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各守一门
推荐阅读:东晋北府一丘八、我的师兄太强了、魇醒、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鸿蒙霸体诀、武道丹帝、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国民法医、退下,让朕来、
www.66xu.com :www.66xu.com
高务实一直与曹簠有书信联系,是以曹簠对高务实的一些想法颇有了解。m.66xu.com在曹簠看来,高司徒一直希望破坏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之间的关系,甚至暗示最好能将他们二人彻底割裂开来。
割裂这个词是高务实自己用到的,但高务实没有明确他所谓“割裂”的具体含义。曹簠一直在纠结的就是,究竟是只需要他们二人心存芥蒂、无法同心合力就好,还是需要直接让他们分家,从此分为两部?
一开始,曹簠认为高务实的意思应该是前者,毕竟高务实从来没有对舒尔哈齐的官方职务改变有过任何明示暗示。但现在不同了,高务实私下转达的圣意,却是让舒尔哈齐取代努尔哈赤,成为建州左卫指挥使。
这一条在曹簠看来最是诡异,因为此前高务实的思路他很清楚,就是一定要让苏可苏浒河部内部有能够制约努尔哈赤的力量,笼络舒尔哈齐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可如果舒尔哈齐直接取代努尔哈赤,那和努尔哈赤独掌苏可苏浒河部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按照曹簠的理解,高司徒应该是认为苏可苏浒河部的战斗力很强,同时这几年的扩张势头又过于迅猛,如果不加以遏制,再过几年恐怕就要成为女真第一强酋。
大明过去并不担心出现什么女真第一强酋,但问题在于苏可苏浒河部的这种“强”与此前的哈达、现在的叶赫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哈达与叶赫之强,主要是强在贸易。早年的哈达由于本就地理位置最佳,再加上安安心心给大明充当代理人而获得了大量的敕书,所以富甲满洲。其余各部想要从大明这里获得生产生活上的各种必需品,都只能对哈达示好,从哈达的手指缝里吃点残羹冷炙,因此哈达的万汗成为了“满洲国主”。
叶赫的崛起则有内外两个因素。外因是万汗晚年奢靡,“内需”过大而不肯给其余各部分润利益。有道是吃独食者必死,哈达的转变导致各部离心离德,甚至哈达内部都有人不断外投叶赫,导致哈达的威信一落千丈,实力也日渐衰落;
而内因则是叶赫的杨吉砮、清佳砮两位贝勒励精图治,而且他们发现了叶赫真正的优势所在——盛产马匹(相对于女真内部而言)。于是叶赫大力发展商队,去吃哈达没有顾及到的买卖,简单地说就是充当二道贩子。
情况的转变是这样的:哈达由于地理位置好、手里敕书多,所以他们只需要坐在家里等其余各部送货过来,他们再去和大明进行贸易,就能过得很好。
叶赫则另辟蹊径,你坐在家里等收货,这优势我比不了,那我就受点累,迈开腿去干物流——这下好了,你掌握销售网络,我掌握物流网络。那我就是你的上游啊,我要是宣布断供,你就只能去吃灰。
而且叶赫还不止于此,他们一边控制上游贸易,一边还趁着哈达的持续衰落而直接去抢下游,也就是抢夺敕书。
除此之外还不要忘了,哈达的南关虽然位置最佳,但叶赫的北关其实也不能说差了很多。这几条加在一块儿,叶赫的崛起就不可避免了。
然而不管怎么说,哈达也好、叶赫也罢,其崛起都是靠着贸易而不是战争。换句话说,他们的强大虽然不能说是假的,但只能算是藤蔓式的强大,撑起他们这看似强大的力量的幕后英雄,实际上是大明——大明才是这些藤蔓缠绕着的那棵参天大树。
这样的强大,只要离开了大明,立刻就会被打回原形。
高务实显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当哈达势穷已经难以回天,他立刻毫不犹豫地去扶植叶赫——既然叶赫强大的前提是必须背靠大明,那大明方面当然不必过于担心叶赫尾大不掉。
然而苏可苏浒河部,或者说努尔哈赤则不同。苏可苏浒河部虽然也掌握着一个不小的贸易节点,即抚顺关马市,但努尔哈赤虽然是依靠这一节点的支持获得利益,却并非完全依靠该节点而崛起。
早期的努尔哈赤,因为其正室佟佳·哈哈纳扎青出身于女真商贸豪族,在起兵初期取得征讨尼堪外兰的成功之后,就受到了佟佳氏的大力支持,再加上抚顺关马市的收益,让他有实力进行军事扩张。
努尔哈赤的扩张是实打实的地盘扩张,是战胜一部、占领一部,而不是哈达、叶赫那种接受其余各部投效,却并不去占领和实控的单纯影响力之扩张。尼堪外兰旧地、浑河部、哲陈部等,都是被努尔哈赤直接吞并的。
