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大战前夕(二)
推荐阅读:从龙族开始的次元之旅、军工科技、呢喃诗章、港综世界的警察、旧日音乐家、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我的师兄太强了、鸿蒙霸体诀、
松山堡坐落于一片低洼之地。
即便在炎炎夏日,依然保持着一份宜人的凉爽。
它的建筑风格与大明朝其他军事要塞如出一辙。
简约而不失坚固,朴素而沉稳。
城堡内部布局严谨。
各个功能区域如营房、粮仓、草料场、武库和马场均得到了精心的规划和布置。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南门方向密集排列着众多火炮。
其中赫然可见数门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
不过,历经清军连续好些时日的猛烈炮击。
尤其是针对南门的主攻,使得这座城堡的城墙和城楼上布满了战争的创伤。
每一道痕迹都诉说着硝烟弥漫的历史。
总军行辕设在了原本的兵备府,位于城池的东侧。
在这里,各方人士汇聚一堂,共同商讨军机大事。
行辕大厅宽敞明亮。
踏入由青石板铺成的地面,一股清凉之气扑面而来,便是精神清明。
大厅内,上首及两侧均摆放着座椅,几面屏风点缀其间,与会者依次落座。
此次援军的各级将领,包括副将、参将、游击、千总等,总计达数百人之众。
随着众人陆续进入并就座,原本宽阔的大厅似乎也显得有些拥挤。
放眼望去,满目皆是身披铠甲的将领。
直至戌时,喧嚣的大厅才渐渐静谧下来。
监军张霖若、王恩宠,都督洪承畴,以及众多兵备、通判、同知等文职官员相继步入。
温越亲切地向众将致以问候,随后入座,并命侍从取来数百把精致的吴扇,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位将官。
同时,还准备了冰镇瓜果,供各位总兵和兵备享用。
这些冰镇瓜果正是消暑解渴的佳品。
在酷热难耐之时品尝一口,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于是,各位总兵纷纷动手,吃瓜之声此起彼伏。
好些个豪爽的总兵,甚至连瓜皮都不放过,吃得干干净净。
而在他们身后站立的将官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心中充满了羡慕之情。
待瓜果享用完毕。
温越神色转为严肃,正式开始议事。
……
“……建虏的情况已经哨探的很清楚,他们主要是依山险壕墙,以此磨损我军锐气,因此,我等决不能顺着他们而为,落入他们圈套。”
峰路山上的清军防御工事,已被明军初步洞察。
尽管清军的哨探竭力阻挠明军的侦查行动。
但他们未曾料到,明军的青牙军夜不收,普遍配备了千里镜这一先进装备。
虽然这些千里镜的放大效果远不及现代技术。
但足以让士兵们在数里之外辨识出大型目标。
温越对此情报毫不吝啬,大方地与其他总兵共享。
据夜不收的侦查报告。
清军的主要防御工事分布在峰路山和黄土岭一带。
采用了两沟三墙的布局,沿着各山岭层叠设置。
这些壕沟内部布满了陷阱和尖刺,与明军的防御手段颇为相似。
清军的土墙和石墙并非简单的矮墙,而是类似于小型城墙的寨墙,高度约一丈。
在山势较为平缓的地带,寨墙更高。
士卒由此可以登上作战,并设有多个寨门。
而在地形险峻之处,寨墙则稍矮,仅至人胸口,主要用于巡逻防守。
在清军的寨墙壕沟防线之前
又每隔一定距离,便挖掘了两道较浅的壕沟,深度约为八尺。
这些壕沟后方或筑有矮墙,或在其边缘布置了拒马和木桩。
木桩上系有绳索,绳索悬挂着铃铛。
旁边还安置了猎狗,以此来防范夜间的偷袭。
峰路山和黄土岭由众多大小不一的山岭组成。
每一道山岭上都布满了土墙和壕沟。
清军采取了层层设防的策略。
即使攻克了一道山岭,明军仍需面对下一道山岭的防御。
要抵达主峰,必将经历不少场艰苦的战斗。
除了峰路山和黄土岭。
清军还在其他多个地点设置了防线。
这些地方不仅是战略要地,也是通往锦州的必经之路。
更不用说,一旦北上渡过女儿河。
清军布置防线又是如何,这仍是未知。
详细了解情报之后。
众人都感到清军的防御布置极为严密。
要攻破防线解除锦州之围,难度极大。
但不能因为困难,就不去解决锦州之围了。
众人争论的焦点在于应该首先攻击峰路山还是黄土岭。
这一争议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祖大寿和洪承畴。
洪承畴主张,鉴于锦州的紧急情况,应首先攻击峰路山,以打通进入锦州的主要通道。
而祖大寿则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清军在峰路山的防御极为坚固。
清军的策略正是利用山险和壕墙来消耗明军的精气,因此不应落入敌人的圈套。
而祖大寿认为,锦州还没到危机时刻,大可不必急于解围。
当务之急,是先扫清松山外围威胁。
扫除威胁后,近可解松山堡之忧,远还可以逼向小凌河,顺着河道,攻击锦州东面。
祖大寿说道:“建虏的防御如此严密,难道我们要盲目地去攻打他们设防坚固的山地,任由我们掉进其陷阱?
