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换亲

推荐阅读:七零,最野军官被外科大佬拿捏了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曦日永恒异能:命运金币极度深寒:我在末世建基地世子归来,将娱乐圈姐姐宠上天剑道圣体的我只想躺平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赛博高武之冲破九重天共生体的我,在崩坏养孩子

    “春华,怎么办啊,你堂妹非要跟你换亲,她……她是不是魔怔了?”
    “县令家的公子她不要,非要抢你定好的人家。”
    瘦弱的梁氏穿着补丁衣裳,抬手抹泪,长年干活儿的手如枯柴一般,粗糙极了。
    她身边站着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汉子也瘦,身上同样穿着补丁衣裳,满面的愁容。
    汉子是舒春华的亲爹舒满仓,二房两口子提出要换亲之后,两人就愁上了,县令公子若是个好的,他们怎么舍得换亲?
    若不是个好的,怎么就不能直接退亲,非要换亲?
    “是啊,二弟是秀才,二丫嫁进县令府上那是好事儿,可我和你娘都是泥腿子,在地里刨食儿的,你要是进了县令府将来受了委屈,我们……我们都没法子给你撑腰!”
    “可恨那姜二牛,明明跟你定了亲,一听说二丫愿意嫁他,他就立刻来退亲……”
    “都是爹没用!”
    舒满仓也抹起了眼泪,他是恨的,然而却没有丝毫的办法,爹娘偏心秀才公弟弟,有他们做主,这亲事不换也得换。
    尚若是别家,别说女儿嫁进县令家,就是去县令家当丫鬟都会高兴得像是祖坟冒了青烟。
    可舒满仓两口子不一样。
    他们深知齐大非偶的道理,门不当户不对,县令家还能同意,这里头没猫腻打死两口子都不信!
    “换就换吧,没什么的,女儿能嫁进县令府享福,你们应该高兴才是!”
    舒春华笑着安慰爹娘,堂妹舒春芳闹着要换亲,说明她和自己一样也重生了。
    上辈子,舒春华和堂妹舒春芳一起出嫁,舒春芳嫁进县令家当了县令独子的妻子,成了县令的儿媳,山鸡变凤凰,十里八乡的大姑娘小媳妇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
    然而好景不长,她嫁过去不久丈夫就接连纳妾,小妾一个个的被丈夫宠得没边儿了,随便一个都能骑在她脖子上拉屎。
    公公婆婆也不站在她这边儿,她几次回娘家哭诉,娘家人也没办法,那是县令家啊!
    小门小户如何敢招惹,唯有不厌其烦地让她忍罢了。
    最终,因河道决堤,爆出河道修缮款贪污案,公公被推出来背了黑锅,皇帝震怒,直接赏了她公公方县令一个满门抄斩,她也被这家人给连累死了。
    反倒是舒春华嫁的穷猎户姜二牛,从军后靠着军功一步一步走到了正三品将军的位置,最终还以军功封侯,舒春华也成为了尊贵无比的侯夫人,一时间风光无两。
    关键是,镇远侯姜二牛独宠舒春华一人,身边干净极了,即便是当了侯爷也未纳妾。
    京城的人无不赞舒春华福气好。
    呵呵
    所谓的好福气,不过是她的手段罢了。
    当年姜二牛刚当上千户的时候就飘了,收用了好几个别人送给他的女人,一次喝醉了还扬言说要休掉舒春华这个农女,换一个配得上他的,门当户对的美人当夫人。
    舒春华听见了当没听见,但私下却开始给他下虎狼之药,让他的孽根再也站不起来。
    反正当时她已经生育了一儿一女。
    有没有姜二牛这个男人都无所谓。
    男人对她而言,老实可靠就是丈夫,否则就只是工具。
    姜二牛是工具。
    县令家的公子方永璋也是工具。
    没什么区别。
    舒春华收回思绪,继续劝自己的父母:“嫁给谁都是过日子,嫁给姜二牛这日子我能过好,嫁到县令家去日子我照样能过好!”
    “不管这里头有没有猫腻,有什么猫腻我都不怕,事在人为啊!”
    “再说了,最差不过县令家的公子是个断袖,娶我过门儿只是为了掩人耳目,那他们也会好吃好喝地供养着我!
    我的日子也比在乡下过得好!
    可我觉得,或许县令是想一次性将二叔的救命之恩给还了,所以就同意了二叔的提议……
    事情并没有爹娘想的那样糟糕。”
    “而且与其嫁到穷人家过吃糠咽菜的日子,与其让自己的儿女生出来过饥寒交迫的日子,不如去那富贵窝里混着……”
    “反正我挺高兴的。”
    “进了县令家的富贵窝,有丫鬟婆子伺候着,我也不用再干活儿了,这样的日子是我做梦都想要的!”
    “你们也该高兴起来,不然让旁人瞧见传到了县令耳朵里,搅黄了这门亲事,那我以后的婚事才难了呢!”
    见女儿这般想要这门亲事,舒满仓夫妻俩就说不出别的话来。
    他们心中依旧难受。
    然而却无能为力。
    舒春华同意了,就跟着舒满仓夫妻去正房。
    他们一家四口住在牲口棚子旁边儿的土坯偏房里,靠墙是一排用土坯砌成的床,并不是北方的炕。
    中间用竹篾编织的席子拦着,窄的那边儿是舒春华睡的,宽的那边儿是舒满仓夫妻带着她六岁的弟弟舒小山睡的。
    正房一排三间,都是青砖大瓦房,每一间都十分宽敞,而且每一间屋里摆放的都是百子千孙或是福禄寿喜的架子床。
    左边儿厢房是二房两口子住,右边厢房是舒春芳住的。
    中间堂屋两侧有耳房,左边儿是苏老头两口子住,右边则是给二房的两个儿子舒文华,舒文义准备的。
    这两个人现在都在县里的学堂念书,轻易不会回村。
    几厢对比下来,舒春华觉得她爹像是捡来的,不像是亲生的。
    这会儿堂屋里上首坐着舒家老两口,左边儿坐着二房舒墨庭和王氏两夫妻。
    舒春芳则是依靠着上手的舒老婆子坐着,用复杂的眼神打量着舒春华。
    大房一家三口进来了,当弟弟的也没说让大哥大嫂坐下说话,而是轻蔑地笑了笑,端起茶几上的茶盏揭开盖子撇了撇浮沫,清浅地喝了一口才略带讥讽地问:“大哥大嫂想好了么?”
    他就知道,这么大个馅儿饼砸下来,老大两口子不可能不同意。
    大侄女儿嫁过去就能吃穿不愁,比起乡下穷猎户,只要不傻,就知道该如何选!
    还装模作样的拿出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来,还说要商量商量!
    呵呵
    这个家做主的可是爹娘,不是他们!
    www.66xu.comm.66xu.com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3/13711/82815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