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图小说网,正版小说在线阅读 > 玄幻小说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1063章 崇平帝:南安等人还活着?

第1063章 崇平帝:南安等人还活着?

推荐阅读:从龙族开始的次元之旅军工科技呢喃诗章港综世界的警察旧日音乐家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我的师兄太强了鸿蒙霸体诀

    www.66xu.com    www.66xu.com
    第1063章 崇平帝:南安等人还活着?
    宁国府
    夜色迷蒙,雨水淅淅沥沥,庭院之中雨雾氤氲而起,青色屋檐之上滴落的雨水涓涓流淌而下,落在盛满了雨水的水缸之中,响起“噼里啪啦”之声。 www.66xu.com
    丽人那张妍美明丽的脸蛋儿见着一股孕期的丰腻和甜美,弯柳叶细眉下,美眸晶莹流波,似有情谊流露,轻声说道:“夫君,江南那边儿的事儿怎么样了?还算顺利吗?”
    贾珩轻声说道:“朝廷出了现在这样大的事儿,只能暂时先缓一缓。”
    秦可卿点了点头,面色微顿,说道:“夫君。”
    尤氏嫣然一笑,凝眸看向正在叙话的夫妻二人,柔声道:“你们两口子说话,我和二姐先回去了。”
    待尤氏离去之后,贾珩握着秦可卿的纤纤素手,温声说道:“可卿,我和三姐扶你回去歇息吧。”
    秦可卿“嗯”了一声,在贾珩的搀扶下,向着后院厢房而去。
    三人缓缓落座下来,贾珩居中而坐,两侧一边儿是秦可卿,一边儿是尤三姐。
    贾珩凝眸看向秦可卿,说道:“可卿,这几天可让郎中瞧过?你和胎儿可还好?”
    秦可卿轻声道:“郎中看过了,说胎儿脉象平稳,就是最近我比较嗜睡。”
    贾珩握住丽人的纤纤柔荑,道:“身子愈重,也就愈发瞌睡,这个倒是正常的。”
    秦可卿道:“夫君这次回来,是自己一个人吗?”
    贾珩看向丽人,道:“可卿是想问咸宁?”
    秦可卿道:“夫君与她新婚燕尔的,这又分离开。”
    丽人虽然话语声音轻微,但声音中带着一股幽幽的酸楚之意。
    贾珩轻声说道:“这一路千里迢迢的,也不好奔波劳苦。”
    这时,丫鬟宝珠和瑞珠端上一盆热水,给夫妻两人递送过来,准备伺候着夫妻二人洗脚。
    尤三姐蹲下身来,将正要给贾珩洗脚的宝珠屏退,说道:“我来吧。”
    宝珠面色微怔,犹豫了下,也不好多说其他,将路途让开给尤三姐,心头却幽幽叹了一口气。
    明明她和瑞珠才是通房丫鬟,结果让这二姐儿抢了先。
    秦可卿道:“三姐儿她这些天一直念叨着夫君。”
    贾珩道:“上次走的匆忙,一直没有时间。”
    先前是答应了三姐,要纳其过门,但此事一拖再拖。
    秦可卿轻笑了下,说道:“夫君不着急,等到时候三姐和二姐两个一块儿嫁给夫君。”
    贾珩:“……”
    二姐又是从何说起?
    尤三姐抬眸看向那少年,柔声说道:“二姐年岁也大了,大爷身边儿一向缺丫鬟服侍,只当我和三姐是端茶送水的丫鬟吧。”
    贾珩道:“别胡说了,女儿家的清白,岂是能轻易玷辱的?”
    尤三姐笑道:“现在整个神京城谁人不知,我和二姐都是大爷的禁脔。”
    贾珩面色有些不自然,说道:“别胡乱用词。”
    秦可卿面带微笑地看着两人叙话。
    待夫妻两人洗过脚,贾珩拉过秦可卿的手上了床榻,轻轻搂过丽人的肩头,轻声道:“可卿,这段时间冷落你了。”
    秦可卿将螓首偎靠在贾珩怀里,说道:“我从来不觉得委屈的。”
    她从一介薄宦之女在短短三年间成为国公夫人,荣耀加身,现在更是有了夫君的孩子,她也没有什么委屈的。
    贾珩轻声道:“等天下太平了,咱们在这大汉天下四下转转,游览那些名山大川,泛舟江湖之上。”
    秦可卿笑意盈盈地看向那少年,轻声道:“那时候也带上园子里的姊妹。”
    贾珩温声说道:“余生还长,可卿,咱们一块儿去也就是了。”
    而此刻,整个神京城都听到了贾珩返京的消息,私下议论不停。
    魏王府,夜雨凄迷,万籁俱寂。
    而轩敞、明亮的书房之中,一灯如豆,晕出的一圈圈橘黄灯光,在寂静雨夜中传至格外遥远。
    魏王陈然坐在厅堂之中,凝眸看向一旁的邓纬,轻声问道:“邓先生,卫国公回京了,先生以为,卫国公会如何收拾残局?”