“而如果我们能够占领黄土岭等地,不仅可以从侧翼对石山门和峰路山构成威胁,而且驻扎在那里的大军将来从小凌河取水也会变得更加便捷。
“毕竟,我们拥有十几万大军,仅仅依靠有限的水井,长期来看是无法满足饮水需求的。”
牛苛对此表示赞同:“没错,我们不能让建虏牵着我们的鼻子走,现在他们他们主力部署在峰路山,绝不能落入他们的圈套。
“此外,祖将军说的饮水问题和粮食供应,是一样至关重要。
“松山堡周边缺乏水源,我们的十几万大军驻扎在此,仅有的几口井根本无法满足士兵们的日常用水需求。
“在这样的酷暑之下,士兵们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的水,不仅洗澡成为奢望,就连饮用水也只能勉强维持。
“而且啊,这样下去,会有可能暴生疫病啊。”
在大厅之中,众多人士纷纷表达共鸣,深感军队驻扎之地水源匮乏,军士们对此颇有微词。
神机营的副将付崇英也赞同道:“确实如此,水源至关重要,因此首先占领黄土岭无疑是明智之举。”
牛苛见有人支持,又激动道:“卧榻之侧,岂有他人容身?我们的松山堡东南方向不远处便是松山岭,如今那里驻扎着建虏,难道我们就容忍他们在我们的旁边肆意妄为吗?”
众官员和将领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数百人聚集一堂,各自发表意见,场面热闹非凡,仿佛一锅沸腾的粥。
不过,温越依然保持着温和的表情。
而监军张霖若虽然皱起了眉头,但并未出言制止。
然而,洪承畴并未理会大声叫唤的牛苛。
而是看向祖大寿,笑着问道:“我有件事想向祖将军请教,不知是否方便?”
祖大寿道:“洪都督尽管说,我定当认真聆听。”
牛苛发现自己被洪承畴忽视。
面色顿时变得阴沉,不满地冷哼一声,拿起茶杯慢慢品茶,以此掩饰尴尬和表达不悦。
洪承畴道:“方才祖将军所言,攻下黄土岭等地后,可以从侧面威胁石山门与峰路山?
