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图小说网,正版小说在线阅读 > 军史小说 > 寒门宰相 > 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数百年一出的人物

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数百年一出的人物

推荐阅读:四合院之开局从拒绝带饭盒开始你若不弃,我就不离!他这么贱,真是修仙之人?真千金拥有神豪系统,换你们来舔沈同学擒牛:每日复盘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绝美御兽师每天都在发癫开狂暴约战:姓为冈峰的愚者傲世潜龙宿主的腿不是腿,塞纳河畔的春水

    第1231章数百年一出的人物
    从黄州启程再度进京,对苏轼而言,这一路也是忐忑不安。
    从接到圣旨的那一刻起,苏轼有些不愿赴京,不是说他矫情而是被整怕了。上一次乌台诗案,牵连那么多人,他苏轼在御史台关了小半年。而今主持此案的李定虽不在朝中,但蔡确,舒亶等人还官居要职。
    苏轼不愿意再去面对这些人,而且他知道官家心底也不喜欢自己,去了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苏轼想拒绝,可转念一想,如果拒绝不是得罪了天子,也辜负了章越的一番美意吗?
    因此苏轼还是接受了圣旨,想要入京去先看一看。
    苏轼离开黄州时看了看自己费了近两年功夫,方才整治下的这东坡,还有这山上的南堂和山下的雪堂颇为不舍。他以为会在黄州长久居住下去,没料到这么快便有新的任命了。
    苏轼换下短衫粗袍,穿戴起了官服方巾。
    临别时苏轼对前来相送的友人和黄州太守徐大受道,黄州山水清远,土风厚善。其民寡求而不争,其士静而文,朴而不陋。虽闾巷小民,知尊爱贤者。吾州虽远小,然王元之、韩魏公,尝辱居焉。
    黄州百姓都是夹道来送苏轼。
    说完之后,苏轼辞别众人,踏上了进京的旅途。
    苏轼进京之前,顺道去江宁见了王安石。在乌台诗案之中,王安石主动给天子写信为苏轼求情言,盛世不可杀贤才。
    苏轼是一个念恩德的人,所以他进京前特意去见了王安石一面。
    这一次再度见面,二人之间的龉龊早已消解。
    从当年王安石拒给苏辙起草诏命,再到苏洵写《辨奸论》暗讽王安石。
    再到变法时,王安石与二苏间的政治分歧。苏轼苏辙公然反对王安石新政,后先后遭到政治磨难。
    苏轼父子三人的政治思想,说到底是源自欧阳修一脉,以基于人情和顺达为主。而最早苏洵和王安石都是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和举荐。
    好似原先相交的两条线,中间分开了好一段,最后又合在一起。
    苏轼也想借着这一次见面消弭与王安石间的误会。而王安石面对吕惠卿的来信选择了拉黑的方式,但对苏轼来访却二话不说立即骑着自己那头瘦毛驴相迎。
    二人在半山见面相对而揖,然后入宅谈论诗论禅。
    王安石读到苏轼一首黄州所写的诗后道。
    “冻合玉楼寒起粟,
    光摇银海眩生花。”
    王安石对苏轼道:“道家以玉楼指人的肩膀,银海指人的眼睛。可是如此?”
    苏轼听了感慨,天下能如王安石这般博学的能有几人?
    二人相谈极欢,王安石门下心道,这些年对于政见相异之人,除了章越外,也只有苏轼令他如此欣赏了。
    苏轼与王安石一聚便分别,二人却恍如老友一般。
    苏轼对王安石道:“今日能从于大丞相门(本章未完,请翻页)
    www.66xu.comm.66xu.com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4/14572/90162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