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棂书

推荐阅读:我修仙了,外挂在哪村后有片玉米地风流桃运小村医葬神塔乡间小村医村野小神农九零:假千金八个哥哥都是龙傲天穿越兽世,冰娇蛇夫又妖又野说好的cos,兔耳朵敏感什么鬼小师妹科学修仙但过于疯癫

    刚才石根生说的这番话,虽然骆紫嫣和唐墨筠都没有兴趣,特别是唐墨筠,她只是个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对这些完全外行。
    但对于我来说,却如获至宝。
    也就在我还沉浸其中仔细回味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忽然在随从的陪同下来到了里屋。
    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加州女富豪,孙玄青。
    在这儿碰到她,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不过随后一想,石根生和孙玄青都生活在新金山市,两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认识也很正常。
    而随后的交谈,也印证了这一点。
    原来,石根生来米国时间早,解放前就在这里定居了,等孙玄青来到这边后,两人便阴差阳错的有了交集。
    在简短的跟我们几个外人打了声招呼后,孙玄青将一张卷起来的黄表纸递给了石根生。
    侧目一瞥,我发现黄表纸上面写了一些字。
    字还是用毛笔写的,密密麻麻,排列有序,非常的规整。
    我很好奇,于是凑过去看了眼,结果发现这东西还真不简单。
    “棂书?”
    仔细看了眼上面的内容,我立刻认出了这东西。
    所谓棂书,也叫禳天文书,是专门用来上奏天官,谢罪和还愿祈福用的。
    举个例子,比如因为触犯惹怒了天上的仙人,导致流年不利或者身体出了问题,那么在找师父帮忙解决后,通常还会写一封文表来上呈天门,表达自己的谢罪和悔过之意。
    这种悔过的文表,就是棂书,在我们这一行,也叫“开文书”。
    棂书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即:抬头、正文和结尾。
    在棂书的抬头部分,一般会先写“上表天庭”“奏文昊天”以及“敬三界高真”等,表明棂书呈递的对象。
    或者也可以具体写明所祈请、道歉的尊神名号和宫阙,比如阴阳先生在请雷府天将来帮你驱除某个很厉害的邪祟后,你要上表还愿,因此你需要在棂书里写“恭呈九天应元雷声普华天尊座前”等字样。
    写完了抬头部分,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正文,也就是个人信息以及感恩陈述。
    这部分里面,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身份,包括姓名、籍贯、出生年月、住址等等,一般都会用“凡民张三”这种格式。
    等写明了自己的身份,接着就得讲述自己犯了什么事或者得罪了什么仙家,以及阴阳先生救助自己的具体经过和自己的感激。
    比如“凡民某某误犯神只,身染重疾,医药罔效,幸遇阴阳先生某某某或者修道之人谁谁谁,此人精通阴阳之术、慈悲为怀,值此厄难之际,施妙法以救吾命,助自己脱离苦海等等”。
    在棂书的最后,还要表明自己的罪过以及悔改,就跟咱们上学时因为犯错写的保证书一样,基本都是一个路数。
    棂书这东西,现实生活中很少见。
    毕竟大家碰到的不干净东西,一般都来自我们所在的自然界中,很少直接跟天上的仙家有关,就连我也只是在小时候见姥爷给别人开过而已。
    经孙玄青告知,这封棂书,是刘道长昨晚在她的古堡庄园帮忙解决问题后,特意嘱咐的。
    毕竟孙玄青的儿子孙修福,之所以得了怪病,某种程度上跟得罪天官神将有很大关系,而且还是悖逆天道、大逆不道的那种。
    既然刘道长已经帮忙解决,那么自然而然的要按照规矩,写一封悔过书呈到天上去。
    至于如何呈上天?
    自然是看事的师父。
    眼下,显然是石根生了……
    石根生懂得法事,这是我没想到的。
    因为刘道长在走之前也只告诉我他是个玄学高人,没说会这些。
    不过既然人家要忙着给孙玄青善后,所以我也没再多打扰,匆匆吃了点东西后便准备和骆紫嫣、唐墨筠离开知命堂。
    对我来说,走的这么仓促,多少有些遗憾。
    毕竟自己和石根生就摸骨的事情,已经聊开了,我也希望从他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
    当然我这几天在米国没什么事,所以打算等石根生忙完了法事后,过个一两天再来拜访下。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就在我准备辞行时,外头忽然间狂风大作,风云突变了起来。
    一瞬间的工夫,原本晴空万里的天气,变得如同暴风雨即将到来前一样,阴沉沉的,凉飕飕的,甚至狂风还卷起地上的尘土,不停的朝屋内拍打着。
    也就是此刻,石根生突然叫住了我。
    他看了眼外头的天气,脸色忽然变得很阴沉。
    待去了一趟里屋后,等石根生出来时,我注意到他手里拿着一个黄布包袱。
    “后生,这个你拿走吧,切记,离开知命堂后,这几日不要再来了!”
    “啊?”
    我在懵懂中接过包袱。
    包袱里硬巴巴的,似乎是一些书本。
    “常言道,甘露不润无根草,妙法只渡有缘人。这些都是我看相摸骨的心得,你我有缘,我也不想带进棺材里,所以就托付于你了。”
    “石老,出什么事了吗?”
    我没理会包袱里的东西,转而关心问道。
    结合石根生刚才说的让我这几日不要再来这里,以及他性情的突然转变,我忽然觉察到他似乎遇到了什么困难。
    但石根生终究还是没有跟我说明,冲我挥了挥手后,便和孙玄青离开客厅去了后堂。
    ……
    ……
    在车上,我打开了包袱。
    包袱里面有三本古籍。
    确切的说是三本石老先生自己用毛笔手写的,书的内容都是一些关于摸骨的技法以及心得,图文并茂,简明扼要。
    不过跟这些比起来,眼下我更在乎的是石根生和孙玄青两人。
    在我们离开知命堂时,那股坏天气莫名的消失不见了踪影。
    虽然我不知道这到底预示着什么,可心里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再加上刘道长特意叮嘱让我给他送的信,现在想想,这其中似乎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惜石根生说过,这几天不要去知命堂,我也只好取消了再去拜访的念头。
    然而,我终究还是为自己所做的这个决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更让我抱憾终生……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4/14787/91711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