“但应平虏伯分享的情报,黄土岭那边,建虏同样驻守了不少重兵,想要攻进去,怕是很难啊。”
祖大寿提出:“确实如此,但考虑到建虏的部署,他们的精锐主要驻守在峰路山的西侧。
“而西石门和黄土岭的防御相对薄弱,地形也较为平坦,适合大规模部队进攻。
“一旦攻克西石门,我们就能沿着山岭和丘陵迅速推进至女儿河畔,从而对包围锦州南部的建虏构成威胁。
“而攻占黄土岭后,我们的战略选择将更加灵活。
“向东,我们可以渡过小凌河,向西,则可以攻击石门山,不再受制于建虏的布局,行动自由。”
洪承畴沉默不语,但他的眼神透露出赞同之意。
最后他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目前来看,祖大寿提出的策略最为切实可行。
坐在上首的温越脸上露出赞赏,监军张霖若也频频点头。
随后,经过讨论。
大军首要的攻打目标,便是打黄土岭和松山岭这两地。
但对于具体的攻击策略。
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积极主张出击的声音,也有持观望态度的人。
但似乎没有人提议,让青牙军出战。
这种心态颇为复杂,却不难理解。
一方面,他们认为没有温越的坐镇后方就不行,温越和青牙军的存在让所有人都感到安心;
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温越亲自出战,以免夺走他们的战功。
而监军张霖若对青牙军的极其重视,将其视为大军的精神支柱。
因此他并不希望温越,在一开始便投入战斗。
他忧心忡忡地说:“看这地图分布,还有根据哨探所探,松山岭地区主要驻扎着建虏的镶蓝正蓝旗的局部,以及一些蒙古人,总人数有一万以上,但确切数字难以确定。
“至于黄土岭,那里聚集了大量的八旗汉军,装备有众多的红夷大炮、火铳等火器,另外还有正白镶白旗的建虏。
“汉军依托山险进行防守,而建虏的骑兵则从山上快速冲下,从侧面发起攻击。
“如果我们的大军进攻黄土岭,不仅会面临峰路山正面的山岭轰击,还会遭到松山岭的建虏骑兵的配合突击,再加上石门山等地的增援,形势相当棘手。”
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这时,来援之一的兵备蔡德信,道:“诸位,可否这样,在黄土岭和松山岭之间的平原地带挖掘壕沟,切断两地之间的联系。
“如此一来,两地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战线,相当于各自为战。”
刘继虎摇头道:“即使我们阻止了松山岭的建虏支援,但峰路山和石门山的建虏仍然可以进行干预。”
蔡德信道:“话虽如此,但我们能切断一处算一处,总比让一起来援要好。”
众人纷纷表示认同。
目前看来,这是最可行的办法。
又经过许久时间的争吵。
到了夜色降临,最后才定下出战的人选。
由宣府总兵祖大寿,山西总兵李鸣负正面攻打黄土岭。
京营洪承畴,应对松山岭的清骑攻击。
京营曹变蛟,布阵松山堡东北方向,防止峰路山的建虏,绕道侧击攻山的祖、李两部。
总兵牛苛,总兵汤通,布阵松山堡西面,也是防止奴骑绕道侧击。
至于其他总兵则与平虏伯温越,坐镇后方。汤
作为援兵,试机各处作战。
在黄土岭,敌军部署了众多火炮和火铳。
因此,要攻克这一阵地,必须依靠强大的火力支援,这就意味着神机营出动了。
付崇英信心满满地承诺。
神机营必为攻山的盟友们,提供最猛烈的炮火支援。
然而,他的承诺并未完全消除祖大寿等人的疑虑。
甚至连洪承畴也未能全然放心。
在大明,对于火炮的应用。
温越无疑是权威中的权威。
因此所有人都急切地期待着他的见解。
温越心中却在思索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大明使用的都是实心弹,不具备爆炸效果。
红夷大炮从山下向上射击,面对密集的明军阵型,其威力自然不容小觑。
但明军向山上进攻时,由于地形限制,炮弹难以形成有效的跳弹,这样的杀伤力是不太行的。
清军躲藏在坚固的寨墙之后,明军射出的炮弹命中率不仅低下,而且杀伤效果也大打折扣。
此外,还存在仰角问题。
当山势较高时,火炮的角度难以调整,炮击都是困难。
经过与王钩的一番深入讨论后。
在众人殷切的目光注视下,温越缓缓提出了这些个难题。
一时间,洪承畴、祖大寿、付崇英等人陷入了沉思。
照温越这么说,大军这次携带的火炮,那不一点用也没了?
