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周书阴符》

推荐阅读:清冷大师姐总想对我图谋不轨成为黑暗四天王致力于干掉四圣兽微醺夜,她狂撩,京圈大佬红温了从霍格沃茨开始的魔法之旅凌云行之起于微末一气吞天地匣中三尺强势闪婚:陆总夜夜掐腰细吻二十年盗墓回忆录快穿年代之旅途

    唐墨筠拿出了一张明信片递给了我。
    我刚开始还纳闷,可在看了明信片上的字以后,立刻认出了上面的字迹跟我收到的那封包裹里的恐吓信字迹一模一样。
    “这是……”
    “今年过年,表妹送我的贺卡。”
    飞机马上就要起飞,唐墨筠提醒我系好安全带,然后把她表妹的信息告诉了我。
    我这一听,才知道原来唐墨筠的表妹,正是东海市首富李寿春的女儿。
    而且,是李寿春和前妻生的。
    听到这话,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之前我在给李浩的母亲重新择坟安葬时,就曾听李家的一些亲朋好友说,李寿春年轻的时候一贫如洗,是他的结发妻子一家帮他,才有了今天。
    可李寿春在发迹后,终究还是抛弃了他的结发妻子,找了李浩的母亲。
    现在看来,整件事兜兜转转,最后又回到了李家身上。
    并且在得知给我寄包裹的人后,我可以确定上次给李浩母亲的墓地做“天池泄水局”的幕后黑手,应该就是唐墨筠的表妹了。
    看着那张散发着淡淡百合花香的明信片,我眉头紧锁,心中的感慨如潮水般翻涌。
    我没有因此而生气,也不打算找唐墨筠的表妹追究此事。
    我理解唐墨筠表妹的心情。
    都说,冤冤相报何时了。
    可像这种抛妻弃子的事情,真落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又有谁可以大度到一笑置之,笑看风云呢?
    我们都不是圣人,凭什么原谅那些忘恩负义伤害过自己和至亲的人?
    正因为人无法做到全然超脱于情感与恩怨之外,所以我才更加明白:
    报复,不过是人心深处的一种无力挣扎罢了。
    ……
    ……
    飞机逐渐攀升至巡航高度,机身趋于平稳。
    我轻轻叹了口气,将明信片还给了旁边的唐墨筠。
    唐墨筠在得知此事后,也是很震惊:
    “哎,我这个表妹生性倔强,爱恨分明,只是没想到她会做出这种事来……”
    “唐老师,你表妹的母亲,现在还好吧?”
    “老师谈不上,这段时间我们会一起做事,叫我唐姐就行了。”
    唐墨筠首先纠正了我的称呼,然后回道:“她是我小姨,今年年初的时候刚去世……”
    “难怪呢……”
    “小陈,有个问题我想请教你。”
    “你说。”
    见唐墨筠忽然间变得这么客气,我还真有点不适应。
    “如果一个人生前做了太多坏事,那他死后真的可以下地狱吗?”
    唐墨筠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我有点吃惊,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问,但本着专业解惑的态度,还是回答了她:
    “从科学的角度看,暂时还无法解释。但从玄学角度看的话,假如一个人生前作恶太多,那他肯定会下地狱的。因为我们自己的哲学思想就是阴阳学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万物都讲究一个平衡。有阳间,自然就有阴间;有善行,也就有恶报。这不仅是道德的约束,更是宇宙间不变的法则。”
    “哦,这样……”
    唐墨筠听得很认真,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唐姐,你为什么突然间问这个?”
    “哦没事。”
    面对我的追问,唐墨筠并没有回答。
    本来我还想着趁现在这个时间,可以跟唐墨筠多交流交流,增进下感情,等到了米国后,办起事来会顺遂一些。
    可唐墨筠的缄口不言,最终还是让我打消了这个想法。
    我们这次坐的航班是下午一点钟起飞的,直航。
    虽说路程远了些,需要差不多12个小时才能到达米国。
    但好在这次我们坐的是头等舱,相对来说比较舒服,在路上,并没有感到什么疲惫。
    也许是我无聊的关系,在看了会无趣的杂志后便泛起了睡意。
    唐墨筠倒是一直在专心的看着这次去米国的一些资料,并且还随着拿出笔记本来做笔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好奇问起了关于?霳珠的事情。
    前几日在算命馆的时候,唐墨筠说这颗原名叫“磤石”的东西,有呼风唤雨、招云引雷的能力,还相传是什么蓬莱仙人所遗留的宝物,这充分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关于?霳珠,目前我们掌握的考古线索就这些,因为在出土之前,除了那几个盗墓贼以外,没有任何人见到。不过我倒是在一些古籍中查到了一些线索。”
    唐墨筠放下材料,右手揉了揉鼻根的晴明穴。
    之后又从包里拿出了一份资料给了我: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能接触到很多藏书阁和图书馆,里面有很多还未公开刊行的古籍珍本和影印本。经过查找,我发现有一本古籍里有过相关类似的描述。”
    我接过资料仔细看了下上面的内容。
    这上面,大部分都是一些古籍的照片影印图,好在后面还附带着相关的原文内容。
    我简单看了下,唐墨筠给我的这些内容,都出自于一本名为《周书阴符》的古籍。
    而且这本古籍并非纸张,而是竹简,上面的字体我也看不懂,像是篆体,看上去至少是春秋战国前的东西。
    “这本《周书阴符》,又叫《太公阴符》,出土于1972年的琅琊市,银雀山汉墓。”
    在我仔细阅读的时候,旁边的唐墨筠给我解释了起来:
    “当时银雀山汉墓里,曾发现了大量先秦时期的竹简,包括像《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晏子》等等极其珍贵的先秦诸子百家古籍,具有极高的价值。”
    “其中很多古籍,都还是第一次问世,特别是《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同时出土,为我们解开了孙子和孙膑并非同一人的千古之谜。”
    “另外,除了我上面提到的着作外,银雀山汉墓里还出土过像《周书阴符》这种跟道家有密切关系的古籍。可惜,由于时间的原因,再加上保存的问题,导致包括《周书阴符》在内的很多竹简都已腐烂,无法再抢救,所以目前你看到的《周书阴符》,是仅存的50几枚竹简上的内容。”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4/14787/91711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