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激烈争论下
推荐阅读:问鼎仙途、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太古神尊、猎妖高校、混沌天帝诀、机战:先驱者的归来、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武道丹帝、神州战神、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
陈雷鸣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一片附和之声,其实焦琏的意思大家都明白,确实,一个有实力的朝廷封赏的官职才有法律效率,要不然就是草台班子,谁稀罕你的官职,你一个没实力的朝廷就算是给人家封王,也不见得多招人稀罕。
大家心里都心知肚明,永历小朝廷跟原先的明廷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一个眼看着就要完蛋的小朝廷,又有多人能看得上这种小朝廷封的官。可是这话放在心里想想可以,可不能在面子上说出来,尽管焦琏说的是实话,还是听起来很刺耳。就连永历的脸上都露出了不悦的神情,哪有人这么说话的。
虽然永历小朝廷被逼到了西南一隅,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完整的朝廷建制,朝廷里该有的官职一个都不少,看见皇帝脸色不对,不少御史言官立刻站出来,准备对着焦琏开喷。要知道,朝廷最近正在研究,给焦琏封个爵位,毕竟此时此刻,小朝廷剩下的将领之中,也就焦琏的资格最靠前了。这里说的是武将,不是何腾蛟这样的文官。
所以为了稳定军心,永历正在考虑给焦琏封爵,还真别说,在焦琏说出这番话之前,永历帝真的准备给他封个国公,而且连封号私底下都想好了,准备给焦琏整个宣国公,结果现在倒好,焦琏一席话,把永历都给弄无语了。既然小朝廷的封号这么不值钱,那他还给焦琏封个什么国公,是不是意味着,自己要是宣布焦琏是宣国公,焦琏心里也很不屑?
陈邦傅和陈雷鸣两父子跳出来,焦琏暗道一声不好,这两个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打仗冲锋他们不敢,身为武将,在后面使坏倒是一等一的。陈雷鸣抓住了焦琏话中的漏洞,立刻展开了反击。作为陈邦傅的儿子,焦琏这个外来户当然被他们所敌视,要不是焦琏横插一杠子,他陈邦傅不就是永历第一武将。现在倒好,焦琏上来就是总兵,他区区五千人马,跟他这个柳州参将兵马差不多,凭啥当总兵?
殊不知,若是在高衡看来,这种想法简直幼稚的可笑,就是把总兵给你又如何,你一个快要灭亡的小朝廷,还在这里争什么总兵参将的,岂不是令人耻笑。但陈邦傅他们当局者迷,这就是后世看不懂南明小朝廷的原因,内斗就亡国,亡国还要内斗,都这个份上了,难道他们不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吗?
对不起,真是不好意思,从后来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还就真的不知道,以至于拥有半壁江山的南明竟然不到二十年就全完了,历史上南宋可是和金国抗衡了一百多年啊。南明的条件怎么看也比南宋要好得多,最重要的是还有大量的精兵强将,民心也没有完全失去,怎么就这么快完了,只能说内斗的代价和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直接决定了整个南明的走向。
御史言官们趁机对着焦琏一阵猛喷,丁魁楚也是乐见其成,王坤更是在永历身边冷笑,只不过永历一直盯着群臣的反应,没有注意到身边王坤的表情。实际上王坤心中对兴华军那是深恨之,断人财路杀人父母,兴华军竟然力挽狂澜,这不就等于断了他的财路吗?现在竟然有人站出来帮兴华军说话,那这人就是他的敌人。
焦琏被御史言官们喷得体无完肤,丁魁楚趁势对永历建议道:“陛下,臣还是刚才那句话,兴华军断然不能留在广西境内,对朝廷的威胁太大,此等战力,难免不会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发生,臣建议,封赏之后再给高衡一些散官职位,让他退兵回去就是。”
永历思索了一下问道:“可是爱卿,兴华军若走,昆仑关防线怎么办?万一建虏卷土重来又当如何?”