从统治的角度而言,历来直接吞并都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但这种情况在此时的努尔哈赤统治区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其实与女真地区此时的割据情况有很大关系。
《三国演义》开篇就有一句名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女真现在的情况,其实就很符合“分久必合”这一句。
从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看,“女真”这一族群初兴于辽,强盛于金,衰落于元——如果它应该有将来,则就正如原历史上那样,应该“复兴于明”了。
而这一复兴,必然不是平白无故地产生,它是有其历史必然的,也就是说有它出现的社会基础。
这个社会基础是什么?当然是民心,是大多数女真人内心中对一个真正的“满洲国”的期盼。
女真人也知道他们“祖上曾经阔过”,从心理上就难免有再次崛起的期望。同时,分裂的女真各部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还时不时带来战乱,更让女真人期盼一个统一的满洲国出现。
他们希望女真人能团结起来,可以自由贸易而不是每过一“国”都要缴纳贡献(类似关税);他们希望团结的满洲国能够有和大明平等对话、贸易或者至少相对平等对话、贸易的实力,不会动不动就挨揍。
原历史上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之后为何迫不及待地起兵反明?以上这些民意期待也是绝不能忽略的一部分。同样,他的内部统治之所以稳固,也和这种期待相辅相成,而萨尔浒之战的胜利,更是强化了这种稳定。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女真社会的整体期待,就是努尔哈赤的坚实“平地”。而如今,他虽然还不曾做到那个程度,但由于他的实力和军事上的杰出表现,被他征服的这些地方、这些女真领民,也都有着类似的期盼,故而他的内部统治并没有太多不良反应。
然而,正所谓“此之甘露,彼之砒霜”。高务实不是女真人,他此生最大的自我责任感就是防止女真人野蛮入关,造成汉文明落后于西方。故而,女真人希望的事,就是他反对的事。女真人希望统一,希望反过头来让大明为此前两百年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那么高务实就越不能让他们如愿。
曹簠虽然不知道高务实内心深处的那些想法,但他可以从各种细节中推断出高务实对苏可苏浒河部的限制心态。
苏可苏浒河部不是扩张快么?那么高务实就既不准他北上哈达、叶赫,也不准他南下董鄂。
苏可苏浒河部不是战斗力强么?那么高务实就在他们内部制造分裂,处心积虑笼络舒尔哈齐,让他们兄弟阋墙。
除了严格的贸易限制之外,高务实已经用上了各种限制和分化瓦解的手段。至于贸易限制,曹簠的理解是高司徒不喜欢这种两败俱伤的手段——虽然肯定是对方倒霉更多,但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显然也不是高司徒之所好。
既然如此,现在皇上要让舒尔哈齐取代努尔哈赤,这也应该不是高司徒心中理想的结果,因为这只是对努尔哈赤个人的惩罚,并不会让苏可苏浒河部的实力出现多大程度的下降。
有努尔哈赤这个大贝勒在,舒尔哈齐作为二贝勒当然很听大明的招呼,但如果努尔哈赤不在了呢?舒尔哈齐是不是还会继续听话,愿意去做第二个万汗,那恐怕谁也不敢打包票。
所以曹簠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对劲,如果只是执行皇上的意思,高司徒那里未见得会满意。如果要想让皇上和高司徒都满意,则恐怕还需要一些手段。
不过曹簠了解的情况显然比麻承勋多,麻承勋此时听了这话却没反应过来,他有些诧异地道:“他们此时兄弟阋墙不是最好不过了么?他们要是在城里干起来了,咱们可就省了不少手脚啊。”
这个道理曹簠当然懂,只不过麻承勋的想法完全出自于军事层面,他既然不清楚高务实的用意,自然也想不到政治层面的那些问题。
然而曹簠也没法解释给他听,只好道:“此番出兵,本不是为了消灭苏可苏浒河部,只是为了让他们老实下来——麻参戎,你要知道女真的丁口本就有限,但我大明对女真的某些特产还是有很大需求的。
就比如说苏可苏浒河部,他们是我朝头号的人参来源。你肯定明白人参这东西最大的消耗地就在京师,一旦咱们三个把苏可苏浒河部杀得血流成河,没有人去挖参了怎么办?这人参来源要是不稳……咱们在京里的名声可就臭不可闻了。”
麻承勋愕然发愣,他还真没考虑过这种破事。不过曹簠说的这个问题他听了还是能理解,挖参这种活虽然理论上人人都能干,但其实不然。女真人常年生活于此,甚至很多人就靠这活儿吃饭,干起来早已熟门熟路,然而汉人去干可就未必了。
再说,就算汉人也能干,可事实上辽东的汉人本来也不算很多,整个辽东在大明都算是地广人稀之地,这几年高司徒又在辽东搞了不少新产业,这里那里到处都缺人,汉人哪有那个闲工夫去挖参?
