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187*三国人才之争04
推荐阅读:凡骨、我的异能悠闲生活、太古神尊、退下,让朕来、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我用阵法补天地、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鸿蒙霸体诀、我的师兄太强了、
啾啾明白张樱的话——
这样的人虽然在抓住机会后会更努力,但在北美与澳洲那样的环境下,等到学业有成未必还回选择回到大清,更可能直接留在美洲。
但对此,啾啾也早有准备:“额娘放心,我会和他们签订契约的。”
他又不是专门给大哥和默默姐送人的,怎么可能一点儿预防措施都不错,便直接将人送到其他国家去?
啾啾早就让人准备好了契约合同,每一个想要到北美与澳洲去的人,都必须签订契约,而等学业有成后,也必须回到大清为国家效力。时间倒是不太久,只要为大清效力六年时间就完全足够了。
六年,也就是两个任期而已,算很不错的了。
张樱不由失笑。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下来。
……
北美的学校除了那些一心想要当官儿的人,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人在启蒙后花费太多时间去钻研四书五经的内容了,相较于钻研四书五经的书籍然后参加科举,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各种理工科知识。
一则自然是因为理工科知识的好处已经被人看到,国家各行各业对理工科人才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只要学了理工科并能成功毕业,他们甚至都不用出门找工作就有人拿着高昂的薪水找上门。
学习理工科知识,已经成为了其他两个国家的潮流。
二则理工科知识学成的时间很短,基本上四五年就可以学得很扎实了,就算不能跟那些优秀人才一般继续钻研其中奥秘,发现更多知识,也不能如优秀学生一般研究发明出更多对国家对人民对生活方方面面都有用的工具,但当老师或者当个寻常的检修工人、学徒助手之类的工作也都完全可以胜任。
相反,钻研四书五经的学生们除了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亦或者写书撰文之外,竟然没有太多的就业渠道。
就连以前热门的账房,如今已经被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抢走了。
而且理工科学生也并非毫无入朝为官的渠道——
只要他们能对国家对人民做出足够的贡献,国家必然破例让人入朝为官。
这样一来,钻研四书五经的人自然就少了。
若不是学校的启蒙书籍就是三百千,即便是选择了理工科的学生也必须熟读四书五经等内容,以此达成思想统一等作用,说不准其他两个国家都没多少人愿意学习四书五经。
默默其实一直有些担心学习四书五经等传统书籍的人不够多,到时候大家没有文化认同感,彼此隔阂加深容易出事儿。
但目前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所以也只能继续放任这种情况的发生。
毕竟,当前国家的建设与发展确实离不开理工科的学生。
但这对来到北美等国家的女学生们,却是很好的一件事——
一则理工科的学习时间短,她们就能更快走出校园自力更生;二则与北美情况不同,大清虽然已经看到了理工科的好处,却也同样因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而追捧科举、因科举而八股文盛行、因八股文而仍将四书五经等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奉若金科玉律。
四书五经等书籍仍旧受人追捧,远超各种理工科书籍。
而这些书,大部分女子根本接触不到,也不被允许接触。同样的,国内女子想要参加科举也愈发困难。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从大清远道而来的女子并不愿意学习四书五经。
学了有什么用呢?还不是不能参加科举。
是以,在发现其他两个国家的学校中,竟然可以自己选择学习什么知识,而且这边的百姓对理工科的喜爱程度远超八股文,对女学生也毫无鄙夷与轻视后,这次前来的女学生中竟然有九成多的人选择了学习理工科知识。
只有在理工科方面实在没有天赋,而在学习四书五经与吟诗作赋方面天赋异禀的女学生,才会不甘不愿地选择往科举方面使劲儿。
但这些知识学了回到大清到底有没有用……
众人不免忧心忡忡。
不过既然来了,难得有学习的机会,大家也只是在最初几天放任自己沉浸在了忧虑当中,之后就再没有将注意力偏移到其他地方,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反倒这次来到北美与澳洲的男学生,除了穷苦人家出身的几个学生外,其他人很快就嚷嚷着想要回到大清了。
因为这边的学校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也太艰苦了:学校为了杜绝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相差太大而引发矛盾,特意向国库申请一笔资金,专门用于校服、鞋子、书包等物的开支,学校统一发放普通棉布制成的校服等物,款式与布料毫无差别。