见众人忧虑,温越接着道:“倒也不完全这样,在神机营中,还有大量的火箭。
“此外,也有许多火雷炮,能够发射毒弹、灰弹等特殊弹药。
“届时,这些火器将一起出战,必定能够对建虏造成重大伤亡,掩护攻山部队。”
www.bq46.cc。m.bq46.cc
即便在炎炎夏日,依然保持着一份宜人的凉爽。
它的建筑风格与大明朝其他军事要塞如出一辙。
简约而不失坚固,朴素而沉稳。
城堡内部布局严谨。
各个功能区域如营房、粮仓、草料场、武库和马场均得到了精心的规划和布置。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南门方向密集排列着众多火炮。
其中赫然可见数门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
不过,历经清军连续好些时日的猛烈炮击。
尤其是针对南门的主攻,使得这座城堡的城墙和城楼上布满了战争的创伤。
每一道痕迹都诉说着硝烟弥漫的历史。
总军行辕设在了原本的兵备府,位于城池的东侧。
在这里,各方人士汇聚一堂,共同商讨军机大事。
行辕大厅宽敞明亮。
踏入由青石板铺成的地面,一股清凉之气扑面而来,便是精神清明。
大厅内,上首及两侧均摆放着座椅,几面屏风点缀其间,与会者依次落座。
此次援军的各级将领,包括副将、参将、游击、千总等,总计达数百人之众。
随着众人陆续进入并就座,原本宽阔的大厅似乎也显得有些拥挤。
放眼望去,满目皆是身披铠甲的将领。
直至戌时,喧嚣的大厅才渐渐静谧下来。
监军张霖若、王恩宠,都督洪承畴,以及众多兵备、通判、同知等文职官员相继步入。
温越亲切地向众将致以问候,随后入座,并命侍从取来数百把精致的吴扇,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位将官。
同时,还准备了冰镇瓜果,供各位总兵和兵备享用。
这些冰镇瓜果正是消暑解渴的佳品。
在酷热难耐之时品尝一口,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于是,各位总兵纷纷动手,吃瓜之声此起彼伏。
好些个豪爽的总兵,甚至连瓜皮都不放过,吃得干干净净。
而在他们身后站立的将官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心中充满了羡慕之情。
待瓜果享用完毕。
温越神色转为严肃,正式开始议事。
……
“……建虏的情况已经哨探的很清楚,他们主要是依山险壕墙,以此磨损我军锐气,因此,我等决不能顺着他们而为,落入他们圈套。”
峰路山上的清军防御工事,已被明军初步洞察。
尽管清军的哨探竭力阻挠明军的侦查行动。
但他们未曾料到,明军的青牙军夜不收,普遍配备了千里镜这一先进装备。
虽然这些千里镜的放大效果远不及现代技术。
但足以让士兵们在数里之外辨识出大型目标。
温越对此情报毫不吝啬,大方地与其他总兵共享。
据夜不收的侦查报告。
清军的主要防御工事分布在峰路山和黄土岭一带。
采用了两沟三墙的布局,沿着各山岭层叠设置。
这些壕沟内部布满了陷阱和尖刺,与明军的防御手段颇为相似。
清军的土墙和石墙并非简单的矮墙,而是类似于小型城墙的寨墙,高度约一丈。
在山势较为平缓的地带,寨墙更高。
士卒由此可以登上作战,并设有多个寨门。
而在地形险峻之处,寨墙则稍矮,仅至人胸口,主要用于巡逻防守。
在清军的寨墙壕沟防线之前
又每隔一定距离,便挖掘了两道较浅的壕沟,深度约为八尺。
这些壕沟后方或筑有矮墙,或在其边缘布置了拒马和木桩。
木桩上系有绳索,绳索悬挂着铃铛。
旁边还安置了猎狗,以此来防范夜间的偷袭。
峰路山和黄土岭由众多大小不一的山岭组成。
每一道山岭上都布满了土墙和壕沟。
清军采取了层层设防的策略。
即使攻克了一道山岭,明军仍需面对下一道山岭的防御。
要抵达主峰,必将经历不少场艰苦的战斗。
除了峰路山和黄土岭。
清军还在其他多个地点设置了防线。
这些地方不仅是战略要地,也是通往锦州的必经之路。
更不用说,一旦北上渡过女儿河。
清军布置防线又是如何,这仍是未知。
详细了解情报之后。
众人都感到清军的防御布置极为严密。
要攻破防线解除锦州之围,难度极大。
但不能因为困难,就不去解决锦州之围了。
众人争论的焦点在于应该首先攻击峰路山还是黄土岭。
这一争议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祖大寿和洪承畴。
洪承畴主张,鉴于锦州的紧急情况,应首先攻击峰路山,以打通进入锦州的主要通道。
而祖大寿则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清军在峰路山的防御极为坚固。
清军的策略正是利用山险和壕墙来消耗明军的精气,因此不应落入敌人的圈套。
而祖大寿认为,锦州还没到危机时刻,大可不必急于解围。
当务之急,是先扫清松山外围威胁。
扫除威胁后,近可解松山堡之忧,远还可以逼向小凌河,顺着河道,攻击锦州东面。
祖大寿说道:“建虏的防御如此严密,难道我们要盲目地去攻打他们设防坚固的山地,任由我们掉进其陷阱?
