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燕园情》

推荐阅读:病娇总裁的小男友!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蓝星复苏造化玉碟,我快穿拿天赋小巷人家,卧龙凤雏的龙凤胎宝宝抗战:谁家司令员入伍不到一年?神元戒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微醺夜,她狂撩,京圈大佬红温了倒追三年,冷静期结束他又后悔了我死在难产夜,渣男跪在灵堂悔疯了

    记忆库中的主旋律歌曲很多,耳熟能详的《如愿》《万疆》《我和我的祖国》等等。
    都是兼顾了流行性的经典。
    但这些歌,作为个人献礼歌曲,更为合适。
    而作为北大这个集体,就需要更加恢宏磅礴的音乐作品。
    所以陆清风一开始就把类型选在了合唱加交响乐团兼顾的作品。
    他之前就有了一个选择,就是五四版错位时空。
    前世的时候,这首歌是一个音乐工作室推出的作品,因为唯美忧伤的旋律而爆火。
    以前的陆清风可能也就是觉得好听,至于其他也看不出更多的东西。
    但自从系统性的学习乐理知识以后,他就对这首歌进行了拆封。
    这首歌用了一种极致丝滑的和声,配合主旋律的大跳性,以及大量的修饰音。
    来营造一种朗朗上口的传播性,加上原唱歌手也确实厉害。
    还有那句「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饭」的歌词,很有记忆点。
    但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其他优点了。
    歌词更是大量堆砌的网红款,没什么可说的。
    正常来说。这种歌也就火一两个月,就销声匿迹了。
    直到央媒出手,改编后的歌词加上忧伤的曲调,才焕发新生。
    从头到尾,那种对革命先辈的致敬,触动了很多年轻一辈的心。
    这首歌有个混声合唱版本,非常适合新时代的北大师生对祖国生日的献礼。
    但今天他有了更好的想法。
    北大1898年建校,依照这一世的时间线2020年,已经是118年。
    建校至今,北大没有校歌,也没有校训。
    因为蔡元培先生的理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一直以来都是北大的精神象征。
    校训,校歌则是对这种理念的违背。
    所以,不管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还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都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定。
    最多只能说是一种校风。
    而校歌同样如此。
    但前世,有这么一首歌被称为北大代校歌。
    这首歌叫做《燕园情》
    这首歌是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北大委托国家一级作曲家孟卫东谱的曲。
    歌词则是用的1952年一位校友的诗歌。
    词作者已经找不到具体信息。
    而孟卫东这位顶级作曲家有多强。
    这么说吧,《新闻联播》的开头音乐就是他创作的。
    《同一首歌》《今夜无眠》也都是他的作品。
    他的音乐作品中,带着一种浓郁的民族性,这赋予了他创作的旋律一种既美丽又壮观的特性。
    在前世的时候,《燕园情》这首歌的问世,成为北大入学和毕业典礼上一定会唱响的歌曲。
    虽然官方依旧没有把这首定位校歌。
    但北大学子称这首歌为代校歌。
    还有人很形象的比喻,就像一对老夫妻一直生活在一起,但没有领证,心照不宣的感觉。
    这首歌在这个世界没有问世,是因为词作者不见了。
    而抛去这首歌北大代校歌这个属性,作为一首国庆献礼歌曲也是极为合格的。
    因为歌词内容就是唱的革命先烈,书写北大学子的读书报国之志。
    相比五四版错位时空,这首歌不仅有着相同的内核,还锁定在了具体的人群身上。
    可以说,没有比这首歌更合适的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如果这首歌能达到前世的高度,对他的好处不言而喻。
    仅仅是在北大这座百年学府,留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都是一个无比划算的买卖。
    陆清风越想越觉得这首歌无比契合。
    曲谱,脑海中都有,他直接就能拿出来。
    但事情不是这么做的。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会让他人觉得理所当然。
    现在是文艺部拜托他,他要是很随意的就把歌给了出去,那些人确实会觉得他很厉害。
    但同时也会觉得原来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无形中就自己削弱了自己的功劳。
    这就和上班一个道理,默不作声埋头做事的永远比不上那些表面功夫做到位的人升职速度快。
    要想凸显自己的价值,就要让人看到你的劳动过程。
    这样,拿出来的劳动成果才有分量。
    和陈秀英,钱峰他们沟通的内容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同时,也是让这首歌的诞生合理化。
    查缺补漏,再想想还有什么地方没做到位。
    别说,还真想起来一件事。
    他打开了抖音。
    自从上次《星空》创作过程上传最后一个视频以后,就一直没新东西发布了。
    关注数稳定在了三百二十万,虽然还在上升,但速度已经降下来了。
    正好,这次的事情可以拍一些视频。
    第二天一早,陈秀英那边顺利为他拿到了一天的假条。
    他也没有耽搁,直接先去了北大红楼。
    这座始建于1916年,用时两年建成的建筑,曾是北大校部。
    也是早期展开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这里铭刻着历史的记忆。
    从进入这座建筑开始,陆清风就能看到华夏民族从近代开始的屈辱到民族觉醒的过程。
    在这里,有志愿者为来这参观的人详细讲解每一段历史。
    陆清风在人群中,静静的听着这些历史的回忆。
    1919年5月3日,巴黎和会,华夏外交失败。
    北大爱国学子聚集在红楼,彻夜未眠。
    在这里,他们为真理激烈的讨论,为理想燃烧自己。
    新文化和新思想在这里诞生。
    4日,新青年们用白床单,竹杠赶制了游行气质,在全国率先喊响了口号。
    浩浩荡荡的五四运动爆发,拯救民族于危难之际。
    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
    以激昂磅礴的力量,推动华夏民族实现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北大红楼内复原了五四运动前夕的景象。
    在一张长条桌上上面用砚台压着一张通告。
    上面写了这样一句话。
    「中国的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陆清风虽然有目的而来,但依旧深受震撼。
    虽然未曾亲身经历,但仅仅是从这些见闻中,就能感受到那种为了国家,拼尽一切的信念。
    陆清风走出来许久,心情才渐渐平复。
    www.66xu.comm.66xu.com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2/12932/77593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