长白山老林可不是什么人都敢进的,这年头山上野兽众多,不是经验丰富的猎手进了山,多半就出不来了,汉人百姓有大把的安稳就业机会,犯得着去冒这种风险?哪怕在后世,也有低端产业转移一说,此时大明辽东当然也存在相似的情况。
论马战,麻承勋一个顶俩,论政务他就抓瞎了,想了半晌也没好法子,只好头疼道:“那可麻烦了,仗又要打赢,人还不能多杀?那咱们这鼠尾辫首级该从哪捞去?”
好家伙,看来在这位老兄眼里,女真人首级的唯一作用就是换军功。
一贯人狠话不多的戚金此时也难得地开了口,道:“还真是,努尔哈赤这厮猖狂得很,末将本来还打算趁此机会好好教训他一番呢。”
曹簠知道戚金对努尔哈赤观感很差,起因是当初努尔哈赤追击尼堪外兰引起的。尼堪外兰逃到大明境内之后,戚金按照高务实的要求把他收留下来。努尔哈赤当时打胜仗打得膨胀了,在抚顺关外耀武扬威,戚金从沈阳赶去抚顺关之后,差点气得出关跟努尔哈赤见仗。因为这档子旧事,戚金一直看不惯努尔哈赤,总想找机会掂量掂量这女真酋长的本事。
曹簠见他们二人有些越扯越远的趋势,连忙把话题拉了回来,朝麻承勋问道:“舒尔哈齐就只说了这些情况?”
麻承勋忙不迭摇头,道:“那倒不是,还有件大事,刚才正打算报于总戎决断。”
“何事?”曹簠立刻问道。
麻承勋四下打量了一眼,又看了看大帐门口,下意识压低声音道:“舒尔哈齐说,自从我三路大军越围越紧,努尔哈赤对他的怀疑越来越重,他总觉得努尔哈赤要害他性命,收回他手里的兵权,因此他想投诚。”
曹簠与戚金都有些诧异,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不少疑虑,于是曹簠便问麻承勋道:“现在投诚?他控制的兵马都驻在努尔哈赤的包围之中,这时候他要如何投诚?总不会是在城中作乱,趁势打开城门放我大军进城吧?”
戚金也点头补充道:“没错,尤其是他父祖二人可都是这样死在古勒寨的……”
麻承勋却摇头道:“那倒不是,舒尔哈齐另有主意。他说,努尔哈赤知道此战艰难,若他兄弟二人互相猜忌,这场仗肯定半分胜利的希望都没有,所以特意去找了他谈心。”
“他二人不互相猜忌难道就有胜利的希望了?”曹簠轻哼一声,还是问道:“努尔哈赤怎么说?”
