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周德之盛,八百年矣

推荐阅读: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社会你彪哥的民国生涯我于诸天行救世,无人可挡系统:气死人不偿命洛很虐是男二?被休后,我盖房屯粮肉满仓综漫!带着马甲解千愁阿尔宙斯的海贼之旅宝可梦侦探:竹兰逼我领养精灵新北派盗墓笔记

    凤凰翱翔于天际,身姿矫健,羽翼舒展间划破长空,尾翎在暮色中流转着鎏金光泽,仿佛一道金色的流光穿梭于云层之间。
    羽翼掠过,灵源之地的云雾如同熔化的琉璃般泛起波纹,伴随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千年文明的辉煌与传承。
    仿佛有一座无形的桥梁通过凤凰将周朝的灵源之地联系的在一起。
    夏先衍能清晰感知到灵气在翎羽间隙流动的轨迹——那并非纯粹的神性威压,更像千年古卷徐徐展开时散发的墨香,裹挟着青铜鼎铭文的厚重韵律。
    夏先衍静静地站在灵源之地,目光追随着凤凰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敬畏与震撼。他与凤凰对视的瞬间,仿佛能感受到那双深邃眼眸中蕴含的智慧与威严。那是一种超越凡俗的力量,既神圣又亲近,既遥远又触手可及。
    他悄悄的问华夏守护之灵,“前辈,凤凰似乎已经诞生了灵智?”
    华夏守护之灵微微点头,“是的,他已经诞生了神魂。他的存在跟我一样以神性为主体,可以看作是图腾成神。这又是我们华夏文明中一种独特的存在形式,既是力量的象征,也是一个朝代文化的载体。”
    夏先衍若有所思,继续问道:“那么,是不是我们华夏文化中所诞生的灵,都可以被视为神?”
    华夏守护之灵沉吟片刻,答道:“可以这样认为。华夏文明中的神灵,大多源于自然、图腾或历史人物的信仰与崇拜。它们既是力量的化身,也是文化的延续。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先祖英灵,都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神性与人性的结合。”
    夏先衍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前辈,像您和凤凰这样的存在如果越来越多,会不会对人间造成影响?毕竟,神的力量远超凡人,若是失控,恐怕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就在这时,凤凰似乎感受到了夏先衍的心思,一道清亮而威严的声音直接传入他的脑海:“小子,不必对我抱有敌意。我与你身边的这位守护之灵一样,并非完全由神性主宰。我们同样拥有人性,只是神性与人性的比例有所不同。我虽是周朝图腾所诞生的神灵,但归根结底,我属于华夏文明,与这片土地上的生灵息息相关。”
    夏先衍闻言,心中一震,连忙向凤凰躬身致歉:“前辈,抱歉,是我想多了。我不该以狭隘的心思揣测您的存在。”
    凤凰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温和:“无需道歉。你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华夏文明所走的道路,正是以人为本,任何存在都不应凌驾于人之上。即便是神,也不能违背这一原则。你们的使命是守护这片土地,而我们的存在,则是为了协助你们,而非主宰。”
    夏先衍点了点头,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他恭敬地问道:“前辈,您对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有何建议?”