丁魁楚神秘一笑,对永历道:“陛下,不瞒您说,今日早朝,微臣还有一事禀报。”丁魁楚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了上去。王坤连忙走下台阶,将书信接过,放到了永历面前。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大西军几个字。
永历看见这几个字,浑身一抖,一脸诧异望着丁魁楚,丁魁楚道:“陛下,这是大西军主将孙可望的信件。”
嚯!众人发出了一阵惊呼,就连焦头烂额的焦琏也不禁瞪大了眼睛,万万想不到,这个时候竟然会有孙可望的信件传递到这里来。大西军这个名字大家可是太熟悉了,张献忠建立的大西军,鼎盛时候何止拥兵百万,大军进入四川,占领巴蜀之地,一时间跟李自成的大顺军齐头并进,堪称一代枭雄。
只可惜,张献忠的命实在是不怎么好,在巴蜀好日子还没过几天,这清军入关就一路杀了过来。多尔衮兵分三路,西路军在西川一路攻城略地,虽然张献忠的兵马看起来多,但是真打起仗来就露了馅,他没有那么多精锐,碰到巅峰时期的清兵,那就是一盘散沙,最终他本人也被清军射死在凤凰山。
不过,丁魁楚提到孙可望这个名字,可是大有来头。张献忠曾经在辽西抗击过清兵,并且还担任过明军小旗官,所以建立大西军之后,便仿照明军建立了五军都督府,以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为四大将军。
这四人之中,以孙可望为首,在张献忠死后,大西军残部基本上被孙可望接收,目前活跃在四川东南部、湖广西部、云贵北部的一些区域,继续和清军周旋。这也就是豪格的西路军根本无法参与昆仑关战事的原因,他们正被这些残部搞得焦头烂额,不仅仅是大西军残部,湖广还有大顺军的残部。
真要是阵地战,清军还没怕过谁,可人家哪里跟你打阵地战,就是利用地形,跟你进行消耗作战。轮捉迷藏,远道而来的清兵可不是这些义军的对手,往往被他们偷袭得手,搞得清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但这些农民军残部之中也不是没有能人,比如李定国就提醒孙可望,要孙可望联明抗清,毕竟从现在来看,不论是明廷还是农民军,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清军,不管两家以前是什么关系,现在应该联手抗敌。
但孙可望不这么想,孙可望想要独霸一方,他觉得自己是张献忠的继承人,既然张献忠已经死了,那么大西政权应该选出新的皇帝,而他就是这个皇帝的不二人选。只不过虽然孙可望有这个意思,奈何李定国在大西军中的实力和地位能跟他分庭抗礼,所以两人一直僵持不下。最后孙可望还是妥协了,但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他对李定国说,自己写信投靠永历,但必须让明廷封他为秦王,如果不能答应这个条件,他就推翻之前的决定。
对于这种言论,李定国也不能立刻撕破脸,毕竟人家退了一步,李定国只好默不作声,由孙可望写信并派人送来广西,当面呈交皇帝,看看明廷怎么说,这便有了丁魁楚手中这封信。
永历拆开信件一看,立刻大怒,冷哼一声将信件丢在了地上,“哼,这个孙可望简直是痴心妄想,张口闭口就是让朕封他为秦王,秦王是什么地位,不是郡王而是秦王,异姓王,这在大明历史上绝无仅有。”永历这话倒是不错,大明开国的时候是有异姓王,那是朱元璋给手下功臣分封的,但是这些所谓异姓王,也基本上都是郡王。亲王这种级别只有藩属国国王或者是皇族才能担任,但孙可望什么人,目前大西军在大明的定位还是反贼,反贼上来要封秦王,这若是在大明任何一个时期看来,都是疯了。
可人家孙可望还就吃准了这一点,大明都这样了,永历眼看着就完了,这时候不趁机搞个王的封号,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况且,孙可望还真不是说大话,如果排除兴华军的因素,实际上孙可望还真是抗清第一大势力。
不像大顺军残部在李自成死后分成了许多小部分,大西军残部的完整程度很高。四大将军目前还没有翻脸,大家公认的是以孙可望为首,如此一来,孙可望可以调动的大西军残部数量巨大。光是他本部人马,竟有十四万之多,李定国本部人马不下五万,艾能奇和刘文秀也有五六万人马,四大将军加起来竟有三十万人马,这是非常恐怖的数字。
这也就是南明灭亡最让人不理解的原因,实际上,如果站在上帝视角,仅从永历一朝南明的兵力来看,即便没有高衡这个穿越者。大西军残部三十万,大顺军残部十几万,明廷能控制的兵马算上沐王府、秦良玉等等也有个十几万,另外还能利用影响力调动周边的藩属国参战,总兵力绝不下五六十万。
就算是五六十万头猪,让清军抓,他一时半会也抓不完。更不要说,大西军、大顺军这些兵马都是有实战经验的,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不可能这么不禁打。结果还是被清军一路平推,只能说实在是太垃圾。
皇帝发怒,大臣们的目标又准备转移到孙可望的身上来。只听丁魁楚咳嗽一声,上前一步道:“陛下,微臣有不同意见。”
“爱卿请讲。”永历消了消气,压压手道。
“陛下,孙可望提出此等要求,不见得是坏事,我们刚才不还说到兴华军威胁巨大吗?为何不能引入大西军,让大西军来分担一部分压力,朝廷坐山观虎斗岂不快哉。”丁魁楚道。
“嗯?”永历一愣,这可是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对啊,兴华军做大做强不是好事,那么就再引入一股势力,大家平衡一下不就好了,上位者不都是这么玩的,扶持两股势力,然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大西军可是三十万人马啊,如果能变成朝廷的助力,未免不是好事。
永历犹豫道:“可是他上来就要亲王,你就说高衡,我们还在商定国公的封爵呢,这孙可望何德何能,竟然要亲王的位子。”
丁魁楚顿了顿道:“唉?陛下,所谓亲王的位子,也不是不能给他,陛下想想,只要孙可望愿意表现出诚意,就给他个亲王又能如何?正好刺激一下兴华军,在朝廷的旗号下,谁有实力,朝廷就会给谁更大封赏。同时也将祸水引到孙可望头上去,臣以为,兴华军上下必然会对大西军和孙可望不满,朝廷不是正好可以利用这种不满情绪做做文章吗?”