麻承勋道:“努尔哈赤自然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都是些屁话,标下也记不住了,总之最后的意思就是说,赫图阿拉有东南二门,咱们肯定是攻这两门,所以他们兄弟各守一门……”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愤怒龙神”的12票月票支持,谢谢!感谢书友“发光的老虎”、“曹面子”、“胖得飞不动”的月票支持,谢谢!
www.66xu.com。m.66xu.com
高务实一直与曹簠有书信联系,是以曹簠对高务实的一些想法颇有了解。m.66xu.com在曹簠看来,高司徒一直希望破坏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之间的关系,甚至暗示最好能将他们二人彻底割裂开来。
割裂这个词是高务实自己用到的,但高务实没有明确他所谓“割裂”的具体含义。曹簠一直在纠结的就是,究竟是只需要他们二人心存芥蒂、无法同心合力就好,还是需要直接让他们分家,从此分为两部?
一开始,曹簠认为高务实的意思应该是前者,毕竟高务实从来没有对舒尔哈齐的官方职务改变有过任何明示暗示。但现在不同了,高务实私下转达的圣意,却是让舒尔哈齐取代努尔哈赤,成为建州左卫指挥使。
这一条在曹簠看来最是诡异,因为此前高务实的思路他很清楚,就是一定要让苏可苏浒河部内部有能够制约努尔哈赤的力量,笼络舒尔哈齐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可如果舒尔哈齐直接取代努尔哈赤,那和努尔哈赤独掌苏可苏浒河部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按照曹簠的理解,高司徒应该是认为苏可苏浒河部的战斗力很强,同时这几年的扩张势头又过于迅猛,如果不加以遏制,再过几年恐怕就要成为女真第一强酋。
大明过去并不担心出现什么女真第一强酋,但问题在于苏可苏浒河部的这种“强”与此前的哈达、现在的叶赫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哈达与叶赫之强,主要是强在贸易。早年的哈达由于本就地理位置最佳,再加上安安心心给大明充当代理人而获得了大量的敕书,所以富甲满洲。其余各部想要从大明这里获得生产生活上的各种必需品,都只能对哈达示好,从哈达的手指缝里吃点残羹冷炙,因此哈达的万汗成为了“满洲国主”。
叶赫的崛起则有内外两个因素。外因是万汗晚年奢靡,“内需”过大而不肯给其余各部分润利益。有道是吃独食者必死,哈达的转变导致各部离心离德,甚至哈达内部都有人不断外投叶赫,导致哈达的威信一落千丈,实力也日渐衰落;
而内因则是叶赫的杨吉砮、清佳砮两位贝勒励精图治,而且他们发现了叶赫真正的优势所在——盛产马匹(相对于女真内部而言)。于是叶赫大力发展商队,去吃哈达没有顾及到的买卖,简单地说就是充当二道贩子。
情况的转变是这样的:哈达由于地理位置好、手里敕书多,所以他们只需要坐在家里等其余各部送货过来,他们再去和大明进行贸易,就能过得很好。
叶赫则另辟蹊径,你坐在家里等收货,这优势我比不了,那我就受点累,迈开腿去干物流——这下好了,你掌握销售网络,我掌握物流网络。那我就是你的上游啊,我要是宣布断供,你就只能去吃灰。
而且叶赫还不止于此,他们一边控制上游贸易,一边还趁着哈达的持续衰落而直接去抢下游,也就是抢夺敕书。
除此之外还不要忘了,哈达的南关虽然位置最佳,但叶赫的北关其实也不能说差了很多。这几条加在一块儿,叶赫的崛起就不可避免了。
然而不管怎么说,哈达也好、叶赫也罢,其崛起都是靠着贸易而不是战争。换句话说,他们的强大虽然不能说是假的,但只能算是藤蔓式的强大,撑起他们这看似强大的力量的幕后英雄,实际上是大明——大明才是这些藤蔓缠绕着的那棵参天大树。
这样的强大,只要离开了大明,立刻就会被打回原形。
高务实显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当哈达势穷已经难以回天,他立刻毫不犹豫地去扶植叶赫——既然叶赫强大的前提是必须背靠大明,那大明方面当然不必过于担心叶赫尾大不掉。
然而苏可苏浒河部,或者说努尔哈赤则不同。苏可苏浒河部虽然也掌握着一个不小的贸易节点,即抚顺关马市,但努尔哈赤虽然是依靠这一节点的支持获得利益,却并非完全依靠该节点而崛起。
早期的努尔哈赤,因为其正室佟佳·哈哈纳扎青出身于女真商贸豪族,在起兵初期取得征讨尼堪外兰的成功之后,就受到了佟佳氏的大力支持,再加上抚顺关马市的收益,让他有实力进行军事扩张。
努尔哈赤的扩张是实打实的地盘扩张,是战胜一部、占领一部,而不是哈达、叶赫那种接受其余各部投效,却并不去占领和实控的单纯影响力之扩张。尼堪外兰旧地、浑河部、哲陈部等,都是被努尔哈赤直接吞并的。
