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风采

推荐阅读:宿主的腿不是腿,塞纳河畔的春水刚修成紫霄神雷,就遇到百鬼夜行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下乡后,靠签到系统带飞姐妹谁说精神病不能破案入局之处,即为生门黑莲花穿成重生者后,彻底癫了相亲闪婚随军,真千金有亿万物资空:这是原神吗?我觉得不是我生于深秋

    在刚迈入二十一世纪的那段时间里,外国人对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还算是“稀罕物”。
    尤其是从欧美发达国家来的,基本和“高端”、“精英”、“富有”这样的词汇划上了等号。
    “崇洋媚外”甚至成为了社会上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好像只要是外国人就一定比同行业同领域的中国人要厉害一样。
    王艾伦作为美籍华裔,很讨巧地沾了两头的光,既拥有海外设计师的“光环”,又能够通过“东方脸孔”拉近和国人的距离。
    再经过他自己和一部分跟风媒体的推波助澜,很轻松就打开了国内的市场,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设计师。
    有一位行业内的“资深人士”是这么评价王艾伦的:“东西方美学的集大成者,作品兼具中华传统文化和法式浪漫主义的特点,是不可多得的设计鬼才。”
    但王艾伦自己知道这评价完全就是狗屁,他在布鲁克林第八大道的中国街区出生,父亲是个厨师,母亲则是个偷渡客,社会地位也就比那些非洲裔的难民好那么一点。
    学生时期的王艾伦完全发挥了父母东方基因带给他的学习天赋,加上相较于白人同学多得多的努力,最后顺利考取了在服装设计领域享有盛名的纽约时装学院。
    这所学院历史上名人辈出,就读的学生大多都有着显赫的家世,学校给的奖学金又格外丰厚,于是让王艾伦在几年学院生涯中产生了一种自己已经成功跨越阶级的错觉。
    名校毕业,草根出生,亚裔黄种人,绝佳的口才,这些个元素融合在一起,帮助王艾伦的职业生涯初期顺风顺水,不但夺下了多个新人奖项,还在浪漫之都巴黎举办了个人时装秀。
    但所谓盛极而衰,童年街区生活所造成的自卑感在成功来临后转化成了极致的傲慢和对阶级近乎疯狂的执着,王艾伦的处事作风变得越来越偏激,树敌无数,“恶”贯满盈。
    随后一篇揭露他压榨团队助理的文章被刊登在了报纸头版,成为了压死这位新星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欧美国家,人设有时候比真材实料重要得多,此时王艾伦才一朝梦醒,但放眼望去,发现这块标榜“自由”和“人权”的土地上竟是再无他立足之处。
    所幸王艾伦还有个聪明的母亲,虽然多年来一直被嫌弃,但这位吃了一辈子苦的中国女性还是为自己的儿子出了个好主意——回到他血脉的根源地去。
    在飞往中国的路途中,王艾伦的心情是极度忐忑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这个在美国主流媒体口中穷困潦倒的国家到底能不能让他东山再起。
    但从虹桥机场出来之后,他就彻底被眼前现代化的繁华景象惊呆了,心里不禁大骂一句“美国报纸骗人不浅”,同时也为自己“回国”发展的决定沾沾自喜。
    所以此时此刻在聚光灯下,王艾伦对于周清茹的“恶意”由来复杂,既是对“后来居上者”的痛恨,又是对“非学院派”的不屑,还有点“我都没成功,你一个大专学生凭啥成功”的歇斯底里。
    当周清茹讲完第一句“示弱”的话后,王艾伦隐藏在跋扈外表下的脆弱自尊心瞬间就得到了满足,他脸上的表情带着三分讥讽、三分倨傲和四分“小人得志”。
    周清茹自是不会让他真的“得逞”,恭敬的眼神陡然变得犀利,麦克风里传出的声音也变得清亮高昂起来。
    “但是作为设计者,刚才艾伦老师对于我参赛作品的评价,恕我难以苟同。”
    “年轻的设计师的确需要向行业前辈学习,但不代表我们没法创作出好的作品,我始终认为一项好的设计,更看重的应该是内涵和设计师赋予它的灵魂,而不是所谓的技巧。”
    周清茹的反击让演播厅里的所有人都“猝不及防”,最后还是林姐反应最快,在耳麦中疯狂指挥所有的摄影机和灯光统统聚焦到了嘉宾席的最末位。
    “哦?看来周同学有不同的看法,那不如展开和我们节目的观众朋友们分享一下如何?”
    陈凡的跟进也不算太慢,他甚至看都没看一眼王艾伦的脸色,而是以主持人的立场再次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引导到了周清茹的身上。
    五十位专业观众,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还有其他几位重量级的嘉宾,大家的心思各有不同,但都竖起了耳朵,静静等待着周清茹的发言。
    “年纪从来都不是设计创作的门槛,在人类辉煌的艺术史上,年少成名的绝对不在少数。”
    “我们服装设计领域也不例外,美国著名设计师马克·雅可布,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同时还获得了美国服装设计师协会(CFDA)的最佳设计新秀奖;法国设计师让·保罗·高提耶,二十四岁就让他的个人时装品牌火爆全球;还有亚历山大·王,他和艾伦老师一样都是华裔设计师,推出个人品牌的时候只有二十岁。”
    “当然我知道艾伦老师肯定会反驳我,说这些天才设计师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和艾伦老师一样在世界名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比如伦敦的圣马丁皇家艺术学院或是比利时的安德卫普等等。”
    “这里我就不得不介绍一位我非常崇拜的并且对我的设计风格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国设计师——马可老师,她凭借作品《秦俑》获得服装设计大赛金奖并且荣膺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的时候也不过才二十出头。”
    “所以年龄不应该成为我们设计师的门槛,所谓的名校履历更不是成功的唯一通行证,持之以恒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付出才是延续设计生命的最佳良药。”
    周清茹侃侃而谈,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大专院校的学生竟能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储备,更没料到这个长相“人畜无害”的姑娘言语的功夫会如此厉害。
    不但正面回应了王艾伦的“年轻无用论”,同时还转弯抹角地刺了刺对方职业生涯中的几个痛处,可见周清茹对于这场访谈节目也是做足了准备,对于几位同场嘉宾的情况颇为了解。
    “说得好!”
    不知道是谁在观众席上发出了第一声叫好,随后便是此起彼伏的鼓掌和喝彩声。
    无需陈凡再多说什么,从周清茹展露出青春风采的那一刻起,这场原本实力并不对等的辩论,就已经注定了胜利者的身份。
    www.66xu.comm.66xu.com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3/13584/82124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