陈邦傅补充道:“陛下,首辅大人所言甚是,从军事角度来说,昆仑关之后的防务,我们完全可以交给孙可望来履行啊。有他在,现在贵州那边王应熊的压力并不是很大,既然如此,我们完全可以调动大西军一部南下,来昆仑关接防,同时让王应熊在贵州和四川边境增兵,给清军施加压力。如此以来,就算是孙可望的投名状,他若是愿意接防昆仑关,我们就给他个亲王封号便是。”
“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焦琏大急道。这帮子奸臣,让他们出主意的时候,一个好主意拿不出来,馊主意倒是一大堆。焦琏大声疾呼道:“陛下,这无异于自毁长城,寒了将士们的心啊,士兵们会怎么想,在前线拼死拼活,该有的封赏没有,没有去前线的,却能讨要到亲王封号,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好了,焦琏,适可而止。当日本官把你调入广西,还给了你广西总兵的职位,你难道不应该事事都为陛下和朝廷考虑吗?你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帮着兴华军说话算怎么回事,他们要是大明的军队也就算了,一个外藩土司,值得你这么上心吗?”丁魁楚眉毛一横道。
瞿式耜和何腾蛟不在,丁魁楚大搞一言堂,焦琏想要挑战他的权威,自然不行。
www.66xu.comm.66xu.com
大家心里都心知肚明,永历小朝廷跟原先的明廷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一个眼看着就要完蛋的小朝廷,又有多人能看得上这种小朝廷封的官。可是这话放在心里想想可以,可不能在面子上说出来,尽管焦琏说的是实话,还是听起来很刺耳。就连永历的脸上都露出了不悦的神情,哪有人这么说话的。
虽然永历小朝廷被逼到了西南一隅,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完整的朝廷建制,朝廷里该有的官职一个都不少,看见皇帝脸色不对,不少御史言官立刻站出来,准备对着焦琏开喷。要知道,朝廷最近正在研究,给焦琏封个爵位,毕竟此时此刻,小朝廷剩下的将领之中,也就焦琏的资格最靠前了。这里说的是武将,不是何腾蛟这样的文官。
所以为了稳定军心,永历正在考虑给焦琏封爵,还真别说,在焦琏说出这番话之前,永历帝真的准备给他封个国公,而且连封号私底下都想好了,准备给焦琏整个宣国公,结果现在倒好,焦琏一席话,把永历都给弄无语了。既然小朝廷的封号这么不值钱,那他还给焦琏封个什么国公,是不是意味着,自己要是宣布焦琏是宣国公,焦琏心里也很不屑?
陈邦傅和陈雷鸣两父子跳出来,焦琏暗道一声不好,这两个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打仗冲锋他们不敢,身为武将,在后面使坏倒是一等一的。陈雷鸣抓住了焦琏话中的漏洞,立刻展开了反击。作为陈邦傅的儿子,焦琏这个外来户当然被他们所敌视,要不是焦琏横插一杠子,他陈邦傅不就是永历第一武将。现在倒好,焦琏上来就是总兵,他区区五千人马,跟他这个柳州参将兵马差不多,凭啥当总兵?
殊不知,若是在高衡看来,这种想法简直幼稚的可笑,就是把总兵给你又如何,你一个快要灭亡的小朝廷,还在这里争什么总兵参将的,岂不是令人耻笑。但陈邦傅他们当局者迷,这就是后世看不懂南明小朝廷的原因,内斗就亡国,亡国还要内斗,都这个份上了,难道他们不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吗?
