有金手指也没有系统。
    还没有原主记忆,也观测不到任何人的一生。。。
    沈槐:好悲催啊!!!
    银子啊!没有你我怎么活啊!!!
    后来想想,应该是小五丫这个年纪,还没有记事。
    这样也好,对原主小五丫来说,这个世界就当没来过,希望孩子可以重新投胎~
    (虔诚地双手合十!)
    别人穿越都是豆蔻年华,沈槐穿成了个豆!
    眼前沈槐面临的问题是:
    不谈致富,怎么才能让眼前的生活,不那么难!?
    实在是受不了这个苦中苦!
    沈槐考虑即将面临的问题:
    小五丫年纪小,目前不给别人干活增添麻烦就可以。
    可是不想办法的话,等再大一点,势必也要干农活。
    自己实在是吃不了这份苦!!!
    在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新农村,沈槐就是吃够了乡村生活。
    再不想吃农活的苦,才拼命努力赚钱,在那个三线城市立了足。
    可是,那是人权平等的新社会!
    即使是农民的女儿,只要肯努力,社会也能给机会,让每一个努力的人改变命运。
    现在这个皇权至上封建王朝,女子只是个附属品,要怎么才能让生活好起来呀?!
    这真是个世纪难题!
    也是沈槐必须克服的难题!
    多年的优秀社畜经验告诉沈槐:
    要想改善自己条件,得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经历:
    毕业了考进了央企做行政,后来想改变口袋里的存银,就辞职做了营销。
    历经多年混到了主管、经理,要再往上进一步的时候,由于要去邻市的总部任职,但是孩子要上小学了,再三思量就放弃了,哎!
    好在经过多年的奋斗,虽不是大富大贵,但该有的都有了~
    就卡着三十五周岁前,考了个事业编外合同制工种。
    想着就这样当社畜,能管到孩子学习可以了,安心等着退休了。
    结果,老天爷开了个大玩笑!
    来这后,很快沈槐意识到,自己回到了解放前前前。。。
    又思考了一下自身:
    自己物理化学就那样,而且已经出社会多年,除了记得几个简单的都还给老师了。
    作为一个多年吃食堂的人,美食方面--仅限于比较会吃。
    因为一直有赚钱,家里老人在帮忙带孩子,厨艺方面的造诣,在于吃不死人。
    唯一的工作经验,在营销方面。
    貌似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旧社会农村,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总结了一下:
    目前先观望,努力学习对这个时代有用的知识。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学什么~
    找机会显露点与别人不同的能力,毕竟这里的乡里人不读书。
    自己还有读过书的优势。
    先混着,学好语言、适应环境,不能让人觉得自己是个异类。
    沈槐来了之后,去过一次镇上。
    是五丫爹为了不影响家里人干活,把不能劳动的沈槐带上了,放家里得浪费个人力看着。
    起大早去的,到那边快晌午了。
    跟五丫爹喝了一碗没有肉的羊肉汤,吃了一个玉米面馒头。
    五丫爹自己吃了四个黑色的馒头,把没喝完的汤喝了,又问店家要了点水。
    该说不说,羊肉汤真挺好喝的~
    按现代的地理坐标,应该属于滩羊肉了。
    特香!
    脑子里冒进来一句:
    最美味的佳肴,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食材。
    这日子熬着熬着,好像也熬下来了~
    沈槐喝羊肉汤的那个镇,叫做多水镇。
    就跟现代大一点的村子差不多,有一条大一点的路,两侧稀拉有些许瓦房。
    除过一两间看着好一点,别的大多数还是草屋。
    卖东西的,大多数还是小摊。
    虽然瓦房草屋的店面和小摊,加起来总共也没多少,但已经是每个月才有一次的集市了。
    四里八乡的乡邻们,都是一样赶路小半天,到这儿来卖掉家里能卖的,买点家里需要的回去。
    放牧村离多水镇十几里路,还有比放牧村更远的地方。
    大家想要买卖东西,都得趁这一天,聚拢到这个小镇上。
    镇上条件好一些的人家,想买些更好的东西,就得赶一天路,到几十里外的涞阳县里。
    据他们的谈话中偶尔提到,镇上的好人家都去过县里购物,满满的羡慕。
    县里的主街,大概有五百米左右。
    已经是放木村,和别的村子的人们,难以企及的存在了。
    沈槐:这。。。好吧。。。
    再好的地方,就是百十里外的磐龙郡,放牧村的人想去磐龙郡,得走两天一夜。
    再大一些,就是甘霖府了。
    要三四日路程,更远,几乎没人去过。
    京城邺都就更更没人去过,据说赶车都得要一个多月。
    目前放牧村村民中,除了里长去过两次涞阳县,还是公干,别的人只去过多水镇。
    沈槐的社畜特长,在这边目前发挥不了半点儿作用~
    在集市的时候,有时候听见有人算账算错了,也不敢提醒。
    沈槐:这个头不敢冒呀!