“而如果我们能够占领黄土岭等地,不仅可以从侧翼对石山门和峰路山构成威胁,而且驻扎在那里的大军将来从小凌河取水也会变得更加便捷。
“毕竟,我们拥有十几万大军,仅仅依靠有限的水井,长期来看是无法满足饮水需求的。”
牛苛对此表示赞同:“没错,我们不能让建虏牵着我们的鼻子走,现在他们他们主力部署在峰路山,绝不能落入他们的圈套。
“此外,祖将军说的饮水问题和粮食供应,是一样至关重要。
“松山堡周边缺乏水源,我们的十几万大军驻扎在此,仅有的几口井根本无法满足士兵们的日常用水需求。
“在这样的酷暑之下,士兵们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的水,不仅洗澡成为奢望,就连饮用水也只能勉强维持。
“而且啊,这样下去,会有可能暴生疫病啊。”
在大厅之中,众多人士纷纷表达共鸣,深感军队驻扎之地水源匮乏,军士们对此颇有微词。
神机营的副将付崇英也赞同道:“确实如此,水源至关重要,因此首先占领黄土岭无疑是明智之举。”
牛苛见有人支持,又激动道:“卧榻之侧,岂有他人容身?我们的松山堡东南方向不远处便是松山岭,如今那里驻扎着建虏,难道我们就容忍他们在我们的旁边肆意妄为吗?”
众官员和将领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数百人聚集一堂,各自发表意见,场面热闹非凡,仿佛一锅沸腾的粥。
不过,温越依然保持着温和的表情。
而监军张霖若虽然皱起了眉头,但并未出言制止。
然而,洪承畴并未理会大声叫唤的牛苛。
而是看向祖大寿,笑着问道:“我有件事想向祖将军请教,不知是否方便?”
祖大寿道:“洪都督尽管说,我定当认真聆听。”
牛苛发现自己被洪承畴忽视。
面色顿时变得阴沉,不满地冷哼一声,拿起茶杯慢慢品茶,以此掩饰尴尬和表达不悦。
洪承畴道:“方才祖将军所言,攻下黄土岭等地后,可以从侧面威胁石山门与峰路山?