从统治的角度而言,历来直接吞并都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但这种情况在此时的努尔哈赤统治区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其实与女真地区此时的割据情况有很大关系。
《三国演义》开篇就有一句名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女真现在的情况,其实就很符合“分久必合”这一句。
从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看,“女真”这一族群初兴于辽,强盛于金,衰落于元——如果它应该有将来,则就正如原历史上那样,应该“复兴于明”了。
而这一复兴,必然不是平白无故地产生,它是有其历史必然的,也就是说有它出现的社会基础。
这个社会基础是什么?当然是民心,是大多数女真人内心中对一个真正的“满洲国”的期盼。
女真人也知道他们“祖上曾经阔过”,从心理上就难免有再次崛起的期望。同时,分裂的女真各部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还时不时带来战乱,更让女真人期盼一个统一的满洲国出现。
他们希望女真人能团结起来,可以自由贸易而不是每过一“国”都要缴纳贡献(类似关税);他们希望团结的满洲国能够有和大明平等对话、贸易或者至少相对平等对话、贸易的实力,不会动不动就挨揍。
原历史上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之后为何迫不及待地起兵反明?以上这些民意期待也是绝不能忽略的一部分。同样,他的内部统治之所以稳固,也和这种期待相辅相成,而萨尔浒之战的胜利,更是强化了这种稳定。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女真社会的整体期待,就是努尔哈赤的坚实“平地”。而如今,他虽然还不曾做到那个程度,但由于他的实力和军事上的杰出表现,被他征服的这些地方、这些女真领民,也都有着类似的期盼,故而他的内部统治并没有太多不良反应。
然而,正所谓“此之甘露,彼之砒霜”。高务实不是女真人,他此生最大的自我责任感就是防止女真人野蛮入关,造成汉文明落后于西方。故而,女真人希望的事,就是他反对的事。女真人希望统一,希望反过头来让大明为此前两百年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那么高务实就越不能让他们如愿。
曹簠虽然不知道高务实内心深处的那些想法,但他可以从各种细节中推断出高务实对苏可苏浒河部的限制心态。
苏可苏浒河部不是扩张快么?那么高务实就既不准他北上哈达、叶赫,也不准他南下董鄂。
苏可苏浒河部不是战斗力强么?那么高务实就在他们内部制造分裂,处心积虑笼络舒尔哈齐,让他们兄弟阋墙。
除了严格的贸易限制之外,高务实已经用上了各种限制和分化瓦解的手段。至于贸易限制,曹簠的理解是高司徒不喜欢这种两败俱伤的手段——虽然肯定是对方倒霉更多,但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显然也不是高司徒之所好。
既然如此,现在皇上要让舒尔哈齐取代努尔哈赤,这也应该不是高司徒心中理想的结果,因为这只是对努尔哈赤个人的惩罚,并不会让苏可苏浒河部的实力出现多大程度的下降。
有努尔哈赤这个大贝勒在,舒尔哈齐作为二贝勒当然很听大明的招呼,但如果努尔哈赤不在了呢?舒尔哈齐是不是还会继续听话,愿意去做第二个万汗,那恐怕谁也不敢打包票。
所以曹簠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对劲,如果只是执行皇上的意思,高司徒那里未见得会满意。如果要想让皇上和高司徒都满意,则恐怕还需要一些手段。
不过曹簠了解的情况显然比麻承勋多,麻承勋此时听了这话却没反应过来,他有些诧异地道:“他们此时兄弟阋墙不是最好不过了么?他们要是在城里干起来了,咱们可就省了不少手脚啊。”
这个道理曹簠当然懂,只不过麻承勋的想法完全出自于军事层面,他既然不清楚高务实的用意,自然也想不到政治层面的那些问题。
然而曹簠也没法解释给他听,只好道:“此番出兵,本不是为了消灭苏可苏浒河部,只是为了让他们老实下来——麻参戎,你要知道女真的丁口本就有限,但我大明对女真的某些特产还是有很大需求的。
就比如说苏可苏浒河部,他们是我朝头号的人参来源。你肯定明白人参这东西最大的消耗地就在京师,一旦咱们三个把苏可苏浒河部杀得血流成河,没有人去挖参了怎么办?这人参来源要是不稳……咱们在京里的名声可就臭不可闻了。”
麻承勋愕然发愣,他还真没考虑过这种破事。不过曹簠说的这个问题他听了还是能理解,挖参这种活虽然理论上人人都能干,但其实不然。女真人常年生活于此,甚至很多人就靠这活儿吃饭,干起来早已熟门熟路,然而汉人去干可就未必了。
再说,就算汉人也能干,可事实上辽东的汉人本来也不算很多,整个辽东在大明都算是地广人稀之地,这几年高司徒又在辽东搞了不少新产业,这里那里到处都缺人,汉人哪有那个闲工夫去挖参?