绫罗绸缎不能穿,各种首饰不能戴,香薰等物也不能使用,就连小厮丫鬟也无法带进学校。
就算他们愿意花钱交学费,将人以学生的名义带进学校,小厮与丫鬟也不能贴身跟随自己,生活的方便程度直线下降,很多时候还不得不自己做一些原本是奴才们干的活儿。
这样的日子短时间生活还好,可学校一个月只放一天假,他们就读的学校又都是中心城与周边几个城市的学校,与大清的距离非常远,即便坐火车回去也要好些天,更不要说在一天内赶一个来回。
生活不如意,还思念家人,其中好些人甚至早早有了通房,如今进入学校后还被迫禁欲……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很快就让他们感到窒息,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一开始还能拿一起来留学的女学生给自己加油鼓劲儿,但很快他们就坚持不下去了,一个个趁着期末考试交白卷,大半都直接放弃学业回到了大清。
反倒是那些个女子,不管家境如何,都坚持了下来。
她们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甚至连长假都不打算回去,反倒全都申请了留校,互相帮着对方查漏补缺,在开学后大放异彩。
短短五年时间,第一批前往北美与澳洲的学生们便回到了大清。
而在这些年,啾啾也一直没有闲着。
他不但年年都在招收前往其他国家留学的学生,还在这期间想到了一个与那些坚决维护科举制度正统性,不惜贬低女子于四书五经等内容的学习方面天赋不如男子,让她们学习相关知识除了浪费资源、增加一些有伤风化的桃色新闻外毫无用处,甚至多次死谏以杜绝女子参加科举可能性的官员们相对抗的办法——
他准备另外再开一门考试。
不是科举,考试的也多是理工科相关的知识。
这门考试不限性别、民族、身份、年龄或者其他条件,只要你有足够的学识,都可以参加考试。
而考试成绩优异之人也不会占据太多当前科举考试出来的那些读书人的官职——
除了需要维修交通工具的交通部与科研部,啾啾干脆另外又开了一些专门教授理工科知识的学校,决定等考试成绩出来后就直接把人全部塞进这三个地方。
前两者本就是新开的部门,一般科举出来的进士本就不能到里面任职,后者又是专门传授理工科知识,招收的学生也一样没有门槛,并不被其他人看在眼。毕竟这是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大清国土之上,这学校光是一个不限男女就会将绝大部分有这方面顾虑的人拦在外面。
几乎所有官员都觉得,这个学校不成气候。
啾啾也没多说,与官员们扯皮几句后,便直接找张樱出了考卷儿,然后强行举办了考试。
刚回到大清的学生们很清楚,这个考试关乎自己的未来,一个个都严阵以待,不但将近些年所学复习了一遍,还找到过往的考卷儿出来“考试”,亦或者干脆互相出题考察彼此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说做足了所有的准备。
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批留学生的成绩咬得非常紧,而且分数大多近乎满分。
啾啾对此异常满意。
他亲自看过这些学生的资料后,将人安排到了合适的岗位上。
大臣们看着啾啾重视的态度,心里其实已经预料到了不好——
科举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前面五个考试与皇帝没有太大关系,但最后一项殿试就是在皇宫举行,而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对科举的看重,也往往会出现在大殿露一下面。
在第一批留学们离开大清后,已经举行了两次殿试,可皇上一次都没有出现在举行殿试的大殿上。
他们以前以为这只是因为皇上性格,毕竟他以前就不怎么喜欢在殿试上露面。
但如今,皇上亲自为这场刚举办的考试的每一个考生,安排了去向。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皇上对科举不重视。
但因为啾啾做到目前为止并未做出出格之举,大臣们也只能在心里嘀咕几句。
不过很快,他们就淡定不起来了。
因为他们很快听说,皇上竟然在老师到位之后,直接让人宣布,所有进入学校就读的学生,不但可以免费就读,等毕业之后还能立刻找到高薪工作——
老师们的工资以及学生们的开销所需钱财,全部从皇帝的私库出;而学生们一旦成功毕业,除了有机会进入朝廷的科研部与交通部等刚出现不久的部门做官,有机会留在学校当老师,还可以进入一些当前很有名的产业担任重要职位。
这些职位的提供者,除了张樱与啾啾等人名下的生意,还有许多与朝廷达成了合作关系的皇商并一些有眼光的大商人。
事实上,就算朝廷不与他们达成合作,等到学生毕业,这些人也可能花钱请人。
因为在科举大行其道的如今,大家读书的第一选择还是四书五经等内容,即便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不少理工科书籍,也没有太多人愿意主动学习。
没人学,相关人才就少。
以前无处聘请相关人才也还罢了,如今国家都愿意花钱培养了,他们还不捧着钱去请人?