    邓纬不答反问道:“王爷以为卫国公会如何收拾残局?”
    魏王沉吟片刻,朗声道:“事已至此,只能止戈罢兵,西北已经前前后后折损了十多万兵马,我大汉已暂时经不起折腾了,而且朝中大臣也不会再行出兵,如今京营目前在京也不过十五六万兵马,仍然派兵征讨,再是大败一场,就是动摇社稷,前隋三征高句丽而亡国,我大汉不能重蹈覆辙。”
    其实这也是京中一应大臣的普遍看法,就是陈汉朝廷已经无力再战。
    邓纬端起手中的茶盅,拿着盖碗轻轻拨了拨茶沫,并没有说话。
    魏王又说道:“现在江南新政也颇受影响,父皇为此郁郁寡欢,不能再这般穷兵黩武下去了。”
    他先前去见父皇之后,就能看出父皇面色灰败,精神萎靡。
    任是青壮之龄吐了一口血,也会伤及元气,何况是长期为国事操劳的父皇。
    邓纬放下茶盅,说道:“可如今西北青海和硕特蒙古做大,与东虏相约为患,如果我朝休养生息,越明年,两方遥相呼应,朝廷将更为难制。”
    魏王眉头紧皱,道:“先生之言,小王方才倒没有考虑到,那先生的意思是,朝廷还要出兵?”
    邓纬道:“如今征西大军一朝丧尽,国威大损,朝廷如果还想推行新政,出兵西北仍是不二之选,而且必须打赢,否则真如殿下所言,动摇社稷根基。”
    魏王面色迟疑,说道:“这…这也太过冒险了。”
    “卫国公已经返回京城,以其用兵之能,应该是探囊取物。”邓纬轻声说道。
    “先生之言未免……”魏王皱了皱眉,目中闪烁着明亮之芒,说道:“京中有人说,南安此次大败,系因红夷大炮未曾从军远征,卫国公如果带上红夷大炮,或许能够平定西北?”
    邓纬沉吟说道:“王爷,这次征西大军是被断了粮道而陷入死地,与是否懈怠红夷大炮倒无多少关联,而卫国公只身还京,红夷大炮想要从南方重新调集,时间上也多有不及。”
    而且,还有个问题,如果调回了红夷大炮,岂不是坐实了京中所谓红夷大炮导致南安征西大军大败亏输的谣言,以卫国公之机谋,应该不会如此才是。
    魏王道:“先生之言,卫国公不会用那大炮前往征讨西北,这要如何打赢?”
    邓纬道:“以卫国公之能,纵然不用红夷火铳利器,应该也能想到办法,先前北方迎战东虏,除却平安州一役,也未曾闻官军依仗炮铳利器而取胜之事。”
    魏王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是。”
    这是朝野有目共睹的事,当初平安州大捷之前,就已取得过一场大胜。
    邓纬道:“如果卫国公出兵,朝堂众臣势必反对,那时,殿下可以下场支持卫国公。”
    魏王:“???”