长白山老林可不是什么人都敢进的,这年头山上野兽众多,不是经验丰富的猎手进了山,多半就出不来了,汉人百姓有大把的安稳就业机会,犯得着去冒这种风险?哪怕在后世,也有低端产业转移一说,此时大明辽东当然也存在相似的情况。
论马战,麻承勋一个顶俩,论政务他就抓瞎了,想了半晌也没好法子,只好头疼道:“那可麻烦了,仗又要打赢,人还不能多杀?那咱们这鼠尾辫首级该从哪捞去?”
好家伙,看来在这位老兄眼里,女真人首级的唯一作用就是换军功。
一贯人狠话不多的戚金此时也难得地开了口,道:“还真是,努尔哈赤这厮猖狂得很,末将本来还打算趁此机会好好教训他一番呢。”
曹簠知道戚金对努尔哈赤观感很差,起因是当初努尔哈赤追击尼堪外兰引起的。尼堪外兰逃到大明境内之后,戚金按照高务实的要求把他收留下来。努尔哈赤当时打胜仗打得膨胀了,在抚顺关外耀武扬威,戚金从沈阳赶去抚顺关之后,差点气得出关跟努尔哈赤见仗。因为这档子旧事,戚金一直看不惯努尔哈赤,总想找机会掂量掂量这女真酋长的本事。
曹簠见他们二人有些越扯越远的趋势,连忙把话题拉了回来,朝麻承勋问道:“舒尔哈齐就只说了这些情况?”
麻承勋忙不迭摇头,道:“那倒不是,还有件大事,刚才正打算报于总戎决断。”
“何事?”曹簠立刻问道。
麻承勋四下打量了一眼,又看了看大帐门口,下意识压低声音道:“舒尔哈齐说,自从我三路大军越围越紧,努尔哈赤对他的怀疑越来越重,他总觉得努尔哈赤要害他性命,收回他手里的兵权,因此他想投诚。”
曹簠与戚金都有些诧异,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不少疑虑,于是曹簠便问麻承勋道:“现在投诚?他控制的兵马都驻在努尔哈赤的包围之中,这时候他要如何投诚?总不会是在城中作乱,趁势打开城门放我大军进城吧?”
戚金也点头补充道:“没错,尤其是他父祖二人可都是这样死在古勒寨的……”
麻承勋却摇头道:“那倒不是,舒尔哈齐另有主意。他说,努尔哈赤知道此战艰难,若他兄弟二人互相猜忌,这场仗肯定半分胜利的希望都没有,所以特意去找了他谈心。”
“他二人不互相猜忌难道就有胜利的希望了?”曹簠轻哼一声,还是问道:“努尔哈赤怎么说?”
麻承勋道:“努尔哈赤自然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都是些屁话,标下也记不住了,总之最后的意思就是说,赫图阿拉有东南二门,咱们肯定是攻这两门,所以他们兄弟各守一门……”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愤怒龙神”的12票月票支持,谢谢!感谢书友“发光的老虎”、“曹面子”、“胖得飞不动”的月票支持,谢谢!
www.66xu.com。m.66xu.com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2/12048/67844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