对不起,真是不好意思,从后来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还就真的不知道,以至于拥有半壁江山的南明竟然不到二十年就全完了,历史上南宋可是和金国抗衡了一百多年啊。南明的条件怎么看也比南宋要好得多,最重要的是还有大量的精兵强将,民心也没有完全失去,怎么就这么快完了,只能说内斗的代价和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直接决定了整个南明的走向。
御史言官们趁机对着焦琏一阵猛喷,丁魁楚也是乐见其成,王坤更是在永历身边冷笑,只不过永历一直盯着群臣的反应,没有注意到身边王坤的表情。实际上王坤心中对兴华军那是深恨之,断人财路杀人父母,兴华军竟然力挽狂澜,这不就等于断了他的财路吗?现在竟然有人站出来帮兴华军说话,那这人就是他的敌人。
焦琏被御史言官们喷得体无完肤,丁魁楚趁势对永历建议道:“陛下,臣还是刚才那句话,兴华军断然不能留在广西境内,对朝廷的威胁太大,此等战力,难免不会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发生,臣建议,封赏之后再给高衡一些散官职位,让他退兵回去就是。”
永历思索了一下问道:“可是爱卿,兴华军若走,昆仑关防线怎么办?万一建虏卷土重来又当如何?”
丁魁楚神秘一笑,对永历道:“陛下,不瞒您说,今日早朝,微臣还有一事禀报。”丁魁楚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了上去。王坤连忙走下台阶,将书信接过,放到了永历面前。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大西军几个字。
永历看见这几个字,浑身一抖,一脸诧异望着丁魁楚,丁魁楚道:“陛下,这是大西军主将孙可望的信件。”
嚯!众人发出了一阵惊呼,就连焦头烂额的焦琏也不禁瞪大了眼睛,万万想不到,这个时候竟然会有孙可望的信件传递到这里来。大西军这个名字大家可是太熟悉了,张献忠建立的大西军,鼎盛时候何止拥兵百万,大军进入四川,占领巴蜀之地,一时间跟李自成的大顺军齐头并进,堪称一代枭雄。
只可惜,张献忠的命实在是不怎么好,在巴蜀好日子还没过几天,这清军入关就一路杀了过来。多尔衮兵分三路,西路军在西川一路攻城略地,虽然张献忠的兵马看起来多,但是真打起仗来就露了馅,他没有那么多精锐,碰到巅峰时期的清兵,那就是一盘散沙,最终他本人也被清军射死在凤凰山。
不过,丁魁楚提到孙可望这个名字,可是大有来头。张献忠曾经在辽西抗击过清兵,并且还担任过明军小旗官,所以建立大西军之后,便仿照明军建立了五军都督府,以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为四大将军。
这四人之中,以孙可望为首,在张献忠死后,大西军残部基本上被孙可望接收,目前活跃在四川东南部、湖广西部、云贵北部的一些区域,继续和清军周旋。这也就是豪格的西路军根本无法参与昆仑关战事的原因,他们正被这些残部搞得焦头烂额,不仅仅是大西军残部,湖广还有大顺军的残部。
真要是阵地战,清军还没怕过谁,可人家哪里跟你打阵地战,就是利用地形,跟你进行消耗作战。轮捉迷藏,远道而来的清兵可不是这些义军的对手,往往被他们偷袭得手,搞得清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但这些农民军残部之中也不是没有能人,比如李定国就提醒孙可望,要孙可望联明抗清,毕竟从现在来看,不论是明廷还是农民军,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清军,不管两家以前是什么关系,现在应该联手抗敌。
但孙可望不这么想,孙可望想要独霸一方,他觉得自己是张献忠的继承人,既然张献忠已经死了,那么大西政权应该选出新的皇帝,而他就是这个皇帝的不二人选。只不过虽然孙可望有这个意思,奈何李定国在大西军中的实力和地位能跟他分庭抗礼,所以两人一直僵持不下。最后孙可望还是妥协了,但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他对李定国说,自己写信投靠永历,但必须让明廷封他为秦王,如果不能答应这个条件,他就推翻之前的决定。
对于这种言论,李定国也不能立刻撕破脸,毕竟人家退了一步,李定国只好默不作声,由孙可望写信并派人送来广西,当面呈交皇帝,看看明廷怎么说,这便有了丁魁楚手中这封信。