而啾啾做的,只是提前将这个情况告诉所有人而已。
一时间,这家新开学校的报名人数迅速增加,别说男女之分了,甚至还有不少中老年人前来碰碰运气。
除此外,其他地方得到消息的人也都来了京城。
毕竟……
说句不好听的,大部分人读书并不是为了家国天下,而只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提升自己的阶层,希望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而已。
科举这条路太挤,三年也才录取两百来号人,相较于天下的读书人数量实在太低了。很多时候,举一家之力都不能供养出一个秀才来,反倒可能因为供养读书人而拖垮一整个家。
而即便是考上了进士,也不见得就能立刻改变生活。
但学理工科就不一样了——
那些生意人为了让学生们对自己产生好感,直接将自己愿意支付的薪水都爆了出来,而为了能招收到优秀人才,他们甚至攀比似的一个报价比一个高。
这才是实实在在能看到的,改变家里所有人命运的机会。
科举就不成了,大家看不到出路。
是以,当学校开始报名后,除了一些没有读过书的少男少女们,竟然还有不少已经在科举一道上花费了好些年时间,甚至有些都已经考上了秀才的读书人,都跑到学校报了名。
在雍正取消了对这些读书人的赋税上的优待后,可以补官的举人还好,这些秀才的生活可是比过去拮据了不少。
而学校的条件,实在太好了。
是以,一些觉得自己在科举一道上没有出路,或者家中已经没钱支持自己继续科举,更想要看到实际好处,又或者从啾啾的一番举措中看到了他的对理工科知识的重视的读书人们,便全都来到了学校报名。
也许他们在读书人群体中没有占据太多位置,但他们的出现,本就代表着读书人内部的分崩瓦解。
毕竟,这学校的老师,可基本全是……
女子。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明天见~★感谢在2021-09-1121:23:06~2021-09-1221:43: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katharine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www.66xu.comm.66xu.com
这样的人虽然在抓住机会后会更努力,但在北美与澳洲那样的环境下,等到学业有成未必还回选择回到大清,更可能直接留在美洲。
但对此,啾啾也早有准备:“额娘放心,我会和他们签订契约的。”
他又不是专门给大哥和默默姐送人的,怎么可能一点儿预防措施都不错,便直接将人送到其他国家去?
啾啾早就让人准备好了契约合同,每一个想要到北美与澳洲去的人,都必须签订契约,而等学业有成后,也必须回到大清为国家效力。时间倒是不太久,只要为大清效力六年时间就完全足够了。
六年,也就是两个任期而已,算很不错的了。
张樱不由失笑。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下来。
……
北美的学校除了那些一心想要当官儿的人,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人在启蒙后花费太多时间去钻研四书五经的内容了,相较于钻研四书五经的书籍然后参加科举,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各种理工科知识。
一则自然是因为理工科知识的好处已经被人看到,国家各行各业对理工科人才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只要学了理工科并能成功毕业,他们甚至都不用出门找工作就有人拿着高昂的薪水找上门。
学习理工科知识,已经成为了其他两个国家的潮流。
二则理工科知识学成的时间很短,基本上四五年就可以学得很扎实了,就算不能跟那些优秀人才一般继续钻研其中奥秘,发现更多知识,也不能如优秀学生一般研究发明出更多对国家对人民对生活方方面面都有用的工具,但当老师或者当个寻常的检修工人、学徒助手之类的工作也都完全可以胜任。
相反,钻研四书五经的学生们除了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亦或者写书撰文之外,竟然没有太多的就业渠道。
就连以前热门的账房,如今已经被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抢走了。
而且理工科学生也并非毫无入朝为官的渠道——
只要他们能对国家对人民做出足够的贡献,国家必然破例让人入朝为官。
这样一来,钻研四书五经的人自然就少了。
若不是学校的启蒙书籍就是三百千,即便是选择了理工科的学生也必须熟读四书五经等内容,以此达成思想统一等作用,说不准其他两个国家都没多少人愿意学习四书五经。
默默其实一直有些担心学习四书五经等传统书籍的人不够多,到时候大家没有文化认同感,彼此隔阂加深容易出事儿。