    心头疑惑之下,目光惊疑地看向邓纬。
    邓纬道:“卫国公如果主张出兵,圣上多半信而纳之,但朝臣不然,因连败两场,朝臣早已心存惶惧,议和之念大起”
    魏王渐渐明白过来,点了点头说道:“先生。”
    “此为获圣心之法。”邓纬说道:“圣上现在刚刚因西北兵事龙体不豫,势必对将来之事思虑,而殿下为皇后嫡长一脉,而圣上为有为之君,对于后嗣之君,当是选贤举能,殿下如今也不是藏拙的时候了,需要让圣上知晓殿下的才略、能为。”
    魏王点了点头,道:“先生之言甚是。”
    他原本就是无条件支持贾子钰的,再说子钰也是他的妹夫。
    邓纬道:“如今这西北兵事就是一次机会,如果卫国公出兵,殿下一定要积极参与其中,最好是投入军旅,帮助打赢这场战事。”
    魏王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就是随卫国公征西。”
    毫不动摇地站在卫国公一方,毫不动摇地支持卫国公在兵事上的话语权。
    这几位观政的藩王都能前往殿中。
    邓纬轻声说道:“楚王眼下不在京城,这段时间,殿下时常可到宫中请安。”
    楚王前一段时间刚刚南下探亲,此外就是负责闽浙等地的剿寇事宜。
    魏王点了点头,说道:“孤王醒得。”
    就在这时,外间一个丫鬟唤道:“殿下,卫妃唤殿下过去的。”
    卫妃是前不久魏王纳的侧妃,也是入了宗人府玉牒的侧妃,为汝南侯卫麒之女卫娴,其弟为卫若兰。
    邓纬轻声说道:“王爷,天色不早了,在下告辞。”
    魏王点了点头,道:“我送送先生。”
    说着,送邓纬离开了魏王府。
    南安郡王府——
    夜色中的宅邸变得愈发愁云惨淡,南安太妃落座下来,白净面皮上见着郁郁之气,转眸看向不远处的王妃罗氏,温声道:“那小儿回京了。”
    王妃罗氏压低了声音,说道:“老太太,现在京里已经让人传开了,是那卫国公不让老爷带走红夷大炮所致。”
    南安太妃目光幽幽,低声道:“六万京营兵马丧命于西北,神京城中家家缟素,这段时间,京城中的百姓为此不知该多埋怨晔儿,说来说去,还是那贾家的小子故意使坏,当初没有将那红夷大炮给老爷,否则早就打赢了,他一个军机大臣,竟因一己之私,罔顾国家大政,真是令人齿冷。”
    罗氏愤愤说道:“老太太说的是,就该去荣国府兴师问罪,现在有他们贾家一半的罪过。”
    南安太妃冷笑一声,说道:“现在贾府闭门不出,分明是自知理亏,做贼心虚。”
    自从南安郡王在西北大败以后,贾母也不怎么会客,当南安太妃赶来之时,贾母就告知下人,叙说自己身子不适。
    南安太妃道:“既然他回了京,等朝廷议过战事以后,我非要寻他讨一个公道!”
    第二天,天光大亮,天穹仍然是灰蒙蒙的,乌云翻涌不停,似乎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雷霆风暴。
    贾珩起得床来,在尤三姐的侍奉下,对着衣柜上的铜镜穿起衣裳,不多时,就听到丫鬟来报,宫中天使传信,等到午时,内阁六部、军机处等朝臣将会前往含元殿议事,贾珩用罢早饭,在家陪了秦可卿一会儿,骑上骏马,向着安顺门行去。
    大明宫,含元殿
    崇平帝在吐血晕厥数天之后,首次召开众臣集会,趁着卫国公从江南返回的窗口,群臣共议西北边事。
    伴随着内监带着尖锐的声音,垂挂而落的珠帘挑动,崇平帝身穿明黄色龙袍,面色灰败,精神萎靡,来到御座上落座。
    “臣等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下方群臣山呼万岁。
    “诸卿平身。”崇平帝道。
    下方群臣听到崇平帝的声音,心头为之一松,拱手道:“谢圣上。”
    可以说这次君臣午朝,除了廷议边事,也是崇平帝向文武百官展示自己龙体并无大恙,安定人心的机会。
    贾珩此刻就在一众朝臣班列,却不知有多少目光和心神落在刚刚返回的卫国公身上。
    “圣上,西北遭逢大败,南安郡王以及征西大军沦丧西北,西宁府金铉塘报急递,臣请圣上定夺。”军机大臣施杰从朝臣班列中出来,向御座安坐的天子行礼说道。
    崇平帝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卫国公有何主张?”
    此言一出,含元殿中的群臣心头剧震,都不约而同将目光看向那少年。
    经过西北南安一战覆没京营大军,如今的大汉群臣已经意识到如今的大汉兵事,根本离不得卫国公。
    贾珩手持象牙玉笏,拱手出班,高声道:“圣上,微臣以为当迅速发兵。”
    此言一出,殿中诸臣顿时哗然一片,窃窃私议不停,唯有魏王在朝班中,目光明亮锐利,似蕴着莫名之芒。
    这时,内阁首辅韩癀眉头紧皱,心头也有些忧虑。
    如今的大汉,刚刚遭逢一场大败,十万大军葬身西北,贾子钰如何又要兴兵征西?
    难道不惧再次大败吗?