    凤凰展翅高飞,声音随风传来:“你们在陈仓的调查可以多关注几座灵源之地。我建议你们前往岐山的周公庙遗址和姜太公钓鱼台。这两处地方与周朝的灵源之力有着深厚的联系,可以帮助你继续完善周朝历史的记录。”
    华夏守护之灵接过话头,对夏先衍说道:“凤凰的建议很有价值。岐山是周朝的发源地,周公庙遗址承载着周文化的精髓;而姜太公钓鱼台则与姜子牙的智慧与谋略息息相关。这两处地方,也是周朝文化之中重要的灵源之地。”
    夏先衍目光坚定,心中已然有了方向:“多谢前辈指点。我们这就启程,前往岐山和钓鱼台,继续追寻灵源之地的文化。”
    凤凰发出一声清亮的鸣叫,仿佛在为他们的旅程送上祝福。它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云端,只留下一片金色的光辉洒落在大地上,仿佛为这片古老的土地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位于秦省陈仓岐山县凤凰山南麓,是华夏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周公祭祀建筑群遗址。
    该遗址以纪念西周初期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旦(姬旦)为核心,相传为周公晚年归隐之地,唐代始建祠庙,明清时期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布局沿中轴线分布,包含戏楼、八卦亭、献殿及正殿等主体建筑。
    2004年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在庙宇北侧发现迄今规模最大的西周高等级贵族墓葬群,其中22座带墓道大墓及大量甲骨文、青铜器、陶器、车马坑等遗存震惊学界,出土甲骨文达千余片,内容涉及军事、祭祀等,为研究西周政治制度、宗法礼仪及周文化起源提供了珍贵实证。
    遗址不仅印证了岐山作为周人发祥地的核心地位,更揭示了周公家族与周王朝的密切关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兼具历史研究价值与文化遗产意义。
    夏先衍一行人乘车很快便抵达二十公里外的岐山周公庙遗址。甫一下车,扑面而来的灵气便如清泉涤荡肺腑——背倚凤凰山的灵源之地在雾气中若隐若现,青瓦白墙的庙宇群仿佛悬浮于云霭之间,晨光穿透薄雾洒落时,琉璃瓦上竟流转着淡淡的金纹,恍若天宫遗落人间的碎片。
    整座周公庙景区笼罩在奇异的灵力场中,明明历经千年风雨,那些明清建筑却如同被时光刻意雕琢:青砖缝隙间不见苔痕,灰瓦飞檐上纤尘不染。
    沿着中轴线拾级而上,脚下青石板竟隐隐透出温润玉光。东侧戏楼藻井的彩绘凤凰展翅欲飞,金粉勾勒的翎羽在灵气中微微颤动;西面八卦亭的六十四卦浮雕泛着幽蓝微光,乾、坤二卦位置悬浮着两团旋转的星云状灵力团。
    正殿前的千年古柏虬枝如龙,树皮上天然形成的纹路竟与青铜器铭文暗合,每当山风掠过,叶片便发出清越的编钟之音。
    北侧考古遗址区裸露的黄土台地与探方遗迹,无声诉说着西周贵族墓葬的神秘过往,更添苍凉厚重之感。
    漫山野樱违背时节怒放,粉白花瓣随风卷入溪流,却在触及水面的刹那化作点点金芒。
    溪畔石碑群半掩在花雨中,那些模糊的篆刻被灵气浸染后,竟在石面上投射出立体的光影——夏先衍仿佛看见周公执圭而立,又仿佛瞥见战车阵列森严,三千年前的祭祀场景在虚实之间交替闪现。
    有古篆字样,隐约出现,“周德之盛,八百年矣。”
    山风忽而转急,满山松涛化作浑厚的钟鼎之音。夏先衍伸手触碰正殿前的獬豸石雕,指尖刚触及冰冷的石面,整座凤凰山突然传来清越凤鸣。
    但见山巅云海翻涌,九道金光破云而出,在天幕交织成巨大的《周易》卦象。卦象中央缓缓浮现周公平定三监之乱的场景,当他手持玄圭向天祷告时,所有灵源之地的金色溪流突然倒卷苍穹,在云端书写出\"制礼作乐,以和天下\"八个鎏金大字。
    这一刻,整座岐山仿佛化作活着的青铜鼎器。溪流是鼎身雷纹,山峦是饕餮浮雕,每一片落叶都承载着一段失传的雅乐。
    夏先衍终于明白凤凰所言深意——此处不仅是灵源之地,更是华夏礼乐文明的基因图谱,那些在砖缝间游走的金芒,正是三千年未绝的\"敬天法祖\"之魂。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4/14794/91729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