“但应平虏伯分享的情报,黄土岭那边,建虏同样驻守了不少重兵,想要攻进去,怕是很难啊。”
祖大寿提出:“确实如此,但考虑到建虏的部署,他们的精锐主要驻守在峰路山的西侧。
“而西石门和黄土岭的防御相对薄弱,地形也较为平坦,适合大规模部队进攻。
“一旦攻克西石门,我们就能沿着山岭和丘陵迅速推进至女儿河畔,从而对包围锦州南部的建虏构成威胁。
“而攻占黄土岭后,我们的战略选择将更加灵活。
“向东,我们可以渡过小凌河,向西,则可以攻击石门山,不再受制于建虏的布局,行动自由。”
洪承畴沉默不语,但他的眼神透露出赞同之意。
最后他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目前来看,祖大寿提出的策略最为切实可行。
坐在上首的温越脸上露出赞赏,监军张霖若也频频点头。
随后,经过讨论。
大军首要的攻打目标,便是打黄土岭和松山岭这两地。
但对于具体的攻击策略。
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积极主张出击的声音,也有持观望态度的人。
但似乎没有人提议,让青牙军出战。
这种心态颇为复杂,却不难理解。
一方面,他们认为没有温越的坐镇后方就不行,温越和青牙军的存在让所有人都感到安心;
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温越亲自出战,以免夺走他们的战功。
而监军张霖若对青牙军的极其重视,将其视为大军的精神支柱。
因此他并不希望温越,在一开始便投入战斗。
他忧心忡忡地说:“看这地图分布,还有根据哨探所探,松山岭地区主要驻扎着建虏的镶蓝正蓝旗的局部,以及一些蒙古人,总人数有一万以上,但确切数字难以确定。
“至于黄土岭,那里聚集了大量的八旗汉军,装备有众多的红夷大炮、火铳等火器,另外还有正白镶白旗的建虏。
“汉军依托山险进行防守,而建虏的骑兵则从山上快速冲下,从侧面发起攻击。
“如果我们的大军进攻黄土岭,不仅会面临峰路山正面的山岭轰击,还会遭到松山岭的建虏骑兵的配合突击,再加上石门山等地的增援,形势相当棘手。”
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这时,来援之一的兵备蔡德信,道:“诸位,可否这样,在黄土岭和松山岭之间的平原地带挖掘壕沟,切断两地之间的联系。
“如此一来,两地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战线,相当于各自为战。”
刘继虎摇头道:“即使我们阻止了松山岭的建虏支援,但峰路山和石门山的建虏仍然可以进行干预。”
蔡德信道:“话虽如此,但我们能切断一处算一处,总比让一起来援要好。”
众人纷纷表示认同。
目前看来,这是最可行的办法。
又经过许久时间的争吵。
到了夜色降临,最后才定下出战的人选。
由宣府总兵祖大寿,山西总兵李鸣负正面攻打黄土岭。
京营洪承畴,应对松山岭的清骑攻击。
京营曹变蛟,布阵松山堡东北方向,防止峰路山的建虏,绕道侧击攻山的祖、李两部。
总兵牛苛,总兵汤通,布阵松山堡西面,也是防止奴骑绕道侧击。
至于其他总兵则与平虏伯温越,坐镇后方。汤
作为援兵,试机各处作战。
在黄土岭,敌军部署了众多火炮和火铳。
因此,要攻克这一阵地,必须依靠强大的火力支援,这就意味着神机营出动了。
付崇英信心满满地承诺。
神机营必为攻山的盟友们,提供最猛烈的炮火支援。
然而,他的承诺并未完全消除祖大寿等人的疑虑。
甚至连洪承畴也未能全然放心。
在大明,对于火炮的应用。
温越无疑是权威中的权威。
因此所有人都急切地期待着他的见解。
温越心中却在思索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大明使用的都是实心弹,不具备爆炸效果。
红夷大炮从山下向上射击,面对密集的明军阵型,其威力自然不容小觑。
但明军向山上进攻时,由于地形限制,炮弹难以形成有效的跳弹,这样的杀伤力是不太行的。
清军躲藏在坚固的寨墙之后,明军射出的炮弹命中率不仅低下,而且杀伤效果也大打折扣。
此外,还存在仰角问题。
当山势较高时,火炮的角度难以调整,炮击都是困难。
经过与王钩的一番深入讨论后。
在众人殷切的目光注视下,温越缓缓提出了这些个难题。
一时间,洪承畴、祖大寿、付崇英等人陷入了沉思。
照温越这么说,大军这次携带的火炮,那不一点用也没了?
见众人忧虑,温越接着道:“倒也不完全这样,在神机营中,还有大量的火箭。
“此外,也有许多火雷炮,能够发射毒弹、灰弹等特殊弹药。
“届时,这些火器将一起出战,必定能够对建虏造成重大伤亡,掩护攻山部队。”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66xu.com/xs/1/1888/15879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66xu.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