    不仅是韩癀不解,朝中群臣皆是困惑。
    崇平帝面色漠然,朗声道:“诸卿都议一议吧。”
    户部尚书齐昆皱了皱眉,出班奏道:“圣上,微臣以为不可,如今朝廷刚刚在西北吃了一场败仗,不说开战消耗钱粮庞巨,就说阵亡的京营士卒将校抚恤钱粮,更是日靡数万,如果再打一场仗,拖延至旷日持久,国库财用也难以维持,微臣请圣上三思。”
    贾珩看向不远处的齐昆,倒不奇怪,相比一些科道言官为了反对而反对,这位户部尚书应该是真切感受到了军需供应的压力。
    吏部尚书姚舆道:“圣上,微臣附议。”
    大理寺卿王恕道:“微臣也附议。”
    这时,山西道掌道御史王学勤出班,朗声道:“圣上,我京营大军新败,军心士气正当不振,朝廷该是休养生息之时,况自年初以来,朝廷刚刚在北方打了一场战事,也该到了止戈休兵之时。”
    一时间,科道纷纷出班附议。
    可以说在这一刻,从内阁六部到科道清流,都纷纷反对大汉再动兵戈。
    魏王定了定心神,朗声道:“父皇,儿臣以为应该出兵西北,否则,待和硕特蒙古成了气候,与辽东的女真联合一起,彼时两路夹攻,我大汉更为左支右绌,儿臣以为当拣选精兵强将,发兵平定青海。”
    此刻,殿中群臣听着魏王之言,心神多少有些古怪。
    崇平帝看向魏王陈然,目光带着一丝疑惑。
    魏王竟有此等见识?
    魏王拱手说道:“父皇,卫国公为当世名将,其言能够发兵再征西北,儿臣以为圣上可鉴纳其言,再派其领兵平定青海边患。”
    就在这时,军机处司员杭敏开口说道:“圣上,抚远将军金铉今早儿来报,和硕特蒙古递交了议和国书。”
    崇平帝眉头皱了皱,沉声道:“和硕特不过西北鞑虏的一方部落,焉能与我朝廷递交国书?”
    杭敏心头一震,拱手道:“是微臣失言。”
    崇平帝面色如常,温声道:“杭卿继续说,和硕特蒙古都说了什么?”
    杭敏道:“圣上,和硕特蒙古提出可以与我大汉议和,不再兵进西宁府,但需要大汉答应三桩事。”
    崇平帝目光微凝,问道:“什么三桩事儿?”
    杭敏沉吟道:“圣上,海晏、湟源两县从此归和硕特蒙古所有,其二,将南安郡王、柳芳等人向朝廷换回去年扣留在神京城中的女真使团。”
    此刻,内阁首辅韩癀眉头皱紧,目光闪烁不停,旋即眉头舒展开来。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好。
    海晏、湟源两县,那等不毛之地,给了蛮夷也就是了,以南安郡王换回女真使团,槛送京师问罪,倒也可行。
    崇平帝眉头皱了皱,原本灰败的面容上怒气阴郁,冷声道:“南安等人还活着?”
    杭敏:“???”
    定了定神,沉声说道:“回禀圣上,南安郡王与柳芳二人在逃出海晏城时,遭遇敌虏埋伏,已为敌虏所擒。”
    此刻殿中群臣面面相觑,心头也有几许惊讶莫名。
    南安郡王竟然还活着?如此丧师辱国的无能之辈,竟还苟活于世?
    杭敏整理了下言辞,说道:“其三,希望与大汉开放互市,请求大汉下嫁公主或者王公之女,两国共修盟约。”
    最后一条其实是固始汗给多尔济的最新指示,目的自是与大汉化干戈为玉帛,不掺和女真与陈汉之间的国争。
    崇平帝闻言,那张冷硬面容阴沉如铁,低声道:“彼等蛮夷占我汉地,还要求娶汉女,简直不可理喻!”
    说着,锐利目光逡巡过下方一众朝臣,沉吟说道:“诸卿可有良策?”
    这时,吏部尚书姚舆当先出班,拱手道:“圣上,如今大汉不宜再兴兵去犯敌境,应当握手言和,以消弭战火。”
    这位前礼部尚书是进来名声鹊起的儒学宗师,因其学问道德,再加上执掌吏部,更是为士林中人称颂不止。
    崇平帝看了一眼姚舆,没有说话。
    这时,刑部尚书赵默拱手道:“微臣以为,如今局势不宜大动干戈,既然和硕特蒙古愿意派人议和,我大汉应当顺势而为,以议和为要,尽快罢兵。”
    纵然天子因当初科举弊案迁怒于他,他仍要为国直言,如今的大汉真是不能再折腾下去了。
    ()
    www.66xu.com。m.66xu.com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2/12032/67358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