永历拆开信件一看,立刻大怒,冷哼一声将信件丢在了地上,“哼,这个孙可望简直是痴心妄想,张口闭口就是让朕封他为秦王,秦王是什么地位,不是郡王而是秦王,异姓王,这在大明历史上绝无仅有。”永历这话倒是不错,大明开国的时候是有异姓王,那是朱元璋给手下功臣分封的,但是这些所谓异姓王,也基本上都是郡王。亲王这种级别只有藩属国国王或者是皇族才能担任,但孙可望什么人,目前大西军在大明的定位还是反贼,反贼上来要封秦王,这若是在大明任何一个时期看来,都是疯了。
可人家孙可望还就吃准了这一点,大明都这样了,永历眼看着就完了,这时候不趁机搞个王的封号,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况且,孙可望还真不是说大话,如果排除兴华军的因素,实际上孙可望还真是抗清第一大势力。
不像大顺军残部在李自成死后分成了许多小部分,大西军残部的完整程度很高。四大将军目前还没有翻脸,大家公认的是以孙可望为首,如此一来,孙可望可以调动的大西军残部数量巨大。光是他本部人马,竟有十四万之多,李定国本部人马不下五万,艾能奇和刘文秀也有五六万人马,四大将军加起来竟有三十万人马,这是非常恐怖的数字。
这也就是南明灭亡最让人不理解的原因,实际上,如果站在上帝视角,仅从永历一朝南明的兵力来看,即便没有高衡这个穿越者。大西军残部三十万,大顺军残部十几万,明廷能控制的兵马算上沐王府、秦良玉等等也有个十几万,另外还能利用影响力调动周边的藩属国参战,总兵力绝不下五六十万。
就算是五六十万头猪,让清军抓,他一时半会也抓不完。更不要说,大西军、大顺军这些兵马都是有实战经验的,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不可能这么不禁打。结果还是被清军一路平推,只能说实在是太垃圾。
皇帝发怒,大臣们的目标又准备转移到孙可望的身上来。只听丁魁楚咳嗽一声,上前一步道:“陛下,微臣有不同意见。”
“爱卿请讲。”永历消了消气,压压手道。
“陛下,孙可望提出此等要求,不见得是坏事,我们刚才不还说到兴华军威胁巨大吗?为何不能引入大西军,让大西军来分担一部分压力,朝廷坐山观虎斗岂不快哉。”丁魁楚道。
“嗯?”永历一愣,这可是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对啊,兴华军做大做强不是好事,那么就再引入一股势力,大家平衡一下不就好了,上位者不都是这么玩的,扶持两股势力,然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大西军可是三十万人马啊,如果能变成朝廷的助力,未免不是好事。
永历犹豫道:“可是他上来就要亲王,你就说高衡,我们还在商定国公的封爵呢,这孙可望何德何能,竟然要亲王的位子。”
丁魁楚顿了顿道:“唉?陛下,所谓亲王的位子,也不是不能给他,陛下想想,只要孙可望愿意表现出诚意,就给他个亲王又能如何?正好刺激一下兴华军,在朝廷的旗号下,谁有实力,朝廷就会给谁更大封赏。同时也将祸水引到孙可望头上去,臣以为,兴华军上下必然会对大西军和孙可望不满,朝廷不是正好可以利用这种不满情绪做做文章吗?”
陈邦傅补充道:“陛下,首辅大人所言甚是,从军事角度来说,昆仑关之后的防务,我们完全可以交给孙可望来履行啊。有他在,现在贵州那边王应熊的压力并不是很大,既然如此,我们完全可以调动大西军一部南下,来昆仑关接防,同时让王应熊在贵州和四川边境增兵,给清军施加压力。如此以来,就算是孙可望的投名状,他若是愿意接防昆仑关,我们就给他个亲王封号便是。”
“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焦琏大急道。这帮子奸臣,让他们出主意的时候,一个好主意拿不出来,馊主意倒是一大堆。焦琏大声疾呼道:“陛下,这无异于自毁长城,寒了将士们的心啊,士兵们会怎么想,在前线拼死拼活,该有的封赏没有,没有去前线的,却能讨要到亲王封号,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好了,焦琏,适可而止。当日本官把你调入广西,还给了你广西总兵的职位,你难道不应该事事都为陛下和朝廷考虑吗?你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帮着兴华军说话算怎么回事,他们要是大明的军队也就算了,一个外藩土司,值得你这么上心吗?”丁魁楚眉毛一横道。
瞿式耜和何腾蛟不在,丁魁楚大搞一言堂,焦琏想要挑战他的权威,自然不行。
www.66xu.comm.66xu.com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3/13332/80771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