但目前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所以也只能继续放任这种情况的发生。
毕竟,当前国家的建设与发展确实离不开理工科的学生。
但这对来到北美等国家的女学生们,却是很好的一件事——
一则理工科的学习时间短,她们就能更快走出校园自力更生;二则与北美情况不同,大清虽然已经看到了理工科的好处,却也同样因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而追捧科举、因科举而八股文盛行、因八股文而仍将四书五经等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奉若金科玉律。
四书五经等书籍仍旧受人追捧,远超各种理工科书籍。
而这些书,大部分女子根本接触不到,也不被允许接触。同样的,国内女子想要参加科举也愈发困难。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从大清远道而来的女子并不愿意学习四书五经。
学了有什么用呢?还不是不能参加科举。
是以,在发现其他两个国家的学校中,竟然可以自己选择学习什么知识,而且这边的百姓对理工科的喜爱程度远超八股文,对女学生也毫无鄙夷与轻视后,这次前来的女学生中竟然有九成多的人选择了学习理工科知识。
只有在理工科方面实在没有天赋,而在学习四书五经与吟诗作赋方面天赋异禀的女学生,才会不甘不愿地选择往科举方面使劲儿。
但这些知识学了回到大清到底有没有用……
众人不免忧心忡忡。
不过既然来了,难得有学习的机会,大家也只是在最初几天放任自己沉浸在了忧虑当中,之后就再没有将注意力偏移到其他地方,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反倒这次来到北美与澳洲的男学生,除了穷苦人家出身的几个学生外,其他人很快就嚷嚷着想要回到大清了。
因为这边的学校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也太艰苦了:学校为了杜绝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相差太大而引发矛盾,特意向国库申请一笔资金,专门用于校服、鞋子、书包等物的开支,学校统一发放普通棉布制成的校服等物,款式与布料毫无差别。
绫罗绸缎不能穿,各种首饰不能戴,香薰等物也不能使用,就连小厮丫鬟也无法带进学校。
就算他们愿意花钱交学费,将人以学生的名义带进学校,小厮与丫鬟也不能贴身跟随自己,生活的方便程度直线下降,很多时候还不得不自己做一些原本是奴才们干的活儿。
这样的日子短时间生活还好,可学校一个月只放一天假,他们就读的学校又都是中心城与周边几个城市的学校,与大清的距离非常远,即便坐火车回去也要好些天,更不要说在一天内赶一个来回。
生活不如意,还思念家人,其中好些人甚至早早有了通房,如今进入学校后还被迫禁欲……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很快就让他们感到窒息,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一开始还能拿一起来留学的女学生给自己加油鼓劲儿,但很快他们就坚持不下去了,一个个趁着期末考试交白卷,大半都直接放弃学业回到了大清。
反倒是那些个女子,不管家境如何,都坚持了下来。
她们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甚至连长假都不打算回去,反倒全都申请了留校,互相帮着对方查漏补缺,在开学后大放异彩。
短短五年时间,第一批前往北美与澳洲的学生们便回到了大清。
而在这些年,啾啾也一直没有闲着。
他不但年年都在招收前往其他国家留学的学生,还在这期间想到了一个与那些坚决维护科举制度正统性,不惜贬低女子于四书五经等内容的学习方面天赋不如男子,让她们学习相关知识除了浪费资源、增加一些有伤风化的桃色新闻外毫无用处,甚至多次死谏以杜绝女子参加科举可能性的官员们相对抗的办法——
他准备另外再开一门考试。
不是科举,考试的也多是理工科相关的知识。
这门考试不限性别、民族、身份、年龄或者其他条件,只要你有足够的学识,都可以参加考试。
而考试成绩优异之人也不会占据太多当前科举考试出来的那些读书人的官职——
除了需要维修交通工具的交通部与科研部,啾啾干脆另外又开了一些专门教授理工科知识的学校,决定等考试成绩出来后就直接把人全部塞进这三个地方。
前两者本就是新开的部门,一般科举出来的进士本就不能到里面任职,后者又是专门传授理工科知识,招收的学生也一样没有门槛,并不被其他人看在眼。毕竟这是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大清国土之上,这学校光是一个不限男女就会将绝大部分有这方面顾虑的人拦在外面。
几乎所有官员都觉得,这个学校不成气候。
啾啾也没多说,与官员们扯皮几句后,便直接找张樱出了考卷儿,然后强行举办了考试。
