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图小说网,正版小说在线阅读 > 军史小说 > 锦衣黑明 > 第653章 南国的交流方式(上)

第653章 南国的交流方式(上)

推荐阅读: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我的百变附体女友红楼梦日记十全少尊都市暧昧我的侍女是绝色天骄震惊!团宠神豪宿主是什么邪操作师姐重生断情?被疯批师弟盯上了姐姐别乱来,我真不是傻子了四合院:从采购员开始

    陆天明跑了好几天,还是不习惯江南的阴冷。
    卧室点了三个炭盆,把被子烤热乎,刚刚迷糊睡着,钻进来一个光溜溜的身子,被撩拨的热辣滚烫。
    徐凤爵当然有点小心思,人之常情嘛,何况大小姐对他有真情。
    可以容忍很多事,不代表没有底线。
    听闻徐凤爵舅舅送女儿,陆天明瞬间兴致不高,甚至有点抵触。
    家里已经一堆‘张系’,不可能再收一堆‘徐系’。
    其实这算个战场,明面上斗不过,他们剑走偏锋了,徐弘基默认女儿的行为,大概也是奔着‘开辟战场’的心思。
    圣贤时间,陆天明抚摸后背轻拍,明显在想事,徐凤爵也喜欢他这个习惯,被珍惜呵护的味道,说了一句话没得到回应,妩媚笑道,
    “表妹明晚就能到南京,她很漂亮,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家里求亲踏破门槛,舅舅都没有答应,郎君猜为什么?”
    陆天明兴致不高,“天下最漂亮的人我早睡了,我是喜欢凤儿的性格,又不是喜欢皮囊。”
    “呸,人家让你猜。”
    “怎么?有心仪的人死了?”
    “看您说的,表妹初次参加文会,说找一个文武全才的公子,把舅舅给架住了,父亲原本想在勋贵中找一个,结果被士子喷的体无完肤。
    复社有好几位公子上门求亲,把表妹也架住了,这就拖了下来,表妹的夫君无法承受江南的议论,只能找高门了,郎君正合适,给侯爷做妾也不丢人,有个名份就行。”
    陆天明脑袋转了一圈,才理解她这架住了…又架住了…是什么意思,顿时被逗笑了,“酸儒啊,虚伪的脸面害死人。”
    “郎君不高兴吗?表妹真的很漂亮,似水柔情,回京不可沉溺表妹被窝。”
    徐凤爵看似在劝说,其实在挑动陆天明的好奇,屁股拍一巴掌,“我更喜欢凤儿这样放得开的女子。”
    “呸,房事有什么放不开的,你情我愿的,习惯了谁都放得开,人家听那些姑娘说过。”
    “咦?!咱们好像哪里没想到一块,江南大儒不是非常鄙视勋贵吗?现在怎么愿意做妾了?”
    徐凤爵吃惊看着他,“谁说大儒鄙视勋贵?”
    “一直以来都是啊。”
    “胡说八道,勋贵是世袭超品,注定的富贵高门,哪个大儒鄙视过勋贵?”
    陆天明眨眨眼,还未说话,徐凤爵就又说道,“哦,我明白了,郎君不会把官场的废话当真了吧?
    大儒抨击朝政,抨击武臣都督,从未抨击勋贵门庭,这是两回事,那些年轻士子才对勋贵叽叽歪歪,但他们只要进入官场,很快会被师长阻止。”
    “我靠,面子里子,被读书人玩的明明白白啊。”
    “也不是,郎君乃实权侯爵,与一般侯伯当然不同,不次于五国公。”
    陆天明点点头,拍拍脸示意她睡觉吧。
    徐凤爵的舅舅姓杨,镇江大地主、书香门第,永乐朝出过侍郎,之后旁系出了个牛人,杨一清杨文襄。
    生母跟随父亲上任,杨一清生于广东化州官衙,历侍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六部尚书做了一遍,两次入阁,官至一品首辅。
    杨氏举人进士不断,不可能超越先祖,慢慢也就不入仕了。
    但杨氏族学聘请大儒,对外讲学,世代资助寒门学子,各地游学的士子到镇江都去听课,影响力不次于当朝大员,非常标准的士绅大族。
    镇江又是河运中枢,李素、冯铨、孙承宗、孙传庭等人游学江南都去过杨家,可以想象这家的影响力。
    上代唯一嫡女嫁给徐弘基后,杨家刻意降低自己的存在,没有掺和东林、复社等学社,现在回头一看,更显上层大族的传承智慧。
    腊月二十九,上午巳时。
    金川门水关吊桥前站着一堆红袍,徐弘基其实很少露面,他一动身,南京活着的官都得来。
    没有打招呼,但一个不缺,这就是徐家在江南的底气。
    南京六部官员躲了,国子监、知府、知县、皇城总管太监、织造太监、六部主事等等满满的五百多人。
    魏国公、灵璧侯两大主将打头,还有陆天明‘仇人’隆平侯、常遇春后人怀远侯、刘伯温后人诚意伯、郭亮后人成安伯。
    更有一个意外的群体,周延儒和状元陈于泰,带着复社核心成员,张溥、吴伟业、杨廷枢、吴昌时、陈子龙。
    周延儒早上乘船刚到,他不是对陆天明有什么特殊感情,而是在谋划起复,但他这么一来,比六部迎接更有面子,有功名的读书人来了一群。
    按道理周延儒应该和徐弘基站一起,但他致仕了,打了个招呼,徐弘基明显没什么谈兴,文武分成了两坨,周延儒站在身后,把读书人虚伪又谄媚权贵的贱性子展示的淋漓尽致。
    陆天明是武职大都督,剿匪总管,身边一千骑军,徐弘基不想在礼节上出问题,所以水师都把船派过江,忠勇侯在水关下船整队后,才会摆开仪仗,骑马入城。
    至少要骑马进入廓城,以彰显当朝大都督在大明境内的通行大权。
    江面上二百多艘大船,截断漕运,浩浩荡荡一起过江,停靠外码头,亲卫牵马下船排队,护着陆天明和徐凤爵入城。
    南京也是第一次见这奇怪的队伍,日月旗只有一杆,山河旗烈烈,让他们恍然间以为是城内的太行商号造反了。
    六百人到城门口分列两侧,露出后面的金袍侯爷和巾帼侯夫人,骑马靠近三十步,双方齐齐靠近。
    “老夫代南京文武欢迎忠勇侯,流贼肆虐中都,江南痛恨,有忠勇侯彰武,幸甚幸甚。”
    陆天明躬身回礼,“公爷过奖,晚辈愧不敢当,剿匪处于僵局,幸懒侯夫人提供粮草,大军还未到位,晚辈到南京化缘,不请自来,公爷见谅。”
    “凤儿不堕徐家门风,杀敌报国乃武勋天职,本公绝不袖手旁观,来,入城,接受南京文武欢迎,咱们正旦后再商议如何剿匪。”
    两人礼节性客套完毕,身后众人齐齐躬身,“恭迎大都督!”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5/15026/92811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