    没法儿解释自己怎么会的~
    万一被当成神童,再长大就露馅了。
    万一被当成别的,后果更不堪设想,一点儿不敢跟封建迷信作斗争。
    过了冬月之后,就是腊月了。
    腊月里,大家伙儿还得去一趟多水镇。
    把这几个月,收拾出来的可以买的带过去,然后置办一些年货。
    今年收成好,除了该蒸馍的蒸馍,也可以去镇上买两斤肉,买点糖。
    这些日子的观察,让沈槐打定了主意:
    先合理的展露个会算帐的才能,最稳妥!
    冬月里时,大家把东西归置好之后,都会请里长或者高郎中,去帮忙估一下价格。
    大多数是高郎中,高郎中出诊了,大伙儿就找里长。
    因为大家都不识字,很怕被骗。
    都是血汗换来的,庄稼人要是被骗,跟割身上的肉没有区别。
    沈槐转过年一月底就两岁了,现在走路逐渐很利索,五丫家里人也不怎么管了。
    只要不干扰别人干活,左右村子里就这几十户人家,吃饭站门口喊一嗓子,就回来了。
    主意想定了之后,沈槐就要开始实施。
    于是,整个冬月里,就看见这么个光景:
    谁家请里长或高郎中去算账,沈槐就窜到谁家。
    在旁边看着,也不吱声,看见人就甜甜的叫下。
    谁逗弄一下,就对谁笑一下。
    大一些的孩子,基本上都有些活儿,没活儿的时候,就会三五成群的玩。
    这样混着,倒也没有人在意她。
    今年年成好,偶尔还有大人看她乖巧,好心给个吃的。
    “不对,是三十七!”
    在冬月下旬的时候,有一次里长在梁二伯家少算了一个数字,沈槐出声指了出来。
    “噫~还真是!”
    里长下意识又算了一遍,突然一怔:“刚刚谁说话呢?”
    “好像。。。是五丫?!”二伯娘惊讶道。
    二伯走过来,一把抱起角落里的五丫,满脸的不可置信,又带着些欣赏。
    抱着沈槐颠了颠:
    “小五丫哦,你再跟二伯说,刚刚说的啥嘛?”
    “高粱,不对,是,三十七,钱。”
    沈槐用自己的方法,运用着尽量纯正的口音,脆生生的说完一笑。
    “呀!这小妮儿啥时候学会的?”里长惊喜道。
    边说着,边从二伯怀里接过沈槐,然后对着五丫二伯二婶笑道:
    “我想起来了,这个月我来帮大家伙儿盘算,老是瞧见这个小东西呢~
    这个小东西,居然看着看着,自己通了些门道。
    小五丫,爷爷问你:
    大豆九斤,一斤卖六钱,能卖多少钱?”
    “嗯。。。”
    沈槐假装低头想了想,掰了掰手指对着里长一笑:
    “爷爷,五十四,个钱,嘻嘻!”
    接着,里长问了几个简单的,个位和小两位数的加减法。
    又指着粮食袋子上,写的几个数字问了一下。
    沈槐把报了数字的,都答出来了,看字的都说不认识。
    “好好好好啊!
    五丫这个小妮儿,要是个小子,将来恐怕有出息嘞!
    哈哈哈,梁老二,你老梁家福气啊!”
    沈槐:呵呵~可惜不是个小子。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032/92833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