刚回到大清的学生们很清楚,这个考试关乎自己的未来,一个个都严阵以待,不但将近些年所学复习了一遍,还找到过往的考卷儿出来“考试”,亦或者干脆互相出题考察彼此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说做足了所有的准备。
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批留学生的成绩咬得非常紧,而且分数大多近乎满分。
啾啾对此异常满意。
他亲自看过这些学生的资料后,将人安排到了合适的岗位上。
大臣们看着啾啾重视的态度,心里其实已经预料到了不好——
科举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前面五个考试与皇帝没有太大关系,但最后一项殿试就是在皇宫举行,而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对科举的看重,也往往会出现在大殿露一下面。
在第一批留学们离开大清后,已经举行了两次殿试,可皇上一次都没有出现在举行殿试的大殿上。
他们以前以为这只是因为皇上性格,毕竟他以前就不怎么喜欢在殿试上露面。
但如今,皇上亲自为这场刚举办的考试的每一个考生,安排了去向。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皇上对科举不重视。
但因为啾啾做到目前为止并未做出出格之举,大臣们也只能在心里嘀咕几句。
不过很快,他们就淡定不起来了。
因为他们很快听说,皇上竟然在老师到位之后,直接让人宣布,所有进入学校就读的学生,不但可以免费就读,等毕业之后还能立刻找到高薪工作——
老师们的工资以及学生们的开销所需钱财,全部从皇帝的私库出;而学生们一旦成功毕业,除了有机会进入朝廷的科研部与交通部等刚出现不久的部门做官,有机会留在学校当老师,还可以进入一些当前很有名的产业担任重要职位。
这些职位的提供者,除了张樱与啾啾等人名下的生意,还有许多与朝廷达成了合作关系的皇商并一些有眼光的大商人。
事实上,就算朝廷不与他们达成合作,等到学生毕业,这些人也可能花钱请人。
因为在科举大行其道的如今,大家读书的第一选择还是四书五经等内容,即便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不少理工科书籍,也没有太多人愿意主动学习。
没人学,相关人才就少。
以前无处聘请相关人才也还罢了,如今国家都愿意花钱培养了,他们还不捧着钱去请人?
而啾啾做的,只是提前将这个情况告诉所有人而已。
一时间,这家新开学校的报名人数迅速增加,别说男女之分了,甚至还有不少中老年人前来碰碰运气。
除此外,其他地方得到消息的人也都来了京城。
毕竟……
说句不好听的,大部分人读书并不是为了家国天下,而只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提升自己的阶层,希望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而已。
科举这条路太挤,三年也才录取两百来号人,相较于天下的读书人数量实在太低了。很多时候,举一家之力都不能供养出一个秀才来,反倒可能因为供养读书人而拖垮一整个家。
而即便是考上了进士,也不见得就能立刻改变生活。
但学理工科就不一样了——
那些生意人为了让学生们对自己产生好感,直接将自己愿意支付的薪水都爆了出来,而为了能招收到优秀人才,他们甚至攀比似的一个报价比一个高。
这才是实实在在能看到的,改变家里所有人命运的机会。
科举就不成了,大家看不到出路。
是以,当学校开始报名后,除了一些没有读过书的少男少女们,竟然还有不少已经在科举一道上花费了好些年时间,甚至有些都已经考上了秀才的读书人,都跑到学校报了名。
在雍正取消了对这些读书人的赋税上的优待后,可以补官的举人还好,这些秀才的生活可是比过去拮据了不少。
而学校的条件,实在太好了。
是以,一些觉得自己在科举一道上没有出路,或者家中已经没钱支持自己继续科举,更想要看到实际好处,又或者从啾啾的一番举措中看到了他的对理工科知识的重视的读书人们,便全都来到了学校报名。
也许他们在读书人群体中没有占据太多位置,但他们的出现,本就代表着读书人内部的分崩瓦解。
毕竟,这学校的老师,可基本全是……
女子。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明天见~★感谢在2021-09-1121:23:06~2021-09-1221:43: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katharine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www.66xu.comm.66xu.com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3/13675/82585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